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国内财经_搜狐财经 > 三农中国 > 政策导向 > 《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全载_搜狐财经 > 中篇:发展农村经济
第十二章 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BUSINESS.SOHU.COM 2004年7月11日17:23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1]第一节 我国农村市场的基本现状和潜力 
[2]第二节 农村消费热点分析
[3]第三节 关于开拓农村市场制约因素分析 
[4]第四节 开拓农村市场的途径与对策
下一页 

 

  ●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就目前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健康发展。但是,农村市场的开拓又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把巨大的需求潜力变成有效需求,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必须采取综合的、多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 我国农村市场的基本现状和潜力

  一、农村市场的含义

  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市场是指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广义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我们这里讲的市场不单是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固定场所,而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作为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通过市场来进行,商品经济就表现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是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构成、宏观调控、市场法规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这些构成要素在农村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1)市场主体。市场交换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离开了人的具体的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市场就不复存在。人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自然也就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所以,市场主体就是从事市场交换和为了进行交换而进行生产的人和人的群体。农村市场主体当然是农民。农民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居住分散,文化素质较低,在市场经济的开始阶段还不熟悉市场,不能熟练地掌握生产技术,生产不出质量好的产品占领市场,不善于根据正确的信号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因此,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成为农村市场主体建设的重要任务。

  (2)市场客体。是指用于市场交换的指向物,即用于交换的物品和劳务。一种物品或劳务要成为市场交换的客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性:①它必须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②相交换的物品或劳务必需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能够分别满足交换双方的需要。③能够用于交换的必须是稀缺的经济物品。④相互交换的物品和劳务不仅要有不同的效用,而且还要有价值量的差别等等。现实农村市场客体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上市的农产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市场上技术人才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并且大量流失等。显然,农村市场客体的发育也需要一个过程。

  (3)市场构成。既然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可以有固定场所,也可以不必有固定场所。因此,现代社会的市场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从市场体系来看,有物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从市场类型来看,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从市场结构来看,有区域市场、民族市场和国际市场。

  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具有较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使它不能独自很好地完成资源配置的任务。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宏观管理及市场法规也是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离不开这两项重大的内容。农村市场体制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大体上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传统农业经济阶级;第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阶段;第三是工农商一体化阶段;第四是城乡融合一体化阶段。

  按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与之相适应,也可以把农村子市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农村集市,这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市场要比农村市场发展得快。第二阶段,农村市场从传统的农村集市转为农产品商品市场(包括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其中有农产品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等。这时的农产品市场已经突破了本地区的狭隘界限,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市场。第三阶段,农工商一体化时期。在这一阶段,农村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集市贸易被县城及县以上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和超级市场所取代。第四阶段,城乡一体化阶段,城乡融为一体,农村和城市的概念随之消亡。在这一阶段,农业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其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村所处的历史阶段,正处在第二阶段,我们正在为发育市场和形成市场体系的任务而努力。

  二、现阶段农村市场的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发育、发展必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征。因此,目前农村市场的发展状态和交换方式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的特点。

  1.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逐步形成一个远远不同于传统体制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应的农村流通体系,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仍然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如沪、广和苏浙一带,农村市场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全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尚不平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要素市场发展滞后,有的地区数量少,有的地区残缺不全。市场载体发展不平衡,零售商品网点多,连接产销的批发市场少;传统的销售方式多,新兴的流通方式少。农村市场管理相对滞后,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都显得缺乏力度,市场交易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准则,规范的执法不足。农村市场中出售假冒劣质商品坑害农民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农民既浪费了资金又误了农时,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农村市场普遍形成买方市场,总体上有效需求不足

  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农民个体之间的消费总量、消费层次差距较大,没有购买的热点。据河南省有关方面统计,该地区城乡之间的消费总量差距很大。一个城镇人口的购买力相当于7个农村人口的购买力,并且农民消费支出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1997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11.5个百分点,人均工业品需求下降15.5个百分点。

  3.农村市场化分工不发达,东、中、西部差异较大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专业分工逐步细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农副产品销售加工为龙头连接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流通联合体和分工分业的各种经济组织,在一些地区已初露端倪。各种连锁经营、加工配送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一体化的专业协会、商会组织,已在全国各地出现。广东省已经出现了3600个经济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建成4000万亩种养业商品生产基地,把广东数以万计的农民顺利地引导和组织进入市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与发达地区比,差距很大。由于外部环境和农民自身素质制约,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大市场。且多数地区专业分工不明显,各种协作、中介组织尚未发展起来。农民基本还在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圈中循环或盲目地单枪匹马地闯市场。由于缺乏规模经营的优势,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一年的劳动所得就是年吃年用。

  4.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

  农产品销售市场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循环与农民生活的水准。目前,我国农产品销售市场上仍存在着“卖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卖不出”。特别是在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例如,湖南衡阳市1997年全市共收购议价粮、定购粮4.8亿公斤,销售粮食1.5亿公斤,粮食压库累计已达11.1亿公斤;全市棉麻土产公司去年收购棉花14.9万担,仅仅销售3万担。据湖南衡阳市对242户养猪户调查,1997年底存栏猪中90公斤以上的占16%,现在仍占10%。通常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该种农产品的出售难。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常常成为丰收后的忧愁。

  (2)农产品“卖不好”。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大。首先,价格的大涨大落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农产品的销售难上加难。例如,近几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谷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肉贱伤农”。四川省199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曾降至2.5元/斤,广东省鳗鱼收购价格由过去每吨16万元降到每吨7万元的价位。其次,农产品出售后不及时兑现,也是农产品销售的风险之一。农民卖出了农产品,得到的却是欠条,很难收回现款。再次,对农产品任意压级压价,也使农民非常有意见。虽然这里面的因素并不复杂,但客观上农民感到出售农产品较难,并因此而影响其生产者积极性。

  (3)粮食的流通问题尚存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不配套的问题。粮食产区反映,“敞开收购”,是解决粮食“卖难”的根本性措施。但是,目前大多数粮食生产区若要敞开收购,其现有仓储能力严重不足,收得进,但储存不下,又调不出。比如吉林省农安县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的仓储能力为110吨,现实际储量已达到143万吨。所以需要尽快增加仓储能力。在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一直未能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双重作用下,采取适当的方式,建立起互惠互利、相对稳定的联系。“丰年主销区不愿调入,歉年主产区不愿调出”的矛盾一直影响着粮食市场的有序运行。

  5.农村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农村购买力是农村市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的需求、供给以及容量、潜力等,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水平,关系着农业生产的循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购买市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市场,二是消费资料市场。

  (1)农民整体消费水平较低。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额为1930元,仅是城镇居民消费总额的1/3,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总额的1/4。在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2)农村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呈稳定增长态势。这是农村市场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的统计表明,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在稳步增长,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30%。购买小型农机具和农业生产资料已成为农民的消费热点之一。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农户用于生产资料的支出占其总支出的比重达41%和35%。四川省农村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由1985~1995年的9%上升为1995~1997年的25%。

  (3)农村消费资料市场的需求相对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的原因所致,它与西方国家的生产过剩不是同一个概念。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广大农村,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与支出停留在年吃年用的水平上。其用于消费品支出额除去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外,极少有剩余。农村市场上消费品供应大于需求的状况已普遍出现。

  (4)农村市场上消费品需求分布极不平衡。少数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在农村市场购买支出中占有主要份额;而多数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在购买支出中所占比重极小。从目前情况看,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其大宗商品购买已基本完成,而低收入的农户,欲购置大宗商品却无相应的购买能力。

  (5)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二多一少”,即不适应现有农村生活条件、不符合农民消费心理与习惯,不适合农民购买力水平的商品多;城市市场上淘汰、积压,过时处理的商品多;适合农民需要的实用、实惠的商品少。供求结构上的差异,使农村市场上出现“有的不要,要的没有”的供求矛盾。

  农村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支出相应上升,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结余购买力增大。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直接显示出拓展市场的基础因素。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的扩张势头是十分强劲的,农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1] [2] [3] [4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