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04年度“世界500强”排名。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破天荒地达到14家,其中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首次进入排名。 而宝钢和上汽两家企业则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对那些历来有着“500强情结”的中国人而言,这应当算是个里程碑了。 曾有人说,“进入90年代,每年一度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像工商界的奥运会,吸引着来自东方的炽热目光。渐渐地,‘世界500强’变成了一种图腾,深深地植入中国企业家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政府部门也乐此不疲地加入这场竞赛。原国家经贸委曾“钦定”了海尔、长虹、北大方正、宝钢、华北制药、江南造船等6名“种子选手”,作为冲刺“世界500强”的先头部队。 “中国是惟一把进入500强作为政府方针的国家”,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说过这样的话。 就在前不久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有关部门还声称:“2010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果真如此,此番率先进入“世界500强”的上汽集团,在2010年前就可以躺倒不干了吗? 事实上,对于“世界500强”排名,专家们始终是理性的。每年排名一出来,总会有人站出来,告诉媒体和公众,这个排名其实是“500大”而不是“500强”,进入排名不代表企业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等等。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世界500强’是什么?不就是一本杂志的排名吗?” “世界500强”确实只是一个排名,而且从其操作方式上看,还是一个未必权威的排名: 首先根据《财富》杂志资料库中的数据按营业收入寻找1100家候选公司,向这些公司发放调查表并要求他们提供公司的财务报表,接到报表后进行核对和求证。此外《财富》杂志还通过其他渠道掌握这些公司的资料。 如果杂志社掌握的原始资料不全面、不真实,或者1100家企业中有的对排名压根儿没兴趣从而拒绝提供资料,再或者有的企业热衷于进入排名而提供虚假信息,那么,这个“世界500强”排名就很可能是个不准确的排名。 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专家们反复提醒之下,还是有中国企业对这个排名孜孜以求?为什么一向聪明的中国人始终将“500大”说成“500强”?为什么在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世界500强”还会成为一年一度的媒体报道热点? 这些只能从“世界500强”所附着的价值中找答案了: 在中国,由于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世界500强”似乎更是一个世界级的荣誉。正如GDP可以给地方官员带来诸多好处一样,“世界500强”荣誉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政策扶持、银行贷款,提升企业发展能力;也可以在需要时成为挡箭牌、护身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上,这个荣誉至少也具有无可比拟的广告效应。 因此,企业肯定是乐意进入排名的,也乐意去误导公众和看到公众被媒体误导,专家们的提醒倒成了多余和“无知”,因为本来“世界500强”就是那些政策性垄断企业美丽的外衣,是个欺骗公众的阴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