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王强:既不能没有私有制 也不能没有公有制(独家)
  时间:2004年09月30日14:27      作者:王强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由搜狐财经独家发起的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已经成为一场波及整个中国理论界与传媒界的学术大交流。搜狐财经观察到,此次大讨论中各方学者关于产权改革的“非自觉”共识正在日渐清晰,国企产权改革的大智慧正在凝聚成形。近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向搜狐财经发来独家文章,发表其对于国企产权改革的真知灼见。以下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王强给搜狐财经发来的独家文章。

  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某个民营企业或个人投资者收购或兼并,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只要遵从了公认的市场行为规范而不是借助行政强制、公众强制或学者强制的力量,无论国有企业被私有企业兼并或个人投资者收购(即所谓“私有化”),还是私有企业被国有企业兼并或公有投资者收购(即所谓“国有化)都无可厚非。在西方国家,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并购活动在“上演”,有谁会为此大惊小怪呢?为什么在中国却如此牵动人心?为什么在中国却会引发如此激烈和广泛的争论?在技术、政策争论的背后其实是两种价值观的对立和冲撞,而事实中的“公有(包括国有)”和“私有”却表现中更多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融合性,远没有所谓“主流派”学者们和“左派”学者们所声言的那种“对立”,或者说,这种“对立”是他们为了争夺“话语霸权”而“炒作”出来的。现在确实到了需要用真正理性眼光来审视、从更高理论层面来把握这场“争论”的时候了!为了切实呼应贵频道所倡议的“国企改革需要大智慧,警惕吵成一锅粥”,现提交“事实与逻辑:既不能没有私有制,也不能没有公有制”,以下为全文。

  一、 所有制永远是经济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存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一般说来,对某种具体物质条件的依存往往具有排他性,自然就产生了谁有权占有、支配和使用某种财产的问题,即所有权问题(从经济关系而不仅仅从法权关系考察就是所有制问题,这正是本文要着力探讨的)。所有权(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背后蕴含着一系列与财产相关的权利,即property rights,尽管由于社会文化法律的差异,某物为你所有并不意味你对某物就拥有完整的各项产权,但一物若非你所有,你肯定不能拥有任何一项相关的产权(property right),而这一系列权利正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对一定数量财产的所有权,个人就不可避免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依附于他人或某种组织,也就根本谈不上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和全面的发展。

  从微观角度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消费资料的拥有,取决于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或所有权)。正如马克思所言:“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从宏观角度看,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如何安排,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同意这一观点,他们都把成功的经济增长看作是由有效所有权的发展决定的”(2)(D•诺思,1973)。正是基于上述理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可争辩地成为经济制度中的核心要素,自然也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首要课题之一。

  二、公、私有制成分并存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性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显然,马克思要消灭的是包括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内的一切私有制。由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而绝大多数人一无所有(这里是指生产资料的一无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取代个人所有与个人劳动直接结合的私有制的产物,这种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只能间接进行结合的制度,在提高了资源流动性、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增大了二者结合的成本,而且这种严重不对称的所有制结构导致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是源自于内在的自我激励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外在的资本强制,这必然导致劳动与资本结合效率的相对递减,甚至引致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间的对立和冲突,使生产力难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唯有通过“剥夺剥夺者”的方式以“物归原主”。不言而喻,让无产者成为新型的有产者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对此,马克思所设想的模式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模式”至少在当今人类的认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上还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结果出现了名义上“人人所有”,事实上“人人没有”的尴尬状态,因为无论是让具体某人(法定所有者之一)对全部公有资产的流转走向发表意见,还是让全体成员都对具体某份公有资产的流转去向表明看法,在技术上都是不可行的。这就必然要求建立各类与具体的个人相对应的组织去实际持有、管理和处置公有财产。如此一来,有关公有财产的投向是否正确、运营是否合理等相关信息均为相应组织所垄断,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下,财产的真正所有者不但无力参与决策,甚至连起码的监督权都无从实施。缺乏实在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的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官僚、拖沓甚至腐败,这便是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在政治热情衰减、外部威胁下降后普遍出现低质量、低效益和低速度的深层原因。而且组织强制人从而导致新的人身依附现象大量存在,无产者在摆脱了对资本的依附之后转而依附于各种类型的官僚或半官僚机构,与马克思所大力张扬的“人的自由和解放”相去甚远。综上不难得出结论:与理论社会主义完全等同的具体制度构建已被实践证明不能有效地实现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解放”的价值目标。寻求适应客观现实条件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形式就成为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社会确实是不易之论(后文将有详述),但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就不能允许个人拥有私有财产呢?个人拥有私有财产是不是就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特点相矛盾呢?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前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人类社会有剩余产生之日起,个人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就是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或缺的,即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里也概莫例外。最基本的理由有二:(1)任何个人都拥有一系列受法律保护的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更是应该拥有更为广泛的个人权利。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行使和现实体现都必须凭借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经济资源。因此,只要个人拥有必备的排他性权利,就理应同时拥有必要的排他性财产(即所谓私有财产)。人类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财产权利的无产者,自身的权益不可能有任何现实的保障,他们不得不以潜在或显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依附于拥有(或占有)财产的人(或组织),以求得生存的维持。马克思说过,“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4)(2)每个人都不可能坐吃山空,或多或少总会有一定的储蓄(即收入剩余),在储蓄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之前,追求储蓄的保值增值是人所共有的理性行为。保值增值的实现有赖于储蓄转化为投资,即个人的收入剩余必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这部分生产要素(或者说生产资料)理所当然应为相应的个人所有(即私有)。我们不应当将个人拥有私有财产与私有制社会这两个概念简单地等同起来,就等于不能因为一个社会里存在一定数量的公有财产就认定该社会为公有制社会一样。

  当然,另外一种理由同样不应被忽视,即一个群体里的每个人在拥有不可剥夺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权利的同时,该群体里的所有人也必然拥有一些共同的利益。正如个人权利的维护和体现必须以相关的私有财产为凭借一样,共同利益的维护和体现,也必须以相应的公有财产为基础。随着人类的进步,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共同利益正与日俱增,相伴而来的必然是公有财产的巨幅增长(当然,共同利益的增长不等于个人权利的减少,因而,公有财产的递增决不等于私有财产的缩减)。在一定时期内未完全消费掉的公有财产同样应转化为投资以求保值增值,这样一来,在生产过程中也就必然存在着公有的生产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财产只有在用来服务于全体国民的共同福利时,国有制才能算做公有制的形式之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其国有制与“皇帝或国王所有制”完全是一回事,是地地道道的私有制。由此看来,取消“全民所有制”这一提法的主张实在有欠考虑。(5)社会主义国有制之所以被认定为公有制,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财产为全体国民所共有。离开了“全民所有”这一条,就很难判定国有制是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制”只是全民所有的一种具体存在(或持有)形式而已。

  只要我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演变历程冷静考察后就不难发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存在着三大趋势:(1)向简单商品经济的私有制形式“复归”,这种“复归”表现为劳动者日渐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劳动者不再是纯粹的无产者。私有财产分布不均匀的态势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复归”不是“复旧”,劳动者虽然自己拥有一定数额的生产资料,但劳动者的劳动并不一定都与自己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和自身的人力资本一样可以自由流动,寻找与劳动(大多数是他人的劳动)结合的最佳去处;(2)越来越多的私有财产通过种种途径(如税收、捐赠、基金等)转化为公有财产,公有财产的规模呈不断上升之势,公有财产的保值增值自然也就成为必须解答的问题;(3)传统有产者(即资本家)的财产也越来越在更大范围里、更高层次上流动和重组,即私有财产的社会化倾向愈加明显。这说明,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结果必然催生出完全不同于私有制的公有财产形式和有别于简单商品经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新型私有财产形态。

  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经济基础均必然同时存在着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尽管其具体形态可能不尽相同)。并不象传统观点所言:一谈公有制就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有一点“私有”的因子;一谈私有制就一切都要私有化。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认识不到公与私是相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条件,从而形成了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无私就无所谓公,无公也就是无所谓私。私有制的彻底消亡也同时意味着公有制本身的消亡,“自从财产发端之后,迄今为止所有社会都是私有、公有并存的社会”。(6)整个人类社会是从没有财产观念的社会,到具有财产和财产观念 (公有或私有、你有或我有)的社会。

  我们可不可以根据两种不同制度都共存着“公有”和“私有”经济成分的现实,推导出社会制度与所有制属性没有关系(即所有制是手段)的结论呢?前文的分析已给出了否定回答。那么,所有制与社会制度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事物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以下两种情况:(1)构成事物的要素(或成分)不同。(2)要素虽然相同,但要素间的排列结构有异,如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这对概念就是明证。过去我们论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差异主要是从第一种情况的角度进行的,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就在于二者存在完全相异的所有制成分,因而,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理当除“私”务尽(现在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则是除“公”务尽)。前面的分析和客观事实都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各自依存的经济基础其实并不要求其中的经济成分都一律姓“公”或一律姓“私”,而是公有成分和私有成分共存的混合体。不论具体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是什么,只要不存在非经济强制,在经营目标、经营机制、经营观念和市场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在竞争中百战不殆者不可能只是清一色的私有企业,屡战屡败者也不可能只是清一色的公有企业。在产权交易中,有“公”兼并或收购私有(或其它公有)企业的,也有“私”兼并或收购公有(或其它私有)企业的。公有资本或私有资本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相互独立、相互竞争、又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网络式结构体。当竞争处于相对平衡时,公有成分与私有成分在经济总量中各自占据相对稳定的份额(这个份额不可能是人为确定,而是由竞争决定),又特别是各自所占产业的地位差异,会导致某经济成分在整个经济体中居于主体或主导地位,显然,居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经济成份的行为必然会对其它经济成分起导向和规范作用(这种导向和规范不是主体经济成分有意去强制实行或有什么特权去实行,而是被规范的经济成分为了自身竞争的需要,不得不主动去适应和协调,从而产生了一种规范或导向效应)。如果私有制成分占主体,我们就说经济体的总体属性是私有制的(如欧美经济体);如果公有制成分占主体,我们就说该经济体的总体属性是公有制的。这样的社会,就称之为公有制社会(如中国)。

  三、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经济体的性质差异主要在于公有经济成分与私有经济成分间组成结构不同。这种结构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各经济成分所占据的产业重点有别及相应份额的差异。显然,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的经济体中占据着主导性产业,且在相应产业中占有足够大的比重,这正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有效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错误在于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仅由单一的公有制成分组成,或即使存在私有经济成分,也是处于补充、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在现实中则表现为私有经济成分在市场准入、融通资金以及产业投向等方面受到程度不一的歧视性待遇。但我们不能在纠正一个错误命题的同时却陷入同样的逻辑悖论,即取消对私有经济成分的“歧视性待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与公有经济成分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要公有制去充当过去私有制曾充当过的“二等公民”。更不能否认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为什么说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呢?公有制之于社会主义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1、社会主义的价值之所在。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每个社会都有其相应的公平观念。而社会主义的公平则是一种具有全新内涵的“公平”,这一全新内涵体现在紧紧把握住了公平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内在的正向关系,是以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为目标的公平,而不仅仅局限在利益平衡层面(或道德层面)上谈论公平。其根本特点有二:(1)全面性。对劳动者公平,对投资者也是公平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同时又是投资者,这种全面的公平显然更符合时代潮流。而资本主义的“公平”尽管其中包含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合理因子,但它更多的则是对有产者公平,对劳动者不公平,或者说对有产者的公平是建立在对劳动者不公平的基础之上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现英国首相布莱尔、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提出所谓“第三条道路”的主张。(2)主动性。公平不仅着眼于保护现有经济效率不受损害,而且致力于更进一步地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因而这种公平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投资性等特点。而资本主义的“公平”则仅仅停留在避免或减少对现有经济效率损害的基础上,往往将公平看成是被迫支付的一笔代价,因而具有被动性、消极性和补偿性等特点。

  我们可以把社会公平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前端公平, 着重于提高医疗保健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提供同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条件和受教育的权利,为每个公民终生在身心健康、知识储备、能力培养方面提供基础性保证。(2)过程公平,包括制度(或规则)公平和信息公平。制度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是制度执行上的公平,即在制度内的所有人都应遵守既定的制度,二是制度内容上的公平,即制度条款应使制度内的所有人享有同等权益、承担同等责任、接受同等约束,并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信息公平主要是指每个人在获取、处理和发送信息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这样一来,个人的成功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综合能力,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3)末端公平,指在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不管是由于制度缺陷还是由于能力差别)已是既存事实的情况下,对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者进行救济性补偿。如失业救济金等各类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就属于末端公平的范畴。第三种公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结果公平,这只能调剂不平衡的结果但无法消除不平衡的原因。这是西方社会解决所谓“公平”的主要手段。而前二种公平是促进生产力(即效率)提高的不竭动力,是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的治本之策,是社会主义公平的本质之所在。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公平目标实现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基本制度基础。

  邓小平同志在谈社会主义本质时不提及“公有制”,却在其它场合多次强调“坚持公有制”的重要性。不少人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其实,公有制尽管不是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理由,却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条件;公有制尽管与社会主义不具有直接的等同关系,却是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必备要素。或者说,有了公有制经济,未必就一定能产生社会主义,但没有公有制经济,就必定没有社会主义存在的基本物质依据。也就是说,公有制尽管不是社会主义存在的充分条件,但是社会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

  西方国家的现实证明,单纯依靠税收为社会公平提供财源和只是侧重于实现末端公平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由于忽视前端公平和过程公平,在末端需要救济、救助的对象不可避免会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经济资源也会与日俱增,财政不堪重负,增加财源的唯一办法又只能是扩大征税面和提高税率,这必将直接挫伤个人和企业投资经营的积极性。若不如此,连起码的末端公平也难以保证。美国《商业周刊》1994年8月15日发表的题为“贫富悬殊如何对经济造成损害”一文中称:占1/5的最高层家庭目前的收入(绝大部分为资本收入)占美国总收入的44.6%,而占1/5的最低层家庭(工薪族和失业者)所占的比例却只占4.4%。(7)面对这种“公平”和“效率”的两难困境,在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内确实无良计可施。

  然而,只有存在大量的公有经济成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会由对立走向统一。理由如下:(1)公有资本大量存在并占据主体地位,私人垄断资本必然失去其存在的现实土壤。那种少数人富可敌国,绝大多数人囊中羞涩的状况将不复存在,这首先直接地消除了一种两极分化现象,并进而消除了一国政治经济由少数几个金融(工业)寡头操纵的根源,为过程公平的实施铺平了道路。(2)公有资本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利润,这从某种程度上又直接降低了两极分化的程度。一般来说,在既定的时间里,一个经济体内的利润总额是一定的,公有资本多获得一份利润,私有资本自然就会少获得一份利润。(3)实现公平的财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利润,对税收的依赖度相对降低。这为实行低税率的税收政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保护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4)实施“公平”的部分财源也必须通过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去获得。各级公平实施组织不再是一种纯粹的“食利”性组织,自身也必须去创造利润而不仅仅是消费“利润”,这正是一种彻底的公平理念。综上不难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但是社会主义公平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制度基础。

  由于公有制的存在以及公有制相关功能的发挥,剥削存在的基础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直至最终完全失去其存在的依据。首先,由于公有制企业创造利润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平的实现,那么这类企业的内部制度也应当是以公平为文化基础的(这里决不是指过去那种“大锅饭式的公平”),这样的企业自然对就业者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从而迫使私有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不得不淡化其“雇佣”色彩。其次,劳动者有条件参与利润分享,即劳动者收入(R)=劳动力价格(W)+劳动者所得利润(PL)。这种情况在公有制企业中可以找到明显的经验支持。由于资本利润(P)=投资者所得利润(PC)+劳动者所得利润(PL),因此,如P1<=0,就意味着资本剥削劳动,这是私有资本统治一切时的社会常态;如PC<=0,就意味着是劳动“剥削”资本(内部人控制的经济后果),这是公有资本垄断一切时的社会常态。但在公、私经济共存的社会里,投资者和劳动者都能获得利润,剥削的因素被大大削弱。再次,由于劳动者能分享利润,必然会有较高的积累,也就有条件购买股权,直接分享资产收益,使单纯凭劳动获取收入的劳动者越来越少。最后,由于社会主义实施全方位的公平(包括前端公平、过程公平和末端公平),使劳动者彻底摆脱了“资本强制”的羁绊。这样,我们就能踏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生产力高度解放、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有必要指出的是,“公有资本”的利润流向具有多种可能性,若没有有效的制度保证,“公有资本”及其所得利润有可能成为个别实际控制者中饱私囊的“盛宴”。公有制的优劣,取决于其为谁控制、以什么方式控制、控制收益被用于何处。公有财产如果管理、控制和运用不当,公有制社会就极有可能异化为一个比“私有制”更不公正更不合理的社会。公有制财产只有被用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时,它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存在基础并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

  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取向:实现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融合

  从第三部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存在的合理性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存在的有效性。公有制经济成分能否以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姿态成为市场主体,则取决于是否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和健康的政策环境。尽管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我们坚持不懈的进行改革。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过去已走了不少、现在似乎还在走太多的弯路(要不然,就不会有这场由朗咸平教授“引爆”并由搜狐财经频道独家发起的“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对此,我们对一些传统观念进行剖析的同时,就公有制经济的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打破“大国有”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国有企业包括中央直属企业、省属企业和县属企业。笔者称之为“大国有”。我们事实上仍坚持着这种“大国有”的看法和做法。这种观念首先在逻辑上存在缺陷,既然省级企业、县级企业算做国有企业,那就没有理由把隶属于基层政权的乡镇企业置于“国有”之外。其次,“国有”是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概念,资本来源于全体国民的贡献,受益主体也应当是全体国民。而某个省(县)级企业则仅与该省(县)居民的福利直接相关,资本也来源于该省(县)人民的贡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显然将各类省(县)级企业笼统划归国有是不妥当的。将“省(县)有”也归于“国有”,实际上是过去“一平二调”的理论产物,这既严重挫伤了各地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也为下级政府将所属企业的种种包袱和责任推给上级政府找到了一种借口。更为有害的是,本来有多个投资主体的众多企业被强行归于一个主体,与市场经济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格格不入。因此,应改变“大国有”观念,打破“大国有”格局,恢复多元投资主体的真面目,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寻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有人认为公有制实现形式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8)该看法实际上将所有制形式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所有制形式是指财产的占有形式,具体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公有制又可分为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包括社团所有制和社区所有制)、公益性基金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则是指某种具体所有制实现为生产以获取相应收益的形式,集中体现在财产组织形式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包括独资制、有限责任制、股份有限制以及股份合作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和私有制在实现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可以说,公有制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实现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也正是在这一层面,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才能共存于一个市场体系中。

  在有人看来,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是“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上人人没有”的所有制,并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为理论依据,主张逐步废除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实质上是取消公有制的某种具体存在形式,而不是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产生这一错误看法的根源在于对什么才算“所有”的认识还停留在有关“所有”的原始含义上。一个人体现对某物的所有权,最原始、最常见也最易使人感受得到的方式就是直接对该物的处分、转让等行为做出决策和直接获得与该物相关的收益,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所有权的体现越来越集中在最终控制权(或最后影响力)和剩余索取权上,除此之外的其它产权则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交由代理人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行使。正是这一演变为公有制的有效存在提供了技术和制度基础。公有制的可能存在形式或许不只我们现实中既有的这几种,我们也不否认公有制形式的历史性和动态性,但新的公有制形式的萌生直至成熟必定是一个客观的、渐进的经济性过程。在未生长出现实可行的新型公有制形式之前,一味热衷于按照对书本词句的理解或主观愿望,盲目臆造某种所谓更为合理的“公有制”,极有可能把公有制以及以它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制度引向灾难。原南斯拉夫改革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寻找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遭受挫折,而俄罗斯改革出现混乱,则应归咎于在改变所有制形式方面的失误。

  3、公有资本投资必须以“有利、有度、有力”为原则。

  以国有资本为例,现在国有企业无论是改革受阻还是具体的生产经营困难,都与国有资本过去摊子铺得太大、投资过于分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国有资本必须适当收缩“战线”。但现在不少学者针对国有资本而提出的两个进退“界限”却令人难以苟同:一是所谓国有资本应投入到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一是所谓国有资本应退出“竞争性领域”。(9)关于“国计民生”,从宏观角度看,没有哪一种产品也没有哪一个产业不关系“国计民生”,并非几个命脉产业或支柱产业才如此举足轻重;关于“竞争性行业”,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竞争”与“非竞争”、“垄断”与“非垄断”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比如电信、交通、航空等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垄断性产业已越来越被竞争性所代替。可以说,除了国防、造币业是必须国有独资之外,其余行业,决无私有资本不可进入的道理,当然也决无公有资本不可进入的道理。因此,公有资本的投资方向没有也不应有任何人为限制。投资的原则就是“有利、有度、有力”:所谓“有利”,就是指投资的项目要有较为可靠的盈利预期(本文不涉及那些高风险、低回报甚至无回报而政府又必须投资的领域);所谓“有度”,就是指要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进行有选择性的投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承认国有资本也有办不好、办不了和不想办的事;所谓“有力”就是看准了的产业、行业和项目,就应该及时加大投资力度,以尽快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应当是既讲“退出”又要讲“进入”,既要讲“收缩和削减”,又要讲“扩张和加强”。其目的是扬长避短,取“短”补“长”,而决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全线“撤退”。

  4 公有企业内在的两大制度缺陷必须尽快消除。

  微观方面,公有企业(包括国有、准国有)运营效益不佳的表面原因(或者说直接原因)是对代理人(即经理)的选拔、监督、激励和制约机制不科学和不完善,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经营动力不足、败德行为丛生等弊端。对这些原因和这些弊端可以说早已达成共识,但为什么却没能对相应机制做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呢?这是因为问题出在委托者层面上,即公有产权的虚置和公有产权的行政化。具体表现如下:(1)各级政府将资本所有者权能和行政管理职能集于一身,与现代社会越来越深化的专业化分工趋势南辕北辙,既不利于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导致资本所有者职能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2)资本所有者权利(包括决策权、投资权、审计权和监督权等)被分割在互不隶属的各行政部门里,缺乏实时、灵敏的内在协调机制,往往是“各打各的锣,各吹各的号”。(3)公有产权行政化。主要指公有资本所有者权利行使方式的行政化,即发布行政命令、通过行政渠道、按照行政规则来行使所有者权利。与其市场化的内在规定性相背,这必然在公有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政府支配型的内部治理结构,导致政企之间长期分而不开。因此,将公有资本的所有权职能从政府身上剥离出来,并将各项权利整合在一个非政府性的组织内,形成真正人格化的公有资本“所有者”(如不同层次的公有资本委员会。现在国资委的成立向这一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还仅仅是第一步,而决不是最后一步),是公有制改革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如果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对公有资本的运营体制和管理制度实行调整和改革,公有制企业就完全能够实现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成为高效率、高效益和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王强)

  注释:

  (1)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3月第15页。

  (2) 道格拉斯•诺思 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9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页。

  (5) 晓亮,“所有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岭南学刊>>1998年第1期。

  (6) 于光远,“历史上的与当前的中国的私有和公有”,<<我的市场经济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47页。

  (7) 转引自<<参考消息>>1994年9月6日第4版。

  (8) 周明煊,“马恩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论述及其启示”,<<四川日报>>1997年12月15日。

  (9) 苏东斌,“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行”,<<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8期,第4页。

  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如须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搜狐财经”,如须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e-finance@sohu-inc.com。或致电(010)65102160-6633。



共找到 3,877 个相关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