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无数的经验证明,很多领域很多物品,都是由市场处理来得更有效率且不失公平。而要保证在政府资助某些人或项目的情况下做到“有效率且不失公平”,正是教育券思想的重心所在:一,政府在某领域向某些特定人群提供资助的时不影响该领域的市场化运作,这样可以保持其应有的灵活和效率;二,政府所发出的资助可以直接到其资助对象手中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发放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和浪费。
但是自湖北监利县教育改革的消息见报后,其改革的重心——实行类似于“教育券”——的制度却引来了不少的争议。对教育券制度心存抵触,提出质疑的人们,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理由来支持其观点:一是教育不可市场化或不应“急”于市场化;二是实行教育券制度会有失公平;三是实行教育券制度可能令一些穷孩子上不起学。然而,这些理由无一成立。
首先,教育可以市场化。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教育不可以市场化。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物品,只要有投入,有产出,且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所产出的产品的产权可以界定清楚,其就可以市场化。而在教育中,所需要投入的的生产要素如教室、教科书、教师等的产权都是可以得到清楚的界定;所产出的产品如学生的学识、思想、素质、创造力等也都是可以得到清楚的界定的。既然如此,教育怎么就不能市场化了呢?不是的,教育也是可以市场化的。
再次,实行教育券制度不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持实行教育券制度会有失公平的观点的人们认为,我国城乡、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差距,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教育上可以有较多的投入,而欠发达地区没有一样多的投入,所以只有实行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经费投入制度,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和合理,而教育券没有倾斜制度所以会有失公平。且不说是否一定要“倾斜”才是公平的,而就是要“倾斜”,在教育券制度施行之下也可以做到倾斜,如对某些地区的学生多发些教育券,某些地区的就少发些,这不就做到了所谓的“倾斜”了吗?而只要这样也做到了,又何“不公平”之有?
第三,认为实行教育券制度可能导致穷学生上不起学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拿出一样多的钱,政府直接办教育就能保证穷学生有书可读,为什么改为发放教育券就不能保证学生有书可读了呢?或许人们是担心教育市场化,由私人办学后,学校会漫天要价,使得孩子们领到的教育券不足以抵消学费,所以失学.不是的,因为只要教育能真正的市场化,想办学的人们能自由地进入教育市场,使教育市场保持竞争状态,就不会有学校敢漫天要价,因为在竞争下,谁要这样做谁就会被淘汰掉。
是的,我们是要公平,是要效率,但是我们别老是把这两点对立起来,认为得到了一个就必定会失去另一个,更别老是拿出“公平”之类的字眼来作借口拒绝、阻挠一些有意义而必要的改革。这些缺乏常识判断、理性思考的拒绝改革的言论,即便不能永远阻挠改革的进程,也会延长改革的时间增加改革的成本。事实上,延长改革时间就正是增加改革成本。教育券改革本身就是这种情况的好例子:在我国正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情况下,改革拖延的时间越长,既得利益者的收益就越大,到时其阻挠改革的动机和实力就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