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第23期文章

陈彤:为什么是新浪?

BUSINESS.SOHU.COM 2005年4月15日16:32 [ 何三畏 ]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 而有人不行 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公有钱 女人就高人一等吗
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 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 “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
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 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 “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陈彤:为什么是新浪? 
 

  新浪网在“9·11”事件发生的9分钟后发出了第一条新闻,被认为是中国大众传媒对“9·11”事件发出的第一条报道…… 对所有的大事都能做到及时报道了…… 我们24小时更新时政新闻的实践,领先了其它网站将近两年……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孤独的,因为没有第二家能赶上我们

  ■本刊记者 何三畏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革命性的进步都会把一些标志性的人物定格在历史画廊里。20世纪末,来势迅猛的互联网革命的列车没有把中国挤在车厢以外,中国新一代年轻的技术精英们在第一时间感到了春江水暖。今天的新浪网首席执行官汪延,1995年1月在巴黎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和美国的同学交换E-mail时,23岁,当时的感觉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而今,10年前的那一批互联网拓荒者,已经成为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时代英雄,被称为新经济的代言人和新财富的象征,一般年龄在35岁上下。

  这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年代。人们更乐于将互联网解读为一个经济神话。被传颂一时的,往往是互联网作为新经济企业模型和新财富神话般崛起的代表人物。然而,对于众多的网民来说,大型门户网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应该远远大于它们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存在的意义,网络所提供的资讯特别是网络新闻,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网络也是一个神奇的江湖。从当初一阵跑马圈地,经过10年来的竞争和淘汰,现在,在网络新闻和资讯服务方面冲在前头的屈指可数的几个网站,已经树立了自己的“门户”形象,被称为“门户网站”。现在,当人们罗列这些门户网站的时候,习惯于以“新浪”打头——新浪,以其“新浪之道”,占有了领先的知名度和点击率,笼络了全球最大的读者群。同时,对于许多传统媒体来说,新浪也是他们首选的“网络通讯社”。

  从体育沙龙到新闻频道

  当汪延在法国为第一次享用互联网的好处而激动不已的时候,他未来的合作者陈彤已经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混迹”中关村近五年,正准备攻读北京理工大学通讯学硕士。

  1997年5月,陈彤的通讯学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便参与了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利方网站。

  “纯粹出于爱好。”他说。“那时,我不可能清晰地预见到互联网有今天的气象——我没有那样天才。”那时,陈彤喜欢上网,喜欢体育,但上网费很高。“在四通利方做体育沙龙的版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还可以补贴上网费用——以网养网。”

  事实上,在当时看来,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版主”简直“不算个什么工作”。当时,四通利方共有3个BBS,第一位的不是体育沙龙,而是“电脑玩家”,因为四通利方是一个软件公司,当时立足于通过BBS提供一个技术解答平台,获得技术支持,而当时上网的还主要是技术人员以及国外的华人。

  但陈彤可真是把“版主”当成一份了不起的工作来干的。“我从一开始给自己定的要求就是,论坛上每一个网友发言都尽量跟,每一个网友提出的问题都要回答,哪怕他问的跟足球、跟体育根本没关系。比如有外地网友问‘北京保龄球多少钱一局’,我自己也不清楚,就打电话问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的朋友在保龄球馆工作,然后把问到的消息贴到网上。甚至有人问,哪一天有没有从哪里到哪里的航班,我就打长途电话问。有些时候为了一个问题会费很大的力气才找到答案。但是我想,既然网民能把问题提到网上去,就说明网络的用处。如果他发现在我们这儿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得到答案,那他一定会再来,并且一定会替我们宣传。”

  陈彤说,“为了把体育比赛的信息尽可能多地灌到这个论坛里面去,我用了很多方式,有一回是从巴西回来的健力宝队在日本比赛,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直播。我就去日本的论坛问,闯了好多论坛,最后有人告诉我了。慢慢地,我们那儿就变成国内交流体育信息最迅速、最准确、最集中、最丰富的场所了。”

  “体育沙龙”迅速火起来。这时,发生了新浪成长史里必须提到的一个经典故事:1997年10月31日,中国足球队第6次冲击世界杯的比赛失败,网友老榕在陈彤的沙龙里发表了一个满含悲情的帖子,这个被称为 “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帖子”在头48小时之内被阅读了两万多次。同时,传统媒体第一次“平等看待了网络媒体”,11月14日的《南方周末》全文刊登了这篇网文,并对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做了介绍,陈彤的网名——Gooooooal第一次出现在传统媒体。陈彤由此看到了网络的巨大能量,意识到仅有论坛是不够的,必须提升自己的平台!他建议尽快建立体育新闻频道。四通利方决定加大对网站的投入。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体育频道诞生。

  体育频道建立后,在“法国98足球风暴”报道中狠狠地风光了一把。24小时不间断录入,上传,滚动更新,四通利方的体育消息比传统媒体早了12至24小时,吸引了公众和传统媒体的注意力。

  另一个“事件”看起来更简单,但同样具有标志性,《新浪之道》里写道:“1998年世界杯之后,有一天,汪延和陈彤一同去北京国贸中心拜访惠普公司时,在其办公桌上一本公司内部刊物里,陈彤看到,在美国,互联网访问量最高的是新闻频道而不是体育频道,联想到为世界杯而购买的新华社通稿中主要也是时政新闻,于是他提出建设新闻频道的建议。”

  于是,新浪新闻频道建立。

  时政新闻频道的建立是互联网的媒体功能发展之路上更关键的和重大的一步。而此前的体育新闻的操作经验,特别是它所要求的迅捷,正是对日后做时政新闻的最好演练。跟体育频道遇到世界杯一样,时政新闻频道在1998年12月17日受到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空中打击报道的检验。这时,陈彤是新闻中心主编,在仅有10位编辑的情况下,他决定立刻按照世界杯报道的流程,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从此,新浪的这一制作制度被固定下来。

  陈彤任何时候都能如数家珍地回溯这些历史:新浪网“差不多直播了科索沃战争”,报道的速度与实际战况时差只有半小时;新浪网在当日凌晨第一家报道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那是一个典型的突然袭击,又是周末,很多网站在中午还没有反应,我们已经有几十篇文章了。到了晚上,我们还派人去美国使馆拍照,当时那里已经有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新浪网在“9·11”事件发生后9分钟发出了第一条新闻,被认为是中国大众传媒对“9·11”事件发出的第一条报道……新浪网“对所有的大事都能做到及时报道了”。“我们24小时更新时政新闻的实践,领先了其他网站将近两年。”陈彤还说过这样“豪迈”的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孤独的,因为没有第二家能赶上我们。”

  新浪网就在这样的“孤独”中,确立了它的领先地位,做成了网站中的“央视”。随着新浪内容的不断丰富,陈彤,几年前的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版主,现在是海量的新浪内容的最高负责人,按传统媒体的习惯称呼,叫新浪总编辑。

  “新浪是中国网民摄入习惯的制定者。摄入习惯即是行业标准。”新浪总编辑陈彤如是说。这等于告诉我们,当我们坐在互联网面前,我们握鼠标的手是被陈彤牵着的。国外的模式都是用一个浏览器窗口上网,但中国网速比较慢,陈彤采用“标题开新窗口”方式达到网速最大化。“现在很多中文网站也都采用这样的方式。”陈彤说,“新闻以时间为主,兼顾内容进行列表式排列,滚动新闻播出,都是新浪率先探索出来的路子,这种模式后来被大家所仿效。在搜索、过滤敏感词汇,删除不良帖子方面,新浪的做法得到了政府新闻管理部门的肯定和推广。”

  陈彤不无骄傲地说:“新浪模式已经成为全面推广的行业标准及管理标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

  我还会选择互联网

  即便是到现在,“新浪的页面已经是最好的了”,但在陈彤看来,还是有“惨不忍睹”的地方。每一个页面他都能从诸多环节上挑出瑕疵来。曾经,新浪的编辑们不得不习惯在任何出其不意的时候接到陈彤的批评和下达工作指令的电话。当他穿着他习惯的休闲便服,随意地敞着拉链在办公区“噔噔”作响地走过,巨大的空间只闻数百台电脑发出细微的喘息。

  一位编辑形容,在陈彤的领导下,没有人可能偷懒,只能拼命工作。陈彤也明白:“我周围的大多数从事网络媒体的朋友都是面带菜色的,因为我们要处于24小时的备战状态,成年累月都需要保持这种状态。”

  陈彤有“揪住不放”的习惯。不仅对下级,对朋友也不放过。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钢先生说,2002年夏天,他与陈彤在苏州参加中国网络新闻传播论坛,晚上聊到刚刚发生的北大学生登山遇难的报道的想法,陈彤立即要求他“写出来,最好今晚给我”。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高说没有电脑,陈彤就拉着高直奔宾馆一楼的商务中心。商务中心大门紧闭。陈彤仍不放弃,最终缠着高用圆珠笔在宾馆的信笺上写出了一则2000字的言论。高钢认为,比“揪住不放”更可贵的是,陈彤未必认同高的观点,但是,他知道在网络上聚集不同观点的意义。

  陈彤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他连吃饭都保持着军人的速度,不愿多花时间。他打电话的语速跟谈话一样快,因为要在“一般不超过半分钟”内结束;一般性商务会谈则不超过15分钟。累吗?当然累。但是,“很幸福很幸福。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肯定还会选择互联网。”

  “除了这个工作,还有什么值得这样神魂颠倒的牵挂呢?”在2005年3月,出版了《新浪之道》的陈彤说这话的时候,把他结实的身体放成一个比较轻松的姿势,有一种刚翻过一道山的满足感。他说,我那时的确不分昼夜,随时都在琢磨,走在街上看到什么都联想到新浪,但那是不行的,那是一个人在超大放量的状态。现在,他仍然既“把握方向”也“关注细节”,但需要他亲历亲为的事情少得多了。“以前是一百现在是六七十,因为现在建立起了规范,中级管理的素质在提高。”

  今年,37岁的陈彤有两个“私人目标”:一是学会开车,结束需要太太开车带他郊游的历史;二是锻炼身体,减掉5公斤——他感到有发胖的危险,他想念进入四通利方时的身材。但今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这两项计划并不见落实。

  网络媒体还将怎样改写

  我们的生活

  人物周刊:解释一下这个网名,为什么叫“新浪”?曾经有读者说它……

  陈彤:以前关于新浪是日资企业的所有传言,都是捕风捉影,误解或者曲解,不符合事实。新浪的历史从四通利方时代开始就是明明白白的。你可以从纳斯达克的网站上看到,新浪股东名单中,丝毫没有日资成分。

  Sina的词根源自古希腊语的sino,就是中国,这种说法已经有上千年,从Google上能够查到九百多万个有关“sino”的页面,中石化就称自己是Sinopec。在日本问题上,新浪网从来就立场鲜明,我们在新浪中国大陆站、新浪中国台湾站、新浪中国香港站和新浪北美站发起的“全球华人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签名”活动,签名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这个数字比所有其他中文网站的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人物周刊:互联网技术风起云涌之初,有那么多网站,现在有些消失了,有的勉强维持。简单地说,你认为新浪为什么有今天?

  陈彤:简单地说,就是8个字,就是新浪新闻的8字宗旨——“快速、全面、准确、客观”。更简单地说,我们是最早的,并且一直是做得最好的。

  人物周刊 :为什么是你开创了“新浪模式”?

  陈彤:这是我的幸运。这是一个技术革命和社会转型的时代,一个机会很多的时代。我从小喜欢新闻。小时候没有什么书读,一本《世界各国概况》被我读了无数遍,还自己找资料补充进去。那时满脑子都是“全世界”。家里“逼着”我上理工科,考大学的时候,为了表示我对新闻的热爱,我还是报了广院国际新闻系,因为它招收理科生。

  互联网适合我的个人特点。学工科使我养成了很好的逻辑思维习惯,特别是对技术的领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拿到通讯学硕士证书需要通过二十多门考试,其中像《泛函分析》这样的课程特别难。做了几年互联网,我发现有必要去系统地补充新闻学方面的知识,就又报了人大的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呵呵,我发现文科研究生比理科容易得多!我现在学的是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EMBA,亚洲最好的管理学院。

  人物周刊:你觉得做网络媒体跟传统媒体有什么不同?

  陈彤:我相信网络传媒要比任何一种传媒都要复杂得多,传统媒体是要固化到一个版面上,而网络的空间是无限的,理论上可以容纳无限多的劳动。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无限的。我们一个人需要盯很多内容,你要愿意一天可以工作25个小时,我们更像是一个流水线,没有终端。

  人物周刊:怎样界说网站的媒体性质?

  陈彤:它是一种信息整合平台,它的大量内容来自于各类媒体,但也有更多的来自网民的原创。网络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互动性,它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任何一条新闻、一个帖子,在网上发表之后一秒钟,就会接受上亿网民的审视和挑战。所以,同样的消息,一旦上到网上,就青胜于蓝了。如果有装腔作势的东西,网民是不会给任何情面的。

  人物周刊:媒体需要采访权,网络媒体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陈彤:我们并不是寄生在传统媒体上的。从一开始我们就突破了这样的模式。没有原创新闻,是不全面的。事实上,现在几大门户网站在很多领域,比如体育、娱乐、时尚生活、汽车、房产,都有大量的一手内容。我们只有编辑没有记者,但我们有嘉宾访谈。我们的新浪观察曾经做得很有影响。

  人物周刊:现在互联网媒体的格局已经稳定了吗,不容“插队”了吗?

  陈彤:网站的投入是巨大的。我们每季度都有一个财报,可以看看我们运营的费用有多少。几年下来我们花了大量的钱,大到可以运行几十家大型都市报的规模。所以说,除非有巨大的购并,否则不会使格局有一个根本的变化,如果只是凭勇气吭哧吭哧地往前做的话,很难赶上。

  人物周刊:作为新浪网的总编辑,你下一步的追求是什么?

  陈彤:我曾经在五六年以前说过,我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做新浪网的总编辑。那时候没有总编辑称呼,我一直都是新闻内容的负责人。换句话说,我想做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的内容的最高负责人。应该说,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人物周刊:请你描绘一下互联网未来的景象。

  陈彤:互联网对人们摄取信息的方式的改变,第一个阶段,是被动接受,平等了,上至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平等地接受信息。第二个阶段,是传播的方式要大众化,这会是一个根本的改变。

  随着宽带互联网的全面普及,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上网的基本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说现在一说上网,肯定是正襟危坐在电脑前面,这个电脑可能是台式机或者是笔记本,而几年之后,会主要是通过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来上网。

  另外,媒体的报道形式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大家都持有百万像素的手机,突发事件的目击者同时也将是这个事件的第一传播者。像海啸,网络上出现的第一张图片,就是普通人拍摄的。这个变化是深刻的。人们眼巴巴地等待一篇“通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共享消灭了信息特权。

  还有,在硬新闻的竞争饱和以后,努力的方向应该转化为更实用性的内容,那时就可以说,互联网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真正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

( 责任编辑:李淑琴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不得不面对一种宿命(04/04 15:18)
  • 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候选人:陈彤(12/19 22:29)
  • 该作者文章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opyright©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