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祭坛上的中海油:必须张扬的收购事件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08月10日15:45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王亦丁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尽管胜算堪忧,但从围绕交易所做的舆论攻势来说,这仍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公司发动的一场前无古人的跨国并购  

  座落于北京东直门外的中海油大厦,是一座略显寂寞的办公楼。这里远离重要的商业区和商务区,被长途汽车站和城铁挡在北京旧城外的东北角。
来往的车辆不多,也许是天气炎热,大厦入口处的保安显得松懈,底层西侧的“濠景海鲜酒楼”因为生意清淡,老板甚至付不出房租,最近干脆卖给了中海油。

  街对面的发廊老板认得这座大厦的主人、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董事长兼CEO傅成玉,“他上个月还在这里理了发”。发廊老板不知道的是,他的顾客虽然就在对面这座不起眼大厦的23层办公,眼下却正处于西方舆论的中心。

  大厦的7层,肖宗伟占据着楼层角落里的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因巨大而显得空旷,甚至冷清,寥寥几个手下的位置离他很远。整个7月,他在大多数时间里生活在电话上。他在电话里频繁地于中文和英文间切换,他的声音、桌上的直线电话和手机的铃声几乎不间断地轮番响彻房间。他不断吞下冰块,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这里是中海油的“战时办公室”之一。尽管闻不到硝烟,但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战时”气氛。作为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的总经理,肖宗伟是这儿的指挥者,他坐镇于此,在中海油大厦23层的傅成玉办公室、中海油并购尤尼科(Unocal,全称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庞大团队以及全球的投资者和媒体之间,担负着协调和沟通的职责。

  每有新的进展传出,众多媒体——其中主要是海外媒体便挤满了电话线。肖会用流利的英语应对,实在被搞烦了的时候,则会说让他们去找中海油的公关公司。

  尽管如此,但在电话里回答朋友询问以及当面接受《环球企业家》的采访时,肖宗伟都说尽管很累,但非常兴奋,“I enjoy it!”他说。的确,肖宗伟正在体验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时刻:因为参与一件对中国企业来说前无古人的事件而成为全球的焦点。

  必须张扬的收购事件

  6年前,当中海油首次试图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准备海外上市时,由于时机和承销商的选择不当,它落得个铩羽而归。在华尔街,没有人对它感兴趣,中海油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取消了IPO计划,在一年之后才成功上市。“这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时任中海油副总裁的傅成玉说,“我们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但那时没人了解我们。”

  6年后的今天,中海油又回来了。它再次试图让外界了解自己──而这一次,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它。6月,中海油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 Corp.)竞购尤尼科。在它6月22日正式发出收购要约后的一个月里,全球最重要的新闻媒体都在谈论它。美国,乃至全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兴趣和机会去了解一家中国国有公司。

  肖宗伟也像傅成玉一样希望外界了解中海油。但是当聚光灯射来时,他还是觉得有些意外,“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 让全世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关注我们。”

  在整个7月,《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乃至英国《金融时报》等十几家主流媒体几乎天天都有关于竞购尤尼科的报道和评论文章,7月6日和7月12日,作为竞争对手的傅成玉和雪佛龙公司董事长兼CEO戴维·奥赖利(David O'Reilly)还分别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版发表文章表明立场。代表双方利益的游说团体也在国会游说之余频频出镜,在媒体上唇枪舌战,从自由贸易、美国工人就业一直争论到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

  如此关注决非全然出自善意。尤其是在6月,在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时候。年初以来,美国国内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一直在上升,创纪录的美国贸易赤字以及两党议员们越来越认为中国正在坐享自由贸易的好处、却没有充分履行义务的看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布什政府对北京的态度日益强硬也正是这种情绪的反应:美国政府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配额、进一步敦促中国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并一直在迫使中国重估人民币。中国被华盛顿的政客描绘为美国工人事业和经济不景气的祸首。而中海油提出收购要约之时,正是美国参议院就美中经济关系举行听证会的前夕,国会也正在讨论能源政策法案。

  此前,联想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以及同在6月发生的海尔集团竞购美国美泰克公司(Maytag)案则与中海油一起让美国人感到紧张:中国人是否会像1980年代的日本一样疯狂购买美国资产?“可以想像,美国人对突然间冒出的庞然大物多么不安,”耶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志武说。

  选择此时进入竞购战场显然并非上策,但对于中海油来说,已是别无选择。

  并购尤尼科,是早在傅成玉2003年10月执掌中海油大权之后便提上日程之事。并最晚于去年9月便开始着手准备,今年1月收购意向为海外媒体披露。2月,中海油正式聘请摩根大通和高盛作为并购顾问,并购方案进入倒计时。

  4月4日,即收购尤尼科的招标截止日,雪佛龙突然宣布以股票加现金方式共166亿美元的价格与尤尼科达成收购协议,而与此同时,中海油却出人意料地沉默了。稍后传出的消息是,因中海油董事会中的海外独立董事反对,并购计划不得已搁浅。

  5月下旬,中海油在香港召开董事会,重新审查管理层提出的收购计划,并于6月8日正式对外宣称考虑重新出价。

  然而,两天之后的6月10日,雪佛龙对外宣布,其收购方案已顺利通过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并决定将于8月10日在尤尼科股东大会上表决。

  既已决定进场竞购,便无退路,可供努力的时间只剩下两个月。在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优的局面下,傅成玉清楚,竞购的胜算只能押在具有足够竞争力的报价和充分周密的准备工作上。

  这次出手,将向世界证明中海油在探索国际金融市场及把握中美关系问题上达到了怎样的深度。

  6月22日晚,中海油漫长的董事会临近午夜方结束。随后,傅成玉通过电话向尤尼科董事长查尔斯·威廉姆森(Charles Williamson)口头报价。5小时后,中海油通过传真正式向尤尼科发出185亿美元(加5亿美元违约补偿金)的收购要约,相当于每股67美元,比雪佛龙的报价每股多5美元。

  意识到华盛顿存在的政治和政策障碍,当然还要加上贸易摩擦带来的额外压力,中海油开始组建庞大的公关、游说和顾问团队,希望能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包括首席财务官杨华在内的数位高管也奔赴美国,与尤尼科高层进行“磨合”。

  代表中海油进行牵头游说的是与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有深厚关联的达拉斯律师事务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此外,中海油还聘请了得克萨斯州的公共战略公司(Public Strategies Inc.)负责沟通事宜,以及专事并购事务的博伟集团(Brunswick Group)提供财务咨询和公关服务。中海油的独立董事聘请的顾问则包括投资银行洛希尔公司(N.M. Rothschild & Sons)、咨询公司CRA国际以及美国最大的律师行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Meagher & Flom)。

  暂时的胜利

  一般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前进行路演,仅随行的翻译就要单独成立一个团。但中海油几乎没有使用翻译,傅成玉以及他的搭档、中海油CFO杨华的英文表达都极为流畅,路演到各地都会与当地的基金经理形成非常好的互动,以至于当时一个玩笑是:因为中海油的高层说英语,股价就能提高一块钱。这样的团队,加上庞大的外援团,足以令到傅成玉底气十足。  

  尽管收购意向早已为世人所知,但随着收购要约的正式发出,美国社会政商两界乃至民间的反响仍然一浪高过一浪。中海油的游说、宣传和公关攻势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启动。

  从发出收购要约之后的二十天内,傅成玉亲自接受了《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海外媒体的专访,解释中海油收购的商业动机和优越性,“他相信舆论在收购中的商业价值”,肖宗伟说,“在同《纽约时报》的记者沟通后,他们部分地改变了对交易的看法”。

  作为整个舆论攻势的协调人,肖宗伟为他的老板设计了所有这些采访。他坚持要傅成玉分别接受各媒体的专访,尽管这意味着要多次重复说同样的话。他相信专访更具有针对性,并且效果也比记者招待会好得多。另外,肖将大多数采访都安排为电话上进行,他解释说自己担心当面采访时,海外记者如果提出唐突的问题,会破坏采访的气氛。

  专业从事并购业务公关咨询的博伟集团则准备了透明而完备的中海油财务数据,通过媒体向美国社会宣传收购的纯粹商业目的。“在收购业务的基本事实层面,中美双方都对彼此缺乏了解,”博伟负责此次收购的蒂姆·佩恩对记者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沟通。”

  在对于中海油进行此项交易的质疑中,有一部分指向其经济合理性——为什么要100%收购尤尼科的股权?中海油是否有能力吃下尤尼科?《华尔街日报》6月25日的文章认为中海油出价过高,其为收购而进行的融资计划将使其资产负债表黯然失色,并可能稀释其流通股价值。“在初始阶段,中海油的股价将对债务的增加和利润的稀释作出极为不利的反应,”里昂证券亚太市场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对于此种怀疑,美国战略管理与市场咨询公司总裁沙朗·贾格帕尔(Sharan Jagpal)认为,无论是从商业竞争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石油市场走势判断,中海油目前都迫切需要通过并购扩张达成增加能源储备的长期战略,“即使作为一家海外上市公司,这一需要也无疑比短期的投资者回报具有更高优先权,”贾格帕尔对本刊记者说。

  博伟集团进一步指出,中海油在过去的数年中管理高效,利润和股东回报丰厚,但因储量有限而未能达到产量目标。过去几年中中海油一直在全球寻找油气田,但选择空间有限,收获不大。它目前拥有油气储量约22亿桶当量,而尤尼科为17.5亿桶当量,其中有近一半在亚洲,收购尤尼科将为中海油增加80%的油气储备。从这一公司根本战略需要出发,竞购尤尼科的经济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

  政客们的反对声浪主要集中于“国家安全”这一主题之上。6月23日,即中海油发出要约的当天,就有美国亚洲研究局的一位官员声称,这次交易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尤尼科拥有的先进深水探测技术具有军事应用的价值。但不久便有美国专家指出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南加州大学石油工程硕士毕业的傅成玉则在《洛杉矶时报》的一次采访中将其称作不熟悉石油行业的人的一种“想象”。 “这种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他说,“你是否听说过任何国家把它用作于军事用途?”

  6月24日的《纽约时报》中,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军事观察家迈克尔·奥哈龙毫不掩饰地提问:“我们究竟要把多少东西卖给我们将来可能要在战场上相见的国家?”雪佛龙的副董事长彼得·罗伯逊(Peter Robertson)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项并购包含地缘政治因素,并非纯粹的商业交易。”6月30日,美国众议院更以398对15票通过了一项议案,其中宣称如果成功收购尤尼科,中海油“将可能采取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行动”。

  尽管石油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的敏感商品,然而,许多分析家立即指出,中国买下的产能在美国的能源生产中并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尼科在北美的能源产出仅占全美油气消耗的1%,而且其探明储量中三分之二集中在亚洲和里海地区,80%是天然气。“这类反对意见都是政客提出的,你不会看到来自投行人士和学者的类似忧虑,”英国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中国研究部门主管汤盖文(Gavin Thompson)对记者说,“因为他们对事实很了解——大家只是想获取利润而已。”

  6月27日,傅成玉写信给美国国会,表示热切希望美国政府对这项交易给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审查,以此消除议员们已经表示出的某些担心。为了争取已经不多的时间,7月1日,中海油又向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了提前审查申请,希望该委员会能够立即启动调查程序。与布什总统关系密切的公共战略公司也在白宫积极展开游说,其总裁马克·帕尔默(Mark Palmer)说,“这是一个商业交易,是一个纽约证交所挂牌的公司同另一个纽约证交所挂牌的公司间的商业竞争,目的是要提高双方股东的股值。”

  随后,傅成玉更开中国商业领袖之先河,首次在西方媒体上亲自撰文表明立场。在7月6日的《华尔街日报》评论版刊出的《美国为何担忧》一文,傅针对美国社会对此次收购的种种疑问,作出了一一阐述,他再次重申中国公司在过去2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公司就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样,首要的驱动力量是经济利益。”

  中海油的第一波攻势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傅成玉发表文章的当天,《华盛顿邮报》以“一场应避免的战争”为题发表的文章详细分析了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为什么不会给美国带来威胁。它得出的结论是:中美关系是更重要的主题,如果美国一直把中国做为威胁对待,那么中国就真的可能变成美国的威胁。同一份报纸上的另一篇文章则指责美国在自由贸易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

  7月6日,尤尼科董事会告知中海油,它将考虑撤回对雪佛龙收购协议的支持,转而有条件地支持中海油18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CFO杨华兴奋地回到北京,向傅成玉汇报成绩。

  中海油逆转

  利用媒体引导公众了解收购的事实,这仅是第一步,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舆论敦促美国政府加快审批其收购,籍此提升尤尼科股东们的信心,让他们相信中海油的收购能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审批。  

  中海油希望抓住并赢得这一收购进程中的转机,在随后提出的收购建议合同中,中海油列出了一系列包括美国业务在内的分拆计划,并在《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说将考虑引入私人股本投资公司,以便在成功收购尤尼科后,帮助公司顺利完成与这家美国能源企业的整合,潜在合作伙伴可能包括美国的凯雷集团(Carlyle),或者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Temasek)。

  但对手的攻击很快转向了另一个角度:国家持股70%的中海油是代表中国政府与雪佛龙进行不公平的竞争。7月12日,雪佛龙CEO戴维·奥赖利针锋相对地在《华尔街日报》傅成玉撰文的同一版发表文章称,雪佛龙强烈支持自由贸易,但自由贸易应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一个由政府提供资助的竞购者在自由开放的并购市场上不具备合法性。

  这一招可谓击中了中海油的软肋。“就因为中海油是国有,所以美国有很多人在担心这是中国政府在购买尤尼科,”汤盖文对本刊记者指出,“尽管事实上中海油在用自己的钱做交易,它的大部分贷款都执行商业化的利率,中国工商银行、高盛、摩根大通为中海油收购提供的贷款都执行商业利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海油前高管和一名参与过中海油海外上市的投行人士都承认,中海油的收购的确有政府参与的成分。“这是中国的国情,”这名前高管说。而该名投行人士则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利益总要高于商业利益。”

  7月13日,《华尔街日报》和NBC News联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73%的美国人反对中海油收购尤尼科。

  此前,中海油已迎来了一个沉重打击:CFIUS拒绝了中海油的提前审查申请,在中海油和尤尼科达成收购协议之前,该委员会不会启动审查程序。这意味着,中海油如果不能促成尤尼科与之达成收购协议,就不得不等待8月10日尤尼科股东大会对雪佛龙收购协议的表决,而即使股东大会否决了雪佛龙的收购,转而与中海油达成协议,该协议还面临在几个月后被CFIUS最终否决的危险。

  “环境很不理想,”中海油的游说团队成员、Akin Gump事务所的律师丹尼尔·施皮格尔(Daniel Spiegel)表示,“华盛顿可能会对这宗交易产生极大的影响。”

  坏消息接踵而至。还是在13日,美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就中海油收购事项举行首场听证会,数名证人称如果收购成功,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将受损。听证会中仅有一位能源专家持相反意见。

  次日,尤尼科董事会10名成员召开会议,就继续支持雪佛龙还是转投中海油进行权衡。会议结束后,尤尼科保持了沉默,其新闻发言人称:没有关于中海油竞标收购该公司的消息需要宣布。

  在争夺进入白热化之时,华盛顿的媒体刊登了中海油的收购广告:一位棒球裁判员将向国会山发出呼吁说:“让这成为一场公平的比赛”,不要在未了解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对这一收购交易下判断。肖宗伟说,“中海油希望能够影响国会议员对交易的看法。”然而有批评人士认为,这则广告可能会因带有教训的口吻而触发美国民众更大的反感情绪。

  7月19日,重新掌握主动的雪佛龙将收购价格提至171亿美元,并增加了其中的现金比例。次日,尤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至此,中海油只能“对此深表遗憾”,并将继续跟踪事态进展。

  至记者发稿时,中海油竞购尤尼科的努力已因重重阻碍而暂时处于停滞。在到此为止的竞购过程中,中海油始终经受着美国舆论对收购事件泛政治化的压力。它的精心策划与准备和不遗余力的造势都没能在宏观政经局势的左右下力挽狂澜。正如本刊专栏作者、里昂证券亚太市场中国策略分析师罗福万(Andy Rothman)所言,它是此轮中美政治经济关系博弈中可能需要被放弃的一枚筹码,它将使中海油国际化的努力受到伤害,但可能有助于两国避免严重的冲突(见附文“中美关系:事实与政治间的徘徊”)。

  但过去一个多月里中海油的努力,无疑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公司最为激进和大胆的一次跨国并购行动。没有理由认为它会就此放弃国际化。西方媒体已经在纷纷猜测,如果收购尤尼科终告失败,中海油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了。(本刊记者程亚婷,助理记者赵聪慧、刘婷、陈乐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谢剑)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海油",共找到 311,254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傅成玉:中海油需要国际交流平台
·傅成玉笑谈中海油弃购 中国企业应为世界做贡献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天作之合开始的刺猬游戏?
·中海油老总首次评价优尼科收购案 撤购时机合适
·中海油竞购失利反思:“走出去”还须拓展渠道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