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算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潮流已经有20年的时间。然而至今中外双方的整合仍然是各个汽车合资企业追求的目标。日前,来自国内的150余位学者、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广州就汽车合资企业如何整合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管理首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案例:2003年,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日产成立。2004年,东风日产第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标,并被挤出汽车行业前十强,增长速度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005年,东风日产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被称为东风日产“基本法”的《东风日产行动纲领》,以此树立东风日产自己的企业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管理方法和企业行为准则。此后,东风日产在破除2004年的低迷之后,前10个月增长超过了160%,成为成长最快的企业。点评:
艾丰(经济学家):资源整合要有效,必须要文化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中国企业和管理者可以考虑一个概念:如何从以术驭于道到以道驭于术,也就是研究如何用中国的道去驾驭西方的术。
马宇(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在合资过程中,由于融合反而导致了成本加大。我认为如何超越文化,超越不同的利益,去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是摆在合资企业面前的问题。
品牌是整合资源的最佳载体
案例:对拥有丰富产品线的国际汽车巨头而言,在中国导入何种产品并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传播社会责任才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东风日产推行“日产精细导入+东风日产调研”的模式,实现了东风品牌和日产品牌的融合。点评:
王忠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品牌是整合资源的最佳载体,品牌本身是整合资源的一种产物。比如说东风、日产,他们各自都是整合资源的一种产物,今天他们组合成了一个新的平台,就能够组合新的资源。
张承耀(中国社科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家):要一只眼睛看着大众市场,另外一只眼睛看着政策的变化。企业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客户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没有这一条谈不上其他责任。
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周文杰:汽车行业进入了“后合资时代”。各个合资公司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合资不合心。一种是合资合心进而和谐,也就是从合营到合赢。当前产能过剩、毛利率走低的客观现实会促使汽车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会出现一定意义上的洗牌,因此更加需要组合优势。 (责任编辑:桂衍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