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汽车利润下降全球蔓延 日本车为何能狂赚钱?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11月17日07:23   来源:上海万得资讯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Stock Code:000800
     (行情-论坛)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中国市场,大众去年已是零利润,今年亏损已成定局,最赚钱的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全是日本车;在国际市场,通用福特都陷入巨亏的泥潭,宝马的利润也在下降,可丰田和本田的利润照样高得让人眼红……日本汽车制造商强大的赢利能力到底在哪里呢?拨开一切情绪化的迷雾,让我们理性地去看一看日本车成功的奥秘。

    ■日本车在中国和全球的优势都在进一步扩大

    今年的车市已快接近年终岁尾,稍作盘点就会发现,今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占据份额最大的已不是德国大众,而是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为代表的日系车。广州本田前三季度的销售量为17万辆,一汽丰田前三季度的销量超过10万辆,东风日产前三季的销量超过11万辆,狂增169%,而一汽轿车(行情,论坛)和海南马自达两家企业马自达品牌的销售量也接近10万辆。这四大品牌的销售总量就达48万辆,在前三季度所销售的280万辆乘用车中占据了17%的份额,而南北大众前三个季度的销售总量仅为32万辆,只有11.4%的份额,上海通用只占7.8%的份额。从最早建厂的广州本田算起,日本车商仅用了7年时间,就超过了进入中国已20年的德国大众,成为中国车市上新的主导力量。

    不仅如此,与南北大众、东风雪铁龙的库存增加、赢利艰难相比,几大日系合资企业的效益也都蒸蒸日上,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不仅在中国这个新兴的汽车市场,就是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日系车也是所向披靡,销量与利润都在节节攀升。2004年,日本车已占据了美国30%的汽车市场,今年这个份额还在扩大。日系车头号代表丰田的势头无人能挡,10月份其混合动力车Prius的销量暴涨68%,小汽车的涨幅为12.6%。今年以来,丰田在美国的销售已经增长了10.7%,市场占有率一举蹿升至13.2%,克莱斯勒13.6%的"老三"位置已岌岌可危。有日本媒体预测,由于第四季度丰田的销售形势看好,因此,丰田汽车的2005财政年度(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的净利润将达到创纪录的104亿美元,比去年的100亿美元增长约4%。2005财年的经营利润预计增长5%,将达1750亿日元,销售收入将增长8%,达2万亿日元。

    本田的表现紧随丰田之后,10月份销量增长4%,其中小汽车增长7%,新改良的Civic和Ridgeline两款车型大为畅销。本田今年的整体销售也上涨了6%。马自达今年在全球的形势也相当喜人,据公司高层透露,今年马自达的营利率有望达到3%-3.5%,净利润为550亿日元,比去年的458亿日元将增长92亿日元。

    与日本汽车企业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德国的汽车商形势却相当不妙。今年前10个月,通用汽车销量总共下降2.7%。不仅销量下滑,通用的经营也出现严重问题。最近通用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净亏16亿美元。受美国本土市场销量下滑、工厂减产、高昂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今年前9个月,通用汽车的亏损额已累计超过30亿美元。

    福特的业绩简直和通用“如出一辙”,销量同比下降23%,皮卡和SUV也下跌了30%,福特汽车北美业务在第二财政季度税前亏损达9.07亿美元。

    在德国,过去最赚钱的宝马公司已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下滑。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48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79亿欧元减少6.5%。今年前9个月,宝马的税前利润只有2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5%。德国大众更是已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今年由于采取了延长工作时间、削减成本等措施,才勉强暂时摆脱困境,赢利达到2.73亿欧元。

    ■日本车已积累起自己的深层竞争力

    大家都知道,日本并非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日本汽车的品牌、技术也并不比欧美的汽车更过硬,但为什么能在全球市场上都取得成功呢?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制造业研究中心特任研究员葛东升在其一篇论文中所指出的,丰田公司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从未出现赤字和裁员的状况说明,在生产和研发上长期积累的竞争力是其实现盈利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其在成本、质量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组织管理方面所积累的深层竞争力才是日本汽车商成功的秘诀所在。

    人们喜欢购买日本车首先是因为它高超的质量。美国著名市场调查公司J.D. Power

    AsiaPacific于今年年初公布的2004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显示,广州本田的雅阁、奥德赛和飞度三款车型分别获各细分市场车型新车质量第一名。J.D.Power2003年对美国汽车市场质量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37种汽车品牌中,质量问题最少的10个汽车品牌中,有5个日本品牌、4个美国品牌、1个德国品牌。质量最好的品牌是丰田公司的凌志,凌志汽车连续9年成为质量问题最少的汽车。

    而日本车这种高超的质量是得益于日本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汪中求的话说,"这种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储运、销售和销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都是经过精心筹化和计算的。"这种生产方式为丰田首创,后为本田、日产等日本企业所效法。

    其次,是日本的车商都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最新的汽车技术,领先的技术使日本车立于不败之地。日本车起初也是靠模仿欧美汽车起家,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日本汽车在技术上已有了足以和欧美抗衡的技术实力,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如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丰田、日产、三菱和本田都拿出了各自的最新开发成果。丰田的概念车"Fine-X"是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其排放物只有水蒸汽,不会排出有害的气体。三菱汽车公司展示的独立开发的未来电动车MIEV,其动力性远远超越了以往的电动车概念。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车总是善于迎合销售市场的需求,汽车的本土化工作相当出色。例如丰田当初为打开美国市场,就研究了美国青年人喜欢喝玻璃瓶饮料的习惯,而在车中安装了放置玻璃瓶的柜子,受到了美国客户的欢迎。本田在将飞度引入中国时,就根据中国人喜欢三厢车的传统审美习惯,而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了一款三厢轿车,一举获得成功。

    ■日本车还在全球大举扩张

    由于日本汽车在全球的成功,它的海外扩张速度也在加快。2004年日本汽车海外生产量达到960万辆,首次超过国内产量。据悉,丰田、日产、本田三大汽车公司计划继续增加投资,扩大海外的生产能力。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拟定了内容丰富的扩张计划,并且很可能将在2010年年底之前在北美再建两个新的装配工厂,并计划在墨西哥再开一家卡车厂。在中国,丰田与一汽的合资公司已在建第三工厂,产能将提升到30万辆以上。与广汽的合资发动机厂也扩大产能至50万台。日前已有日本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已计划在2006年将产量提高11%,产销量增加近100万辆,增至逾920万辆,挑战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老大地位。通用汽车预测,今年通用汽车全球产量为911.5万辆。

    日本第二大车商日产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它准备2006年在韩国和俄罗斯设厂,迅速扩大产能,到2008年要达到产销420万辆。

    本田在中国市场有了两个合作伙伴,产能已达到40多万辆,明年开始将在东风本田投产轿车,并在广州设有出口基地,到2006年将达到53万辆。本田计划今年在全球产销汽车320万辆,比去年增长8%。

    而日本车商的扩张是在全球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做出的,这将使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日本车要改变世界汽车界的整体格局,这种趋势已难以阻挡,丰田登上全球汽车界第一的宝座,可能只是一两年的问题。



共找到 4,183,052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