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因其直译国外条款、专业术语太多、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造成了保单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被戏称为天书条款。一些保险公司因此推出了通俗化保单,但往往流于形式,必须通过标准化,让消费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保监会最近发布的《人身保险保单标准化工作指引(试行)》就一年期以上的人身险合同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规定。 保监会的目的很明确,通过标准化使保单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让消费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从而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利益。
    结合去年开始的保单通俗化,让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标准化的更大意义在于推动保单的通俗化发展。
    保单通俗化之路并不平坦
    一直以来,保单为消费者所诟病,因其直译国外条款、专业术语太多、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造成了保单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被戏称为天书条款。既然条款晦涩难懂,而且保险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矛盾自然不可避免。上海保监局每月定期公布投诉的情况中,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保险条款理解的。
    监管机构决定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去年5月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规定:保险公司使用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所采用的语言应当通俗易懂,明确清楚,便于理解。但这只是原则性的指导,还没有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所以保单通俗化的路并不平坦。目前只有信诚人寿、平安保险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推出了通俗化保单。已经通俗化的保单也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如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改变,把被保险人称作"您",把保险公司称为"我们"等,还无法解决理解难的问题。
    大部分保险公司对通俗化无动于衷,在他们看来,保险是以销售为主导的,业务好坏取决于营销员的多少、素质等,所以拼命增员、挖角,至于保单是否通俗易懂,根本无关紧要。何况,将保单通俗化还要费时费力。保险公司更担心的是,在通俗化过程中无法把握自己,即不能保证保险条款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其实,这种担心更像是借口,通俗化与专业化、严谨性并不矛盾,已推出通俗化保单的保险公司业务发展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标准化有助于保单的理解
    由于通俗化进程不畅,监管机构就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推动保单通俗化发展。其实,保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解难,那么,按照容易理解的标准化模子做出来,就不应存在这个问题。这次《指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规定,从保险合同构成的基本要件、制作规格、条款有关内容的表达要点,到形式上的最小字号、行间距等,都有详细的要求。
    保险公司在报批保险条款的时候,只能按照上述要求,否则便不能通过,标准化具有了强制性。这样,保单的内容和形式中规中矩,在帮助消费者理解方面就容易得多了。
    现在看来,标准化只是通俗化的第一步。保单难以理解,跟消费者接触不多也有关系。部分保险公司对保单的公之于众怀有恐惧的心理,所以通常遮遮掩掩,即便推出了通俗化保单的保险公司也没有把保险条款、费率等公布在网站上或者容易让消费者接触到的地方。如果不加大对保单的解释宣传,通俗化恐怕也会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
    更为重要的是,通俗化应消除保单理解过程中的歧义问题。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关于保险的投诉和诉讼也在增多,特别是健康险中的疾病引起的争议很多,如最近云南审理完一起保险理赔案,因为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理解达不成一致,发生诉讼,最终保险公司一审败诉。监管机构在推进通俗化时,也要对一些重大疾病、理赔判断标准等作出相应的标准化规定,体现在保险条款中,形成权威的解释或者告知。
    此外,目前保单通俗化和标准化主要是针对人身险的,覆盖面还不够。财产险的车险、家财险等也有很强的普及性,尤其是《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出台后,产险产品的费率和条款制定进一步自由,产险的分公司也有了条款制定权,这必然导致条款的多样化,更需要推进保单的通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