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若恩
全球经济向下的可能性增加,如油价继续高企,更会如此。但中国2006年的总需求将不会比2005年有明显减少,经济增长还存在较大的动力,将继续维持9%,物价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年秋季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5年和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都是4.3%。该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向下的风险增加了,主要原因是:需求过分依靠消费,特别是美国的消费;资产价格过高,特别是房屋价格过高;原油价格不仅过高,而且波动过大。
根据该报告,美国2005年经济增长为3.5%,而2006年的增长为3.3%。美国经济一直是靠消费的强劲增长所支持,但目前由于消费信心的下降,通胀对收入的影响,以及利率的升高都导致美国经济国内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有所减缓。报告对美国飓风的负面影响估计较小,大概影响整体经济增长的0.1个百分点。
欧元区经济的表现仍然令人失望,预测显示2005年的增长率为1.2%,2006年增长率为1.8%。实际上2005年春季对欧元区经济的这些预测都低于2004年秋季的预测,现在实际上再次调低。欧元区经济的主要问题仍为国内需求不足。
报告对日本经济表示了比较乐观的看法,将2005年的增长预测上调到2.0%。而对2006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保持不变,与2005年相同也是2.0%。似乎日本经济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报告认为,由于日本国内消费与投资的恢复,总体上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弱。
高油价可能带来的后果
2005年9月6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关于OECD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评估》认为油价自2005年5月以来每桶达20美元的涨幅对经济是一次严重冲击,而不同经济体摆脱油价上涨影响的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们的根本经济动力,对此冲击的自我恢复能力和相应的政策反映。该分析特别指出上述三个经济体分别在各自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受到高油价的冲击,因此结果也会有差异。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美国和日本比欧元区或英国的情况要好一些。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IIE)预测,世界油价每10美元的持续上升将会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减少2500亿美元到3000美元,其中有1/3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减少。以上这个预测可能预示着石油高价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大幅度的影响。
高油价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负面效应都同样适用于中国经济。但由于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特征,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毕竟低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因此石油价格上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弱。当然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减缓还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这应该是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负面因素。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以及处在经济周期中的扩张阶段,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在一个可控制的状态。
国内经济形势展望
要对2006年经济增长的趋势做出估计,需要考虑一些可能影响2006年消费和投资的新因素。
相对目前的国内个人收入的增长率,人们消费方面的增长已很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起征点调整为1600元,将在2006年开始实行,这显然会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对消费产生刺激作用。税收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将是增值税转型。东北试点一年来的实施经验,可能会向全国推广。因为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是对投资的抵扣,因此具有明显的刺激投资的效应。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国内基本建设支出最近几个月的同比增长率达到30%-40%左右。一些新的国家建设项目正在相继启动和开工,其中很多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2006年势必继续投资。
未来一年外部需求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即使有所下降,内部需求的增加也将有所补充,因此2006年的总需求将不会比2005年明显减少,经济增长还存在较大的动力,应该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全年经济继续维持9%左右的经济增长不应有太大问题。
一些分析人员担心2006年上半年中国会出现通货紧缩。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导致物价下降的因素,所以这种担心实属自然。但是否消费物价指数会出现负增长?除了这些因素,更需要对数据本身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对物价数据的长期分析和预测可以看出,2006年上半年物价将继续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不会出现消费物价指数负增长的月份,这方面需要担忧的问题不多。特别是价格水平虽然有波动,但还是会受到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影响,因此可控,从而不太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