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个股点评_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地域板块
'十五'河南投资年增20.1% 投资主体发生深刻变化
时间:2006年04月11日15:23 我来说两句(0)  

Stock Code:1A0001
     (行情-论坛)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十五"时期,河南省始终把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投资总量及增长质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取得的成绩及呈现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十五"时期是河南省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一个时期,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37.05亿元,分别是"八五"和"九五"时期的5.4倍和2.1倍,年均增长20.1%,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高出个6.2百分点,超额完成"十五"时期的投资计划。

    纵观河南"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上了三个大台阶。第一阶段,"十五"前三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河南投资摆脱了"九五"时期一位数增长的萎靡徘徊状态,进入两位数增长的复苏期,2001-2003年,全省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8.98亿元,占"十五"时期的43.5%,三年投资增速分别为10.3%、11.8%、26.9%。第二阶段,"十五"后两年,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煤电油运全面趋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2004-2005年,是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这期间河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坚持有保有压,认真开展投资项目清理工作,严格控制过热、过快行业投资的增长,使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健康稳定地恢复性增长。2004-2005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78.07亿元,占"十五"时期的56.5%,两年投资增速分别为34.1%、41.3%。从三个台阶看,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达到2310.54亿元,在全国的位次比2002年前移一位,位居第7位;2004年突破三千亿元大关,完成3099.38亿元,在全国位居第6位;2005年突破四千亿元大关,完成4378.69亿元,在全国位居第5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十五"以来,河南省各地区、各部门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瓶颈制约初步缓解。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325.16亿元,年均增长18.2%。

    1、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时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297亿元,其中2004、2005两年分别完成投资328.6亿元、402.4亿元,连续两年投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到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95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1.2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7.3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高速公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33亿元,通车里程达到2678公里,比2000年增加2173公里,居全国第四位。全省高速公路路网主体框架基本形成,18个省辖市和60%以上的县通达高速公路。特别是从"十五"中期开始,河南省坚持一手抓高速公路建设、一手抓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8.7亿元。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5万公里,100%的乡镇通了油路,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村村通油路率达到6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河南省交通发展史上建设投资最多、发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不仅大大改善了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更好的发挥了河南省的区位优势。

    2、电力建设进展迅速。"十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929.43亿元,年均增长15.2%。国产第一个超临界机组沁北2×60万千瓦和永城、登封、伊川、鹤壁等一批30万千瓦机组相继建成投产,新增发电装机1321.32万千瓦。到2005年底发电装机达到2881万千瓦,在建规模1584万千瓦,为建设全国重要火电基地奠定了基础。一大批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建成投产,使多年困扰河南省的供电紧张局面得到解决,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综合效益。同时还为减少河南省煤炭外运、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和缓解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做出了贡献。

    3、水利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16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31倍。这五年是河南省水利投资、开工和竣工工程最多的时期。淮干陈族湾大港口圩区、白露河口、关店防洪和临淮岗等工程相继完成,洪汝河和小洪河等河道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建成了盘石头、田岗和石门3座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了燕山和马家岩等4座大中型水库;完成了白沙等30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目前全省大多数防洪骨干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除害兴利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4、城市品位得到提升。重点加强了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城市扩容、城市绿化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时期,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32.1亿元,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得到长足发展。各市都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大部分市开工建设了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全省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44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2238.5公里。省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五年累计建成投产29个污水处理厂和12个垃圾处理场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0万立方米/日、垃圾处理能力9300万吨/日;新增日供水能力75.09万立方米、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804.4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092公顷,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明显改善。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城镇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5、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重点加强了城乡电话网络扩容改造、移动电话网络升级和互联网络建设,建成了河南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交换平台为主体的通讯网络,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联结国内外的门类齐全、适度超前的邮电基础通信网络体系,形成了以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为首的通信商的竞争格局。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7.52亿元,促进了电信事业迅速发展,累计完成邮电业务量1695.49亿元,年均增长达20.7%,其中,2005年邮电业务总量56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数1864万户,比2000年增长1.02倍,电话普及率为15.0%;移动电话用户1815万户,比2000年增长4.85倍。

    (三)投资主体发生深刻变化,民间投资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进入新世纪后,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河南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投资领域作为经济变化的直接载体,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的投资主体结构,并呈现国有经济投资总量扩大,比重下降,港澳台外商投资稳步增长,民间投资长足发展的格局。

    1、国有经济投资总量扩大,比重下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十五"时期河南国有经济投资呈现总量扩大,比重下降的趋势。"十五"时期全省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957.0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59.3%,年均增长10.0%,比全社会年均增速低10.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7.4%,比 "九五"时期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2、 港澳台外商投资稳步增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河南凭借土地、人力成本低,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的港澳台商、外商来河南投资,河南成为港澳台、外商投资的热土。"十五"时期,港澳台商、外商在河南投资335.59亿元,比"九五"时期高出30.7%,年均增长33.0%。

    3、民间投资长足发展,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明显增强。继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之后,河南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相继出台了切实放宽投资领域,提供开放平等的行业准入制度等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民间投资在"九五"增长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十五"时期,全省民间投资以年均24.5%的速度增长,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624.94亿元,比"九五"增长1.46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44.4%上升到2005年的50.0%。民间投资已日益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四)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自筹资金处于投资的主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河南投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得到拓宽,股票、债券、集资、转让经营权等融资方式逐步进入投资领域,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更加明显,各类资金来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当前,河南投资资金来源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五大部分,其中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是全省投资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十五"期间,这两项资金呈现以下特点:

    1、自筹资金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广范性、自主性、分散性和灵活性是自筹资金的特点,在资金来源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放权让利和搞活企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国家与企业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自筹资金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在"十五"时期全社会投资中,自筹资金达8507.15亿元,比"九五"时期累计高出1.45倍,年均增长23.4%,所占比重为64.3%,比"九五"时期提高8.4个百分点。

    2、国内贷款增幅较快,比重提高。 "十五"时期,全社会投资中国内贷款2406.81亿元,比"九五"时期高出1.22倍,年均递增24.6%,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高出19.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九五"的17.4%上升到"十五"18.2%。其中,2005年是"十五"时期中国内贷款增幅最低的年份,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全社会投资中的国内贷款比2004年增长13.7%,远低于"十五"时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长水平,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5.6%,比"十五"时期全社会投资平均比重低2.6个百分点。

    (五)投资结构得到调整,河南优势产业投资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河南坚持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延伸产业和产品链条,提升产品产业档次,采取多种措施培育食品、化工、纺织服装等几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跨越。

    1、农业投资平稳增长,投资比重略有下降。河南是农业大省,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河南省在"十五"时期非常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使第一产业投资持续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势头。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55.11亿元,年均增长9.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6.7%降低到2005年4.9%。

    2、工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基础工业"瓶颈"制约逐步缓解。"十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工业化作为"三化"的主旋律,把实现工业化比作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为此全省各市、县纷纷确立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的工业化进程。为了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河南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省政府筛选了百户重点企业,从项目立项、土地供应、贷款协调等方面进行支持,倾力打造河南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团。"十五"时期,河南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168.24亿元,年均增长27.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000.64亿元,年均增长30.6%,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出10.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为37.8%。

    在工业投资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工业投资效益,在工业投资内部结构的调整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河南省按照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业结构调整思路,利用工业投资结构调整来实现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提高,从而使河南省的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各类工业投资中,食品工业完成投资333.3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51倍,年均增速40.2%,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出20.1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高出36.0个百分点;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73.0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7倍,年均增速62.7%,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出42.6个百分点;化工工业完成投资516.3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2倍,年均增速32.4%,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出12.3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高出32.3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促进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五"时期,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促使第三产业投资迅速膨胀,五年内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414.35亿元,年均增速为16.9%,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6.0%,远远超出了第一、二产业的投资总和。

    二、全面科学地分析"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十五"时期,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增加,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河南省的投资水平仍然偏低,投资现实需求大,潜在需求更大。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投资总量与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十分相称。固定资产投资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增速上,都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投资的扩大,就没有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没有投资的稳定、快速增长,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尤其是对于河南省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省更是如此。

    从投资总量上看,河南省人口居全国第1位,占全国的7.5%左右。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的5.8%。而全社会投资仅占全国的4.9%,不到山东的一半,相当于江苏的一半多一点,为广东的2/3。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投资总量,2003年就已经超过4000亿元,但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从人均水平上看,2004年河南省人均投资额为3189元,为全国的59.2%、浙江的24.6%、江苏的36.5%、山东的42%、广东的45.9%、河北的67.5%。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投资尤为不足,无论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农村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缺口很大。

    从投资率上看,河南省的投资率多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仅为28.9%,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7位;2002年仅为29.6%,低于全国6.5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8位;2003年全国投资率达到40.9%,2004年达到44.1%,2005年达到48.6%。而河南省直到2003年才首次突破30%,达到32.8%,2004年达到35.2%,2005年达到41.6%。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人均生产总值处于1000到3000美元的区间时,经济增长的主驱动力还是投资拉动,投资率应保持在35%以上。因此,41.6%的投资率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比较,基本是一个正常水平。这两年的投资率与投资增幅虽然比较高,但这是带有恢复性质的,是在原来基数比较低、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出现的。

    从投资增幅上看,前几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2002年,全国投资增幅有些年份达到16%以上,而河南省最高年份还不到13%,最低年份仅为5.7%。2002年,投资增幅为12.2%,比全国低4.7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3位。近三年河南省平均投资增幅达到32.2%,比全国高5.1个百分点,但整个"十五"时期平均为20.1%,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反观其他省份,内蒙、山东、河北等省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内蒙古投资增幅连续3年超过50%,建成了6×60万千瓦的托克托电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5年河南省投资增幅虽然达到41.3%,增量也仅为1279亿元,而山东由于基数大,投资增幅虽然是32%,但增量仍然达到2230亿元,是河南省的1.7倍。从与山东、广东等省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省投资规模并不大,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二)投资力度还不适应加快"三化"进程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投资来推动。目前河南省正处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向工业化迈进的阶段,投资需求十分旺盛,投资空间非常巨大。

    200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30.7%,要实现2020年城镇化率50%的目标,今后15年城镇化率每年必须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以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为前提的。据测算,以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水平和增长模式,要使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至少要提高1.5个百分点。按照投资增长对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要确保河南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总量平均每年必须多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要避免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民化问题,就必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一方面使广大城市居民有房住,享受到电、煤、自来水、公交等服务;另一方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使更多的人有工作、有收入,真正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实惠。所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

    加快工业化进程,也要大量投资。据测算,到"十一五"末,河南省所有骨干企业全部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工业投资增幅必须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7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但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差距很大。目前,行政村通油路率为63.5%,还有近40%的行政村没有通油路,更不用说自然村了。而且前些年的农村公路大部分是等外路,建设标准较低,在今后几年都需要重新改造。过去修建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由于损坏严重,相当一部分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普遍落后,教学、就医条件简陋,入学难、就医难现象普遍,文化娱乐场所更少。这些情况说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后,必须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十五"时期,河南省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25.16亿元,年均增长18.2%,低于城镇投资增幅7.5个百分点。在2005年城镇投资中,高速公路投资280.44亿元,占城镇投资8.0%;电力303.39亿元,占8.6%,两项合计占16.1%。公路投资总量虽然居全国第一,但主要是高速公路完成的,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农村公路以及场站建设任务还很重,与建设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热、供气特别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欠账较多,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还需要大量增加住宅建设。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的4.7%,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投资分布不合理。有些市投资总量明显偏小,几百万人口的市每年才几十个亿的投资。有的市连续几年增幅上不去。有些市投资增幅虽然不低,达到百分之四五十,但由于基数很小,总量并不大。有些市的投资基本上是高速公路形成的,其他投资比较少,工业投资更少,仅占城镇投资的20%左右。

    (五)充分认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较低,消费和出口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有限。2005年,出口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0%,即使今后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带动作用也很有限。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短期内居民最终消费不可能有较大增长。因此,在较长时间内,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即使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上去了,但最终消费品中河南省自己生产的并不多,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对消费的拉动仍然有限。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而且对今后具有长远的促进支撑作用。今年的投入就是明年的增长点,没有较大规模的投入,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省委、省政府把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是在科学分析和判断省情后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的。胡锦涛总书记来河南省视察时要求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能否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能否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大幅度提升河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因此,在看待投资规模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一定要充分认识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努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充分认识当前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确保"十一五"时期河南投资的新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引领经济发展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通过对总需求的作用影响短期产出水平,另一方面它通过资本形成的作用,影响潜在生产能力和总供给,从而影响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是一个发展中的省份,投资推动型经济是河南经济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过程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有效培育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和优化结构、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河南省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河南省地处中原,北接京津冀,东通长三角,南连两湖直至珠三角,并且是西部地区通往沿海最具活力的三个主要经济区的必经之路,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我国经济从东到西梯次推进中,担当着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的通道作用。一方面,可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延伸和放大东部的辐射效应,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同时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进一步调整河南省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为西部原材料、产品以及资源、劳动力等向东部乃至海外输出发挥通道作用;通过参与西部大开发,为河南省经济发展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这种"双优"特点,为河南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特别是交通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全国交通枢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低廉的成本优势。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土地价格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价格优势。

    (三)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政策支持的优势。从2006年开始,中央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将逐步出台,重点支持商品粮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支持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基础较好的老工业城市加快企业改组改造,等等。河南省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2005年,河南省与交通部签订了关于加快河南交通发展的会谈纪要,"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重点支持河南省尽快建成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河南省还与铁道部签订了加快河南铁路建设的会谈纪要,就加快推进河南境内铁路建设达成一致意见。目前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工,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客运专线、郑州新铁路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焦柳线电气化改造和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郑州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今年争取开工,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十一五"期间要开工建设。我们一定要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

    (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优势。目前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火电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资源丰富,原材料充沛,有较强的加工业基础,可以延伸加工,精深加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优势,抓紧抢上一大批新项目。目前全省已初步筛选出"十一五"时期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300个,总投资1.9万亿元。建成和开工这些项目,将会进一步增强河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据测算,要实现"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的目标,全社会投资总量要达到3万亿元左右,投资率达到45%左右,投资增幅要保持在12%以上。考虑基数逐步加大的因素,今明两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要保持在20%左右。要保持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较高的投资增幅,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支持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发展和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较快增长,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支撑。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温家宝出访澳斐新柬四国
·八荣八耻 应对油价上涨
·台湾地震 陈水扁废统
·王治郅回国 2006世界杯
·刘翔 国足 科比 NBA F1
·新车:雅绅特 广本思迪
·奇瑞A516 强制三者险
·奥斯卡金像奖 馒头血案
·传TOM集团将收购新浪
·新农村建设 国企改革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