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上市公司 > 搜狐证券新股发行专网 > 新股发行-评论汇总
华生做客搜狐谈新股高开低走及发行制度(实录)
时间:2006年08月08日16:59 我来说两句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搜狐证券
华生做客搜狐谈新股高开低走及发行制度(实录)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

华生做客搜狐谈新股高开低走及发行制度(实录)

华生教授与主持人张雪琴在访谈现场

嘉宾精彩观点

·华生:国航不调价散户扛大头 破发可能性大

·华生:制度显失公平扰乱金融秩序 管理层太自满

·华生:大盘股小盘股区别对待 完善制度两点建议

·华生:机构投资者应做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

·华生建言管理层:勿以申购资金大小论英雄

·华生:炒股没有常胜 期待完善制度市场早日规范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

  从6月19号中工国际恢复发行上市以来,九支股票都是高开低走,包括中国银行和大秦铁路在内的蓝筹股代表也走出了相同的走势。对此搜狐证券制作题为《全流通股高开低走的反思…》,引发思考:全流通之下,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发行机制?今天很荣幸请到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华生博客,华生新闻,华生说吧)老师做客搜狐就新股发行制度缺陷跟广大网友进行交流。华老师是国内证券市场资深经济学家,也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倡导人之一。

  第一个问题,新股高开低走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投资者应该如何对待?

  华生:新股高开低走应该说由多种原因造成,一个是新股发行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少数的品种,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又是小盘股,这种情况下我们市场炒新股有历史传统,像当时权证股一样,很少的供给量,一个新的品种上来,往往炒作。应该说它的原因一方面是跟我们的市场过去的这种炒作新股,特别是炒作小盘股这种过时的股市文化有关系。另外一方面应该说跟我们的发行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新股发行制度已经做了改革,现在的发行是全流通发行,在发行方面现行的制度上最主要的就是对大盘股和小盘股没有根据国情做一个明确的区分。制度方向应该说是对的,通过机构询价,然后网上申购,这个办法应该说跟国际惯例比较靠拢的做法。但是任何制度都必须跟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国外没有大盘小盘股这么明显的差异,往往可能小盘股由于机构参与得少,低价水平比大盘还低。

  但是中国不是这个情况,相应要有差别,但是我们没有差别,这样就搞出在两个方向上都出问题。大盘股出现了比如今天已经看到的像国航这样认购反映很清淡。另外一方面在小盘股方面聚集了巨额的资金去申购,买不到,造成市场资金的波动。发行制度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让机构投资者在两个市场上拥有优惠和特权。

  我们现在的询价制度是一方面向机构投资者询价,也是指定了一批机构投资者询价,同时在网下进行认购,同时网下认购之后在时间上还专门安排好了,让他们的资金能够出来再参加网上的申购。这种制度是造成现在新股出现种种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持人:您对现在的询价制度、保荐人制度以及高倍市盈率发行持何态度?

  华生:发行既然是市场化询价,你的价格应该跟市场价差不多,从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看,有误差。一般有10%,20%以内的误差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出现这么大误差,比如发行价询价跟市场出来的价差了一倍,或者差50%以上,肯定就非常不正常了。因此我们的制度当中一定存在大的缺陷,方向上是对的,但是客观上存在缺陷。我注意到最近主管这方面的一些官员人士也讲了,这个制度还是好的,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他们太自满了一些。

  主持人:具体能否谈谈询价制度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是否有一些内幕交易?

  华生:主要不是这个问题,问题可以分几个方面。一个问题,让同样的机构既在网下做询价做认购,又到网上做申购,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一般投资者会说这是不公平的,这个对不对?也是对的,等于多了一次,而且在网下认购的时候认购率很高。当然我们有关方面有解释,那还有锁定,因此认购率高也是有道理的。这个话应该说也有道理。但是这里面包含的深层问题,我们一般投资者不做研究可能不一定能够看出来,我们的主管部门应该说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忽略。

  设想一下,比如现在你是发行人我是机构投资者,我们把问题简化了,就是我们两个人。你现在向我询价,你说你要发行股票要询价,我知道现在把价报完了以后,你的价格会根据我的报价来定。这个时候我肯定倾向于报一个价格比较低,估值比较保守,因为有锁定期。锁定期是一个方面,更大的一个方面,我把价格报得越保守,待会儿你要网上申购,还要让我去,我资金实力很雄厚,而且你也安排好了让我这边认购的时候只要交一部分保证金就可以了,而且忙我的保证金也拿回来参加网上的申购。我前面的价格压得越低,后面申购来的股票首日利润就越高。

  实际上我们的制度用金融市场经济学通用的话来讲,就是以利益自相冲突了,把我摆到一个利益自相冲突的位置,我跟你说的东西不可能是很公正客观的。你先让我询价,让我认购,我给你的价越保守,我用大额资金申购来的股票赚的钱越多。

  主持人:不是客观评价?

  华生:对,我很难告诉你一个客观的东西,因为利益导向是如果这边低,我那边首日获利就大。刚才简化了是说一个机构,对于一批机构来说道理也是相通的。过去这个地方的道理大家没有说清楚,不能够用同样的异构既作为询价的机构做网下认购,同时又跑到网上去凭资金优势进行申购。这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大?第一,询来的价根基不牢。特别是中小盘股,询来的价格低。

  所谓价格的市盈率没有绝对的界限,市场好的时候在成熟市场上发行价格就高,市盈率就高,市场不好的时候想高也高不成。既然要搞市场化,就要随行就市,希望证券市场是市场化,问题不出在这儿。问题是询来的价在利益导向上使它有问题,不能说所有的机构这么傻,差了那么远。明明上市了可能18块,我们询价就询成6块,是不是从业人员这儿机构都很笨?我想他们不笨。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让机构投资者既询价又在网上认购,首日能够抛售的股票被击中在具有资金优势的机构上面。我们看到散户有千千万万,最后拿到多少股?我看了一个统计,好像能拿到一半的股,少数的机构也拿了一半的股。这个一半不一样,千千万万拿了一半是高度分散,这少数机构拿了一半的股,这个时候炒作非常容易。为什么首日股价爆炒成那样?跟发行制度有关系。按照资金优势去申购,这样使得大量的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这个时候操纵就很难避免。回过头来,先把大量的股票改在少数人手上,然后再调查他们是不是违规,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查了半天可能还没查出来。客观上造成了这个问题。

  询价制度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使询出来的价不会很科学,因为价询得越保守那边赚的钱越多,所以不可能询出一个适合的价格来。第二,有可能有能力有动机去炒作上市之后的价格,大量筹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很显然跟发行制度相关。我看权威人士答复认为这个制度没有问题,我觉得这个制度很有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建议,你让资金大户在网上参加公众的申购,这个不合理。我们中小投资者不懂很多理论,但是也能感觉出来。

  我们给它提出建议,我在英国当留学生的时候,英国政府把国有企业拿出来上市私有化,国有企业上市私有化的时候,相对来说稍微给点优惠。一般上市以后低价格15%、20%,特别好的时候有30%,少的时候也有7%、8%,为了公平,全国人民都可以认购,连我们在那儿居住的人,虽然不是英国人,但是在这儿读书也有这个权利,也可以认购。认购的人很多,股很少,怎么办?分配。认购超过一万股以上的人一股不给,认购低于一万股的人每人给两百股。

  80年代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没有中国先进,很落后,那时候电子交易很差,每个人是寄一张股票到你家的。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政府为了追求公平性不怕麻烦,给每家每户每个人寄一个两百股的股票到家里去,为了公平。七八年前我当时说中国要解决股权分置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股权分置,第二篇文章题目叫做“中国股票发行可不可以来一点社会主义”,就是取了英国撒切尔政府的公有化的例子。我们现在的条件比80年代的英国好得多了,不用每家每户寄股票,很容易。但是很多人还是听很麻烦,大概一听这个建议,不行,很麻烦,很不好办。

  主持人:中国银行在香港申购就是人手一股,为什么在香港能做到在国内做不到呢?

  华生: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公平的做法,我们也不一定做到那么公平,做到那么公平可能有点困难,客观讲中国的老百姓也好,我们的投资者也好,要求都不是很高。只要不像现在做得太不公平,完全凭资金大小说话,做到大体公平,我估计大家还是满意的。办法很多,人家都有,不用举一个极端的办法,给每家每户寄成本太高了,中国人口太多了,我们可以按照证券帐户有一户就可以算一户。拖拉机帐户很多,那这个很容易规定,凡是拖拉机帐户不准参与申购,机构户不准申购。中国人可能变出很多的帐户来,一个户头只分配两百股的话,大家算算不值,自己要开户,自己要摆钱,自己要卖掉,最后再把钱拿回来,为这个申购了按照一两百股,实际上我估计造假的人不多。这个成本太高了,为一两百股造这个假。用毛主席的话说,是你真想还是假想,要是真想就能做到,要是假想就说很难。

  如果他们觉得这个方法还不行,我们还有一个建议,也是人家做过的做法。聪明的办法人家都想过都做过,都很灵验,什么办法?很多国家包括我们香港,申购的时候我没告诉你我用什么办法,我不跟你说用什么办法。我就告诉你,比如现在我这个股票可能是一个小盘股,我知道它会很受欢迎,不能说我们发行人连这个股出来之后上市会不会欢迎,会不会被热捧都不知道,那很低估我们这些人的水平,股民人人都知道,他也应该知道。

  这个时候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发行的时候我不跟你说大家都可以申购,但是我告诉你,如果公众投资者申购很踊跃,我会根据踊跃的程度修改和制定我的分配办法。我可能不按照资金分,按照另外一个办法分,怎么分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多少人申购。先申购,申购到最后发现申购的人特别多,那申购少的人就给,申购多的人就不给了。办法还没拿出来,大部分大资金就知难而退,费那么多劲,把那么多钱摆在这儿,最后一股拿不着,它就不拿了。这个办法也很简单,英国人试过,香港人试过,很多地方的人都试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

  主持人:像高考一样,先考分,分数出来之后再填志愿。

  华生:对。那个时候钱锁定了,那个时候才有办法。假如每个人拼命搞了很多假的户头来,我可能不按照户头算。最近申购前十天开的新户一律没有,让你白忙一下,主动权在你手上,如果发现都是被大户的机构在申购,申购超过十万股,一股不给,这样也很容易,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公平。所以说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管理特别倾向机构投资者,有这种思路主宰着他们政策的制订。

  华生:重视机构投资者对不对?对。在某些方面可以说重视得不够,重视不够的含义是给他们压力担子不够,他们该挑担子的时候没挑。应该挑重担的时候,本来是机构大户块头大,他们应该扛的,但是他们开溜了,国航就是一个例子。很小的小挑子,公共投资者都不够,他过来了。我们重视机构投资者是对的,要重视它,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让你扛起来,但是投机取巧的活儿,既然你资金大实力强,资金来源又是长期的,就应该去干大事,不要来做投机炒作这种事情了。这个符不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

  国际惯例就是大基金、机构不参与小股,人家都有规矩的,低于多少流通量不参加,内部也有内控机制,因为进出不方便。海外很多基金都有这个规定,你的流通市值低于多少我不买,好到天上也不买,因为进出不容易。反过来搞得不好违规,因为量小。从监管角度也会限制它,所以我们发行机制上实实在在存在不少问题,有点太自满了。别人的意见还没听清楚就说不行,中国一人一股是不行的,他们没有研究。我们也没有说一人一股,没有说13亿人每人非要拿一股,没有说这样极端的话。所谓一人一股就是发行的时候也要注意公平性,而且不光注意公平性,关键是要把机构的大户排挤出公开认购的市场。这个一点都不难,10万股以上不允许进入,这个规定很容易的事情。

  你去拆是机构户就不行了,动员十万员工每个人去开户,最后可能也没拿多少股。关键问题是制度上可以设计,这个很容易,不难。我们到底是有心还是没有心?现在造成堆积了几千亿上万亿的资金,严格说搅乱金融秩序,恶性投机,这样我们存款用户心里不平衡了,二级投资者心里不平衡了,二级投资市场有很大的风险。我们在市场上创造一个无风险的高额收益,这个做法本身应该说就是搅乱金融秩序的一种做法。这种口子一定要取消掉,一定不能留。已经出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已经十次八次了,第一股上来没想到情有可原,第二个经验不足也可以谅解,但是现在这个发行制度要迅速改变。方向是对的,但是要改善。

  主持人:现在全流通发行和以前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发行有本质区别吗?

  华生:形式上可能有很多地方是差不多的,但是本质上有根本性的区别。现在的发行是完全同股同权,实际上所有的股都没流通。尽管给你发行一个小盘股,给你发了1500万股或者两千万股,一年、一年半以后,发行人的股都可以全流通。这种支付对价的做法以后就没有了,估值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客观说,刚才说发行制度的问题。回过头来讲投资者本身,至少一部分投资者是有问题的。还是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炒小,炒新,投机炒作的文化在相当一部分人当中还是油市场,还是抱着那样的思维炒作。但是要注意到这个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了,所谓高开低走实际上也是教训,很多人被套住了。

  应该说对投资者的教育,我们股市文化的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不能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监管责任问题,都是发行制度的问题,应该说跟我们一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心态、投机炒作的心理,包括跟中国文化里面比较爱押注,比较爱赌的心里有关系,也跟竞争环境有关系。现在投资的品种比较少,因此股市本身历史又短,比较容易到这个地方来做投机。但是这种情况也应该要改变。投资者也不能把责任都归到别人头上去。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高开低走主要是因为发行定价不合理?

  华生:发行制度本身容易造成定价的不合理,一方面在询价的时候询得很不科学,我们不能假定被询价的人都很傻,询价询低了,第一天又容易被炒高了,因为筹码在少数人手里。一边高,一边低,这个高低都是相对的,如果第一天没有炒作,可能询价询下来的可能差不多。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涨跌停限制、T+0交易以及没有做空机制,也是导致新股上市定价不太合理的原因,因为市场有效性不足给操纵股价提供了方便,您对此怎么看?

  华生:就我来看不是主要的。新股发行首日没有涨跌板限制,不光是中国市场,可能全世界都是这样,别人并没有炒作。T+0制度的作用客观说,如果允许会炒作得更厉害一点还是炒作得弱一点,我觉得会炒作得更厉害,这个是双刃剑。做空一般来说像股票做空,或者是股票上市首日做空在境外市场也没有。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发行制度上本身存在缺陷,再加上对股市的旧文化还没有转变,全流通严格来说还没有真正实行,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问题。

  除了刚才说的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造成现在新股出现不规则的现象,也是跟我们的发行制度有关系。一开始我们的发行制度执行的过于呆板,没有区分大盘股小盘股,大盘股小盘股同时放出去处理。中国客观上市场对大盘股、小盘股有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个标准也许是错的,但是它是现代市场的一个标准。因此我们的发行制度要相应考虑到这个情况,因为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大盘股的发行严格地说上市首日尽管我们有刚才那些弊病,也被集中了,大家没有被炒起来。我们改变发行制度,不让机构投资者在网上凭资金优势把一半的卷走了,我估计大盘股上市首日连10%几都没有,如果都是散户的话那波动更少了。大盘股在中国问题不大,说明这个制度基本上比较适应,比较有效。

  从国外来看也是,一个市场的中枢轴心主要是被大盘股控制,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八股都是一点小盘股,校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区分,大盘股的情况比较好,大盘股从今天国航宣布修改来看,大盘股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市场对大盘股特别是超级大盘股有危及性,你的大盘股上市多了,造成二级市场压力比较大。这个时候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主要作用,从国航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一看形势不好,他们就开溜,就不认购了,认购很少。

  如果我们跟国际市场接轨的话,大盘股特别是超级大盘股上市,主要应该有机构投资者。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我们制度上还存在什么缺陷,存在什么问题,我讲了两个,一个是关于整体上市,另外一个是关于怎么样承接大盘股上市,资金制度上要做安排。但是当时大家没有引起重视,很多人用老算盘来算新帐,他们说我们02年、03年、04年一年就上市了五百亿,资金很充沛,没有问题。他们错了,他们没有理解全流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完以后,以后要上的不是几百亿,以后上的是几千亿甚至上万亿,按照原来的帐来算不可以。资金上要做相应的安排,当时我提出来大盘股特别是超级大盘股上市,机构投资人要去认购,它的价格要由机构投资人和发行人、承包人去讨价还价。散户可能头脑发热,炒一下都认购了。机构投资者不一样,他有专业能力,聘请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有锁定期,因此高了就不干,而且讨价还价能力强,机构投资者少。散户这么一点钱,也不值得跟人家讨价还价,你讨价还价人家也不听你的。这个时候机构投资者发挥主要作用。

  以国航为例,中行95%是机构投资者,5%给市场,国航以这个为办法,那就不是说搜索搜索,我想发十亿九,结果认购了四亿多,我就把额度减到四亿多。如果95%要你扛的话,那就发不出来,这个时候只有一个选择,第一大规模的调价,把价格降下来。任何股都可以发出去,关键是以什么样的价格。如果国航用成功市场的办法,遇到这种定价偏高,机构投资人不买帐,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宣布大幅度调低价格,这是一种办法。第二种,我觉得我很好,我觉得我调价就卖低了,资产就间买了,舍不得,怎么办?宣布发行失败。国航不这样做,缩减股票不调价。这样好不好?很好,这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你定的价格太高了,你发不了,你就得调价。你觉得你的价格特别好,你等业绩好了再找一个时机来上市。大家觉得买亏了,都不上市了,我们还恐惧什么,好的时候才来上,不好的时候不来。融资者和投资者一定要去平衡,这个平衡主要靠谁?靠发行人、承销人和机构投资人。

  为什么国航不呢?因为我们的发行制度是要让散户扛大头,所以国航不用。机构投资者不买帐了,怎么办?我不降价。机构投资者认购的少,我就随行就市,你们认购那么多,我就给你们发那么多。大头让二级市场去扛,这个问题就来了。发行制度有问题,除了刚才讲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刚才说我们带重视机构投资人了,我说该重视的地方没重视,现在重视它的时候到了,它跑了。这个时候机构投资者要出来,或者跟它讨价还价。如果我们的发行制度是机构投资者必须认购大头的话,那么国航现在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博弈。报纸说市场机制开始起作用了,我同意,但是这个我用太小。因为我们给它留的缺口太大,所以还能继续发下去。如果机构投资者必须认购90%,它不取消也得取消。如果机构投资人像中行在香港上市,机构投资者95%,散户认购特别高回购50%,二级市场怕什么辛苦?不要说来一个国航,再来三个国航也无所谓。我们修改之前二级市场散户承担50%,现在一缩了之后散户更多了。反过来5%,承受一个国航的能力可以承受十个国航,那国家没那么多优质大盘股上。问题还是出在机构投资者,如果都是机构投资者,把价格定高了,投资者不买账的时候,由于机构投资者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能力,就会扼制住你的融资冲动,想融不一定融得上,被批准了发行不一定就能发成。这是大盘股。

  我们现在的发行制度过于死板,对于大板股这块机构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或者主导作用发挥得大大不够。小盘股的问题,我们来了一个本本主义,小盘股上市1400万,也划出一块让机构投资人认购,少的更少了,划完之后还要分段上市,分几截,供给量越来越少。你这么搞了之后,炒高了,又说不应该炒新。小盘股不能跟大盘股一样,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用一把尺度去衡量不同的情况,这样在事实当中就会封闭。小盘股用不着机构投资人,该你扛的地方你就扛,这儿不用你帮忙你就歇着,让散户认购。而且其中机构投资人不准在网上参加了,不要你了。这个时候用比较公平的方法,比如发行三千万股还是五千万股,第一天都上市,这样新股小盘股炒作压力大大下降,有利于抑制新股在首日里炒作。

  我们看我们的发行制度,除了在制度设计上有问题,在区别小盘股跟大盘股的问题上,应该说也是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用一个尺度来对待它,但实际上它们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刚才说到国航,假设国航以现在的单价2.8成功发行,中签率可能会创新高,上市之后会不会出现首日或第二日破发的情况?中国银行最低价已经接近3.08,离它的发行价还有不到5%的空间,包括中行在内的大盘股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重新踏上当年中石化的覆辙?

  华生:可能性来说很大,这些大盘股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很大。第二,跌破发行价也很正常,新股上市应该有跳水的,应该有跌破发行价的,这样才能市场平衡。首日发行价比它高50、高100,无非是发行价市盈率定低了。我们不能一方面埋怨新股上市价这么高,同时又埋怨发行价定高了,发行价永远跟着二级市场走,全世界都是这样。我们要校正的是新股发行当中是不是有非理性的成分。

  现在大盘股一些股票上市之后可能会跌破发行价这个非常必要,必须要有一些股票跌破发行价,这样才能使得包括我们的投资者才能变得清醒起来,也包括打新股的大军不会参加,他们来参加是无风险的套利,一旦有风险他们就不来了。成熟市场上大多数新股发行的时候,谁都吃不准究竟是溢价还是亏本跌破发行价,这个是大家申购时比较谨慎的原因。破除新股不败的神话,应该说也是监管部门的责任,因为这个市场才能平衡。

  主持人:证券市场发行的是整体,只有衔接顺畅才能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现在一级市场实现新股申购空前收益,二级市场交易存在很大的风险,这种新股申购制度的弊端对中小股民是否公平?搜狐网友希望通过市值配送,您觉得这个可行吗?

  华生:市值配送应该说相对来说也是比现在的办法要公平一些,已经进入到今天没有必要再回到市值配送。市值配送是当时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做法,由于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发行的股票数量又比较少,又是分置发行,因此上市首日一般有比较高的溢价,为了回补二级市场投资者。现在全流通发行了,用不着用这个办法,这个办法严格来说是当时一种过渡的办法,不符合国际惯例。但是我们能够理解一部分投资者提出这个来,无非对现在有钱的人抢走了大部分中间股对此不满。不满,有比这个更先进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不公平,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成的。不过是他们没想到,或者没有研究过国外的经验,不知道有那么多更简单、更好的办法,现在回到市值配送不科学。现在在网上申购的办法里面做改进,在网上申购让它比较公平。市值配送实际也有不公平的地方,现在很多机构投资者市值也很大,但是我们希望机构投资者承担网下认购的重担,还有那么多 超级大盘股没有上来,排队排了很长,希望他们在那儿发挥作用。

  主持人:缺乏有效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是否会导致市场化发行的南橘北枳?市场主体是否能够完全按市场化规律办事?

  华生:缺乏制度对我们整个市场有影响,这个应该是我们制度间这当中的内容,但是这种责任的引进也要循序渐进,也包括法律环境的建设。所谓民事责任,发现上市公司有违规的时候可以起诉它。起诉它的时候,实际上要探讨谁来赔?上市公司赔。上市公司用什么来赔?用全体股民的东西来赔。这个办法根本上不是保障全体股民的办法,这是事后没有办法的办法。上市公司不能从别的地方拿东西来赔,这个办法应该是成熟市场当中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需要一系列的法律环境、法律条件的配合,举证、证明这些东西都是很复杂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最后上市公司败诉了,它不能从其他人家里拿东西来赔你,不能指望这个来解决问题。何况民事诉讼赔偿的影响对证券市场是方方面面,不光对发行,发行因为这个受了多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结论不是很客观。

  第二个问题,不要说现在,一千年以后还有股市也不能完全按市场化规律办事,加上中国的情况,监管者应该说有他不成熟的地方,刚才我们批评的发行制度还有缺陷,反过来我们投资者也有很多不理性的地方,完全按照不可能,我们只能解决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一些主要的发行制度上的不公平或者发行制度上的内在矛盾,包括我们投资者过去的旧文化。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发行制度不完善,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华生: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要从几个方面。归纳起来,第一,机构投资人不能既在网下申购又到网上申购,网上对公众投资人的申购应该向中小公共投资者倾斜,采用刚才我们建议的各种办法,这些办法并不复杂,让大额的机构投资者和垃圾帐户不能参加申购,申购的时候优先照顾小额申购人,这是一个办法。这样就会使得询价询得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使得上市首日的股票不会集中在少数机构手里,不容易炒作。

  第二,在发行办法方面,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区别对待大盘股和小盘股,对于大盘股要求机构投资者承担主要责任,对于小盘股改变烦琐的程序,让它全部足额在首日上市,而且主要是面向中小投资者。这样通过增加首日上市的流通量使得新股的炒作受到压抑。如果说建议的话,从发行制度上主要就是这两方面。

  主持人:是不是证监会今后涉及到重新修改一个发行规定?

  华生:现在网上网下申购,包括机构投资人,询价框架基本是对的,框架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变动,最主要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允许在这个框架里面允许机构投资人既做网下又做网上,这个只做一个小的修改,这次的改变用不着再颁布一套新的一大堆不同的东西。客观讲,大框架基本是方向对的,也是参照了成熟市场的经验,问题就是说在考虑国内的情况的时候考虑不全,引进的时候引进的不全。你光引进到这儿,没有考虑到两个制度是相互配套的,因此我们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另外中国国情本身,大盘股、小盘股中国国情有,但是国外没有,处理得时候要在技术上做出调整,不能该是一个制度,不管什么情况就这么办了。光有机构投资人,但是没有注意到人家那边有内在的制度不让被询价的对象又跑到网上凭资金优势再去拉大盘股。

  主持人:保荐人制度呢?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华生:需要完善的肯定有,但是方向上来说这个问题不是很大,不是主要问题。

  主持人:如果新股继续延续高开低走的走势,甚至跌破发行价,管理层是否应该考虑放缓发行新股的节奏?

  华生:大家都是在学习,前面老是高开低走,后面的人首先冲上去把股推上去的人很少,会有高开低走的,也会有低开高走的,也会有平台平走的,市场不用担心,永远都会这么走,那除非有一批傻子老在那儿,最后钱用完了,他也会傻不起来的,不会的,这个只是目前的情况。包括制度上本身有缺陷,包括有些人炒作的旧习惯,但是这个情况很快就会变化的,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自己会调整,你违反规定就吃亏。第一天冲进,第二天冲进的人都亏钱了,自己也好,下面的人也好,都会变得聪明一些。

  至于你讲的跌破发行价,我觉得跌破发行价是正常的,要有跌破发行价的市场才能比较平衡。至于说大家关心的新股发行是不是要放缓,我们还有大量的大盘股和超级大盘股有待上市,关键认识到中国股市要想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不让这些大盘股和超级大盘股上市,我们这个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晴雨表的,它不进来你就不重要,它进来了你的重要性不用你说重要,领导人都会关心它,全国人民都会关心它,国民经济的精华都在这儿,你说不重要都不行。从这个意义上一定要欢迎,而且要热烈欢迎大盘股和超级大盘股到股市上来。

  另外一方面,要解决刚才所说的问题,那么多大盘股和超级大盘股到股市上来,光靠散户靠公共投资人是承接不了的,公共投资人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能承接。谁来承接?人家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就是要靠机构,有长期资金来源的保险基金、投资基金、企业年金,你们有钱,人寿保险准备几十年以后用的钱,可以锁定三年五年没有关系。关键不是大盘股上市,而是大盘股上市之后谁来承接。如果是散户来承接,承接不了。95%的被机构投资者认购了,5%散户还很高兴。

  主持人: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跌到1400点甚至继续下行的话,您是否赞成管理层适时出台政策救市?什么时候?

  华生: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市场本身有它的规律。从监管者的角度严格来说,他的任务不是救市,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希望它救市,让他救市,高了打压,低了需要救。我们的命运就完全取决于管理层觉得是高还是低,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日子不会幸福。应该跳出原来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市场很狭小,完全拴在管理层的裤腰带上,高兴了张口,不高兴了就打压。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来决定市场的走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既不赞成救市,也不赞成打压市场,管理层应该做好管理层的制度,把发行制度设计好,不要有偏袒,不要有大的漏洞,不要造成实际上存在矛盾,造成新股发行有包赚不赔的暴利,造成金融市场不正常的波动,这些是管理层的责任,它应该做这些事情。

  主持人:二级市场最终无利而终,反过来亏损,最终也会影响到一级市场。会不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上市公司圈钱,投资者投机炒新,二级市场下跌,管理层救市,继续恶性循环。这种可能性大吗?

  华生:在原来一个完全政策市很狭小的,代表国民经济的主要企业不在里面,一旦扩容了大家就害怕,这个市场的发展完全靠政策的眼色,还是站在那个框架里面看问题。新的思路是良性循环,发行的价格高了,发行量大了,市场不买账就跌破发行价,因此只能少发,或者只能降价发。这样这个市场就平衡了,你想多发,市场要买账才行。我们今天看国航尽管制度还有缺陷,但是它显示出它的约束性,你只好削减。如果反过来制度更完善了的话,你可能就失败了。一个失败两个失败,下面怎么发?没人不让你发,可以发,但是你发不出来,这就是市场的作用,这就是良性循环。二级市场一看,你想圈钱,市场有微利,机构投资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只有给我们送投资机会我们才买,不是投资机会我们不要,这不是良性循环吗?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跟商品是一个道理,供不应求价格就要涨,价格涨了大家买的就少了,买少了之后价格就得跌,跟我们股市的道理是一样的。市场经济不能说价格涨了就是坏事,在股市的时候不能说价格跌就是坏事,因为没有价格跌这些上市公司圈钱的胃口就越来越大,那这个市场怎么平衡?更难平衡。必须有涨有跌,市场有跌是有积极意义,表现了市场的约束,你这么融资我受不了,我觉得不合理,就跌,约束了后来者。关键发行制度要更科学,市场受到无谓的伤害就更少,炒新就少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股市能给大家更多的造福。

  主持人:华生老师能否对已经购买了新股或者是正打算购买新股的股民朋友一些建议或者忠告。

  华生:这个很难。我以前就讲过,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搞私有化的时候,让所有人都尝甜头,我也开始第一次买股票就是在英国,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认购两三百股,而且能够涨20%、30%。自己在二级市场买股票的时候,我是经济学家亏了多少钱?我后来回国了,两只股票还扔在那儿,三年五年没看它,结果涨了好几倍。炒股没有常胜的,我提不出什么建议来。

  唯一提醒大家的,中国的股市还是一个新东西,我们主要是从西方学来的,因此多看看人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市场经验教训对我们肯定有比较大的启发意义。我们这些名堂,炒作包括上市公司怎么造假,这里面有多少丑恶,实际上在西方股市历史上都出现过,有些比我们还要登峰造极,这些东西都是出现过的。所以多看一看别人,多看看成熟市场对我们会有帮助。特别提醒在成熟市场上的小盘股并不必然有溢价,大盘股并不一定要折价,跟香港市场一对照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大盘股和香港市场比还要贴水,还要折了一大块。而小盘股往往是人家的好几倍,这种情况应该说就我们现在的投资理念还是有偏差的,这种情况逐步会随着中国股市在完成股改之后和国际接轨以后,这个偏差会越来越消除。如果我们还固守在过去市场很小的时候,很狭窄的时候,股权分置的时候,那种旧的投机或者是投资理念,那我们将来就会吃亏。如果我给大家有什么忠告,这个是唯一的忠告。

  主持人:谢谢华生老师。感谢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搜狐证券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张雪琴)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搜狐财经
玩钞票的艺术
搜狐财经
钞票是如何制造的
搜狐财经
经典香水瓶欣赏
搜狐财经
世界十大待嫁富姐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俄客机坠毁170人遇难
·莫斯科市场爆炸事件
·重庆遭遇特大旱灾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男篮世锦赛 姚明 王治郅
·美网公开赛 刘翔 篮球
·中网公开赛 体育彩票
·mpv suv 跑车 微型车
·一汽奔腾 2006广州车展
·九寨沟 国美收购永乐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