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转轨专区
特权垄断视角下的大英帝国兴衰
时间:2006年12月22日08:45 我来说两句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朱全涛 吴欣望

  反特权垄断才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根本;只有在反特权垄断的框架下,制度创新的作用才是“好”的;制度创新的作用与技术创新的作用雷同,不应该被高估。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是不断地打破特权垄断,并用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替代特权垄断,同时还伴随着创新垄断替代特权垄断的过程。

  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大国崛起》,这一话题在各大网站论坛上引发热议。《大国崛起》的学术指导钱乘旦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2006年11月30日)时承认西方崛起主要归结于“制度改革”(这正符合新经济史的核心观点)。这意味着《大国崛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新经济史视角下的历史纪录片。但是,将西方的崛起归结于制度创新的看法具有相当的危害性,因为从是否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角度看,制度创新有“好的”和“坏的”。

  笔者认为,反特权垄断才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根本;只有在反特权垄断的框架下,制度创新的作用才是“好”的;制度创新的作用与技术创新的作用雷同,不应该被高估。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是不断地打破特权垄断,并用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替代特权垄断,同时还伴随着创新垄断替代特权垄断的过程。

  因此,笔者很有兴趣谈谈反特权垄断视角下的大国兴衰史,笔者关于西方世界兴起的看法不完全相同于新经济史的看法。之所以选择大英帝国,是因为在这里人类社会第一次进行了工业革命,是因为大英帝国在极盛时期占领了地球的3/5,是因为其兴衰都留给世界极其深刻的教训。

  在历史上,英国在国内推行打破特权垄断和引入专利制度(创新垄断)的改革。在国际上,尤其在帝国的殖民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上,大英帝国则是积极推行能给帝国臣民带来超额回报的特权垄断。对这两条政策路线发展的理解可以让我们非常好地分析大英帝国兴衰的原因。

  在国际上推行特权垄断的最典型代表是“航海条例”。最初,荷兰是欧洲的海上贸易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荷兰垄断着欧洲的贸易———例如,南欧和北欧的海上贸易必须在阿姆斯特丹中转。而英国在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就是要从荷兰的特权垄断中获得一份独占。结果1652年爆发第一次英荷战争。当英国在海上彻底打败荷兰以后,英国垄断着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换句话说,在海上贸易上,一个特权垄断替代另一个特权垄断,而特权垄断的争夺基于武力和战争。

  到此,读者也许会提出疑问:“到1854年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不是被完全取消了吗?从此以后,英国难道不是在实行自由贸易吗?”言外之意就是,从此以后没有特权垄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根据登记商船吨位总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英国拥有1925万吨,美国715万吨,德国546万吨。英国的商船吨位数应该超过世界的一半。换句话说,英国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垄断着国际贸易。此外,从19世纪中期开始,国际投资兴起,大英帝国政府开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在此之前由殖民公司管理,例如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管理),这为帝国臣民垄断性地开发殖民地各种资源提供了特权支持。

  由于1642年实施垄断法,在1651年以后,大英帝国臣民的两大超额利润来源分别是创新垄断(专利制度)和对殖民地的特权垄断。由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最早在18世纪晚期才实施专利法,这已经大大地晚于英国了,并且大大地晚于英国打破国内行会的特权垄断(荷兰除外),结果100年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并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使得英国工业之世界牛耳。

  对殖民地实施特权垄断的后果是大英帝国贪得无厌地追逐殖民地范围。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殖民地的扩张,那么从长期来看,由于人口的混血,甚至帝国臣民在殖民地人口中占据主要地位(例如澳大利亚),殖民地同样有打破特权垄断的动力和能力(美国难道不是因此而独立的吗),这会使得那些获得垄断特权的人的利益将会受损。殖民地扩张是使这种垄断利益得以延续的惟一有效途径。如历史所显现的那样,以世界工厂作为后盾,大英帝国通过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当然,帝国的扩张并不是没有障碍的。由于殖民地与大英帝国间的差距太大,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并不构成帝国扩张的主要障碍。因为地球是有限的,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同样看到了对殖民地特权垄断会带来超额利润,对殖民地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这也是帝国扩张的主要障碍。不过,大英帝国至少在19世纪80年代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此时,工业生产总值和媒、钢等重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被美国超过)之前,它有足够的经济、军事力量维持海上霸权,甚至不惜对竞争者动用武力。例如,在早期,英国就从荷兰手中武力夺得新阿姆斯特丹;在20世纪初赢得了作为“英德战争缩影”的英布战争。

  大英帝国对付(欧洲的)竞争者的策略是明显的:平衡欧洲大陆的力量,以削弱第二强国给自己带来的竞争压力;同其他老牌殖民帝国,主要是法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一道瓜分世界;对新兴的殖民帝国如德国,则是威胁和战争。第一种策略表现在当拿破仑法国在欧洲大陆占据绝对优势时,大英帝国反拿破仑帝国,直到普法战争彻底将法国的竞争威胁打压下去;当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站在弱势法国一方,努力将德国摁下去;1923年当法国和比利时以占领德国的鲁尔要求德国履约赔偿时,英国并不支持法国和比利时的要求和行动。瓜分世界的策略是为了避免殖民帝国间的战争。帝国需要和平地殖民,这样可以降低殖民成本,除非迫不得已,因此,帝国也是和平的爱好者。到20世纪初期,以英布战争结束为标志,世界殖民地基本上被瓜分完了。大英帝国也达到极盛的顶点。

  当德国(同时期的还有日本)作为新兴强国出现时,德国只能通过重新瓜分世界来获得殖民地。这将严重破坏业已建立的世界秩序,首当其冲地损害大英帝国的特权垄断利益。英国的策略不由分说地是威胁和战争,因为它不想拱手相让其既得利益。英布战争就是例证,英布战争使英帝国更加自信其策略。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因为英国错误地估计战争将使德国就范。英国保卫殖民地的策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在大萧条结束后,被迫部分调整。

  原因很简单,英国发现,战争的成本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惨重损失和大萧条重创英国经济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在殖民地的特权垄断岌岌可危———德国潜艇击沉了大量的英国商船,英国海上力量受到重创,这损害了英国在海上贸易方面的垄断地位;经济军事力量的式微,难以继续维持殖民统治———至少当时中国收回了汉口和九江两处租界。因此,英国首相张伯伦不得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再一次发动战争,大英帝国在殖民地上的特权垄断将解体。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当然是同意德国对东欧的殖民统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制造”出来的尚未被殖民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站在反对德国的立场上是因为英国担心德国向东扩张后再一次变得强大,势必再一次提出重新瓜分殖民地。因此,必须将德国的强大扼杀于强大的进程中!

  英国和盟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大英帝国的辉煌一去不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从此纷纷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开始百病缠身。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英国经济的病根在哪里,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病,经济达到极盛,而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经济经历着极其艰难的转型呢?

  病因显然要从创新和大英帝国在殖民地推行特权垄断中寻找。普通英国人要想获得商业上成功和资本获得超额回报的捷径也就是这两条:创新和到殖民地寻求特权垄断利益。普通法国人的成功模式与此也比较类似。而同期美国人选择则是西进和创新。从激励的角度看,如果以来自创新的收益与来自殖民地的收益之比来衡量,在英国这个比值应该是最低的,而美国则是最高的。这可以从两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上看出来,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大英帝国对此并不忧虑,其极盛时期则是20世纪初期。的确,如罗德斯所说,“帝国就是饭碗问题”。如果将时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这个比值在德国可能更高。

  德国虽然实施专利制度比较晚(1877年颁布第一部专利法),但是德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之成功在那个时代绝对是顶尖的。不用说那时的德国拥有多少名垂青史的科学家,以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专门派一支部队收罗这些人才。单单以学校教育培养工人的方式就已经远远地把英国抛在后面———英国依然实行着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不过,这里的疑问是,为什么英国没有采用德国的教育模式呢?难道英国人不理性?

  这种回答显然不能令人满意。答案在于市场的需求。德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工厂,而英国经济结构发展到对世界工厂不是非常感兴趣,英国人的巨大利益在于商业,在于殖民地的贸易和投资,那里有着巨大的特权垄断利益。从19世纪后半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期,而学校教育是将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工人的最有效途径,这如同我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感受到的一样。而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商业的学校教育起步非常晚。虽然美国于1881年第一个开办了沃顿商学院,但最初教育集中在举止方面,而不是管理技能和知识。哈佛商学院在1908年第一个M BA项目,但兴起和成长则是1947年。从这里我们理解到,当时商业教育的有效模式依然是师傅带徒弟。

  让我们假想一下,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会百病缠身吗?答案应该是,英国经济应该有足够的适应力来调整。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大英帝国解体的基础,美国和俄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所顾忌地蚕食着帝国的殖民遗产,帝国臣民在殖民地所享受到的特权垄断将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大量的垄断特权陆续变成高风险资产。英国经济从此进入消化这些巨大的负面冲击时代。在此,读者不妨想象,西方国家为了应付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花去了大约10年的时间,那么英国对此要付出多少时间。

  具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发现英国国内经济面临着如下障碍: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建立新工业部门遇到的阻力重重;新一代技术力量形成缓慢;等等。问题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并不落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得落后呢?答案显然是,在享受特权垄断下的经营管理方式显然不同于在一个更具有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经营方式。而新技术、新工业部门形成的困难在于,由于受到了来自特权垄断的强有力竞争(专利权的价值本质上也在于垄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创新激励受到了严重削弱。这与德国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没有太多的殖民地,德国经济增长在近现代一直仰赖创新。

  不过,我们也不要高估“英国病”。英国GDP至今全球名列第四。大英帝国的商业传统(甚至荷兰也类似)至今还展现着其竞争优势。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大英帝国解体的今天依然难以动撼。对比起来,尽管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显然难以与伦敦媲美。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英国经济表现也相当出色。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方面的特权垄断,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签订了GATT———即W TO的前身。W TO的目标是全球自由贸易。在政治上实行民族自决,大量前殖民地纷纷独立。因此,与17世纪在海上贸易上英国的特权垄断取代荷兰的特权垄断不同,战后,一国垄断国际贸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特权垄断在相当多经济体、经济环境下依然存在,甚至滋生。对战后特权垄断的演变及其影响还需要相当多的研究。

  总而言之,大英帝国的兴起源于打破国内特权垄断,鼓励创新,同时对帝国的殖民地推行特权垄断。打破国内特权垄断,鼓励创新推动了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推动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在殖民地推行特权垄断的后果是帝国贪得无厌地扩大殖民地,结果在殖民地瓜分完毕时面临着新型的殖民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威胁。大英帝国诉诸武力和战争的策略使得两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战争的后果是殖民体系的瓦解。大英帝国走完了由兴起到极盛的历程,帝国开始“衰败”。不过衰败是相对于极盛而言的衰败,并非一跌不起。殖民体系的瓦解也使得“英国病”迸发,但是创新激励和帝国商业传统依然推动着英国经济向前发展。

  (作者:朱全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吴欣望,新疆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责任编辑:崔宇)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搜狐财经
玩钞票的艺术
搜狐财经
钞票是如何制造的
搜狐财经
经典香水瓶欣赏
搜狐财经
世界十大待嫁富姐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皮诺切特 西安事变
·乌鲁木齐停暖 六方会谈
·台北高雄市长选举
·免费电影 top新闻 医改
·姚明 王治郅
·多哈亚运会 刘翔 篮球
·欧洲冠军联赛 体育彩票
·CIVIC 乐风 凯美瑞
·标致206 骏捷 雅绅特
·搜狗紫光拼音输入法下载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