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轶
    有关管理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系列指引。指引内容涵盖了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投资者的合同管理、基金费率、基金销售行为及技术等各个方面。
    系列指引对基金销售行为作了系统而周密的规范,从而为基金持有人编织了全方位的“保护网”。指引的核心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即“将合适的基金卖给合适的投资者”。
    系列指引的制定可谓恰逢其时。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受股票市场火爆行情的刺激,基金业规模急剧膨胀,新募集的基金达86只,总规模近4000亿,同比增长近3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1月,基金新增开户数为673.18万户,远高于A股430万户的新增开户量。
    基金业的这一巨变,有着合理的一面,它顺应了投资者的需求,也是多年期盼基金业发展壮大的多方人士乐于看到的。它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它的角色和分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从小众投资工具向真正的大众投资工具转变,并尝试承担起分流居民储蓄的部分重任。由此,基金行业肩上的社会责任也相应增加。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基金发行“过热”以及部分基金规模与以往相比显得“过大”等新情况,使得业内外人士渐渐产生了疑虑:这种“火”是不是还处在理性的轨道上?2006年以来,诞生了数只百亿基金,甚至出现规模超过400亿的基金。数据显示,新发基金中80%以上是股票型基金,以债券和货币市场产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不到两成。而从持有人结构来看,属于风险偏好型的显然不会超过80%。
    监管层自然也一直审慎地关注着情势的发展。近期,监管部门有关人士多次提醒基金公司,要冷静分析市场的现状,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基金公司应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不同的产品。
    业内专家也提出:基金销售似已出现过热苗头,基金公司仍不断发行新基金,是否已到了该引起警惕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基金,会不会遭遇“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命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被全球基金行业奉为楷模的Cap-ital,在基金发行方面严格遵循自己的原则。比如,Capital总是避开市场“流行”的投资热点,不会因为某段时间内某种基金表现好而跟风发行这类产品。Capital的经验是:向投资者出售他们需要的基金,但不一定是他们目前最想要的基金。“需要”和“最想要”之间的差异,或许正是当前国内基金业需要仔细琢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