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 胡卉
麦肯锡报告预计,未来几年,灵活性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其中,运输和通讯费用将以10%的速度增长,娱乐和教育费用将以9.7%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消费者继续投资买房,房子和公用费用将以11.7%的速度增加。
元旦假期刚过,锦江汽车租赁公司经理陈振国就开始为春节期间租赁备用车的调度而忙碌开了。“每逢黄金周和春节期间,几乎各家汽车租赁公司用车都是供不应求,我们现在就已经接到不少老客户的预订电话”,陈振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春节租车的预订高峰一般在1月份中下旬,到了散客租赁旺季电话会爆满,往往是一车难求。”
在陈振国看来,由于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较短,选择自己开车外出旅游的人群远不如“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消费高峰。事实上,伴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格局,汽车租赁服务仅是三大消费高峰期间的消费亮点之一。
服务性、灵活性消费逐步兴起
以统计领域居民消费八大类支出划分,观察韩国的经验、数据,韩国恩格尔系数在0.3~0.4之间时,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家具设备占比将会上升,而传统的食品、衣着等占比将趋于下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7,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了类似韩国的特征。
麦肯锡在一份关于《中国城市消费者的崛起》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兴起,食品和衣服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已经不是家庭的主要开支,消费中的较大比例是灵活性消费品,中国经济的消费模式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
不难看出,我国居民消费领域正在不断拓宽,新的消费热点也相继涌现,主要表现在住房、医疗、旅游及其产业链延伸领域,而私人汽车租赁就是伴随着自助游逐步兴起的产业之一。上海永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私人汽车租赁主要靠节假日的推动,“零租”在日常比例中就很低了,在整体租赁业务中只占10%左右。
陈振国认为,自助游、自驾游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也刺激了汽车租赁市场的兴起。“一部分是还没有购买私家车,一部分年轻人则是喜新厌旧,租赁车型能够满足他们赶新潮的需求”,陈振国说,“但是由于目前不能异地还车,也制约了相应业务领域的拓展。”
而在施祺看来,除自驾游之外,奥运会、世博会等将会刺激这一领域的消费。“像F1活动期间,车队、车手、车迷都在上海,租赁公司的车都在外面跑的”,施祺说,“我还是很看好未来的汽车租赁市场消费,如果体制上能够进一步健全,周边地区租赁公司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多,市场衔接将更好一些。”
麦肯锡报告预计,未来几年,灵活性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其中,运输和通讯费用将以10%的速度增长,娱乐和教育费用将以9.7%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消费者继续投资买房,购房和公用费用将以11.7%的速度增加。自费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率将达到12%,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大类。目前,灵活消费品占到城市居民消费总额的55%,到2025年预计将上升到74%。
住房、教育、医疗仍是消费热点
尽管灵活性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结构转型时期的一个亮点,但是,未来一段时期,教育、医疗仍是居民消费需求的热点。国家统计局浙江省调查总队在一份有关浙江居民生活消费模式变迁的统计报告中指出,住房、教育和医疗改革制度不完善加剧了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相关的浙江省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城乡居民的八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居住等项目的支出增长很快,在消费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医疗和住房制度改革不完善,导致居民即期消费支出加大。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调查总队分析认为,居民还对教育、医疗等消费领域产生了强烈的支出预期,形成了日常生活节衣缩食的习惯,对整体消费需求的提高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城镇的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居住条件可以不改善,医疗支出也有一定的保障,但子女教育支出却成为家庭无法回避的负担;而对农村的中低收入阶层来说,一旦子女上大学或家庭成员生重病,巨额的教育费和医疗费足以让他们家庭的生活质量倒退几十年,“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成为现阶段农村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
名贵品消费试水中国市场
目前,从“时尚之都”上海的名贵品展会,到“人间天堂”杭州的国际名品街,一线城市纷纷打造的名贵品盛宴,也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贩卖生活“方式”和“品位”的载体。去年,上海相继举办四场名贵品展,北京、深圳、广州也不甘落后。
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2006年中国新富消费行为及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潜在群体的名贵品消费还远未成熟,但对时尚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购买能力的强弱,并不影响他们对名贵品的消费热情。
高盛的一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群体,占全球销售额的12%,到2015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
提倡可持续性消费
但实际情况是,在中国境内,高档名贵品的消费非常有限。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在中国境内用人民币购买的奢侈品总量只占全球的2%,另外10%都是中国人在境外产生的消费。因此,目前中国国内的名贵品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
在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教授看来,奢侈性消费有不同的性质,一块是拉动生产的消费,另一种就是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就是不好的趋势,无论是我们的立法、政策,都应该要把人们的消费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卢汉龙说。
卢汉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拉动消费,要建立相关的保障体制,建立小康的概念,不能过度奢侈。他认为:“消费也要提倡可持续,与资源、环境相配套,从经济角度来说,可以提供奢侈消费,但是单纯的奢侈消费是不可持续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https://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