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2006年以来,我们通过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改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优化投资结构,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建设项目在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关键是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稳定消费预期,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着力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把货币供应控制在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上。宏观调控要坚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消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发展,要支持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以及欠发达地区等环节的建设。

  二、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多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要整合支农资金,完善投入管理力度,构建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 和创业能力。要完善农民工用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要推进土地征用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要积极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坚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

  我国目前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状况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掘潜力,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要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目标责任制,健全节能环保工作实绩评价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合理提高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新项目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坚决不能上,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依法停产关闭。所有产业都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企业的硬指标。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放收税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四、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实现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加快创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

  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技术创新中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要推进重点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增长极,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辐射扩散。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推动创新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

  五、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一二三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全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工业拉动的格局,这既能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又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还能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既要积极发展各种消费性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要支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结构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地区应继续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再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支持重点地区优先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东北地区应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力争在重大装备研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中部地区应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在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集约用地、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走在前面。

  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要增强海洋意识,搞好海洋发展规划、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六、坚持深化改革,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

  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加快行政管理、投资、财税体制等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投资管理制度。要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和机制。

  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采取措施促进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引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水平的产品出口。要增加能源、原材料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化,适时增加重要资源进口,加强国家战略储备。

  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调整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跨国公司把更多高端制造、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增强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要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要继续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守信用和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

  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教育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管理,全面推行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便群众防病治病,减轻医疗负担;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和价格合理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环境污染、企业改制、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问题。要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有效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单秀巧)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发展 | 加快 | 提高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