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金融报道

唐双宁:推进银行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2006年12月1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的到来,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从此迈上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征程。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外资银行的真正较量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凭借近年来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人们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有了充分的信心。但是对于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而言,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正如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所言,我国银行业改革将进入梯次推进阶段,具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并会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改革篇

    从全面推进到梯次推进

    【中国银行业改革虽然成绩巨大,但发展不平衡,矛盾问题依然存在。要针对不同银行的不同情况,使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由全面推进向梯次推进转变。】

    根据目前的市值排名,工商银行名列全球十大银行第2名,中国银行为第6名,建设银行位居第7名,中国银行业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从这一现象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也进展顺利,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尽管中国银行业改革成绩巨大,但发展仍不平衡,矛盾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唐双宁分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后,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必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在高端客户、零售业务领域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二是在已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商业银行中,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资本、风险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地位、作用、职责边界和权利义务都需要进一步规范;三是我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监控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四是银行业整体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不足,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创新和竞争的需要;五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主要包括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盈利压力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有限,不良贷款核销缺乏自主权,社会诚信意识淡薄等。

    这些问题在不同银行身上表现不同,有的表现得好一些,有的表现得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类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针对不同银行的不同情况,使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由全面推进向梯次推进转变。唐双宁将这种梯次推进划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已经进行财务重组并顺利实现上市的银行。这些银行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实现从“形似”向“神似”的转变。要在现有公司治理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之间的职责边界,在“三会一层”之间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的制衡关系;要按照国际公众持股银行和境内外监管规则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董事会构成的专业化,充分发挥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尤其要强化独立董事的功能。二是全面推进金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国外银行差距。要从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流程再造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不断提高银行业机构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系统对金融创新及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金融创新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三是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追求市值最大化。要通过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切实将银行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确立科学的经营模式,健全资本约束和风险约束机制,防止不良资产反弹,实现稳健发展。

    第二种情况是目前未上市但财务基本达标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巩固财务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各项指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要建立起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引入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对这一类中已完成股改的银行,应做好其他配套改革,为上市积极创造条件。未股改的银行要尽快成立专门负责股改工作的职能机构,做好股份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提高透明度,最终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要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包括资本充足程度、风险管理制度、年度重大事项在内的重要经营管理信息,已股改银行还要重点披露“三会一层”的工作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各项财务指标未达标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财务重组,优化财务状况,积极通过国家注资、地方政府资助以及自身努力等多种方式改善财务指标,从而为下一步的股份制改革、在资本市场上市创造条件。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上按照“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三个步骤来推进,但由于各家银行情况各异,不能一概而论,股改和上市也不是惟一渠道。但不论哪一类银行,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推进业务创新,争取良好绩效,实现标本兼治的改革目标。

    创新篇

    从奠定基础到加快创新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在目前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首要任务。】

    如果要问中外资银行最大的差距在哪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差距。尽快提升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一般来说,银行的收入结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金融创新的水平。近年来,国际上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银行也不到30%(2005年工行为27%),还有相当多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一位数徘徊。

    中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为加快金融创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在监管有效性不断增强、监管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2005年,在编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设立了“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为金融创新监管提供了组织保障。在随后的不断探索中,确定了“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创新监管原则;为了适应当前银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最近又进一步提出了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要“宽准入、严监管、多支持、管得住、快发展”的监管思路。

    不久前,银监会通过制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对金融创新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以及创新监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史上第一次专门颁布文件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进行全面规范和引导,标志着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和创新监管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这一《指引》,唐双宁认为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鼓励发展,强调规范,服务客户,教育公众。

    “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创新监管原则贯穿了《指引》的全部内容。银监会将充分鼓励和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在审慎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引导中外资商业银行在平等竞争和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为广大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广泛、更便利、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银监会将不断创新监管体制,更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一方面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准入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强化持续性监管,注重对新业务整个流程的风险控制。

    在积极鼓励创新的同时,银监会也十分重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规范性和对创新风险的管控能力。这是提高创新质量、强化创新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指引》积极倡导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时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如合法合规、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可算、风险可控、注重风险管理以及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等,尤其要做到“认识你的业务”、“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银行业务活动日益国际化和复杂化,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正日益突出,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风险自我管控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代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因此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评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果的重要标准。针对当前银行业在创新活动中对客户利益保护不够的问题,《指引》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提出商业银行在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创新业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较强,中国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普遍比较缺乏,风险承受意识和承受能力比较低,因此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和尽职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向客户准确、公平、没有误导地进行信息披露,充分揭示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权利、义务和风险;履行对客户的保密义务和尽职责任,为客户提供专业、客观和公平的意见,确保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符合其真实的需求;产品销售以后还要建立有效的受理客户投诉渠道和跟踪处理机制,妥善解决与客户之间的纠纷,提高金融创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商业银行与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共同参与市场活动,在共享创新产品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共同承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因此,一方面强调商业银行要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广大金融投资者加强对“买者自负”这一市场经济原则的认识。产品的购买者要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当然也要自己承担决策风险。所以金融投资者要加强自我教育,充分认识金融产品与市场中蕴含的风险,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

    据了解,为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银监会已经开通了公众教育服务网,在银监会机关办公大楼专门开辟的公众教育服务区也即将对外开放。这是国内首个由监管部门设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专门用于投资者公众教育的服务区。社会公众可以在服务区内通过电子设备浏览相关金融业务和金融监管法规,通过专业的宣传册了解金融产品的特性,还可以获得专业人员提供的金融知识咨询服务。

    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创新监管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中外资商业银行将创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也将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现代金融服务。

  发展篇

    从总体协调到大力支持

    【根据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当前重点需要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

    如何促进银行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近年来唐双宁不断思考的问题之一。

    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健康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纵向比较越来越好,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基本适应。但还应看到,银行业在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协调下也有不协调因素,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严重不足。

    二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严重不足。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银行业一直在努力推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重点加大对金融服务不足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加强了对小企业融资、农民贷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 贷款等的支持。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银监会提出了小企业贷款创新的“六项机制”,即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的核算机制、简捷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良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辅导和培训机制以及违约信息通报和披露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形成了适合小企业特点的贷款内部运作模式,信贷投放开始增加。截至2006年9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近2100亿元。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问题。近年来,在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行了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简化农民贷款手续,增加农民贷款投放量,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6年11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12443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532亿元。全国2.3亿农户(其中约50%有贷款需求)中,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已达70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1%左右,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的60%左右。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按照“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按商业原则,积极开展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自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贷款余额已达50多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为推动再就业提供了支持。

    唐双宁认为,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持,必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健康度。银行业自身健康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控建设,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为推动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他认为当前重点需要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日前,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政策取向是:

    ———积极开展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适度调整放宽准入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对在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放开准入资本范围、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调整投资人资格等方面措施,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可以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兼顾当地普惠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鼓励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各种金融服务功能,为农村地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继续鼓励外资银行机构到农村地区发展。银监会将以优惠的条件和政策导向吸引外资银行到上述地区开办业务,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按照产权股份化方向改革农业银行,使之改造为继续姓“农”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功能扩大化方向改革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增强支农服务功能;按照经营现代化方向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用5至10年时间将绝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改造为现代金融企业;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从而形成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的合力。

    监管篇

    从监管准入到监管风险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目标是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思路,促进整体风险程度进一步降低,推动银行业监管有效性显著提高。】

    如果说过去的金融监管是以市场准入为主,那么银监会成立以来,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不断取得新进展。通过对照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开展的每两年一次的自我评估,中国银行业监管与核心原则的差距不断缩小,按照25条核心原则衡量评估,大体符合和符合占比从2002年底的12%上升到2004年底的28%,预计2006年还会继续上升。

    总结三年多来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经验,唐双宁表示有六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国际银行业监管最佳做法为主要标竿,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坚持以公司治理改革为核心,推进银行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三是坚持风险监管与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四是坚持推进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监管科技手段;五是坚持严格依法监管,维护监管的公正性;六是坚持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主动性、安全性和连续性,提升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上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形成,“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地位、作用、职责边界和权利义务都需要规范运作和充分发挥;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在高管人才市场选择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收入差距偏大,片面强调利润、风险约束不够;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定价、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的另一个问题是现实存量风险和潜在增量风险仍然比较严重。从风险种类看,当前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仍是目前第一位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处高位,反弹压力大;不良贷款成因尚未根本改变,银行业风险拨备覆盖率仍然较低。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业案件数量和风险金额居高不下,通过专项整治,案件高发、多发、频发的势头虽有遏制,但这个成果的基础还很脆弱。市场风险主要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将增大。此外,银行上市成为公众持股公司后,风险的波及面和影响面也将扩大,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新的风险因素将会增加。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包袱通过改革得到逐步消化,风险状况明显好转,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开始凸现。

    唐双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符合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特点的有效公司治理机制,努力达到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努力实现银行业整体风险程度大幅度降低,争取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达标,力争不良资产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充足拨备,风险调整后资本充足率不低于监管最低要求;促进银行业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监督和制约功能,降低道德风险;大力增强银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盈利水平和自我积累能力,海外设有经营性分支机构的银行力争在2012年实施新资本协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一是要完善审慎监管法规体系建设,从机构监管、业务监管、高管人员监管、信息披露、监管人员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建立既符合国情又适应国际监管趋势、覆盖面宽、操作性强的银行业审慎监管法规体系。

    二是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方法、流程和手段,包括健全风险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作用;增强现场检查实效性,提高现场检查手段的科技化水平,建立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情况公开披露制度;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根据对银行机构资本充足、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以及市场风险等状况的综合监管评级结果,实施分类监管并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综合并表监管能力。

    三是进一步改进监管工作,主要是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监管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监管人员履职的监督和评价;建立金融机构内审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内外监督机制;严厉查处银行业违法违规案件,增强监管的威慑力和权威性。

    他尤其强调要推进监管优化,加快监管创新,包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管制”,简化新业务市场准入范围和程序;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创新产品;支持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缓释银行流动性过剩压力,为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健全以银行机构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方面建立联盟关系,实行联合开发、共同投入、共同受益。

    唐双宁表示,要推进综合经营试点,发展综合金融服务,包括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跨行业经营;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类综合金融服务;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功能和业务创新的新途径。(王智)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唐双宁 | 银行 | 银行业 | 金融创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