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产业资讯-机电

2006年车用发动机市场盘点

中华商务网讯:

2006年,汽车市场一改2005年的平稳走势,以721万辆的总体销售、同比增长25.13%、净增长近150万辆的业绩结束了中国入世以后的又一个丰收年。车用发动机市场也自然水涨船高,以超过620万台的产销量回应了整车市场的高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的最新统计,2006年1-12月,纳入统计范围的49家国内汽车发动机企业,累计生产发动机627.09万台,累计销售620.90万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3.12%和31.41%。而且令人惊喜的是,156万台的生产增量已经超过了整车市场的绝对增量数,说明国内生产的发动机正在以超越汽车市场的增速运行,并为整个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

截至2006年底,总计49家车用发动机企业中,东风公司、柳州五菱、长安集团、广西玉柴、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哈尔滨东安汽车、上海大众、奇瑞汽车、上海通用、一汽集团、昆明云内、神龙汽车、一汽丰田天津和广汽丰田,位居生产量排序的前15名。从2006年车用发动机生产量较高的企业数量可以看出,年产量超过10万台的企业数已达创纪录的21家;其中年产量达20万台以上的企业为13家,比上一年度增加4家;年产量达30万台以上的企业为8家,比上一年度增加5家;年产量达40万台以上的企业为3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家。形成这一大好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整体上进入到购买汽车的消费层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所带动。这一点从乘用车销售30.02%的同比增长率和货车15.45%的同比增长率就能得出结论。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在整个2006年的出色发挥,柳州五菱发动机凭借其43万多台的生产量及51%的同比增长速度,一举由上一年度的总排行第四冲上了亚军的位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以乘用车发动机(汽油机)为代表的厂家的包围之中,排序前15名的企业中广西玉柴与昆明云内这两家仅有的单一柴油机厂商不仅连续多年保持第一集团阵营的位置,而且35万台和20万台的产量已经足以让一些乘用车汽油机厂商汗颜。

总体生产量前5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33.24%,这一数值比上一年的同一数据下滑6.25个百分点;前12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48.52%,比一上年度大幅下滑22.52个百分点。生产集中度有如此大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近几年涌现出的新厂商、新车型已经逐渐成长起来,而由消费快速升级引导的乘用车市场普涨的局面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按燃料类型划分,柴油机在2006年中的表现已重新回到了原有的上升通道,全年分别完成154.86万台和153.00万台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1.55%和20.23%。从柴油机所适用车型来看,柴油微型货车取得了最辉煌的战绩,全年累计同比增长81.82%;而柴油轻型货车和柴油中型货车则分别取得13.82%和9.15%的增长率。尽管从柴油重型货车的-12.93%的增长率似乎可以得出重型货车全年下降的结论,但若从重型柴油货车中的非完整车辆45.54%和柴油半牵挂车61.72%的高增长率来看,重型柴油货车无疑也是2006年市场中的大赢家之一。

从柴油机企业的表现看,2006年统计在内的24家柴油机企业中,累计产量超过20万台的企业有4家,与上一年度持平;产量超过5万台的企业有8家,产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则有15家。广西玉柴、东风公司、一汽集团、昆明云内、江西江铃、潍坊柴油机厂和扬柴居于生产排序的前7位。其中,排序前5名厂家的生产集中度为73.55%,比上一年度下降1.5个百分点;排序前7名厂家的生产集中度为84.71%,比上一年度下降1.73个百分点。如果再选取排序前9名的厂家作统计,则生产集中度就可达91.63%的高位,说明生产量较高的企业数正在增加,市场份额也正在向相对分散方向移动并在更大范围内集中起来。

柴油机企业的具体表现中,广西玉柴依然保持了王者的风范,以35.7万台的产量和38.80%的累计增长率稳居柴油机企业之首。潍坊柴油机厂和中国重汽集团这两个分手刚好一年的企业则分别取得了9.55万台和5.73万台的生产成绩,潍柴的全年累计增长率则达到了少有的54.48%。其他产量较大的厂家中,一汽集团、江西江铃、庆铃集团、南汽集团、成发集团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上柴则以-16.29%的增长率继续着低迷,令人遗憾的是,山东莱动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

汽油机方面,2006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71.87万台和467.56万台,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37.43%和35.54%。汽油机全年生产471万台的数量已经与2005年整个车用发动机市场的生产量相同,由此能体会出以乘用车为主的汽油机市场是怎样一种火热的态势。在统计的35家汽油机企业中,产量超过30万台的企业有6家,比上一年度增加4家;产量超过10万台的企业则达到了创纪录的18家,比上一年度同样增加6家。柳州五菱、长安集团、北京现代、一汽-大众、哈尔滨东安汽车、上海大众、奇瑞汽车、上海通用、神龙汽车、一汽丰田天津、广汽丰田、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沈阳航天三菱和天津一汽夏利居于生产量排序的前15名。其中,前5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38.44%,比上一年度减少8.47个百分点;前9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62.02%,比上一年度减少9.2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量前3位排序中,柳州五菱以43.66万台的产量和51.01%的年度增长率成为汽油机领域新的老大;长安集团则因-5.00%的增长率而退居老二;乘用车新贵北京现代以33.51万台的产量和42.87%的年度增长率而进入三甲。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神龙汽车“老三家”企业则分别以44.06%、44.07%和43.26%的年度增长率找回了高速发展的感觉。奇瑞汽车、哈尔滨东安汽车和沈阳航天三菱则更是因自主品牌汽车的膨胀式发展而受益,分别取得了94.23%、17.41%和72.97%的超高增长率。处于超常增长态势的厂家还包括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日产、一汽长春丰田、重庆长安铃木和一汽轿车等企业。在汽油机生产领域中,一些合资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受益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几家发动机厂商的突出表现,给2006年汽油机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一汽丰田天津和广汽丰田两家日系发动机企业分别进入排序的前12名,已经预示着2007年的乘用车发动机市场将迎来中、德、美、日、韩等几大系统发动机共同执掌市场的格局。

综观2006年车用发动机市场,不论柴油机和汽油机,也不分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普涨、共荣体现了这一年发动机市场的特点。

柴油机方面,市场已经基本上认同并形成了一种强者恒强的格局;而在汽油机方面,则出现20家左右的企业共同争抢市场却仍然能共同繁荣的局面,由此也能预想到2007年度乘用车市场依然可能高奏凯歌。另一方面,本来2005年末已经出现的节能型小型轿车热销的势头却没有能在2006年延续,则可以说明中国汽车市场自有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而且消费水平的提升是2006年乃至2007年汽车消费市场赖以持续增长的基??/p>

制作:中华商务网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