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个股点评 > 地域板块

上海社保催缴委托贷款 银行集体接盘

    上海社保催缴委托贷款银行集体接盘

    正大广场的20多亿元社保委托贷款,将在获得银团贷款支持后归还,这成为上海社保资金清收中一种重要模式。

    本报记者林小川刘晓上海报道

    “今年1月份的信贷投放同比肯定超过去年1月份,这与社保资金的清收有关。”2月1日,上海一家国有银行的信贷人士透露了这一敏感信息。

    这位人士所在的银行,正为上海社保清收违规委托贷款而忙碌。在社保基金案发前,上海社保通过银行发放了大量的委托贷款,但由于这批至今未曾披露的贷款资金的清收数额巨大,绝大部分借款企业都无力在短时间内偿还本金与利息,于是相当部分欠款就转变成部分商业银行的自营贷款。

    号称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上海正大广场高达25亿元的社保委托贷款由此得以暴露。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有关方面的斡旋下,一个由交通银行为牵头行、由五六家银行参与的银团贷款项目,近期将为正大广场提供迫在眉睫的还款资金。

    虽然银行界均认为接盘正大广场仍算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但正大广场长久以来经营不善的记录,以及房地产周期带来的投资风险,仍然不可小觑。在目前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例中,非商业因素的考虑将起多大的作用,也值得考量。

    借社保还银行,借银行还社保

    “在社保清收风暴中,正大广场是其中的一个大户。”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透露,2006年正大广场的投资方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从上海社保借款25亿元人民币。当其时,正大集团急需偿还大量的银行债务。

    与东方明珠(14.58,0.85,6.19%)、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并肩屹立在黄浦江畔的正大广场,曾是上海引进外资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但由于资金问题,不仅建设进程坎坷,经营业绩亦有待改善。

    正大广场投资规模约为4.5亿美元,总建筑面积达24.1万平方米,楼层共13层,地上10层,地下3层。该项目于1993年开工建设,但1997年由于贷款不到位而停工。后在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以上海陆家嘴(14.99,-0.21,-1.38%)集团为桥梁,用股权转让的方式,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中国国内银行贷款。2002年上半年,正大集团二次融资,工商银行(4.69,-0.13,-2.70%)上海分行取代陆家嘴集团和重组后的新泰国银团,向正大集团提供了总计1.6亿美元左右的贷款。

    “到了2006年,正大集团需要陆续偿还早期的各种币种贷款,资金压力相当大。”上述银行人士透露,正大集团通过关系找到了上海社保,并通过一家股份制银行,获得了委托贷款。

    当时,社保方面给正大广场资产的评估是50多亿元,按照50%左右的抵押率,社保发放了25亿的5年期委托贷款,利率是按照同期银行利率水平上浮10%,大约7%以上。

    社保案发后,正大广场的社保资金借款清收首当其冲,但正大广场显然无力还款。于是在有关方面的协调下,以交通银行为牵头行,其余四五家银行参与组成银团贷款,以正大广场的房产作为抵押,向其提供一笔期限为8年、金额约25亿元的长期贷款。据银行人士透露,这笔贷款近期即将发放。

    保证借款企业资金流正常

    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形式进行投资的社保资金到底有多大规模,上海有关方面至今未予披露。但这当中大部分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则是已经公开的事实。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人士认为,目前清收的部分委托贷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抵押率过高(比如超过7折),风险问题较小,但同样违反国家关于社保资金的投资规定。

    上述人士说,从2006年底至今,上海企业年金中心陆续向部分借款人发放“归还贷款通知”,要求清偿本金与利息,并要求2月份清收结束,现在银行都在忙这件事情。

    “清收的力度很大,我们要跟企业(委贷中的借款人)一家一家谈,要求快速解决。”一家股份制银行高层说。清收委托贷款将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银行采取的主要的处置方式,包括抵押资产变现、债务重组以及再融资。如果房地产项目公司前景还不错,商业银行将其转化为自营贷款,也就是所谓的贷款重组;但如果房地产项目实力不济,将要求其变卖资产,如出售房产、项目和其他资产,尽快偿还资金。

    根据上海市《银团贷款合作公约》的约定,对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中长期贷款原则上要求组织银团贷款。所以,对于委贷规模较大的项目将采用银团贷款方式,而金额小的委贷项目则由单一银行接盘。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银行人士透露,此次社保资金清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借款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行,稳定度过目前的紧张时期。

    银行风险预期非常乐观

    在这场清收风暴中,银行资金的大规模介入,是否会引起风险转嫁?

    银行界人士的乐观超乎了想象,甚至不少银行都在争夺贷款重组项目。这部分的贷款规模目前无法掌握,但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分析,今年1月份信贷投放同比肯定超过2006年1月份,其中的原因肯定包括为弥补社保资金抽走后所造成的企业资金短缺,而由商业银行接盘的部分贷款。

    “(银行)主要是配合政府,一方面是希望与政府保持较好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如果项目情况良好,银行也愿意转化为自身的贷款。”参与正大广场银团贷款的一位银行界人士说。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很多不“违规”的社保委贷,抵押资产多为商业地产,其资产抵押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目前变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很多项目产权比较清晰,可以通过拆零变现的方式,从而照顾更多的利益。

    一位上海市金融系统人士指出,上海市政府此前公开要求连本带利收回委贷,关键是借款条件与方式是否与现有政策相符。“如果相符,没理由认为银行不能向涉及的企业贷款。而且,大家齐心合力,小心渡过难关,也是一件好事,防止市场失灵。”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方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