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哲
广大消费者将成为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最大赢家。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百姓为车加油将更加方便,得到的服务质量也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油品价格也有望在竞争中趋于合理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12月6日,国家商务部公布了《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随着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开放,一些过渡性、保护性政策将取消。民营企业进入行业的门槛降低,外资也将由“投石问路”转为“大举进攻”,中国成品油市场化大门已经打开。
石油产业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成品油市场的开放为中外石油公司提供了一桌难得的盛宴。国外石油巨头们早已摩拳擦掌,国内大石油公司目前也在积极应对改变。
如果说零售市场放开还没有引起巨大震动的话,刚刚放开的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资企业则意义重大,这为其在华业务提供了上下游的联动空间。当前,一些国外石油公司正在中国加紧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成品油分销网络,为全面进入我国成品油批发零售市场打基础。
近日,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欲与中石油联手在中国建加油站,加油站将借助中石油已有的物流网络销售俄罗斯公司生产的成品油。此外,其还将在中国设立一个炼油厂,并铺设一条石油管道,该管道是俄罗斯准备建设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一条分支。
面对外资油企涌入这一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也在逐步完善和培育市场,以求更好地保护我国石油安全 并提高自身竞争力。目前,业界要求推出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再次响起。我国燃料油消费一年只有3000多万吨,是石油期货交易的“探路者”。而成品油消费却将近2亿吨,原油消费超过2.5亿吨。由于没有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定价权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成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市场呼吁开办石油期货,以此影响国际石油价 格的形成,在国际石油交易中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地位。可喜的是,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已开始建立。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别位于大连、黄岛、镇海、岱山等沿海地区。首批建成的浙江镇海基地已开始注油。这一方面将对我国石油安全形成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石油期货上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大集团垄断地位将逐渐打破
两个《办法》实施后将打破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我国石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三足鼎立的新竞争格局。目前,壳牌、BP、美孚等跨国企业都已进入中国经营加油站、成品油零售和润滑油销售。但由于批发渠道被中石化、中石油垄断,这些跨国企业不得不采取合资方式开展经营。而在原油方面,外资公司几乎没有经营的先例。此次开禁,为外资争夺中国原油、成品油市场带来了机遇。
在中国最活跃的民营企业从事原油成品油经营,今后也将只讲条件不讲身份。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社会批发企业占国内成品油批发企业总数的33.4%,社会加油站占国内加油站总数的56.3%。随着新规定的出台和实施,这一比重可能还会增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开放对民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民营企业只要抓住机遇,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就会进一步获得发展,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一支中坚力量。
最新消息显示,企业无须拥有自备或者控股加油站也可拿到成品油批发牌照。这意味着,民营资本在申请设立成品油批发企业时,将不会因自备加油站数量未达标而被拒之门外。
新《办法》出台对各方的影响
《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后,原有成品油批发和仓储企业可以在办法实施之日起十八个月内进行整改,零售企业在六个月内进行整改。通过整合,有利于筛选出我国优秀的民营油企,使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对于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国有石油公司来说,短期内应不会受到太大冲击。首先,目前我国的油源主要由国有公司控制。虽然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但并不等于进口放开。成品油进口权短期内放开也是不现实的。其次,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主要油品供应商经过多年的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与系统布局,其品牌市场影响力已根深蒂固,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掌控能力在短时期内难以撼动。
世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进入给中国炼油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为了在开放的市场与世界顶尖石油公司竞争,中石油等公司已经在世贸保护期内学习了不少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为尽快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另外,国家发改委去年颁布的“炼油行业十一五规划 ”规定,在中外合资炼油项目中,外方必须拥有先进技术或原料供应能力,中方股东对合资项目相对控股。由于外资不能控股,其成品油批发业务将受限,客观上维护了国有石油企业对下游的控制权。
广大消费者将成为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最大赢家。新《办法》实行后,由于外资与民营油企的进一步参与,加油站数量将更加密集。事实上,全球著名的美孚、壳牌、道达尔、康菲、SK等公司虽然均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只有法国道达尔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在中国设立加油站。目前,北京单个加油站服务车辆达到2500辆之多,而美英等发达国家单个加油站服务车辆数是1860辆。可见,跨国巨头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百姓加油将更加方便,得到的服务质量也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油品价格也有望在竞争中趋于合理。
外资进入将考验国有石油企业竞争力
我国目前共有加油站9.2万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全资和控股的约占44%。国际三大石油巨头仅通过合资建立了3000座加油站,数量上只是中石化、中石油的零头。
表面上看,外资似乎对我国成品油市场冲击不大,但外资瞄准的是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随着我国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开放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跨国石油巨头将会变合资为独资,兼并收购民营加油站,构成完整的销售网络,并在我国营造油库、码头,开始销售自己的成品油。况且,这些世界巨头走的是高效的“大城市路线”,它们选择了广东、浙江、江苏等成品油需求量极大、利润极高的省份,这对于国内石油企业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但与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中石化的炼油能力、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仅为壳牌公司的66.6%、38.9%、27.9%和7.0%,与BP和雪佛龙等公司的差距更大。中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与法国道达尔公司相近,但油品销售收入仅为后者的1/3。
此外,我国的炼油装置平均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目前,全国炼厂平均年加工规模为250万吨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居主导地位的三大石油公司虽然已具备相当的实力规模,但其盈利能力、营销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以及对石油资源的控制能力都还有待加强。
李 哲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研发部
高级分析师
(责任编辑:悲风)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