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电网谜局

  各位好,这里是《新财富周刊》,今天让我们来关注电力行业。电被称为国民经济体的“血液”,其中,发电厂扮演着造血的角色、电力公司负责输送血液、企业将这些电消化掉,然后创造经济价值。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了他居民生活无法正常,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对此,相信有过停电经历的人都有切身体会。不过,停电之后,您是如何应对的呢?在河南登封,就有这么一个人、一个企业,他应对停电的方式有点复杂,并且引发了国家电监会的注意。

  董桂范:在2000年,我下井去检测工作去了,等我下井以后,上来的时候,上到半空中停电了,给我吊到井里面,整吊了四个小时。

  记者:悬在半空中啊?

  董桂范:悬在半空中啊。那真难受啊,就我一个人,就那么大一平方米的地方,你站着来回在这儿扭吧,什么也没有,上下吧下去一百多米,往上上吧上面一百多米,那是上不上,下也下不去。 登封电业局平均每天都停电,按电业局自己的记录,一年停电300多次。

  董桂范,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煤炭协会会长,一位拥有六座煤矿的煤矿主。他刚才激动的讲述说的正是自己遭遇停电的经历。他说,由于自己的煤矿没有电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出现灾难,所以他已经因为停电发了很久的愁了。在2003年之前,他的企业差不多每天都要停电。而在他所在的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像他这样遭遇的企业还有多家。

  孔德夫:就这个东西,就这个铝矾土。

  记者:它叫铝矾土。

  孔德夫:叫铝矾土,这在我们登封遍地都是,这在我们山上的石头特别多,到处都是,所以我们做钢筋的最主要的原材料,

  孔德夫,嵩山特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董桂范同处一地的一位企业家。他说,因为停电,他也已经痛苦很久了。

  孔德夫:2003年我们的供电局也给我们应该说有一个条件,答应我每一个月供我380万度。

  记者:够用吗?

  孔德夫:根本不够用。

  记者:你们得用多少每一个月?

  孔德夫:我们应该在当时我们的负荷应该用到1亿4。

  记者:1亿四千度,平均到每个月是一千多万度。

  孔德夫:那应该1200万度,至少1100万度。

  而根据大冶镇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冶镇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区域,因为停电,大冶镇正在面临着一个与电相关的危机:2003年,大冶镇政府为了摆脱煤矿资源枯竭的劣势,相继上马17家高耗能的磨料、磨具企业,进行产业调整,然而电力紧缺的局面让这些努力可能化为泡影。而自从2004年以来,大冶镇煤炭的产量又在500万吨以上,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煤炭开采。因为电使得煤矿企业关门,更是大冶镇政府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记者:如果这三十家关门的话,会对我们镇产生什么影响?

  李月峰:那是肯定毁灭性的打击。

  记者:毁灭性打击。

  李月峰:那肯定的。

  记者:我们一年的收入里面煤炭占了多少?

  李月峰:60%以上,或者60%还多。

  李月峰,大冶镇镇政府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停电对他们当地企业的影响,在他的口中言辞凿凿。他说,2003年,因为停电,大冶镇17家新建的企业已经变成3家。而为了能让镇里的磨料磨具企业正常用上电,李月峰成了专职跑电的。

  李月峰:通过政府打报告,跟电力公司协调,我们跟市政府协调,逐级汇报,没有什么结果。

  记者:你跑了一年多没有结果?

  李月峰:没有结果,因为那个东西,那不是说政府说了算的东西,因为电这个东西比较特殊。

  记者:现在大冶镇一年对电的需求量有多大?

  李月峰:如果按照现在大冶情况,我们一年需要20万负荷

  不过,他跑电的结果显然并不乐观。在万般无奈之下,镇政府和董桂范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董桂范:镇政书记就直接找我谈话了,说你们申请建这个站政府支持,第一句话就是政府支持,但是光考虑你们煤矿的供电,我感觉是不合适,他说老董你考虑一下,再留给一部分企业,建成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生产呢。

  他们由董桂范牵头,在2005年7月14日,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一家变电站,“登封石淙河110千伏变电站”,正式向大冶镇企业供电。当然,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家变电站,他们也正在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事关企业生死的抉择。

  大冶镇镇政府安监办副主任 李月峰:我所感受到的是在变电站没有建以前,这几十家企业,老板由于没有电,两年多没有生产,基本上处于破产的地步了,有电以后,这几十家企业红红火火生产起来,老百姓有活干了,国家有税收, 至于说触犯了什么,那是另外一回事。

  登封电业局安监科科长 张先中:叫我分析,他建变电站的目的非常清楚以盈利为目的。他是以盈利为目的。

  张先中,登封电业局安监科科长。

  登封电业局安监科科长 张先中:经过调查非常清楚,说情况基本属实,该变电站建设未按规定进行申报,第一条未办理相关的土地申请,第二,对外供电,未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第三,没有营业执照。第四,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第五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这个应该是国务院的机构非常清楚。

  董桂范私人建变电站的事情,不仅惊动了当地电业局,现在的登封电业局,甚至还惊动了中国电监会,2006年1月11日至12日,国家电监会与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前往登封市调查。调查报告认为,董桂范的变电站及线路建设未按规定进行项目申报,未办理相关的土地审批手续,对外供电未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并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勒令停顿整改。董桂范和他的变电站也走到了生死边缘。

  私人建变电站,您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这样的做法又合情、合理、合法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五条有这样一条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也就是说,董桂范的变电站肯定是不合法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私人不能建变电站,那董桂范不知道吗?他当初报批了吗?当地电业局就没有管他吗?而他变电站的电又是从哪个电厂接过来的呢?这一系列的疑问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也牵动了一场更加错综复杂的博弈。

  董桂范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变电站没有通过审批,不过他还是坚决的建了。他说,这实在是他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因为,之前,在他建变电站之前,关于停电的事情,他已经数次和登封电业局沟通,但是登封电业局并没有能够给他一个满意的回复。2003年,因为停电,董桂范停止了使用登封电业局的供电,从附近很少停电的大坪煤矿架了一根电线,他认为可以相安无事了。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淹没危险的主排水泵站的电源线路必须设两回路,当一回路停电时,另一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最大排水负荷。也就是说,他还必须再从另外一个变电战接过一路电线来,他再次找到了登封电业局。

  董桂范:电力公司非要把大坪煤矿线路解除才给我送电,不解除大坪煤矿的电就不给我签字。

  但是,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登封电业局的要求显得有些苛刻。使用我们的电可以,但是不能再使用大坪煤矿的电。可是,如果登封电业局再频繁停电怎么办呢?董桂范说,他是在被逼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自己投资建变电站的。不过,相应的问题似乎也出现了。那就是大坪煤矿、董桂范私人建的变电站、登封电业局自己的变电站的电都是从电厂接来的电,那这三家变电站的电又都是从哪家电厂接来的呢?如果同属于一家,那登封电业局还会同意董桂范建变电站吗?

  登封市经委副主任 马苗欣:

  这个事很隐讳,包括我们的登电集团老总提起这个就掉泪。

  马苗欣,登封市经委副主任。说起谁在给董桂范的变电站送电的事情他显得似乎有苦说不出。他告诉我们,董桂范变电站的电来自于登电集团的发电厂,而登电集团给这样一家违规变电站送电似乎也是万般无奈的选择。什么意思呢?

  登封市经委副主任 马苗欣:在2005年10月份国家电力委调研的时候,对登封电力存在问题了调研的时候,说着说着那老头七十多了,激动起来了,最后说我要克制自己,我不激动吧,我这电厂是并网电厂,让发祥公司解了, 说白了是电力部门给解了。

  马苗欣说,登电集团之所以给董桂范的变电站送电,是因为早在1997年一直并网发电的登电集团被电力部门从网上解网了。也就是说,登电集团成为了一座孤网,所谓孤网,就是没有供电网络的发电厂,发不出去电,登电集团岌岌可危,所以它们为了不让登电集团破产,不让电厂生产的电无用武之地,才在万般无奈之下自己选择了给董桂范的变电站送电的。也就是说,在登封存在着两张电网。一张是登封电业局调度管理的登封电网,主要以110千伏电压为主;另一张是登电集团所属的发电厂和其他电网衍生出来的孤立电网。而为了使这张孤立的电网能够顺利并到电力公司的网上,他们已经数次协调未果。

  记者:那时候就没有办法协调吗?

  白新亚:协调,也了协调多次。

  白新亚,登电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记者:多少次,记得吗?

  白新亚:至少是省市电业局,几乎是协调四五年。

  记者:这事就下不来。

  白新亚:下不来。

  马苗欣:就是领导协调,电力公司也说可以,也很积极,态度很积极,但是落实时候门槛太高了。

  记者:那这时候对登电集团来说,是基本没有出路了,按照一个正常的发电厂并网,这条路基本上是堵死了。

  马苗欣:那是堵死了,堵死了。

  记者:电厂不并网的隐患是什么?

  张先中:电厂容量越大,越不并网,它就像一个小孩在单独走路,它如果不并网相当于一个小孩在单独走路,有摔跤的可能,如果有两个大人并上网了,就像有两个大人,搀着他走。

  记者:不并网对发电厂意味着什么,你意识到的难道它们没有意识到吗?

  张先中:它们应该意识到,发电厂的技术人员也非常多,它们绝对知道这个危害。

  记者:发电厂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张先中:它是国有企业。

  记者:对啊,按照国有企业的思路的话,安全是第一啊。那他们为什么没有意识到。你推测是什么原因?

  张先中:我推测应该是经济利益。

  在登封市经委副主任马苗欣那里,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说法。

  马苗欣:登电集团在12000万千瓦的基础上又发展到,1985年又建了一个25000千瓦的电厂。25000千瓦的又成立一个在12000的电厂,成了两个25000千瓦的电厂,建立了以后,电厂就改成市委市政府了。后来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发展登封经济,就是把这两个电厂卖掉,卖了以后它在登封,发展在登封。

  记者:卖给谁了?

  马苗欣:说是卖给香港发祥公司了,实质最后它是把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员合资在一起的企业。

  记者:那就是说一开始卖给香港人了,其实是省电力局。

  马苗欣:还是省电力局也参了一个股。

  记者:就是省电力局在中间也参的有股。

  马苗欣:对。

  1997年在寻求恢复并网无果后,成为孤网的登电集团不想坐以待毙,登封市也不想让这座老电厂就这么死掉,于是,经登封市商讨决定,登电集团可以在其周围建一些企业,由这些企业消化掉登电集团发不出去的电。可是,保全下来的登电集团在寻求恢复并网的路上行走得更加艰难了。

  白新亚:供电局的理由是,发电厂只能发电,不能供电。

  记者:就说你发你的电,供多少电跟你没什么关系?

  白新亚:供多少电,就是说你机组发出来多少电你全部给我,你自己办的企业用电我再卖给企业,就是这个要求。

  记者:就是除了发电之外,跟电其他的事情你都不能参与。

  白新亚:你都不能管,都不能参与。

  记者: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供电局。

  白新亚:对。

  这个条件,让登电集团很担心:如果恢复并网后登封电业局还是不使用登电集团的电怎么办?或者使用很少造成电厂的亏损怎么办?把自己手中的企业交出去,发多少电还要经电业局的调配 —— 这个条件让登电集团犹豫了。在犹豫与协商之间,登电集团周围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民营企业。

  记者:有没有人跑到电厂来要电。

  白新亚,也有,为啥电厂发展起来供电企业,就是没办法,就是扩到这儿来用电。

  记者:那电厂往外发电,或者给这些供电企业卖电,都是一个价吗?

  白新亚:不一个价。

  记者:还不一个价,那企业是多少钱一度?

  白新亚:卖给企业呢,咱们登电直接卖出去是0.35分多。

  记者:0.35分多?那要是卖给供电局呢?

  白新亚:卖给供电局0.3元。

  据白新亚介绍,目前登电集团直供用户达50余家。2005年登封市的供电量中,它的供电量已经是登封市电业局供电量的两倍。而来自登封市的统计,由登电集团衍生出来的电网,共有110千伏变电站8座,35千伏变电站9座,总投入大约1亿多元。而登封市电业局拥有的变电站共有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公用变电站14座,还有2006年上半年投运的220千伏登封变电站。

  白新亚告诉记者,直到现在,登电集团也没有放弃并网的念头,因为只有在电网里,发电厂才能将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降到最低。但是客观事实是,无论是发电量的规模还是用电量的规模,登电集团都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登电集团给企业开出了每度电0.35元的价格,白新亚说这比登封电业局给企业的点便宜了0.2元还多。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面出现了:登封市有了两个电网。一个是登封市电业局调度管理的登封电网;第二个是登电集团所属的发电厂和其他电网衍生出来的孤立电网。由此,一场激烈的竞争开始了。

  其实,登电集团并不想把自己放在和电力公司同一个竞争市场上,它曾立下一个规矩:凡是曾经由登封电业局供电的企业,登电集团一概不予供电。目的是不与登封电业局直接冲突,但是董桂范的变电站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

  白新亚:当时一个是我的电要富裕,当时是出现这个情况,另外就是考虑整个大冶的经济发展,毕竟说大冶也是登封的一部分,整个大冶政府有困难,企业有困难了,我们又并不了网,又上不了网,有多余的电在这儿放着为啥不供用,那何必呢,你是企业,你放着东西不卖压着是干啥,是电这个东西你发出来就得供出去,是不能储存的。

  而董桂范的变电站在建成之后,几乎把电力公司挤出了大冶镇的电力市场。

  董桂范:电业局,每度电供到企业是原来供到我们企业是0.528元,再加上这一次电费调整,又调整了0.044元,就花0.57元多,再加上煤炭变压器一千瓦,加收20块钱的贴损,另外再加上每度电一分钱的线路维修费,所以说用户电电量大了,在0.68元到0.7元左右,用电量小了甚至就突破0.8元,

  记者:那你每度电收多少钱?

  董桂范:每度电0.352。

  白新亚:现在负荷是六七千万负荷。

  记者:六七万负荷是什么概念?能跟我们说一下。

  白新亚:一个小时是七万度电。

  记者:那这了不得数字。

  白新亚:了不得,一年就要出去几个亿呢。 那等于是老董这个变电站,一投入运行,一供电就是大冶地区的供电量,老董这全部给供完了。

  面对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之前登封电业局与登电集团的冲突开始升级。为此,河南省发改委在2006年专门召开了两次协调会议。据了解,会议商讨的结果是:一,对于董桂范的变电站,首先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二,对变电站的处理问题,由登封市拿出具体意见;三,解决登电集团的联网问题。 根据周刊记者的了解,在那次会议上,登封市政府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首先登电集团和登封电业局的电网联网,然后搞股份制经营,登电集团、董桂范和电力公司的电网以股份的形式共同存在。

  登封市经委副主任 马苗欣:对登封问题作为一个登封意见,人大代表意见,成立一个投资多元化,民营资本,管理明晰化,就参加,过去的多元素的投资,包括原来的变电站统统评估,归纳成一个大公司,股份公司,委托,还委托省电力部门管理,业务部门管理。

  对登封市政府提出的“搞股份制”,河南省电力部门当即提出了反对,如果登封市的意见得以实现,登封电业局将从电力供应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代管、托管的角色。这恐怕是电力公司不能接受的。它们对于“股份制”谈了自己看法。

  张先中:当然了,谁的电便宜我用谁的,这个道理只要你采访谁都高兴,是一个企业你也高兴,但是从整体的国家的利益上来说,你的税流失了,你让我分析还是国有资产流失。

  记者:你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

  张先中:那是当然的,你电收入的钱,他交到哪去?电等于是国有企业,它肯定流失,肯定是国有资产流失,你的电收入了,电业局没有利润可言,国有企业咋生存?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私人建的变电站,他卖的电盈利,全部装入自己的腰包了。很简单的道理,他的电再便宜,你电业局这方面包括对社会做贡献,电业局的职工咋办?

  2005年9月的协商会上,各方又拿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登封市政府,应该继续考虑“资产入股”的解决办法;河南省电力公司认为,应该由登封市电业局制定供电营业区内的电网发展规划,经政府批准后,由省电力公司指导帮助实施。同时,在保证投资人基本利益不受损失的原则下,可收购其投资的电力设施;郑州电监办认为应该将变电站和高压线路向登封市电业局有偿移交。而这些变电站不仅仅包含董桂范的变电站,还包括登电集团下属的变电站以及电网。对此,登封市政府还是希望能在“资产入股”的路上走得更远。

  登封市经委主任 马苗欣:我们意见由我们登封市人民是以电起家来的,经济发展了,这登封市的人大代表对政协召集会议作为议案提出来,尤其是2003年三届人大代表会,政协会议对政府施加压力,对登封电力体制得如何办、登封的老百姓63万人的资产如何管提出了疑问,说必须在近期内说给人民做个答复,有个交代。

  登封市政府认为,无论是登电的电网,应该属于登封市的全民财产。这又是从何谈起呢?原来,目前登封电业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电网是从1999年登封农网改造之后代管的,而这些电网原来的主人就是登封市。据了解,1998年全国农网改造之前,全国2400个县中,1800个县的11万千伏的电网资产属于地方,剩下的才属于中央。1999年整顿农电管理体制之时,大部分县的电网资产上收或者代管,代管人就是电力公司。在这场农网改造过程中,登峰也没有例外。

  马苗欣:委托代管人出了问题。 我们跟郑州有些单位部门的领导说,代管也是业务代管,现在的代管是人才物全代管,现在有些当地就是这么做。

  记者:人才物全都代管,人才物代管的结果是什么?

  马苗欣:登封市政府的东西你管不了。

  记者:代管的单位就是省电力公司代管。

  马苗欣:直属领导。

  记者:就是说登封的东西自己看着,但是自己却没有权利去使用它?

  马苗欣:对,要如果都登封管,这业务有人管理这样就好多了。你电力公司都是以后组建公司托管,业务上仍然是由你代管 ,这就没啥矛盾。

  2006年9月末,登封市政府专程到北京,拜访国家发改委,寻求解决办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输配分开,供电企业要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关政策正在调研和酝酿之中。目前,建立股份制供电企业,在政策上没有障碍,符合改革的方向,可以进行探索和尝试。而董桂范的私人变电站在经过线路整改之后,又开始了运营。

  记者:是谁来找你用电的都能要着吗?

  董桂范:谁来找我要电的,他现在有人给我打电话,我现在就通知设计部门去给他设计,甚至说他设计,他明天设计完后天就能开工。

  记者:你预计2007年变电站会赚多少钱?

  董桂范:我预计这2006年还没到底,2006年算着估计情况要再突破30万

  记者:2007年呢?

  董桂范:2007年我估计还要上升。为啥?用户人增加了。

  这是一场关于电的争论,一场因私人建立变电站而引发的争论。供电网络能否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原本属于地方的电网资产怎么处理,可不可以搞股份制?在河南省登封市,因为一个民营变电站,这些问题得以公开化。如今,登封市政府还在为电力行业股份制的构想奔波着,而河南省电力公司则坚持认为为了安全考虑,董桂范的违规变电站必须关闭。而董桂范,还在为他的变电站忙碌着。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成了摆在相关部门桌上的问题。这里,让我们期待着他们平稳解决。

(责任编辑:丁潇)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