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山西以"断电、断运、断贷"硬手腕截断污染的GDP

  污染重,执法难,是困扰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山西省各部门联合执法,以“断电、断运、断贷”的硬手腕,扼住了污染企业的生存命脉——

  截断污染的GDP

  面对环境污染重、执法困难大的状况,山西省各部门联合执法,以“断电、断运、断贷”的硬手腕扼住污染企业的生存命脉。

半年下来,全省切断了1000多家违法建设企业的用电、运输和贷款渠道,关闭环境违法企业和设施1200个,逼使200家企业淘汰落后工艺,上马环保设施。随之而来的是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提升:2006年一年,全省11个地级城市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707天,比上年增长8.67%。

  执法机制创新,强化环境保护的控制权、制约权和关停权

  近年,山西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倒数第一,废气和烟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2006年上半年,环保部门一次就查出1158个违法建设项目。

  如何有效治理污染?去年3月29日,刘向东刚刚就任山西省环保局长,田家沟村民对污染的投诉信就摆在了他的案头。刘向东当即派调查组赶赴孝义,一边调查,一边寻找对策。省环保局助理巡视员王景龙直言环保执法难:“限期治理与取缔的决定权攥在当地政府手中,环保部门又直接受当地政府领导,在这样的体制下,‘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原吕梁市环保局局长郭建新也向省环保局反映:“环保法规存在软肋,最多罚10万元,对企业而言,好比九牛一毛。”

  污染重,执法难,成为山西环保的老大难。在大量的调研之后,环保部门提出,一定要创新执法机制,建立一条公众参与、部门联动的统一战线,形成合力,打造“环保强势”。他们将想法向省委、省政府领导进行了汇报。

  不久,在省政府的一次工作会议上,省长于幼军忧心如焚:“山西要承认自己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等开脱之词不要再用。污染已是山西最大的软肋!”随后的省委常委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宝顺斩钉截铁:“山西决不要污染的GDP !”

  从此,山西全面启动了大规模的环保行动——蓝天碧水工程。决定投入805亿元,用5年时间对全省密集分布的污染设施进行集中治理,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山西决定,由环保局和银行、铁路、电力、国土、煤炭、公安等14个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19项制度,提出对污染企业实行断电、断贷、断运输,强化环境保护的制约权和关停权。

  截断“污染的GDP”!山西治理环境的绝地反击,正式打响了。

  “三断”重拳击中要害,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三断”措施,正如三把高悬的利剑:断电就是拉闸限电,断贷就是停止贷款,断运就是限制运输计划。山西省环保局助理巡视员王景龙说:“对污染企业切断这三个环节,就扼住了企业的生存命脉。”山西对违规建设项目、未经批准建设的项目、属于政策规定淘汰取缔的项目,以及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通知电力、银行、铁路和公路部门断电、断贷、断运,联动惩治。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孝义市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去年9月6日,企业负责人接到“三断”通知,一时不知所措。这家企业每年为当地创汇8000多万美元,为农村安排劳力1300多名,每年带动当地运输业创收1000多万元。如果实行“三断”,企业将会搞垮。一时间,说情、威胁、告状者不断,省环保局压力重重。刘向东态度坚定:“我们不能为眼下利益而粉饰矛盾,姑息迁就。”环保局断然对金晖公司实施了“三断”,限其两个月内完善环保设施、补齐手续。金晖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不得不拆借数百万资金,完善了所有环保设施,并向环保局申请验收,才免被“封杀”。

  初战告捷,振奋人心。然而,一些污染企业也拿出自己的对策来对付省里的政策。吕梁市一大型企业遭遇“三断”后,不以为然,企业负责人说:“铁路堵了咱走公路,没有票子咱绕着借。”久拖不治,企图过关。哪知,大限一到,政府领导、公安武警等悉数到场,他眼瞅着厂房被炸毁拆除,追悔莫及。河曲县的一家企业贿赂电工,私自为其送电,继续非法生产排污,公安部门将这两名电工依法拘留。

  山西把“三断”举措推向全省,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临汾市尧都区和翼城县自拆20座违规炼铁高炉,从此抬高了准入门槛。吕梁市一个月内就关停违法建设项目200多个,50多户受限的企业全部上马了环保设施。

  既解决环保问题,也缓解了工业用电、铁路运力紧张状况

  以“三断”措施为主体的联合执法行动,给山西带来一份骄人的成绩单: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3.56%,晴好天气增加的同时,经济增长也保持了11.5%的较快增速。山西省环保局法规处处长王志朝说,联合执法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工业用电、铁路运力紧张状况,避免了金融风险,取得了多赢效果。

  其实,受益的还不只是联合执法的这些部门。孝义市一年关停了17个焦化企业,尚有8家企业受限“三断”。阵痛之后,孝义迅速向又好又快的经济运行方式靠拢。市长张旭光说:“‘断腕’治污磨炼了孝义的经济调控能力,是一次经济转型的机会,是压力,更是动力。”入冬后,孝义市给170户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全部取缔了铝矾土倒烟窑企业,全部完善了水泥行业的配套除尘设施,完成了县域循环经济 规划。新年后,孝义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四大工程”,决定拿出4亿元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扶持新型产业。

  今年2月份,山西环保局决定再对117家企业实施“三断”,媒体公布后,老百姓拍手称快。在河津市,当地村民王海涛看到海鑫公司即将受限,高兴地说:“政府早该动真的了,自从这些企业建在村边,麦子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亩产减少了一半。”

  不过,污染容易治理难,破坏容易恢复难。刘向东说,山西的污染源于多年的积累,要彻底遏制,仍然任重道远。

  山西要求所有电厂必须在2007年底前完成烟气脱硫。针对全省179台发电机未完成限期治理燃煤机组情况,去年,环保局提请省政府决定延期治理127台,停产治理32台,关闭29台。新的一年里,环保局还要依法关停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燃煤电厂。刘向东说:“这将又是一场硬仗。”(罗盘)

  让污染者无法生存

  宁交罚款 不治污染 王伟 绘

  看到这一题目,有人可能会反唇相讥:现在许多地方的污染企业被各种保护伞罩着,日子过得舒服着呢。哪有什么生存危机?

  如此诘问不无道理。就全国而言,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领导到平民百姓,大家的环境意识一年比一年强,但在环保实践中污染企业如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的态势还未形成。人们耳闻目睹的是污染企业仗着自己是利税大户“谁也不怕”,地方政府则千方百计“护犊子”,主要污染物排放有增无减。

  最近有位人大代表调查发现:某地一家企业听说上治污设备要投入1亿多元,竟然放言:这些钱交100年罚款也够了,我干嘛要去治污呢?企业宁交罚款也不治污,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规者之所以出此对策,并且屡屡得手,是因为他们击中了政策的“软肋”。这一“软肋”要么是政策本身不够严密,要么是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

  环境保护难道没有“杀手锏”?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惩罚严重违规的4个地方和4大电力集团,业内称为“雷霆一击”。从最近反馈的情况看,除少数企业仍然无视禁令、我行我素之外,多数违规项目陆续整改,说明这记重拳打在了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痛处。但专家指出,治理污染不能光是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如果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环境保护的“杀手锏”会威力更大。

  这时候,山西治污“断电、断运、断贷”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山西人并不讳言近几年身陷污染重围,这次是痛下决心,动真格的了——调动环保、银行、铁路、电力、国土、煤炭、公安等14个部门,对污染企业来个反包围。此招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各职能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围得紧,卡得严,几招下来,加大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逼迫它们趋“利”避“害”。这是环保执法机制创新的可贵探索。

  当然,实行“三断”,电力、铁路、银行等单位的部门利益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但相比污染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相比治理污染的巨大开支,相比“违法成本低”对全社会价值观的玷污,相比污染得到遏制的整体和长远效益,这些损失是值得的。“君子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解决当今环境问题,需要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

  除了山西,全国还有一些地方被污染包围。我们期盼这些地方的决策者,不要继续陶醉于污染企业“拉动了GDP,创造了就业 ”等等“政绩”之中,让违规者在环境执法的风暴中一次次“突围”,必须切实转向科学发展轨道,动员社会力量,组成强大的环保统一战线,让污染者无地自容,无法生存。(武卫政)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向东 | 金晖 | 王景龙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