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商业媒体 > 《亚洲资本》媒体专区 > 第19期精彩文章

记慈善家、香港慈云阁董事局永远主席林世铿

  主席台上的林世铿挺胸昂首,目光炯炯,黑里透红的肤色和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不禁使人想到岁月镌刻的痕迹,想到雨雪风霜留给主人公的顽强、坚忍与刚毅。

  一袭淡黄色的中式长衫,穿在林世铿略显清瘦的身上,飘逸而洒脱;对襟的纽襻和盘龙篆字图案,使他显得与众不同。

  我问他:这样的捐赠活动经历过多少,是否记得?他说:只要做事,并不想抛头露面。我又问:半生艰苦创业,晚年慷慨捐赠,为什么如此变化?他只说了四个字:“甘从苦来”。

  艰难困苦少年心

  一篇介绍林世铿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饥饿是‘有益’的,晚年的林世铿回忆起当年的饥饿,他觉得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摧残,同时又是对生命的磨炼。一次次与饥饿的搏斗就是一次次对生命的挑战,正是这种挑战使他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不畏困难,跌倒后又能站起来。”

  193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林世铿出生在广东省惠来县葵潭镇玄武村林厝巷儒林第的一间小屋内。

  林世铿的祖父林燕捷是清末秀才,一直在葵潭教书,培养了许多弟子。父亲林四川没有读书,结婚后开了一间杂货铺,勉强维持生计。林世铿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但二哥林腊里从小就卖给他人。

  林世铿出生后的几个月,是林家最“红火”的日子,添丁进口,林四川的生意也有了起色。但好景不长,三个月后,灾难发生了,林四川与驻在葵潭的国民党兵发生争执,不由分说被枪杀,留下30岁的妻子余奕妹,留下来到这个世上刚刚三个月的林世铿。

  年纪轻轻守了寡,还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村里人风言风语,说余奕妹迟早会改嫁。然而,外表柔弱但内心倔强的余奕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知道,此时此刻,她不能倒下,她要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年幼的儿女们撑起一片天。在林世铿童年的记忆里,穷困潦倒的家境与母亲坚忍顽强的心志是交织在一起的。

  母亲开荒种地,种蕃薯、种蔬菜,让儿女们填充饥饿的肚子;母亲拿起扁担去挑盐,挣几个小钱,偶尔买些米或鱼肉,让全家“改善”一下。顾不上还在吃奶的林世铿,便将他放在洗澡用的木桶里,睡了,在木桶里挨转(“挨”,在木桶里颠簸的意思);醒了,还是满桶挨转。林世铿因此得了一个名字:林挨。

  就这样,在无数次挨转中,林世铿慢慢长大了。为了帮助母亲挣钱养家,林世铿6岁时便跟着哥哥林木喜到林厝祠堂,跟着大人们学习编竹笠。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大人孩子在一起,林世铿很兴奋,但贪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他经常丢下手中的活计,跑到祠堂外边去玩儿。每到这时,哥哥便忍不住斥责他,甚至动手打他。挨了打的林世铿向母亲哭诉,母亲一面要哥哥多讲道理,不要动不动就打,一面要林世铿听哥哥的话,不要贪玩,要有志气,要有志向。

  从此,林世铿暗下决心,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做得快。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林世铿很快掌握了编织竹笠的手艺,最多时每天能编10顶。长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不简单。

  穷困往往伴随着饥饿,林世铿对饥饿有着切身的感受。1943年,惠来大旱,全县15万人死于饥饿疫病,林世铿的二姐就是那时饿死的,林世铿也饿得昏死过去。是母亲急忙到邻居家乞得一碗稀粥,用汤匙撬开林世铿的小嘴,一汤匙一汤匙喂下去,终于盼来一息微弱的游丝,从死神手中捡回一条小生命。

  终于,天降甘霖,土地有了生机,虽然林家的山坡地仍然颗粒无收,但一些人家种在旱田的稻谷断断续续有了收获。一天,邻居阿婶见林世铿实在饿得可怜,特意为他煮了新米粥。12岁的林世铿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粥,一下子什么都忘了,只顾吃了一碗又一碗。阿婶见状,一个劲儿地劝他不要急,慢慢吃。但饿极了的林世铿哪里听得进,直吃到肚子发胀才停下来,向阿婶叩头致谢,告别回家。没想到刚进家门,饥饿了几个月的肠胃经不住突然而来的负担,一下子翻江倒海般剧痛起来。林世铿坚持着没有哭出声,直到休克过去。母亲再一次惊怕了,急忙请来有经验的长辈抢救,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大饥与大饱,都让林世铿与死神擦肩而过,难怪他说生命在这种摧残与磨练中经受挑战,变得愈发坚强。

  转眼间,林世铿14岁了,母亲决定送他去读书。学校离家不远,班上的同学不多,但大都比他年幼,林世铿很难交上朋友,梦寐以求许多年的学校反而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对学校的向往打了折扣,对读书的兴趣渐渐消退,他宁愿每日在溪边玩耍,却不愿走进教室的大门。

  林家曾是书香门第,林世铿的祖父、曾祖父都是秀才出身。母亲企盼儿子读书识字,有所作为,林世铿却无心向学,这让母亲大失所望。她把林世铿叫到身边,劝他咬紧牙关,坚持读下去。但林世铿已经铁了心,表示再不要上学了,要到西岭去捡锡尾。就这样,不到两年,林世铿便辍了学,重新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

  回忆这段经历,林世铿经常对子女们说,他拜过孔子,但没进孔子的门,希望子女们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在林世铿看来,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人生就是一个大课堂,学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实践这门课程。不过,林世铿还是要求子女们读书成才,并且希望家乡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林世铿希望自己经受的苦难不要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重演,希望自己失去的成为永远的过去。

  惠来一带含有丰富的锡矿,洗锡尾就是将已经选过的锡矿土重新筛洗,洗出锡石拿去卖。

  与其他洗矿人相比,15岁的林世铿年纪虽小,却很会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他不像别人那样抢到一些残剩矿土就拿去筛洗,而是专挑那些被矿工认为含量少而弃掉的矿土,因为这些矿土未经筛选,含量反而比那些经过筛选的矿土高很多。他一面洗锡尾一面琢磨,居然找到了含量更高的矿土,这使他的收获总是比别人多。不仅如此,他还别出心裁,修建了两个洗矿池,并对洗矿工具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样,别人每天只能洗一斤锡石,他却可以洗五斤。

  几年的洗锡尾生活中,林世铿的聪明灵巧和吃苦耐劳得到公认,他成了西岭锡矿一位小有名气的洗锡能手,初次尝到成功的喜悦。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给血气方刚的林世铿带来无限希望和期盼。不久,他被安排在西岭矿业社工作,无论干什么都很出色,还协助矿上的工程师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矿脉。50年代的大炼钢铁热潮中,他以头脑机灵、有组织能力被任命为炼铁厂副厂长。为了把生产搞上去,他曾经连续12天没睡觉,直到累病了住进医院。

  每到困难关头,林世铿总能拼搏再拼搏,坚持再坚持,绝不轻易向命运低头。我想,是少年时的艰辛磨难和母亲的谆谆教诲锤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的品性,校正了他的人生坐标,为他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这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赤手创造新天地

  1959年,28岁的林世铿几经辗转,终于踏上香港这块陌生而神秘的土地。当时的香港,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命运之神并没有向林世铿微笑,等待他的是更加严峻的生存考验。

  林世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潮商开办的塑胶厂打工,制作塑胶花。当时生产塑胶花的机械化程度很低,由于机械压力不够,必须用人力辅助压模,才能成型。每压一次,还要用手把模具和机械上残留的塑料撕掉。林世铿人瘦体轻,为了保证力度,每一次都必须跳起来往下压,而且速度要快,否则出来的就是次品。第一天,林世铿得到8元钱工资。

  干活时没感觉,待到脱掉手套准备洗手时,林世铿才发现满手起了血泡,痛得一头是汗。老板见状要他休息一天,他却说这算不了什么。可第二天干活就不一样了,每压一次,手掌都钻心地痛,手套上慢慢渗出血迹,但林世铿一直忍着,直到收工。第三天,林世铿只能戴上两个手套干活,收工时要把双手泡在茶水里,等里面的手套泡软了,才能慢慢脱下来。

  林世铿告诉我们,整整半年,他的手一直没有好过。

  1960年,省吃俭用有了一点积蓄后,林世铿买了一台二手压塑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没钱雇人,所有活都得自己干,每天一早出去交货、找销路或者买原料,午饭后没有休息就开始生产,晚上十点以后检查修剪包装产品,准备第二天交货。

  正当林世铿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香港的塑胶花行业因为生产过剩,造成大量积压。林世铿的产品销不出去,没有资金周转,只好关掉机器,卷起袖子重新打工。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结束了。

  1963年,林世铿到香港已经三年了,凭着几年商海历练,他敏锐地感觉到香港制衣业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决定投身这一行业。

  凭借良好的人缘和信誉,他从朋友处借得资金,在慈云山道23座的地下室租了3间小厂房,购买了6台别人淘汰下来的脚踏缝纫机,招来6名车工和1名技术员,代人加工成衣。

  林世铿说,那时我每天早晨5点就要起床去领原料,然后拿回厂里加工,第二天早晨要按时交货,还要保证质量。如果出现次品,不但以后领不到活,还要赔偿人家。我跟工人们说一定要提高缝制技术,厂里生意好了,大家的工资也会提高,如果没有生意,大家都没有饭吃。我们出厂前要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所以每一批成衣质量都过关,那些老板都很信任我。

  抓质量,讲诚信,这是林世铿做人的原则,也是他从商的原则。

  很快,林世铿的生意红火起来。1964年夏天,他的加工厂发展到25台电动缝纫机以及两台裁车,有了20多名熟练工人。

  1965年,林世铿在慈云山旁的空地上用铁皮盖起了厂房,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企业,他满怀信心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这一年秋天,美国服装企业雅美公司的老板到香港考察,对林世铿的产品质量十分满意,认为他的产品完全可以走向国际市场。

  美国同行的提醒让林世铿茅塞顿开,一个将企业做大并走向国际市场的蓝图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1966年,林世铿租地扩建厂房,正式创办香港益丰制衣厂。

  雅美是一家跨国服装生产销售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相当高。益丰生产的服装全部包销给雅美,然后由雅美销往世界各地,“哈那衣”(劳动服)就是益丰的拳头产品。

  正如企业的名字一样,益丰的事业日益丰盛,产量和效益连年上升,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林世铿与朋友叶庆忠商量后,决定购置新的厂房。1969年9月,益丰制衣厂新蒲岗新厂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

  生产稳定之后,林世铿觉得有必要走出去,亲眼看一看市场。他的第一站选择了欧洲,用一个月时间考察了7个国家28个城市。在莫斯科,一家商场的经理得知他是“哈那衣”的生产者时,立即表示由衷的钦佩及合作意向。林世铿坚定了把前苏联及东欧地区作为自己战略目标的决心,并确定把劳动服作为开拓欧洲市场的拳头产品。

  为扩大生产规模,林世铿再次购买了工业大厦两层1600平方米厂房,同时增加了几百工人。在设计上,林世铿要求充分尊重东欧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习惯,虽然是劳动服,也要美观大方、舒适实用,同时强调产品的特色,提高竞争力。

  由于设计新颖、质量上乘,益丰的劳动服走红东欧,独占前苏联。上世纪70年代,益丰每年销往前苏联的劳动服都在100万件以上。而越南市场批发销售的棉衣, 80%以上也是益丰产品。

  有人说,林世铿“一衣”振益丰,“一衣”占市场,“一衣”定天下,林世铿则说:“做企业,一是靠质量,二是靠信誉,三是靠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质量好,人家才要你的产品;有了质量,人家才相信你,也才有信誉;另一个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林世铿对产品质量的重视:1966年,林世铿开办了香港第一家皮衣生产企业,产品很快得到欧美市场认可,并与内地许多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关系,成为香港皮衣业的旗舰。1973年,香港皮草皮革市场原料供应紧张,林世铿却在那一年的春季广交会上签订了近亿元的购货合同。谁知,这批原料运抵香港后,经检验全部为次品,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林世铿的货款已经全部交付,为此欠了一大笔债。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些皮货商找上门来要这批货,甚至答应加价批发。如果这样,林世铿不仅可以挽回损失,还可以稳赚几千万元,但他坚决不卖。他想到的是,这批货质量不合格,转销出去,尽管可以赚钱,但却坑了人,自己的信誉也就没有了。这种损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

  林世铿说:“我的合同协约是签订在心上的。纸上的协约可以撕毁,心上的合同撕不掉。我不会讲好听的话,但有一条,就是老老实实做生意,讲实话,干事规规矩矩。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有信心。”从艰苦创业到取得辉煌,“诚信”始终是林世铿的致胜之道。

  1982年,林世铿开始实施进军美国市场的战略,第一步是派刚刚从美国大学毕业回到香港的大儿子林金招去纽约创办营销公司。此前,林世铿的服装和皮衣都是按照国外销售商提供的订单生产,然后由销售商销往各国。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不仅可以减少许多中间环节,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面对市场,了解市场的瞬息变化。

  林金招没有辜负林世铿的期望,很快成立了益丰(美国)皮革皮草有限公司和KC皮革皮草有限公司。KC牌皮衣迅速得到美国消费者认可,成为名牌产品。林世铿的国际化战略取得成功。

  一片爱心有慈云

  慈云山位于九龙狮子山麓,曾经一片荒凉。后来,香港政府在这里开发住宅区,人口渐渐多了起来。慈云山下有一座招利伯庙,是一位揭阳籍商人用揭阳渔湖的材料建成的,因此备受潮汕人尊崇,香火日盛。

  招利伯本姓张,南宋人,祖籍燕京。金兵入侵南宋后,招利伯在家乡抗击金兵,失败后南下避乱,在揭阳渔湖授徒讲学,赈灾济贫,广办善事,被渔湖人民称为“善长”。金兵继续南侵,招利伯感慨国土沦丧,痛心宋祚危亡,愿以身代众生解兵燹之劫,投榕江而亡。

  招利伯的庙宇原先设在新界青山,以后迁至观塘,再被移至九龙湾,1967年迁到慈云山下,并在益丰制衣厂旁建造了三间铁皮小屋,供奉招利伯、天地父母和三清老君。林世铿的益丰制衣厂与招利伯庙一前一后落户慈云山下,比邻而建,招利伯庙遇到任何困难,林世铿都会挺身而出,竭力承担。

  1968年,在林世铿的提议下,招利伯庙更名慈云阁,并由林世铿出资,在慈云山上圈地建设。1969年,香港民政处征地兴建慈云山警署,益丰制衣厂和招利伯庙都得搬迁,林世铿再次提议慈云阁建在山上,并承诺提供资金。慈云阁理事会见林世铿如此热情执着,一致推选他为慈云阁总理。林世铿与叶庆忠、连增杰等好友商量,一定要把慈云阁办成仁爱堂、东华三院那样的机构,慈善为本,济贫救灾。

  1970年,慈云阁正式动工,最先兴建的是招利祠和清虚天宫。林世铿一边策划招利祠的建设,一边收集整理招利伯的事迹,并用大理石镌刻了张招利的生平传略,称赞其“为生安贫乐命,暇则勉人为善”,饥荒之岁“力倡举办赈济,以身作则,收尸拾骨,乐善不疲”的精神。理事会决定把这个不牟利、不搞募捐活动的慈善机构正式定名为德教慈云阁,并推选林世铿为会长。

  1973年,林世铿的母亲不幸去世,由于种种原因,林世铿没有回家奔丧,而是在慈云阁举行悼念仪式。由此,林世铿想到,香港虽有公墓和寄放骨灰的地方,但那里收费较高,并且不能满足一些同胞祭拜做法事的习惯。为使下层居民特别是潮汕同胞生有所孝,死有所居,林世铿在慈云阁捐资修建思亲堂,以后又建了爱亲堂、孝德堂、孝思堂,供人们供奉灵位。

  慈云阁内,有一碑记:“本董事局永远主席林世铿先生遵从令堂余太夫人乐善好施之遗训,率同仁重建慈云阁并创立赠医施药诊所,分文不取。”林世铿1970年起就自己掏钱,以慈云阁名义向贫困家庭赠医送药。1973年母亲去世后,更增强了他创办诊所的决心。

  初创的诊所面积不大,由于求医者日益增多,很快扩大了规模。那时,慈云阁收入甚微,赠医赠药的费用大都由林世铿独自承担,据测算,以每天70人计,每月开支20余万,一年就是两三百万。1978年,改扩建的诊所竣工,慈云阁董事局刻碑纪念,称赞林世铿“斥钜金数逾港币佰万建所址,亲自策划,务使诊所长为病家保姆,其胸怀之豁达,乐善不疲,古之长者殆犹是焉”。

  林世铿不但在慈云阁扬善施德,还把善事做到东华三院、港九德恩善堂和仁爱堂,支持这些机构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因此当选为东华三院董事局主席、港九德恩善堂永远会长、仁爱堂董事局主席、慈云山街坊福利会会长,受到香港民政司、民政署的嘉奖。

  1985年2月,经香港政府注册批准,慈云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林世铿当选董事局永远主席。

  慈云阁创办以来,每遇灾害发生,总要派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救济。1972年6月,官塘秀茂坪发生山泥倾泻事件,100余人罹难,慈云阁一面聘请法师举行法事,一面赈发大米和棉被,救助无家可归的民众。1974年香港马仔坑火灾,慈云阁立即赠送衣服、棉被和现金给灾民。在慈云的历史上,每年用于赈灾济贫的大米上万斤,棉被近2000床。

  80年代初,慈云阁开始分发利市钱给老人,起初每年分发三四千人,每人每次10元。以后老人数量增加到七八千人,利市钱也增加到50元、100元。1996年,林世铿专门召开敬老大会,连续三天赞助敬老斋宴300余席。敬老大会上,他给每位65至80岁的老人发利市钱500元,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利市钱1000元,给95岁以上的老人发利市钱1000元和一面一两重的足金金牌。

  慈云阁初创时期,经济紧缺,林世铿每年都要拿出上百万元捐给慈云阁,再由慈云阁把这些钱用于救助各种灾害的受害者。80年代中期以后,慈云阁的收入逐渐增加,林世铿才不需要每年拿出那么多钱来。据介绍,慈云阁是一个不牟利机构,经济来源主要靠各“堂祠”管理神位的资金收入,每年用于救灾济困、赠医施药的款项高达数千万元。

  改革开放以后,林世铿回到家乡,也让扶危济困的慈云精神惠及故乡的亲人。

  1980年,惠来县遭受台风袭击,损失很大。林世铿得知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在香港的潮汕人,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共捐出38万。在当时,38万不是小数目,解决了大问题。

  1987年,林世铿率先捐资,在葵潭建起敬老院,村里的老人再也不用为生活担忧。

  1993年9月,强台风横扫惠来全境,40多万人受灾。得知消息当晚,林世铿夜不能寐,第二天一早便打电话给惠来县政府,表示认捐100万元。台风过后,他驱车赶到惠来,察看灾情。

  1994年6月,强热带风暴袭击粤北,清远市连遭暴雨或特大暴雨袭击,一时间江河横溢,200多万人受灾。闻知灾情严重,林世铿从香港赶到广州,找到副省长欧广源,询问灾情,并先后捐出600万元,支援清远抗灾。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身在香港的林世铿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利用回揭阳参加政协会议的机会,发动与会委员为灾区捐款。

  2002年,林世铿与其他人士出资320万元,支持惠城镇东陇村的改水工程,使5万多东陇村民从此告别饮用半咸半淡的黄土水的历史。

  2004年“5.8”龙卷风袭击中,惠来县岐石镇览表村受灾严重,倒塌房屋192间,许多村民无家可归。得知灾情后,林世铿当即捐出20万元购买大米、油、衣被等救济物资,发给灾民。并与惠来实业家方泽强共同捐资650万元,创建“世铿新村”,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世铿新村”占地50亩,建设楼房式套房88套,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并铺筑了水泥路面,配套了水、电、消防设施及新村大门,是一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农家村居。

  林世铿最看不得乡亲们受苦受难,他的哥哥林木喜说,林世铿小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有人家里穷,生了病拿不出钱,他马上会帮忙找钱。实在没办法,还曾到林木喜的锡铺里偷拿钱物,帮助人家度过难关。

  采访时,林世铿对我们说,男人有三个责任,一是孝顺父母,二是养育子女,三是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说这话时,林世铿的面色很凝重,看得出,这是发自肺腑的声音。现在,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儿女们个个长大成人,不再需要他的照顾,三个责任只剩下一个,就是救危济困。对于林世铿而言,他所做的一切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举,而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一个成功男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我想,这是他乐此不疲的动力,也是他持之以恒的根本原因。

  山山水水故乡情

  林世铿1959年到香港,用他的话说,是自己批准自己去的。1979年,阔别20年,林世铿再次踏上家乡惠来的土地。此时,香港的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化浪潮方兴未艾,林世铿在香港的事业如日中天。

  回到家乡,望着熟悉而陌生的村庄、农田,林世铿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家乡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其实,早在回乡之前,林世铿就通过大哥林木喜了解到家乡的石卵路几十年不变,又脏又乱,泥泞依旧,因此萌生了捐资修路的念头,可惜未能实现。亲眼目睹家乡仍然没有摆脱“未到葵潭先买水鞋”的尴尬后,林世铿决定,回乡后的第一件事是把葵潭的大小街巷铺成水泥路面。为此,他先后购买了5000吨水泥,仅此一项就花费60余万元。

  1992年,葵潭镇政府决定修建兵营大桥,改变数万山区群众靠摆渡过河的境况。可是,修建200多米长的大桥需要几百万元资金,政府拨款和各界捐助只有170多万,还有很大缺口。这时,林世铿表态,大桥一定要建好,所缺资金由他筹集。1994年,兵营大桥竣工,慈云阁共捐款185万元。为感谢林世铿和慈云阁的资助,大桥被命名为“慈云大桥”。在此前后,长春桥、吉成桥、长埔桥、葵亭桥、南照埔桥、五十三坎桥,一座座由林世铿和慈云阁捐建的桥梁在惠来土地上凌空飞架。

  岐石慈云大道全长21公里,是岐石镇区的主干道,内连辖区10个行政村,外接省道内隆路,2004年1月竣工,总投资1590万元。其中,路基、涵洞、桥梁及大门等工程由林世铿捐建。岐石慈云大道的竣工使用,使岐石镇基本形成村村连接、四通八达的硬底化交通网络,对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多年来,林世铿不断地在葵潭以及惠来各村各镇捐资修建大大小小的道路、桥梁,总投资数千万元,大大改变了家乡道路交通落后的面貌。

  林世铿对家乡的经济建设同样倾注了心血,他认为,国家的政策开放了,惠来要走发展工业的路子,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此,他邀请惠来县和葵潭镇有关领导到香港和深圳参观,开拓他们的视野。

  1983年,在林世铿倡议下,葵阳工业区成立。林世铿率先在工业区成立葵铿皮草厂。在他的带动下,林宝喜、林庭锋等港商陆续在工业区投资办厂。1984年4月,惠来县政府决定把葵阳工业区建成惠来第一个对外工业区。惠来县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业,惠来人摆脱了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惠来的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年的惠来县县长方锦明还记得,1980年元宵节与林世铿第一次见面时,林世铿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我是中国人,出生在惠来,居住在香港,我对家乡有感情,要爱国爱乡做贡献。第二句是,发展经济靠人才,人才要培养,要办好学校;再一个是要发展生产靠人力,人力要健康,健康要有医院,我要建医院。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林世铿就出资支持家乡玄武小学的建设,到1980年,先后捐助近30万元,满足了玄武村及附近村庄儿童的入学需要。回乡后,他首先出资28万元,在葵潭中心小学建成一座拥有18间教室、24间教师办公室、一个会议厅的综合性教学大楼,大大改善了葵潭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后来,他又出资30余万元,为学校教师建宿舍楼。

  河林乡是革命老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到了90年代,校舍破旧、学位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林世铿得知情况后,委托县里几位离退休老干部调查了解,得到具体数据后,一次拿出280万元,由当地政府一座学校一座学校去改造。

  1996年8月,林世铿斥资3500万元兴建的惠来慈云世铿学校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校占地100亩,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是当地环境最优美、设施最完善、设备最先进的一所现代化学校。1997年11月,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欧广源视察该校,欣然题词:“兴学育才”。

  揭阳一中是一所有着260多年历史的名校,因教学成绩突出而享誉粤东地区。但是,近年来学校校舍老化、教室拥挤等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学校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为使百年名校焕发青春和活力,2005年,揭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揭阳一中新校区。闻知此事,林世铿又一次慷慨解囊,捐出建校资金5000多万元。新校区总面积165亩,按全国示范性高中要求设计,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善,管理和教研也都实现信息化,2006年秋季开始招生。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揭阳市惟一的高等学府,投资巨大。林世铿与广大侨胞纷纷捐资出力,学院最大的主体教学楼就是林世铿捐建的。

  林世铿不仅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的助学足迹还遍及潮汕地区的揭西、饶平以及内地的四川、贵州等省,饶平龙湾学校,内江交通乡红星学校、东兴区田家村学校,乐山市夹江县永兴乡学校、青神县南城乡学校都得到他的慷慨帮助。在他的大力资助和积极倡导下,一座座新学校拔地而起,一所所破旧不堪的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许许多多农村娃告别了简陋拥挤的校舍,坐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林世铿单独或参与捐建学校30多所,其中包括10所中学,1所大学。为发展教育事业,近两年来,揭阳社会各界捐资达3亿多元,其中林世铿一人捐资即达1亿元。

  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林世铿深知缺医少药的痛苦,深知医疗卫生条件与广大民众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息息相关。目睹家乡医疗设备简陋,偌大一个县城只有200张病床的状况后,林世铿立刻动员同行的香港参观团成员捐资50万元,修建惠来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以后,林世铿又捐资惠来县人民医院修建传染科住院楼,添置医疗设备。

  葵潭卫生院1952年成立,1956年才在元帅爷庙基础上扩建120平方米用房。大炼钢铁时,林世铿昏倒在高炉旁,送到卫生院抢救,由于缺医少药,只好转送汕头,这件事令他印象深刻。1978年前卫生院陆续增设了手术室、门诊部、住院部,但只有25张病床,远远满足不了三县交界山区人民求医的需要。在林世铿倡议下,葵潭卫生院的扩建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整座卫生院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病床80张,分设内外科及传染科病房,一年的门诊量增加到84000多人次,住院治疗1000多人次。

  葵潭卫生院的扩建并没有令林世铿满足,他筹划在家乡建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医院。很快,占地6500平方米的葵峰医院建成,林世铿和母亲为此捐资200万元。

  1990年,广东省只有惠来和另外一个县没有中医院,省政府下了硬任务,要求一年内实现每个县都有中医院的目标。惠来县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但苦于资金短缺,一筹莫展。林世铿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表示先行捐助400万元,作为征地设计和前期工程的费用。他同时要求,医院要建成一流的,医师也要一流的,并亲自聘请汕头设计院提出设计方案。

  惠来中医院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配套病床126张,在广东省名列前茅,是一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中医院,林世铿和慈云阁为此捐资3500多万元。为感谢林世铿和慈云阁,医院被命名为“惠来慈云中医院”。医院开业前五年内,林世铿还拨出资金作为医务人员的专项补贴。

  1991年,揭阳撤县建市,人口迅速增加,但市级医院仅有一家,平均每人仅有0.1张病床,是全省最落后的,群众看病难、手术难、住院难等问题十分突出。1993年,林世铿决定由慈云阁独家捐资兴建揭阳红十字慈云医院,为揭阳的医疗卫生事业出一份力。1996年,医院建成,耗资近3000万元。

  在当年的揭阳市中秋联谊会上,揭阳市委市政府向林世铿和慈云阁赠送“慈海祥云”牌匾,感谢他们为揭阳市人民作出的贡献。

  惠来县委书记黄少宽说,1978年以来,林世铿及慈云阁在惠来的捐资项目就有上百宗,捐资总额超过2个亿,为地方经济和福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尊敬。

  林世铿表示,天下之善举,莫过于兴学办医,能为家乡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母亲的教示,也是自己一生的宿愿。

  大爱无声终有声

  “甘从苦来”,林世铿吃了很多苦,终于得到甜,但他没有独自享用,却把吃尽千辛万苦得到的甘甜奉献给家乡,奉献给乡亲,奉献给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把奉献看作最大的甜,痴心不改。

  林世铿奉献社会,社会同样给予林世铿慷慨的回报:1991年,林世铿被汕头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1998年,林世铿和夫人郭玉英双双被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林世铿同时担任着广东省政协委员、揭阳市政协名誉主席、汕头星河基金会副会长、广东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等职务,往来奔波。

  在惠来,在揭阳,认识林世铿的人不多,但“林世铿”三个字却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感慨他的“平凡人,菩萨心”,感受他捐建的医院、学校、道路、桥梁,为出自家乡的这位慈善家而由衷地自豪。

  原惠来县县长方锦明是林世铿的朋友,他说:“林世铿说话粗,但很有内容,很实际。他讲到办到,从来没有讲大话空话,我们全县人民对他很感动。” 方锦明还说:“如果惠来多几个林世铿,惠来的经济建设、惠来的各项慈善事业会办得更多更好!”

  原惠来县政协主席黄友汤则说:“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行为对惠来好多人来说,也是一种发动、一个带动。”

  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弘平说:“他是广大爱国侨胞中的杰出代表,是揭阳人民的骄傲和荣耀。”

  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万庆良说:林世铿是揭阳市旅外乡亲中的一面旗帜,是一位慈善家,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林世铿胸怀爱民之心,情系桑梓,倾注心血汗水,支持家乡发展,善举多多,盛意拳拳,令人感奋。

  全国侨联副主席庄世平与林世铿同为揭阳人,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两人已有近40年的交往。回顾林世铿的创业经历,庄世平不禁感慨:“世铿先生能立足香港,用自己的才能跻身世界市场,显示了潮汕人能贸善贾的才华和精神。”庄世平把林世铿的精神概括为“爱国爱乡,艰辛劳作,慈善为宗”,称赞林世铿“遵循母训,以诚待人,以善为宗,热心公益,乐善好施,造福人群,服务社会”,不仅“港人广为传颂”,而且“深得各界人士赞扬”。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在揭阳视察时会见林世铿,对他捐资兴学的义举非常赞赏。张思卿说:同是炎黄子孙,振兴国家,匹夫有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别是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如果没有知识,就会落后,林世铿捐资办学利在当代,功在子孙。

  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参加林世铿捐建项目落成、奠基庆典活动时说:林世铿是知名的实业家、慈善家,在投资办厂、发展实业的同时,乐于扶贫济困,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为粤东乃至广东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体现了以人为本,不忘老百姓的良好风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揭阳考察时,得知刚刚交付使用的揭阳一中新校区是在林世铿的大力资助下建立起来的,非常兴奋。张德江不仅高度赞赏林世铿捐资办学的义举,同时充分肯定揭阳一中的办学方向,认为揭阳市委市政府重视抓好基础教育,并且抓出了成效。

  是的,林世铿是一面旗帜,是揭阳的骄傲,林世铿的善举在家乡、在一个个接受捐助的地区被人们津津乐道,同时受到国家的重视和表彰。2004年12月,国家民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爱心捐助奖”表彰大会,表彰在2004年度社会捐助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0个单位和10个个人,林世铿获得“爱心捐助个人奖”。

  一个月后的2005年1月,由中华慈善总会倡导、中华慈善宣传年组委会组织实施的“爱心中国”首届中华百名慈善人物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林世铿与李嘉诚、曾宪梓、牛群、孙茂芳、李宁、陈经纶等100人获此殊荣。关于林世铿的介绍这样写道:“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从1978年以来,向汕头市、揭阳市、惠州市、汕尾市、清远市、惠来县、揭西县、饶平县、四川省、贵州省等多地投资兴建学校、医院、筑桥、修路和赈灾、扶贫帮困等项目,投资总额5亿多元。”

  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2004年之前的统计数字,而在此之后,2005年到现在,仅笔者写作此文时见诸报道的,即可以列举出长长的一串:2005年,林世铿向惠州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2005年1月,为安置因龙卷风袭击而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兴建的慈云世铿新村落成,林世铿捐资450万元;2005年5月,林世铿向广东省禁毒基金会捐款300万元;2005年6月,东陇慈云学校奠基,林世铿与方泽强共同捐资3100万元;2006年6月,林世铿向“慈云医疗爱心行动”捐资450万元;2006年7月,丁田慈云学校奠基,总投资1400多万元;2006年9月,揭阳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林世铿捐款5000万元;2006年9月,揭阳市公安民警互助中心成立,林世铿捐款80万元。

  与林世铿见面两天后,我们到惠来县采访,顺便参观林世铿在家乡建造的“世铿院”。世铿院中名人书画琳琅满目,石刻木雕精美绝伦,屋宇殿堂金碧辉煌,但最吸引我的,却是庭院一隅那组名为“慈海祥云”的汉白玉浮雕。浮雕共分7个单元,一是“慈母心志”,二是“磨励意志”,三是“艰苦创业”,四是“慈云精神”,五是“执着爱乡”,六是“情满桑梓”,七是“共创未来”,记录了林世铿的传奇经历和人生追求。浮雕的两端是两尊雕像,一尊是林世铿,凝望远方的眼睛若有所思;另一尊是林世铿兄弟依偎在母亲身边,听母亲讲述那些浅显而深刻的道理。

  林世铿说,母亲没有念过书,但母亲经常告诫他,将来一定要做一两件大事给人看。遵从母亲的教诲,林世铿努力了,并且做到了。母亲在九泉之下,一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慈海祥云,大爱无声!

(责任编辑:丁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林世铿 | 余奕妹 | 林四川 | 孔子 | 林世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