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财富中国》电视 > 最新文章

基金:热投资的冷思考

  前言

  在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行情中,基金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为投资者赚钱最多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对基金的看好,不但催生了单日募集数百亿元的基金航母,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就在基金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总结说:中国基金市场目前的状况和20年前美国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前夕的状态非常相似。

究竟有哪些相似之处,中国的基金市场又会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信息供应商、晨星公司创始人、CEO乔·曼斯威托先生,和我们一起解读中国的基金市场。

  资料一

  乔·曼斯威托,于1984年创建了晨星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CEO。在创建晨星以前,乔·曼斯威托在华尔街从事证券分析师的工作。美国80年代基金行业的迅速发展,让他看到了提供投资数据分析的商业契机。今天的晨星公司正如乔·曼斯威托当年设想的那样,跟踪全球10万多只证券,提供专业的股票、共同基金、交易所上市基金(ETF)、封闭式基金等数据及投资分析。

  00:00:18:00

  李南:你好,Mr. Joe,非常高兴能够邀请你来参加我们的节目。那我们知道,其实晨星公司是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么几年来,你对中国一直非常地关注。那么你知不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面,中国基金的规模增涨了多少?

  乔•曼斯威托:2006年中国的共有基金业增长迅猛规模翻了一番几乎达到9000亿人民币,这种爆发性的增长,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中国股市去年呈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良好局面,上海综合指数在去年增长超过了一倍,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也促使了更多资金流入基金市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基金产业处在一个增长的初级阶段。中国的共有基金业六年前才开始兴起,也就是说,中国的公共基金业还处于增长的初期,像所看到的去年那样的增长还将继续。从长远看,中国公共基金业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

  李南:的确,我们知道在2005年的时候,当时资产总规模是4691亿人民币。到2006年末的时候,已经是8656亿人民币资产了。那么这样一个就是增长速度,那么当时你2006年来的时候,你说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水平。那么现在这样一个时点来看的话,你觉得我们和美国的差距缩短了多少?

  乔•曼斯威托:现在的中国基金资产规模如果折合美元的话是一千亿美元,而美国基金产业现在规模却超过十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现在的规模是中国的一百倍。而美国共有基金业从20世纪20年代起,走过了80年的发展。而中国的基金业却只有六年的历史。我相信中国的基金业如果经过80年的发展,也能达到十万亿美元,或许它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些。

  李南:那么在这样一个这么高速增长的阶段,您觉得美国曾经有过这样的阶段吗?那么如果有的话,当时美国有些什么样的外部的环境或者说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乔•曼斯威托:美国也经历了相似的一个增长过程。当时所有投资者将他们的银行存款和其它的一些低利息的账户,转向更长期的投资,例如:像债券、股票,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人们开始用长期投资来代替储蓄,而共有基金就是投资者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他们可以分散投资,这个很重要。他们也可以指定专业的资金管理,而这些都只需要交很低的费用。分散管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这个促使了基金产业的增长。并且当时市场也十分景气,在1982年的时候,美国的股票市场进入牛市,吸引了很多人开始投资股票,人们开始很自然地开始尝试购买基金。

  资料二

  正如乔·曼斯威托所说的,80年代初的美国,基金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到1984年晨星成立的时候,美国基金市场已经有1000多只基金,3000亿美元的市值总量,有10%左右的投资者投资了基金。20多年之后,美国基金市场已有10000多只基金,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总量,有50%以上的投资者投资基金。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想象,中国基金市场未来的上升空间会有多大。

  李南:那么现在中国市场的这样一个环境,跟当时美国市场的环境,你比较一下大的异同是什么?

  乔•曼斯威托:相同之处就是投资者用长期投资来代替储蓄,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曾经在美国是这样的,如今在中国也正开始发生。而不同之处在于某些领域里投机的发展,在IPO的时候,在美国投机行为非常普遍。比如说在IT产业就是如此。然而,在美国的共有基金业发展的初期,美国投资者投资动机是怎样获取更高利率,而非投机。因此,当银行利率只有5%而其他资金市场的利率有10%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银行储蓄,而去投资收益更高的基金。但他们那时还谈不上投机,投机是后来才有的。在基金产业发展的初期,还没有那么强的投机性。

  李南:那么当时大家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向其它那些金融工具的时候,有没有造成当时美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一个危机呢?

  乔•曼斯威托:那时在美国很多银行都陷入了困境。我还记得那时参加了很多基金会议,会议的主题都是银行该做点什么,银行应该何时介入这个产业。在当时,银行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一般不允许参与。可是后来法规改变了,于是银行开始设立自己的共有基金。他们也开始参与共有基金业,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对策。人们开始把资金从储蓄转向共有基金投资,银行开始拥有自己的共有基金,并且成为了基金行业的主导者。

  李南:那么当时美国投资者在疯狂地追捧基金的时候,也会发现也会出现像中国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去年我们中国的基金最多的这个增长率净值达到187%。那么今年再投资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就希望能够获得100% 、80%这样的一个回报。那么甚至很多的老人都不去买国债而转而投向了基金,你觉得这样的一个现象是正常的吗?

  乔•曼斯威托:我建议投资者放长线,不要急于过多的买卖,要有长远眼光。就像去年,你的资产可以翻番,但是有可能第二年你却赚不到什么钱。你不应该因此而气馁,而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持有的时间更长一些。你可以像分析房地产业那样分析你的投资,如果你今天买了一栋房子,而下个月你又在街对面买了另外一栋,你一直这么不断地买和卖,这样你很难赚到钱。你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来投资,你可以找好的基金经理,不是每个基金经理都一样的,所以你要找好的,并且要尽量花最少的钱。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做,你一定能在长期投资中获得不错的收益。

  李南:目前我们有一个数据说,美国的将近一半的家庭都拥有基金资产,而且每三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人拥有基金资产。到底美国目前这个基金业的一个状况大概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乔•曼斯威托:在美国,基金在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计划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通过基金来为自己做长期储蓄,而不是通过股票、固定债券、国外债券。投资者最愿意选择的就是共有基金。另外一点,在美国,大多数的退休计划也是通过共有基金来实现的。很多人的退休储蓄是来自他们在工作时的共有基金公司,会给员工一种或一组共有基金来为他们的退休生活储蓄资金。也就是说,不论是个人储蓄还是退休储蓄,人们都会选择基金。因此,在大多数美国人的资金储备中,基金占有很大的比重。

  资料三:

  2006年中国基金业飞速发展,资产规模接近翻番,达到约1110亿美元,占了除日本外亚太地区的20%以上;同时中国股市表现出色,上证成指年度回报也是达到了130%,其中个人投资者将银行存款转向投资,是股市发展的一大推动力量。2007年以来,在高回报的吸引下,许多投资人在对基金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纷纷加入基金投资的队伍,甚至出现了“抢购”新基金的热潮。对此,乔·曼斯威托认为,中国投资者应该吸取20年前美国投资者的教训,用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投资。

  李南:美国的基金业可以说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状况。那么这20年来 美国的投资人究竟获得了什么样的一个回报,那么他们从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又是什么?

  乔•曼斯威托:美国投资者用很长时间总结出来,要用长远的眼光来投资。他们也学会了该如何投资股票基金,作为惯例,美国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银行有关的一些产业。往往开始时投资固定基金和基金市场,后来才开始投资股票。他们同时也认识到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进行分散的投资组合,但是不会去盲目追求业绩。在网络泡沫时代,我们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我们亏损了很多。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分散投资,一味地追求收益。我认为投资者已经学到了该如何进行分散投资,同时也意识到了投资组合的重要性。这种多样化的投资,尽量做到既不重复,同时也不要出现漏洞。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投资者做的很好,他们能够吸取教训,我对他们的投资组合非常满意。

  资料四

  有人抵押了房子去买基金,有人连基金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去排队申购,这样的随波逐流,恐怕只会让基金的泡沫越来越大。对于国内投资者的教育,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长期投资,分散风险,建立符合自身投资目标、投资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组合,才能够使投资者获得很好收益,同时保证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认识到基金这个投资品种的风险,更是进行投资的关键。

  李南:但是我们发现美国的这个基金的这种发展轨迹,跟中国不太一样。比如你刚才说,关于债券型基金或者说一些货币型基金开始慢慢发展成风险比较大的股票型基金。但是中国恰恰相反,中国先是发展了风险比较大的股票型基金,那么又有去年这种赚钱的示范效应。所以目前大家对于这个股票型基金的风险的意识,我觉得可能有一个错位。那么在美国投资人看来,他们怎么看待基金本身的这种风险性,怎么去评价自己的一个投资的偏好和目标的?

  乔•曼斯威托:很重要的一点是低风险固定收益,投资到高风险的股票投资,是非常大的变化。潜在的危险是,人们把两者看成了一回事。认为他们有着同样的风险,但实际上股票投资的风险要高得多。所以对投资者教育很重要,投资者必须明白股票本身的投资风险比其它固定收益的投资要大得多。但与此同时,从长远来看,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会比固定收益的投资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人们要有长远眼光,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和固定收益投资是不同的,不能指望用股票投资资金来解决住房费用或者明年的花销这类的资金问题。它应该是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同样又要有稳定的银行存款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分散投资的概念就相当重要了。如果你拥有自己的股票基金,你需要计划自己的投资用投资的多样性,来缓解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

  李南:那么对于平均到一年的收益率上来看的话,你觉得对于一个股票型基金,它的正常的收益水平应该是什么样的,你作为一个投资者可以接受?

  乔•曼斯威托:从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比如10年、20年、30年或者40年。在全球大多数发达的市场,投资股票这种基金平均下来,每年能有12%的收益。可能今年你赚钱了,明年你又赔钱了。但是平均起来看,比如5年、10年或者更多,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12%的收益率都是不错的。

  李南:那当你知道中国去年有基金增长率(净值)达到187%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呢?

  乔•曼斯威托: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是为所有的投资人高兴。第二,也要为基金经理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从基金的通常标准来看,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超出100%的收益。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不是正常现象,说到投资者的教训,他们应该换一种心态来期望回报,如果你有幸去年拿到了100%、75%或者50%的回报,有这样的收益当然很好。但是不要指望今后这种局面会持续保持下去。如果长期能获得这样的收益,我想我们就在否定基本的规律。大家都很清楚,12%是个平均值。有的基金会盈利,有的基金会亏损。在12%左右的回报,就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了。

  李南:那在目前美国的基金市场上是什么样的基金的风格,基金的规模是一个主流的,这样的一个基金的品种呢?

  乔•曼斯威托:如果你回顾美国五年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的趋势是人们更愿意投资小型公司,而不是大型公司。同样,在过去的五年,对于价值型的投资也多过成长型的投资。总之,小公司比大公司更受人欢迎,价值型也比投资型更受人青睐。虽然对于这种局面今后是否会转变,也有很多的争议。但是过去五年的趋势就是这样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对于对冲基金的投资增长也很快,而且势头非常强劲,有很多资金流入到这个领域里面去。同时还有ETF(交易所交易指数)在美国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李南:那其实对于中国的投资人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够进行资产配置。但他们发现尽管中国的基金名称非常不一样,但其实风格却是非常雷同。所以他们在进行这种资产配置的时候,会有很多困惑。那么这样一个市场,我怎么来进行配置,你有什么好的一些主意吗?我相信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美国基金业最初的发展阶段,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吧?

  乔•曼斯威托:投资的分散性是大多数投资者应该努力做到的。其实很多投资者还不清楚,我们并不需要很多种股票来实现投资的分散性。从学术角度上看,有时候十多个股票就可以实现较好的分散性了。只要你适当选择股票,并不用拥有几百或几千支股票才可以做到分散,甚至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股票型基金就可以成为一笔很不错的分散投资。你不要在投资计划中加入很多完全一样的基金持有,一个包含10个、20个或更多股票的多样化的基金就足以让你的投资分散化了。

  资料五

    乔·曼斯威托认为中国基金市场与20年前的美国市场相似,并不是一时兴起。无论是市场整体的资产规模,投资基金的家庭的数量,还是大牛市对于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两个市场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众所周知,股票市场会使得基金的盈利效应扩大化,会吸引投资者成批流入。从2006年开始一路走高的中国股市,更让投资者看准了基金的前景。

  李南:那么美国的基金业大发展也是碰巧有美国80年代的牛市,那么中国目前也是处于一个牛市的阶段,那么你觉得目前中国投资者怎么样去投资基金?有什么好的建议?

  乔•曼斯威托:首先,牛市会刺激人们投资的兴趣,促使人们开始投资基金,这个第一步,很好。因为人们开始认识投资和基金在投资时最终要的是有长远眼光,不要去期待在下周、下个月或明年就会有高回报,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投资。第二是要选择一个好的基金公司。好的基金公司有好的基金经理和低廉的收费,能以投资人为中心,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并且为促成投资者的最佳投资行为而努力。比如说不会鼓励投资者追捧热门行业,而是帮助他们作分散性投资。

  李南:那么我知道晨星在全世界都在做这个基金评级,那么从你们的观点来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指标,怎么去考评这个公司?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团队,它很善于经营成本控制。那么怎么样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东西让我们普通投资人比较容易去做判断的呢?

  乔•曼斯威托:投资者有很多指标可以去评估基金管理团队,比如说“晨星指数”就是其中一种指标。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基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基金的评分,我想好的基金公司一般拥有的是评分较高的基金,不过这只是一种指标。我们还有全球通用的评级系统分析师,会考察基金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基金的公司管理、费用管理团队的质量,并且得到一个主观的对于基金机构质量的评价。公司的很多基金都会被考察,不过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可以这样研究,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基金公司是否以投资者为中心,和他们是如何运作基金。这个是从很多方面来体现的,比如说有一些评分很高的基金成本交流的方式 ,股东的层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李南:在一个牛市当中有一个统计数据,就是说其实在美国整个的过程当中,是一些被动型的投资做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而长期来看,是那些指数型的基金被动型投资,可以超过主动型投资基金的这样一个成长的幅度。那么现在其实在中国指数型基金发展不是很快,大家应该怎么样看待这种被动型投资和主动型投资?怎么选择它们呢?

  乔•曼斯威托:在全世界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指数型基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比主动管理的基金要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本。一般来说,主动管理的基金比指数基金成本高,同时还有交易费用。所以总体而言,指数性基金比主动管理的基金好,指数型基金高于市场主动管理基金,形成了市场。这样的话,市场是平衡的。他们的区别在于,成本差异对于具有长远眼光的投资者而言,这是很好的一课。从长远看,大部分基金经理会注重指数性基金。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研究,找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来投资主动管理的基金。但是总体而言,指数型基金发展会比主动管理基金好。我非常主张投资指数型基金,配上积极的管理,我们每个人的投资组合里面应该指数型基金大部分的,基金经理也会选择指数型基金。

  李南:在美国基金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这种年回报率特别惊人,比如说超过百分之百这样的情况。当时这种情况,如果有的话,当时对整个的基金投资人或者对基金管理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深远的影响呢?

  乔•曼斯威托:在美国很少出现100%或更高收益率的情况。原来有过,在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热潮中,我们经历过100%这样的三位数的收益率。那时确实有一些缺少经验的投资者,幻想这种现象是可以重复的,但是他们后来失望了,我们很少见到超过100%收益率的情况,在美国这是极少出现的。

  李南:最后请你对我们中国的基金投资者说两句话吧。

  乔•曼斯威托: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眼下的情况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市场正呈现出非常不错的景象,中国的基金市场正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因此人们还可以有一段不错的收益,中国的市场很懂得从世界各地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学习最好的投资理念和方式。在我看来它已经是一个世界级的市场,因此我对它的前景十分看好。

  李南:好的,谢谢也希望你中国之行愉快。

  乔•曼斯威托:谢谢你们邀请我来这里接受采访。

  尾声

  在我们的采访中,乔·曼斯威托坚信中国的基金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我们期待中国基金行业新的春天来临,同时也提醒广大的基金投资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吸取其他国家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大家更加理性地对待基金,对待我们的投资。

(责任编辑:丁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南 | 利率 | 泡沫 | 这样的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