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教育专区

高考体现了起码的公平 

  再过两天就要高考了,考生和家长又将经受一番煎熬。每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负。然而,回忆三十年前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却是一种解放的感觉,为我自己,也为许多人。

  对我们那代人来说,“文革”最大的罪孳便是社会不平等。

我自己从小就渴望读书,1973年高校恢复招生,记得我们一群知青连夜步行一百多里,去县城参加考试。考下来后,本以为从此可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了,谁知很快就开始宣传张铁生的白卷。那天早上,一个家庭出身好的同学在路上看到我,有点得意地问:“嘿,看了张铁生的信吗?”我没有回答,心里知道自己没指望了。直觉告诉我,这张白卷不是什么轻视知识,而是利用了社会的不平等现实。后来所谓的推荐工农兵入学,使得这种不平等进一步制度化。

  在我们这个缺乏公平的社会,高考制度体现了起码的公平。许多出身底层的学子得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当听到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呼吁废止高考制度,声称不应仅仅停留于教育公平时,我不免心存疑虑。不错,高考恢复三十年来,引起社会议论最多的就是,高考导致了应试教育,使学生们习惯于接受和模仿,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创造力。然而,这难道是高考本身的问题?它难道不是考试内容、高考阅卷甚至整个教育的问题?

  比如,作文是考察一个考生基本水平的重要参数,但一个参加过多次阅卷的老师曾跟我讲,一篇作文阅卷也就90秒钟。我问他为什么不多花时间来判断,他说阅卷老师少,时间紧,大家只能凭感觉。我问怎么改变这种状况,他说很简单,花钱请更多的阅卷老师。我又问他考生的报名费很充足,到底到哪儿去了,他只是笑笑说天知道。后来当我孩子考大学时,我告诉他的就是,不要在作文上多浪费精力,只要拿个平均分就行了。

  当今世界上,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通才教育,而通才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国民素养。高考不是考出身,也不是考天才,它考的是社会的平均数。对满足社会各阶层的要求来说,这是最具操作性的次优选择。我曾经与一个美国教授谈过,他说,每个大学只要产生一两个创造性天才,全国有一二百这样的人,就可以满足社会尖端发展的需要了,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大学学会服务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考首先追求的应是教育公平,不是特殊人才。那些否定高考制度的人不应奢望高考的作用,而是应当拿出统计数字来,证明恢复高考三十年来,考上大学的大多是百无一用之辈。

  有意思的是,许多家长和学生也赞成取消高考。这其实反映了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既想要享受公平环境,又想把自己排除在激烈的竞争之外。

  在目前的情势下,取消高考无法避免应试教育。当年恢复高考,录取率只有3%,被称为过独木桥,而今天有的省份录取人数已经达到70%,应当说无需应试教育了,但家长与考生还是忧心忡忡,就因为大家只想进名牌大学。对多数考生来说,教育资源依然匮乏,教育公平依然重要。虽然今天已经没有家庭成分的问题了,但却有权力和金钱造成的社会分化。如果采取自主招生,就我个人的看法,在法制不健全,社会道德普遍消解的今天,除高考外任何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表现的考察,我觉得都很难保证推荐和招生人员的公正。这种情况下,各大学如果要想真正做到择优录取,仍然只能注重知识考试。

  至于培养不出大师,更不能怪高考本身,而应当归因于整个社会的人才成长环境,包括大学教育以及此后的工作单位。我们的教育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甚至许多为人师者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如斯,学生们进了大学,仍然会面临那些标准化的应试教育,许多课程好像就是专门为了束缚学生的思想。当年我考进大学,最失望的就是某些无聊的课程。好在当时的环境较宽松,使得我能够凭着自己的兴趣阅读,顺利读完大学。尽管如此,我仍然对当年的高考充满感念,它让我体验到什么叫机会平等。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铁生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