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香港回归十周年 > 香港回归十周年新闻

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与发展

   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不仅可以从经济角度看到“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成绩,也可以了解两地经贸合作与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进一步推动两地经贸关系有重要意义。

  一、投资资本由回归前的香港向内地单向流动为主转向回归后的双向流动

  香港资本市场较内地发达,资本充足,而内地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双方优势互补极为明显,成为两地资本要素合作的基石,从而使香港与内地在资本要素方面的合作成为两地经济合作中最稳固的合作,也使投资方面以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为主,显示回归后内地对香港的投资增速加快,投资合作日益向双向投资方向发展。

  1香港始终为内地最大外来投资者,投资数额不断增加,投资区域与领域不断扩大

  内地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工商界便进入内地投资,从1979至1982年香港参加内地的项目数达851个,占当时内地外资项目925%。之后香港对内地的投资逐年增加,到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香港向内地直接投资已高达119927亿美元,占内地外资直接投资的541%。回归后香港对内地的投资持续增长,2005年内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14831个,实际使用港资达1797亿美元,占内地外资投资总额45%,1998至2005年的8年,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达到139617亿美元,超过回归前19年之和,即使扣除物价等因素影响,回归后香港对内地投资力度也比回归前增长了约一倍,到2005年港资占在内地外资的比重仍达到349%,保持为内地最大外来投资者地位。为满足在内地港资不断发展的需要,许多港资企业已开始在内地设立总部。

  改革开放初、中期,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区域高度集中于广东,港资在广东的直接投资占其在内地直接投资的408%,其中制造业更高达94%,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回归后,香港对内地投资向北向西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扩展。

  港商对内地投资初期,行业上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及酒店、出租车等投资少、技术低、回报期短、收益较高项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香港制造业的加工制造工序大规模向内地转移,留在香港的少数加工装配工序与第三产业融合,成为北移了的香港厂商和内地出口加工业的综合贸易支援中心,形成“前店后厂”格局。90年代后,港资在内地的投资开始转向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及房地产等第三产业。香港回归祖国后,港资对内地投资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包括对租赁、通讯、商务服务、专业服务等业,其中在通讯业方面,2004年就直接投资546亿港元2006年《香港经济年鉴》。

  2回归后,内地对香港的投资增长迅速,形成内地与香港双向投资格局

  表1内地在香港投资情况表

  年份内地对香港投资存

  量(亿港元)内地对香港投资流

  量(亿港元)驻港总部或办事处(个)

  1997140922778170+135

  2004102010620107+603

  数据来源:1998和2005年《香港经济年鉴》

  由表1可见,无论从哪个数值看,香港回归后,内地对香港的投资均比回归前增加,其中2002年就有180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投资,总额超过280亿美元,1997至2004年7年时间内地对香港投资存量增加8792亿港元,是回归前存量的6倍多,几乎每年增加一倍。这表明,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投资关系出现了较大变化,回归前以香港向内地投资为主,回归后内地资本也大量进入香港,形成双向投资格局,2004年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为14777亿港元,约为内地对香港投资的24倍,与1997年的58倍相比明显大幅下降。可见,香港回归对香港与内地相互投资的影响,以内地对香港投资的影响相对更大。

  二、香港已经成为内地融资中心

  内地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证券市场尤其是成熟发达的股票市场,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两地之间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频繁,相互容易了解,内地大型国企在香港上市都会受到追捧,显示香港是内地企业集资、融资最佳地区。

  表2内地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情况表

  时间公司数 (家)成交额 (亿港元)占股份 成交市价总值 (亿港元)占股份 总市价备注

  1997 37+621341443819%521591629%

  2006 143+913622275639%6315374767%

陈丽君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彭国题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人民网记者 邓志慧摄)
陈丽君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彭国题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人民网记者 邓志慧摄)

  表中数据是H股+红筹股,主板与创业板合在一起的情况,其中公司家数是截至2007年4月30日数据。

  数据来源:https://wwwhkexcomhk/data/chidimen/chidimen_chtm

  内地企业1993年首次赴港上市,利用香港发达的证券市场,筹集内地经济建设所需资金,到2006年为止,内地企业在香港筹集资金已超过9000亿港元。从表2可见香港回归前后内地企业在香港融资变化情况,回归后H股公司数量增速超过红筹股增速,表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已由原来以内地控股、境外注册型企业为主转向内地注册的企业为主;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又以超大型公司占主导地位,且基本集中于网络通信、能源、金融和交通设施四大产业。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自1997年6月16日起以32家香港中资企业股价变动为基准,推出“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掀起“中国概念股指数”的风潮,随后里昂证券公司也宣布推出反映中国概念股走势的“大中华指数”。从表2可见,中资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由1997年回归时的占香港股市的16%,发展为目前占香港股市的半壁江山。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既为内地筹集资金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香港被认为是“中国的华尔街”,同时也为香港带来了商机,有助于香港聚集大批国际金融机构和专才,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稳定香港金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香港与内地保持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格局

  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不仅有大量产品与设备需要进出口,且需要与国际市场建立更多联系;而香港具有世界第一大货柜港,一流的航空港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且有发达的服务业和一流的服务效率,因此两地在贸易和物流方面存在明显互补性,这些成为两地贸易和物流合作的基础。

  1双方商品贸易合作不断发展

  内地改革开放的1979年,香港与内地双边贸易已达170亿港元,香港成为内地最大贸易伙伴;1985年两地双边贸易已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57%,内地已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1979至1996年,两地贸易额(包括转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304%。

  表3香港与内地近14年贸易情况表(单位:亿港元)

  年份港产品出

  口内地占所有港产

  品出口比重

  (EM/TE)内地商品

  经香港转

  口它国或地

  区商品经

  香港转入

  内地与内地有关转口

  占总转口货值比

  (EPTM/TEPT)

  19936337284%4740127456909%

  19946101275%5458332284916%

  19956356274%6363938404917%

  19966162290%6835141775929%

  19976387302%7234244388938%

  19985607298%6912240737948%

  19995041296%7201339919950%

  20005416299%8495248882962%

  20014955323%8083749657983%

  20024137316%86397571871004%

  20033676302%96710705791032%

  20043790301%113547850651049%

  20054464328%131321967921079%

  20064027299%1461291115941108%

  数据来源:1994—2006年《香港经济年鉴》以及

  https://scinfogovhk/gb/wwwcenstatdgovhk

  香港回归后,内地始终保持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从表3、4与图1、2可见回归前后香港与内地之间贸易情况,在香港产品对内地出口及对内地出口的香港外发加工产品中,回归后与回归前相比,出口总量明显下降,但比例未下降,且略有上升,即由回归前的27%—29%增至回归后的29%—33%,可见香港产品对内地出口水平变化较小;而香港与内地转口贸易(包括外发加工贸易)方面,回归前后对比,无论绝对转口贸易量还是相对转口贸易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在香港转口贸易中与内地有关的贸易量均在90%以上,而最近5年这个比重已经超过了100%。香港转口贸易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内地进出口需求的增加直接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量的增长,在两地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外发加工贸易增长也是两地转口贸易上升的重要原因。

  表4香港与内地贸易中有关外发加工贸易的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港元)

  年份

  往内地港产出口货品输往内地的转口货品从内地进口的货品

  外发加工

  贸易货值外发加工

  贸易比重

  (PT/EHK)外发加工

  贸易货值外发加工

  贸易比重

  (PT/EPTM)外发加工

  贸易货值外发加工

  贸易比重

  (PT/IM)

  199345141740%115037421%295203738%

  199441959714%139221433%354912759%

  199543890714%173722454%399567744%

  199643089728%179235432%452890799%

  199747078761%197809447%491142812%

  199842184774%179089441%477743827%

  199937696748%197890496%487507802%

  200039304727%242929497%567900793%

  200135172710%224381452%531960780%

  200228848698%248801435%531034740%

  200324924680%301223427%564933717%

  200424825657%361610425%661543720%

  200525080563%363402376%691979659%

  200620717516%389224349%769317645%

  数据来源:《香港经济年鉴》和https://scinfogovhk/gb/wwwcenstatdgovhk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签署,两个阶段协议合共为1108项香港货物提供零关税优惠,约有95%香港输往内地的出口产品受惠,到2005年2月底涉及CEPA而从香港输往内地的零关税货物总值达14亿元,2005年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367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564%。

  2服务贸易稳步提升且前景光明

  表5香港与内地间服务贸易情况表(估计值)

  年份

  香港对内地服务输出(EX)香港自内地服务输入(IM)

  百万港元占输出总额百分比百万港元占输入总额百分比

  19975600419261119311

  19986772824961887320

  19996646323862188338

  20007264222959386310

  20017647924959637310

  20029454728260876305

  200310228128858080288

  200411678727465960274

  200512794726371189270

  数据来源:1998—2006年《香港经济年鉴》和

  http://scinfogovhk/gb/wwwcenstatdgovhk

  从表5与图3可见,回归后香港对内地的服务贸易输出量增长迅速。2003年CEPA签署,内地对香港已在27个领域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有些领域比内地对WTO的承诺更加优惠,其中对香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会展业、物流业已全部开放。这些为香港服务贸易向内地出口提供了极有利条件,到2005年3月香港已有205名建筑师、208名房地产估价师获内地承认,从表5与图3可见,2003年之后两地间尤其是香港对内地服务贸易输出量增长明显加快。由于香港与内地在服务业尤其是专业服务业方面互补性很强,双方服务贸易合作的前景很广阔。

  四、香港与内地保持互为最大游客来源地格局

  香港与内地地域相连,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内地已同属一国,加上京九铁路、香港西北铁路建成通车,及即将通车的西部通道等等,都方便了内地与香港人员之间的交流。

  表6香港与内地各自影响对方旅游业程度表

  年份

  内地来港旅游(THKM)港人来往内地旅游

  人次占总来

  港人数

  比消费金额

  (百万港元)占来港

  旅游总

  消费比人次(万)占内地入

  境旅游人

  数比

  19962311184197%1374600184%364374713%

  19972364223210%1520900212%411014714%

  19982671628263%1603413260%463624730%

  19993206452283%1465962258%528995727%

  20003785845290%1401231308%585597702%

  20014448583324%1828819370%585685658%

  20026825199412%2299358506%618794632%

  20038467211545%2805200624%587701641%

  200412245862561%3337800578%665389610%

  200512541400537%3858300711%724609602%

  数据来源:1997—2006年《中国旅游年鉴》以及《香港经济年鉴》

  早于内地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8月,广东已开办“香港游”。回归后,内地进一步放宽内地居民赴香港旅游限制,1998年6月内地每日赴港旅客人数放宽三成,该年内地到港游客259万,占全部访港游客的27%(1997年为22%),2001年元旦起取消了内地居民赴香港游配额,2003年7月开放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广东中山、东莞、佛山、江门居民先行开放,8月20日推广至广州、深圳、珠海,之后推广至北京与上海,2004年5月1日推广至广东全省,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居民可以个人游到香港。从表6与图4可见,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相互旅游人数增长迅速,双方互为对方最大旅客来源地。2005年香港整体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其中内地客在港消费400多亿元。

  香港至内地游客,1991至1995年每年以382%的速度增长,占内地入境游客比重保持在65%左右,2001年港人往内地每周最少1次以上的已高达49万人。2003年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后,港人到皇岗区置业比2002年上升14%。从表6与图4可见,香港对内地旅游人数2005年已突破7000万大关。

  五、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前景与对策

  综上所述,自内地改革开放尤其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内地改革开放早期,内地通过香港这一国际联系桥梁与窗口,拓展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这时期内地对香港经济依赖性较大;到上世纪90年代,双方经贸关系逐渐转向香港对内地经济后盾依赖性加大;到今天,香港对内地经济后盾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大。但是两地经济始终存在互补性,随着内地经济的继续高速发展,内地作为香港经济强有力后盾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而香港作为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作为内地集资中心、物流中心及与国际联系中介地位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地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业务、“9+2(香港与澳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开展、两地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等等,将推动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不断深入,而“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更成为两地经贸融合与一体化的推动机。从1979年我国第一部关于引进外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开始,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逐步走向法制化,之后《商标法》、《外资企业法》、《海关法》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作为补充相继出台,1991年出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了对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使1992年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比1991年增长200%,如果把香港回归前内地对外资的所有法律和政策看成是为双方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服务,那么香港回归后CEPA的出台就可以看成是为香港与内地经贸一体化服务,CEPA及其三个补充协议包括了三次产业的几乎每个领域,其不仅方便香港产品、资金和人才投放内地,且包括了有助香港本土经济发展的辅助政策,可以说CEPA在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最终实现内地与香港经贸一体化铺平了道路,因此两地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当然两地经贸合作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必然阻碍两地经贸合作顺利发展,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是在内地的香港低技术企业出路问题,以及内地对香港转口贸易发展问题。

  香港需调整对内地投资的行业和区域分布,否则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将会萎缩。香港对内地的投资4成集中广东,且绝大多数集中在较低技术行业,这种区域和行业布局已经不能适应内地经济发展,也不符合香港在内地投资长远利益。今年3月中国内地制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内地从2008年起在税收优惠方面将由原来的区域优惠政策改为产业优惠政策,即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对设在经济特区和开放区等区域的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改为对高新技术、环保、服务和安全等产业税收优惠。由此香港需改变对内地投资策略,包括尽可能选择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以及进一步向广东以外地区扩展投资。如珠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可考虑提升技术水平,也可考虑北移或西移,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被取消后内地中部地区的成本比经济已经发展起来的广东要优惠很多。

  香港还需调整对内地贸易结构。随着内地与其他经济体联系的加强及内地港口的增加,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将越来越多不经过香港转口,加上内地因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而头痛,而在贸易顺差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加工贸易出口,国家必定会在如何优化出口结构、理顺进出口关系上采取措施,这对香港与内地以外发加工贸易为主的转口贸易影响很大。为此香港必须重新定位与内地之间的贸易关系,如何继续发挥和保持香港港口优势,如何优化与内地之间的贸易结构成为香港政府与工商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香港与中国内地经贸合作的回顾与前瞻”,周维平,《港澳经济》1997年第2期。

  〔2〕“新时期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的优势与角色定位”,吴敬琏,《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3〕“中国内地公司香港上市:实证分析与理论反思”,应展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4〕“1995年到2005年香港对内地外发加工”,《香港统计月刊》2006年11月。

  〔5〕“CEPA条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左连村,《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6〕《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与两岸统一研究》,陈丽君,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出版。

(责任编辑:胡立善)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