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券商 > 公司调研

海通证券:振华港机 新业务渐露峥嵘 长期投资价值凸现(图)

  公司以出色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战略性选择海上重型、钢结构等新业务为开拓重点,在全球竞争中再次胜出值得期待。

  公司在港机制造业将保持长期竞争力。作为港机制造全球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沿海基地加上制造并运输的特殊工艺、劳动力成本优势、品牌及技术优势难以复制。
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稳定增长,以及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带动港口机械向大型化更新,令未来五年公司此项传统业务仍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新业务培育成效显现。海上重型、钢结构和散货机械三项新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将从2006年的8.8%,提高到2007年的21.9%,2008年可达30%左右。

  2008年以后,借助新业务的快速扩张,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期。

  海上重型业务最为看好。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大型海上工程、沿海风电设备安装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作为不可缺少的工程船舶,2006年以来全球需求迅猛增加,需求拐点已现。振兴我国海上重型装备制造业兼具国家战略、战备意义,公司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是时间问题。

  盈利预测。基于对行业景气、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等因素判断,预测2007-2008年公司EPS为0.76元和1.15元。公司目前正在争取荷兰HMC28000吨浮吊项目,如果成功,将因此获得大约9亿欧元订单,并有望在2008-2009年的2年建设期内为公司净利润贡献约7亿元,对应EPS为0.23元。

  估值水平相对中交股份有较大的回归空间。公司大股东中交股份在香港股市动态估值接近50倍PE,而振华港机A股市场估值35倍PE,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巨大。中交股份巨大的流通盘、国内基础施工建设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央企背景是其估值高的主要原因,振华港机优良的资产质地使其估值水平相对中交股份有较大的回归空间。

  评级与投资建议。参考DCF等估值结果,结合公司未来高成长性重新获取以及大股东资本运作带来正面影响的预期,我们建议以2007年业绩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28.9元,相对6月25日18.43元的收盘价尚有57%的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人民币升值存在超出预期的可能;钢材价格波动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

  投资要点

  根据我们对全球岸桥产品的需求预测,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容量仍将有小幅增加。未来五年,公司传统的港机业务仍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公司新业务市场空间巨大。振兴海上重型装备制造业兼具国家战略、战备意义,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是时间问题。公司大股东中交股份是中央直属企业,其资本运作力度不断加强。公司在中交股份中隶属于港口机械板块,近期中交股份将此板块重新定义为海上重型装备制造板块,大股东旗下的相关资产整合有望提速。

  结合公司未来高成长性重新获取以及大股东资本运作带来正面影响的预期,我们认为公司6个月目标股价为29元,相对6月25日18.43元的收盘价尚有57%的上涨空间。重申“买入”评级。

  估值分析

  公司大股东中交股份在香港股市动态估值接近50倍PE,而振华港机A股市场估值35倍PE,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巨大。中交股份巨大的流通盘、国内基础施工建设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央企背景是其估值高的主要原因,振华港机优良的资产质地使其估值水平相对中交股份有较大的回归空间。

  考虑到公司处在上升期,新业务开拓将增强公司成长性,有理由得到较高PE估值。

  参考DCF等估值方法的结果,建议以2007年业绩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28.9元。

  支持我们投资建议的几项有利因素

  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稳定增长,以及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带动港口机械向大型化更新,令公司港机制造的传统业务稳步增长。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大型海上工程、沿海风电设备安装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作为不可缺少的工程船舶,2006年以来全球需求迅猛增加,需求拐点已现。

  公司三项新业务培育初见成效:

  海上重型:公司在建浮吊5台,为广州救捞局建造的“华天龙”号已顺利交货。

  散货机械:2006年公司新接散货机械50多台,包括10多台600-800吨的船厂用巨型龙门吊。2007年以来,公司散货机械接单量远超预期。目前,国内2500吨以上的卸船机几乎都由振华港机承接。

  钢结构:公司钢结构业务在手订单超过5万吨。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按进度将于2009年全部交货。为韩国釜山、北仁等建造的钢桥也在建设中。

  公司拟实施公开增发不超过2亿股A股。募集资金项目全部达产将带给公司新增收入121亿元以上。按照9.5%净利润率并作必要扣除后计算,可给公司带来每年10亿左右净利润的增加值,2008年新项目有望给公司新增利润5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的基地建设项目将极大推动海上重型和钢结构业务的进展。

  不确定因素(或风险)

  人民币升值存在超出预期的可能。我们初步估计未来两年人民币每年的升值幅度在3%-4%。汇率风险带给公司的负面影响存在,但不必夸大。

  钢材价格波动影响。2007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税收政策调整。

  公司劳动力资本投入增加。

  1.公司总评

  回顾大国崛起历史,无不竭力扶持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令其走向世界。振兴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公司新定位的海上重型装备制造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战备意义。

  借“天时、地利、人和”,公司用十余年时间在全球港机制造业创造了一段“神话”。

  全球港口机械霸主地位的取得显示了公司较强竞争力。在兼具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特征的港机领域,直接与全球各重型装备制造业巨头较量并胜出,如此成长案例将被赋予民族崛起之意义,其故事也将继续演绎。

  公司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港机、海上重型制造需要“上规模”才能“见效益”,企业壮大之前很难抵御行业波动等影响,新资本投入该行业顾忌颇多。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而比较成本优势最为突出时,公司适时进入国际市场,可谓占了“天时”。如今,机械装备行业在国内受到政策扶持,全球海上重型设备需求拐点出现,而且全球造船业持续景气给公司新业务开拓创造了相对宽松环境——多方面因素显示公司的“天时”之利再现。

  地利。公司地处上海,利于获得较高素质员工、技术支持、政策优惠。公司在上海周边有数个生产基地,汇集了数万低成本劳动力。122万平方米基础上还将扩建的长兴基地拥有宝贵的3.5公里岸线,这种行业内少见的沿水基地构成振华核心竞争力之一。

  借此优势,公司苦心经营了由19艘六万吨级特种船组成的整机运输船队,令公司水平装配垂直组合工艺加上整机运输准时交货成为打败竞争对手的利器。这些优势,对公司海上重型业务、大型钢结构业务的开展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人和。公司管理团队进取、务实,技术力量较强,蓝领工人队伍稳定。公司采取独特的老板队管理模式,3万劳动大军成为公司优势而不是负担。近年,大股东中交股份的实力增强从多方面给公司更强有力支持。

  2003年~2006年三年间公司主营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53.6%,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79.4%,90%以上销售收入来自集装箱起重机业务。公司该项传统业务高增长期已经过去,但未来几年中仍将呈现稳步增长,预计2007~2011年其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0%左右。

  目前,公司正在开拓集装箱起重机以外产品,并着力向海上重型领域进军。比较公司传统业务与其他几项新业务的全球市场容量,可以看到新业务的发展空间更大。

  各业务每年全球市场容量比较: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大型海上工程、沿海风电设备安装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作为不可缺少的工程船舶,需求迅猛增加。振华港机公司在海上浮吊建造技术上已经过关,在海上重型领域取得更大进展值得期待。我们认为,公司在新业务拓展上具有很大潜力,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是时间问题。

  2.盈利预测

  2.1集装箱起重机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

  2.3盈利预测

  2.3.1盈利预测假设

  本文以下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及估值,均以2.1和2.2节中的预测为假设。

  其他赢利预测假设:

  1.假设2007年至2009年公司所得税实际税率水平分别为7.5%、9.05%和9.36%;2.假设2007年、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汇价平均价分别为7.45和7.02;3.未考虑公司2007年拟增发2亿股股票的摊薄影响;4.未考虑大股东资本运作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3.公司估值

  3.1对权益资本成本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测算

  分别按照DDM法和CAPM法测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经调整后,取值9.50%。按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权益资本分别为14.44%、12.44%和73.12%的资本结构,测算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8.40%。

  3.5相对估值

  国际同类上市公司2006年、2007年平均动态PE为18.5倍、17.5倍,但其2007年平均PEG指标为2.2。按6月25日18.43元股价,公司2007年、2008年动态PE为24.3倍和16.1倍,2007年PEG指标为0.52。考虑到公司处在上升期,新业务开拓将增强公司成长性,有理由得到较高PE估值。参考前述几种估值方法的结果,建议按照2007年业绩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28.9元。

  3.6评级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是港机制造全球龙头企业,现有沿海基地加上制造并运输的特殊工艺、劳动力成本优势、品牌及技术优势决定了其在行业内具有长期竞争力。未来五年,公司传统业务仍将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各项新业务市场空间巨大,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是时间问题。振兴我国海上重型装备制造业具有国家战略、战备意义,公司未来重获高成长性值得期待。

  另外,公司大股东中交股份是中央直属企业,其资本运作力度不断加强。公司在中交股份中隶属于港口机械板块,近期中交股份将此板块重新定义为海上重型装备制造板块,大股东旗下的相关资产整合有望提速。

  从估值角度看,中交股份在香港股市动态估值接近50倍PE,而振华港机A股市场估值35倍PE,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巨大。中交股份巨大的流通盘、国内基础施工建设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央企背景是其估值高的主要原因,振华港机优良的资产质地使其估值水平相对中交股份有较大的回归空间。

  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为公司估值,公司每股价值为24.91元;用三阶段股利贴现模型估值,公司每股价值为28.63元;三阶段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估值结果显示,公司每股价值为29.54元。参考以上估值结果,结合公司未来高成长性重新获取以及大股东资本运作带来正面影响的预期,我们建议以2007年业绩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28.9元,相对6月25日18.43元的收盘价尚有57%的上涨空间。重申“买入”评级。

  4.海上重型新业务分析

  在公司准备进入的几项新业务中,海上重型业务市场容量最大,近期取得重大进展的可能性最大,受到格外关注。

  公司为开拓海上重型业务,选择了海上重型起重机(大型浮吊)为切入点。目前,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大型海上工程、沿海风电设备安装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作为不可缺少的工程船舶,需求迅猛增加。我们对公司此项新业务的开展持乐观态度。

  4.1海上重型起重机的产品分类及建造技术

  4.1.1海上重型起重机的产品分类

  海洋工程起重系统/大型起重船,按照起重能力大小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安装回转式起重机,可以令起重船在不移位情况下完成吊重物横向位移,尤其适于在起重船两舷的转移吊重,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起重船海上调遣的安全性。尽管大型回转式起重机造价高昂,但目前需求更旺盛。

  4.1.2船配大型起重机的建造技术

  船配大型起重机的建造技术不断发展。目前,2台三角型臂架起重机配置取代门架起重机满足了对大尺寸重物的起吊需求。高强度钢的桁架式臂架取代板梁、箱型梁臂架也成为趋势。回转支承结构已全部采用滚轮式(多排),其支柱为焊在船舶主甲板上的大直径圆筒(直径可达40m),并从主甲板延伸到船底,形成强固的船体框架加圆筒框架结构。操作、安全、保护系统日趋完善,逐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集控化。

  4.2海上大型起重机的国际市场分析

  4.2.12006年海上施工设备市场火爆

  目前,资源开发向海洋、尤其是深海进军成为新趋势。国际机构IMA最新调研报告称皇家壳牌、英国石油、美孚埃克森、美国石油以及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在2006年都加紧了向深远海要石油、天然气的工作,迅速增加的海上工程作业量要求更多的大型配套设备支持。

  海洋项目设备租赁市场:

  2006年,国际海洋项目设备租赁市场需求大幅放大,供不应求造成有钱租不到设备。

  1套海洋项目设备的日租金已从2005年底的30万美元涨至2006年四季度的50万美元。

  海洋油气开发设备制造市场:

  海洋油气开发生产设备的订单数量和价格均创历史新高,更成为2006年国际船市最大亮点之一。过去多年少人问津的勘探钻井船,在2006年前10个月就成交了9艘。

  IMA预测,今后5年间全球海洋油气项目设备的下单订造量将达130艘(台/套)。

  4.2.2全球海上重型起重机市场容量大

  全球海上重型起重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多年前,俄国失事沉没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打捞中,因为调配不到起重量足够大的起重船,只能在水下将核潜艇分割后才吊起。目前,全球在运营的SSCV(半潜起重船)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且数量稀少;这些设备各自的工作计划均很饱满,甚至超负荷运行。近年,全球几大海洋工程公司都有建造新的海洋工程超大型起重系统(Singleliftsystem)计划,但在2006年之前得以实现的并不多;相信2007年及以后年份这些公司的Singleliftsystem项目订单将不断涌现。保守估计,2012年前,全球海上重型起重机每年市场容量在100亿美金左右。

  全球几大海洋工程公司对海洋工程超大型起重系统(Singleliftsystem)的营造计划(部分计划已实施)。

  4.2.3海上重型市场中的韩国对手并不可怕

  2006年,韩国船厂从全球油气开发生产设备紧俏中受益最大。截至2006年11月底,韩国三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所承接的海洋油气项目设备订单造价合计高达114亿美元;现代重工接单造价为29亿美元,三星重工为45亿美元,大宇造船为40亿美元,三家企业在该领域的订单成交量同比都是成倍增加。

  但这些韩国企业需要以传统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为主业。在手持订单均排至2009年以后、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的制造基地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韩国船厂在海上重型业务上已显出应接不暇。从产业周期看,韩国处于成长期的后期,发展潜力有限;随着近年来韩元升值幅度较大,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已出现下降迹象。

  中国在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方面后劲十足。根据英国劳埃德船舶协会数字,2006年中国手持订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从今年1月的全球新船订货量看,中国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韩国船企在海上重型领域同样面临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

  4.2.4荷兰HMC公司特大浮吊订单在中韩两国招标

  据我们了解,全球最大的离岸石油及气体发展工程承建商荷兰HeermaMarineContractors(HMC)公司计划投资10亿欧元订购一艘超大型起重船。该船的设计总长为220米,型宽为88米,起重能力目前已确定不低于现有的起重船“Thialf”号,估计可达到28000吨。(“Thialf”号为全球最大的半潜式起重船,其双吊能力为14200吨。)筹建的超大型新起重船将拥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包括较高的自航速度,较好的船体外形,深水和浅水的管道铺设能力以及赴北极作业、承吊的能力等。

  作为HMC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的一部分,此次新船投资计划已在2006年底获该公司咨询委员会决议通过,该公司目前正在中、韩两国以招标方式寻求有意者。中国大型企业将海上重型作为近期业务拓展重点,并有实力进行竞标的,只有振华港机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特别在比较了振华港机与韩国对手的竞争力之后,我们预计振华港机的中标可能性较大。

  考虑到HMC会将部分驱动装置另外招标,振华港机可能到手的订单金额也许略少于10亿欧元,但应不低于8.5亿欧元。初步估计,2007年下半年之前该项目可见分晓。

  4.3海上大型起重机的国内市场分析

  4.3.1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加速,对海上工程装备需求加大

  对于中国,加快海上油气开采更显迫切。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南中国海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可称另一个波斯湾。我国对南中国海油气资源量的总体估计为1050亿bbl,天然气2000万亿m3。8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仅限于100m左右水深范围内开展。向500-2000m水深海域拓展,不仅需要深海域油气勘探技术的提高,同时需要大量海上工程配套设备的供应。中国南海、东海、渤海各地油气开发项目的加速,对海上重型起重设备构成长期持续性需求。

  4.3.2沿海工程施工、平台拆除等对大型浮吊也形成需求拉动

  我国经济已处持续高速发展期,大型海上工程如跨海大桥的建设增多,上海长兴岛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群岛连岛大桥、粤港澳大桥此类项目将不断涌现,这些工程最主要的装备就是大型起重船。如东海大桥的桥面板,共700多块,起吊重量都在2000t左右。另外,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目前除了海上设备安装之外,平台拆除也进入议程。中船集团708所数据显示,我国有近百座海上构筑物已进入拆除计划。多种因素对海上大型起重机形成需求拉动。

  总体而言,我国正与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相仿,进入了海上工程的高峰。当时日本建造了一大批大中型起重船,至1997年日本共计拥有832艘起重船。我国目前的起重船不到100艘,而大型起重船(起重量超过1000t)仅在10艘左右,市场需求很大。

  4.4公司在海上重型领域取得更大进展值得期待

  目前公司在建浮吊五台,包括准备自用的7000吨浮吊、为伊朗用户造的4000吨浮吊、为美国新港湾大桥配套的1700吨浮吊以及为印度等用户建造的浮吊。

  起重能力7000吨浮吊一台(自用或出售;如果出租,租金可达80-100万元/日)

  起重能力4000吨浮吊一台(自用)

  起重能力4400吨浮吊一台(伊朗客户订,订单总额1.6亿美金)

  起重能力1600吨浮吊一台(印度客户订)

  起重能力1700吨浮吊一台(附属于美国新海湾大桥合同,是造桥时候用的工作浮吊)

  公司在2006年已完成了4000吨全回转巨型浮吊一台,是为广州救捞局建造。这台被命名为“华天龙”的巨型全回转浮吊承接的第一项任务是用于打捞一艘明朝沉船。这一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的装备诞生,标志着我国开发海上油气田及海上打捞救助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以往依赖于进口的历史得以改写,将成为今后我国开发海上油气田和海上救助打捞等行业低成本作业的“重型武器”。

  据我们了解,中海油旗下企业海油工程(600583)正在使用的3800吨全回转起重铺管船“蓝疆”号,是中海油委托英国Fried&Goldman-Halter公司设计,烟台莱弗士船业有限公司制造,中压电力系统由英国HillGrahamControls公司总包。根据海油工程公司披露的数据,“蓝疆”号建造的项目总金额远超过振华港机近期所建造的同规格浮吊。虽然目前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三巨头对采购重型起重机船等设备时会优先考虑旗下制造企业,但随着振华港机国外订单的不断取得以及成本优势显现,三巨头的集团壁垒有望打破。

  公司在海上浮吊建造技术上已经过关,在海上重型领域取得更大进展值得期待。近期可以关注公司在荷兰HMC特大浮吊订单上的进展。我们认为,公司在海上重型业务拓展上具有极大潜力,即使2007年在争取荷兰HMC订单上出现波折,公司在海上重型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仍只是时间问题。

  5.公司概况

  5.1历史沿革及现状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2月,由上海港机厂和香港振华共出资100万美元(各占50%)设立,1997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更名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以资产投资入股,成为振华港机第三家股东。1997年4月振华港机发行B股。2000年12月,振华港机增发A股。

  公司用不到十五年时间打造成全球集装箱起重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的大型港口机械产品已进入5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岸桥产品占据了全球近70%市场份额,订单连续8年居同行榜首。目前,公司正在重点开发海上重型机械和大型钢构等新业务。

  公司在中交股份中隶属于港口机械板块,近期中交股份将此板块重新定义为海上重型装备制造板块,大股东旗下的相关资产整合有望提速。

  振兴船舶及港机制造业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历史上,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日、韩等国政府都曾不遗余力打造本国强势企业。公司所处产业及自身地位的提升显而易见。

  中交股份2006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在香港股市动态估值接近50倍PE,而振华港机A股市场估值33倍PE,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巨大。中交股份巨大的流通盘、国内基础施工建设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央企背景是其估值高的主要原因,振华港机优良的资产质地使其估值水平相对中交股份有较大的回归空间。

  6.行业分析

  6.1行业界定、主要分析思路

  6.1.1行业主要产品

  公司所属主要行业为港口重型起重设备制造业。港口重型起重设备主要分散货装卸船设备和集装箱起重机两类,其中,集装箱起重机主要包括岸桥与场桥。

  振华港机的业务范围包含了以上所有品种,但岸桥产品业务在公司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且,在以上产品中,岸桥的单价最昂贵、对港口营运而言也最为重要。行业分析中重点对岸桥产品的全球需求进行预测。预测了岸桥需求量后,按照岸桥比场桥1:

  2.2比例可以推算出场桥需求量。

  6.1.2行业分析脉络

  全球集装箱起重设备的需求受到全球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拉动,集装箱码头的新建或改良要考虑港口吞吐量的变化情况。世界造船业的诸多指标更具超前性,通过分析造船业的动向可以帮助预测全球港口投资的未来趋势。而且,如果全球造船行业持续景气,公司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新业务拓展空间也将更大。

  6.2全球造船业,拥抱前所未有景气高峰

  世界贸易增速在各国纷纷加息背景下,近几年仍保持在7%以上,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至少可达4.5%。国际贸易额的90%涉及海上交通运输,2003年以来全球造船业呈现了史无前例的景气高峰。1981年至2003年,普通货物以集装箱运载的比率从20%增至65%,特别是90年代以来集装箱贸易量远超出整体国际贸易的增长,导致集装箱船的需求和供给大幅增加。

  至2006年7月,世界全集装箱船舶运力达3784艘,计871万TEU。今后几年,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稳步增长,适箱货将不断增加,集装箱船舶的供应增长在2007年至2010年仍将分别达到15.1%、13.1%、9.1%和9.7%(穆勒-马士基集团预测数据),这足以令全球主要集装箱码头拥堵、热门航线仓位爆满景象继续出现。

  2006年全球造船业持续火爆再次超出业内预期。2006年全年造船企业在大量消化累计订单的同时,手持订单数量比一年前又新增1600多万CGT,反映出2006年市场需求的旺盛势头。特别指出,海洋油气开发生产设备的订单数量和价格均创历史新高,成为2006年国际船市的最大亮点之一。韩国各大船厂所承接的海洋油气项目设备订单量成倍增长,同时他们手中还有大量造船订单需要消化,这给振华港机进入海上重型业务领域提供了良好时机。

  6.3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港口建设方兴未艾

  6.3.1过去几年,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加

  过去几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2.4亿TEU增至2005年的4.0亿TEU,累计增长62.4%,复合增长率为13.5%。其间,中国以及中东、东欧等地区的港口吞吐量增速较快,尤其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加世人瞩目。交通部数据,2001年~2005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8%。2006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56亿吨,增长15.4%;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TEU,增长26%,以上两项指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位次。

  6.3.2对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

  2011年全球集装箱港总吞吐量有望达6.8亿TEU。未来5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长率仍可达到12%。2005年至2015年,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从4460万TEU至少增加到7940万TEU,增长率达到78%;南美洲将从1362万TEU增加至2280万TEU左右,到2020年可达到2930万TEU。印度计划在今后6年使现有的199个港口的吞吐能力翻一番,2012年港口吞吐能力增加到15亿吨,2016年达到20亿吨,其集装箱吞吐量也将大幅提高。

  6.4对集装箱起重机新增需求的预测

  6.4.1按照每台设备平均处理能力,预测岸桥的新增需求

  每台岸桥的处理量直接取决于它的使用率和它的单桥毛作业效率(GMPH)。岸桥的使用率除了和吞吐量相关,还受船期、泊位等条件影响。每个集装箱码头,都有一个岸桥使用率的平均上限值;一般情况,这个数值可以假设为60%。单桥毛作业效率GMPH主要受司机驾驶技术、工作状态,以及作业线的流程合理性、船型、设备本身状况等因素影响,伸缩性较大。

  GMPH=GrossMovePerHour,作业自然箱数/作业小时使用率=自然箱/(GMPH*岸桥数*365*24)

  目前,全球驳运港的平均作业量为85TEU/年·米,每台集装箱吊机的平均作业量为4万TEU/年;但对规模较大的转运港而言,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200TEU/年·米和13万TEU/年;部分门户港的相应指标更高。平均而言,近两年世界各地每台岸桥的作业量在10万TEU/年左右。

  因为大部分港口原有设备可以帮助分担新增吞吐量,所以每台岸桥对应的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加值要高于10万TEU。2002年至2006年,每台岸桥对应的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加值稳定在17~21万TEU之间。考虑到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我们将以上指标取值19万TEU左右,并以此预测2007年~2010年的岸桥新增需求量。

  集装箱码头建设带来对集装箱起重设备的新增需求。下表是统计机构按照过去两年港口建设项目统计出的全球岸桥采购数量。(该数据包括了小部分更新需求导致的采购量)

  6.4.3按照港口处理能力以及配置设备数量,预测岸桥的新增需求

  行业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2005年全球港口利用率分别为73%、77%、81%和81%。

  根据港口吞吐量、港口新建计划及港口利用率指标,预测全球港口集装箱年处理能力如下:

  6.5船舶大型化对岸桥购置的影响分析以及岸桥的更新需求预测

  6.5.1集装箱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

  由于运载总量上升和较大船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远洋航线上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明显。2005年~2008年全球新订购的1100艘超巴拿马集装箱船中,超过8000TEU的大型船有149艘,运力达127万TEU,约占新订船总运力的30%。预计不久的将来15000~18000TEU的马六甲型集装箱船将成为大型船运公司主力。

  6.5.2船舶大型化对岸桥的尺寸及技术指标提出新要求

  船舶大型化对岸桥需求构成重大影响。2004年底,外伸距在44m以下、可装卸甲板上少于16排集装箱的巴拿马型岸桥占全球岸桥保有量的50%;但2005年该型号岸桥的新增数量只占到新增岸桥总量的15%,2006年更将低于10%。外伸距在65m以上的巨无霸型岸桥,截至2004年底全球保有量仅为88台,而2006年就将新增87台。

  大船为了获得效益,要求在港停留时间更短。8000TEU集装箱船一般要求10小时需完成3000TEU的装卸量。目前,买家订购的岸桥尺寸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应配备双起吊小车、轨道面以上起吊高度至少有40m、双吊具下的额定起重量须达到80t以上、起重小车的横移速度要大于4m/s,以及要求重载提升速度要大于1.5m/s等。振华港机的岸桥产品在大型化、提高技术水平方面走在同行前列,公司从以上岸桥购置的新趋势中受益最多。

  6.5.3岸桥更新需求预测

  根据《WorldCargoNews》数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止,全球使用中的大型集裝箱起重机有10389台,包括4035台岸边起重机及6354台龙门起重机。结合其他资料,在全球4035台使用中的岸边起重机中,55%左右为最近十年新购置设备。如果按照岸边起重机20年的平均寿命计算,2005年的前五年以及后五年间,全球岸桥的每年更新需求的理论值在100台左右。因为2003年~2006年,全球岸桥的实际更新需求量均远低于100台,我们认为未来5年间岸桥的更新需求有大幅反弹要求。同时,结合上述全球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带给岸桥的巨大影响的分析,我们适度调高了未来五年的岸桥更新率指标,并由此预测出2007年~2011年全球岸桥更新数量分别为131台、164台、180台、190台和194台。

  6.6行业内厂商竞争情况

  全球港口集装箱起重设备制造行业大约有50家厂商,大致估计总生产能力岸桥超过350台,场桥超过800台,产能稍高于需求。过去四五年中,集装箱起重机价格稳步攀升。在已销售产品中,由于大型设备比重增加、技术含量提高,每台岸桥平均价格从2001年的600万美元左右上升至目前的750万。

  集装箱起重机单个产品价值高、使用范围狭窄,用户采购时普遍采用招标形式,因此形成了较为有序的竞争市场。同时,岸桥、场桥的设计制造日益标准化,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定单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实力最强的厂商手中。

  《WorldCargoNews》统计,2005年7月~2006年7月,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厂商共新接岸桥订单323台(三家厂商未进入统计,这三家共接单15台左右)。在323台的总量中,排名前七位的厂商共接单305台,占94%;而排名首位的振华港机一家就接单238台,占比高达73%。

  7.2历史业绩

  1997年~2006年,主营收入从8.48亿元增长到了168.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9.4%。2003年~2006年三年间主营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53.6%,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79.4%。公司用不到十五年时间打造成全球集装箱起重机械行业龙头企业,显示了公司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2003年以来公司平均毛利率连年攀升。2006年公司虽然承受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依靠产品结构优化等措施,2006年毛利率依然比2005年提高了1.7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海上重型、钢结构等业务渡过2006-2008年的培育期后,将减轻对公司平均毛利率的拉后作用。2007及以后两、三年间的公司平均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7.3.2劳动力成本

  公司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与国外同行相比,公司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较低。

  经过多年经营,公司在国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相关生产协作体系。劳动服务公司保证协作商的用工需求,3万人左右的劳动力大军以老板队模式管理。协作商根据订单为公司提供部件配套服务,劳动力成本控制较好,人员不因生产任务的大幅度增长而随之增长。

  公司只保留2000左右的核心员工队伍,以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为主,核心员工队伍稳定,团队具有很强竞争力。这种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用工模式、劳动力成本控制方法也是公司开拓港机以外的新业务的利器之一。

  7.3.3原材料、配件成本

  公司主导产品岸桥、场桥所需原材料和配件主要包括特种钢材、电动机、电缆、油漆、柴油机和电气控制设备。原材料、配件成本在整机生产成本中约占65%的比例。

  钢材是集装箱起重机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公司主要用的钢材是中厚板,在公司产品成本构成中钢材的成本比重约为20%。目前公司的特种钢材主要在国内采购,由南京钢铁股份公司、舞阳钢铁公司、上钢三厂等专业生产厂家供应。钢材之外,公司所需电动机主要从上海电机厂采购,电缆主要从上海电缆厂采购,油漆向国内合资企业采购,柴油机和电气控制设备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

  7.3.4资金成本

  港口重型起重设备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投入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需要取得银行和政府支持。我国将大型机电产品出口列为政府鼓励产业,在资金供给上银行给予充分支持,这使得公司生产资金能得以保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上涨趋势,银行贷款利率保持较低水平,因而公司具有明显的资金成本优势。

  7.4品牌及技术优势

  7.4.1公司品牌

  公司作为全球集装箱起重机械的主要供应商,产品遍布于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码头。客户包括长岛港、汉堡港、阿姆斯特丹港以及马士基、和记黄埔等许多世界领先港口企业和货运企业。根据《WorldCargoNews》统计,自1998年以来,公司产品订单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ZPMC”已成为全球业内知名品牌。

  7.4.2公司技术

  公司现已成为全球港口机械行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领先者。公司先后开发了30多种岸桥机型,10多种场桥机型,并成功设计开发了智能吊具、电缆小车等几十种原需进口的零部件,拥有让场桥电机与GPS协调运行的控制系统等数十项知识产权。公司自行设计生产的岸桥、场桥电气控制系统,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2005年公司“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目前采用第二种工艺进行装配,利用公司拥有五艘大型浮吊、4个可以承重2000吨的重型码头和3,500米深水岸线的优势,可以同时调试安装25台岸桥。领先的装配工艺使得公司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岸桥的完整生产周期由2001年采用旧工艺时的12-16个月缩短为目前的8-12个月。

  公司在上海长兴岛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大型港口机械生产基地。该基地使公司装配岸桥的时间缩短为2-3天,而国外同行业厂商则需要20天左右。加上公司的江阴、长兴、张江和常州四个生产基地和五个机电配套件专业公司,公司可以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港口机械、桥梁和建筑钢结构以及各种配套件。

  7.5.2公司运输方式

  一般按合同约定,公司作为卖方在买方现场以交钥匙形式完成交货,交钥匙之前发生的运输、靠泊、卸货(买方免收卖方船靠买方码头船舶靠泊费、设备上岸装卸费)、安装等费用均由卖方承担。

  2003年——2011年公司岸桥销售量统计及预测(全球岸桥销量数据来自行业分析中对岸桥的需求预测)。

  8.财务分析

  8.1资产总额构成与资产负债率

  2006年公司存货、完工未结算额、应收款项和固定资产这四项资产占当期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22%、32.76%、14.35%和34.47%。公司存货包括原材料和外购零配件,没有产成品存货。因为公司产品均为订单生产,生产进度严格按照建造合同规定进行,根据合同完工进度按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日确定该合同的收入和费用。当在制品达到一定收入确认节点时已实现了销售。在资产负债日,累计已发生的成本及已累计确认的毛利之和大于累计已结算贷款的差额计入已完工未结算款。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2004-06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74.7%、68.8%和64.9%,符合行业特点。公司2006年资产负债率为69.16%,有股权融资需求。

  近几年,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会不断进取,实现了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净利润的持续高增长。同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等各项指标均呈增长态势。

  8.3总资产周转情况

  近两年公司营业周期缩短明显,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上升趋势。

  8.5现金流情况

  2003至2006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2382万元、14927万元、-46442万元和8995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所处行业对产品销售一般分阶段收取货款,需要预先垫付生产所需资金,由于公司近三年业务高速发展,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动较大。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同时加大收款力度,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比大幅增加293.68%。

  2003至2006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41933.17万元、-51828.58万元、-129203.42万元和-282235万元,与公司最近四年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投资力度的现实相符。

  9.风险分析

  9.1汇率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外销,2005年外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5%。公司部分的配件也需要从国外采购,这些国际性的贸易往来多以美元和欧元结算。因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损益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汇率的变化,特别是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2007年、2008年人民币每年升值幅度在3%左右的可能性较大,之后人民币也较难出现剧烈大幅升值。汇率风险带给公司的负面影响存在,但不必夸大。

  注:我们认为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价有望维持在7.02水平。上表显示,如果人民币汇率在7.02基础上再升值1%,将减少公司当年净利润0.61亿元,减少EPS0.020元;如果人民币汇率在7.02基础上再升值2%,将减少公司当年净利润1.22亿元,减少EPS0.040元。汇率变动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9.2其他风险

  钢材价格波动钢材是集装箱起重机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公司主要用的钢材是中厚板,在公司产品成本中钢材的成本比重约为20%。2002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曾一度全面上扬,加大了制造商的成本支出。但目前迹象表明,2007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税收政策调整公司外销产品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收政策,内销产品适用17%的增值税率;同时,因公司每年出口产值达到了总产值70%以上,根据相关税务政策,适用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果政府税收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税后利润产生影响。

  本文的盈利预测中对税收政策调整风险已有适当考虑。2006年公司实际税负比率为6%,我们假设2007年、2008年公司实际税负比率为7.5%和9.0%。
作者:叶志刚 海通证券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吴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