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中国金融观察 > 中国金融观察 特写

粮价暴涨与中国安全

  粮价暴涨与中国安全

  Soaring Grain Price and Tightened Food Supply: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文/中粮集团 中谷期货

  ■国际粮食供需关系处于30年来最紧张状态,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国际粮食价格将长期维持高位运行,粮食价格运行区间将有效上移;

  ■全球任何一个粮食作物主产区出现恶劣的天气,都将引起全球性粮食恐慌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暴涨。

  ■中国融入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粮食市场必将受到国际影响;

  ■不能因为国际粮价高企,就大举出口;在国际粮食市场丰收、价格低迷之时,应该抓住机会适量进口补充库存。

  历史高价变身支撑价——国际粮食价格未来走势展望

  A Historical High TurnedNew Threshold:Trend of International Grain Price

  我们通常所说的粮食市场,就全球范围而言通常指谷物市场,具体而言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燕麦、大麦、黑麦、高梁、黍类、杂粮等,其中玉米、小麦和稻谷是三大主粮品种。

  需求:将继续增长

  国际粮食市场总体刚性增长,2005/06年度总消费20.24亿吨,比1990~1991年上 升 21%,增幅大于产量增加;饲料消费变化整体平稳,但在2004/05年度骤增4200万吨,应是当年豆粕价格巨变引起的替代效应。全球粮食的饲料消费因存在一定替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相关饲料比价影响。

  全球人口继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粮食的食用和饲用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能源价格高企,出于能源安全考虑和环境保护考虑,食品能源化还将继续,将消耗大量粮食;随着技术进步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粮食的工业需求将依然快速增长。从诸多方面考虑,全球粮食需求将继续增长,增速有可能加快。近3年全球三大主粮总消费年均增长在3000~4000万吨。

  据联合国今年3月份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超过90亿,比当前要新增23亿人口,新增人口相当于1950年全球人口总和。全球人口持续高增长表明国际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一趋势在几十年里都将无法改变。

  产量:短期难大增

  粮食产量增长需要作物种植面积增长和单产提高两大因素的配合,而这两大因素短期内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种植面积增长有限

  全球三大粮食品种收割面积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就长期维持稳定,基本没有大的趋势性增长或者减少;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大主粮收割面积反而有所下滑。经过2006年下半年至今的国际粮价大涨,2007/08年度全球粮食的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有望增长。但鉴于全球土地供给有限,这种增长仅限于恢复性增长,增长幅度有限。目前在南美和东欧尚有大量未开垦土地,但这些土地要成为成熟的作物面积不 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历史上最大收割面积出现在粮食价格暴涨的1996年之后,1996/97年度全球三大主粮收割面积5.217亿公顷。2006/07年全球三大主粮收割面积5。19亿公顷,即使 2007/08年增长到1996/97年水平,也只能增长980万公顷。按照2006/07年的单产状况预估,980万公顷土地全部用来生产一种作物,也只能生产 2734万吨小麦、或者4616万吨玉米、或者3989万吨稻谷。而2006/07年度当年三大主粮产需缺口就有5979.4万吨,当年三大主粮库存减少了6560.5万吨。

  ■单产短期无法大幅提高

  40年来,全球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单产增长很快,2006/07年三者单产1960/61年单产的2.43倍、2.42倍、2.21倍。

  单产增长是全球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将是未来全球粮食产来产量增长的根本希望所在。技术进步是推动单产提高的重要动力,但技术进步是一种长期推动力,很难推动单产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另外,作物单产还受到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产量增幅有限

  全球三大主粮产量基本呈现稳定增长,2004/05年度因为种植面积增长和单产提高两者共同作用,三大主粮总产量摆脱了前数年的萎缩态势而强劲增长。

  2005/06、2006/07年度产量稳定并略有减少。2007/08年在全球种植面积增长的情况下,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还有赖于全球主要作物产区良好的天气。鉴于上面对面积和单产的分析,全球粮食产量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增长进而改善库存。

  库存:封住粮价下行空间

  保守估计2007/08年度三大主粮全球需求增长3000万吨,达到17.91亿吨。要保证库存维持2006/07年水平不变,需要产量达到17.91亿吨。而2006/07年度产量为17.01亿吨,要想2007/08年度全球粮食库存有所改善,那么就需要全球三大主粮产量增产9000万吨以上,增幅超过5.29%。如前面的分析,这就必须要求2007/08年在面积大幅增长的同时保证单产良好。而这两点很难同时持续数年得到满足,即全球粮食库存增长潜力将非常有限。

  全球粮食库存江维持数年低位,对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构成稳定的持续支撑。价格失去有效下行的动能,过去低廉的粮食价格可能一去不复返,粮食价格运行区间将有效上移。

  各国将补充粮库

  全球粮食库存处于1981年以来最低水平,2006年的全球小麦大减产和粮食价格高企,令各国忧心忡忡。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一直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国家,开始反省过去的储备政策和粮食政策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民众生活需要和国家经济安全。今后各国政府将抓住任何一次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机会,及时从国际市场购买粮食以补充库存,这对国际市场价格将构成稳定支撑。

  用高价抵御天气风险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种植面积增长潜力有限、全球库存维持数十年低位,要维持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平衡,需要天公作美、全球单产良好。全球粮食安全完全依赖于良好的天气,全球任何一个粮食主产区出现恶劣天气问题,全球粮食库存将难以为继,都将引起全球性粮食恐慌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暴涨。市场必须用高价格来刺激全球开垦剩余土地、刺激技术人员开发高产种子、甚至抑制需求增长,这是维持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粮食价格将持续维持高位运行的原因所在。

  全球变暖趋势还在加剧,灾害性天气爆发频率提高,这将增加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威胁。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灾害性天气现象与气候变暖无不关系,这些全球性的灾害性天气已经或正在造成粮食减产。2006年世界小麦出口大国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减少 1000多万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一些权威的气象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将可能经历拉尼娜天气威胁,这成为悬在全球性粮食安全头顶的一柄利剑。

  未来一年粮价展望

  国际粮食市场经过2006年下半年至今以来的巨大上涨和适当回调以后,市场已经发现了基于一般预期的情况下比较舒适的价格。南半球粮食作物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北半球小麦逐步进入关键生长期,北半球稻谷、玉米的播种即将开始,从现在开始,北半球降水和气温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今年北半球天气良好,全球粮食市场价格有望平稳运行,其间会有回落,但回落幅度将较为有限;如果今年北半球天气出现问题,全球粮食价格将有效冲击历史高点1996年市场高点。

  小麦价格:历史 上的高价区400美分/蒲式耳以上将成为未来市场运行的常态,400美分将构成未来数年小麦价格的低价位。

  玉米价格:历史 上的高价区300美分/蒲式耳以上将成为未来市场运行的常态,300美分将构成未来数年玉米价格的低价位。

  大豆价格:历史 上的高价区700美分/蒲式耳以上将成为未来市场运行的常态,700美分将构成未来数年大豆价格的低价位。

  2006年国际粮价暴涨成因

  Causes of Worldwide Grain Price Hike in 2006

  由于国际粮食的库存量处于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自2006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粮食的价格有了巨大的涨幅。

  小麦的价格由300美分/蒲式耳上涨到500美分/蒲式耳,累积涨幅达到67%;

  玉米的价格由200美分/蒲式耳上涨到400美分/蒲式耳,累积涨幅达到100%;大豆的价格由550美分/蒲式耳上涨到800美分/蒲式耳,累积涨幅达到45%。

  和期货价格走势相一致,2006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玉米、小麦、稻谷现货价格也走出了一轮凌厉的上涨走势。促成2006年至今国际粮食期、现货价格暴涨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全球粮食市场供需关系紧张是根本原因。

  ■对乙醇的狂热。这种对生物能源的狂热,使粮食不仅仅做为食品和饲料用途,而且做为工业用途的数量越来越大,由此未来数年世界粮食的库存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在美国,布什总统号召议会增加对再生能源的政策,将再生能源的产量标准提高到2017年350亿加仑。2006年美国生物能源产量为50亿加仑,如果纤维型能源技术到2017年还没有突破性发展、并且生产 350亿加仑生物能源全部要依赖玉米乙醇,这将消耗掉127亿蒲式耳的玉米,而2006年美国玉米的产量仅为105亿蒲式耳。

  美国不是唯一鼓励生物能源发展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巴西、加拿大、欧洲和中国也都积极兴建乙醇生产 设施。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粮食的价格将会随着它在能源领域的价值而增加,这说明远期粮食的价格与远期原油价格相比将会更强。

  ■热钱大量流入。近年来由于金属和能源等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工业品与农产品价格之间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使对冲基金和指数基金加大了在农产品上的投资。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加速了粮食价格上涨。

  目前对冲基金和指数基金在粮食各个品种上都持有大量的多单:

  在小麦上持有192338 手多单,占总持仓的37.3%;

  在玉米上持有665990 手多单,占总持仓的30.6%;

  在大豆上持有218029 手多单,占总持仓的30.1%。

  ■工业基础类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粮食价格过于低廉。

  2004年以来,国际能源、金属等工业基础类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工业基础类商品价格指数有效脱离历史运行空间,向上拓展幅度令市场惊异。而从2004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暴跌以来一直到2006年初,国际粮食价格始终维持低位运行。一方面,工业基础类商品暴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资金市场对低廉的农产品兴趣浓厚,他们并不认可农场品长期维持低位的现状,而基于总体商品指数进行交易的指数基金也被动大量投资于农产品市场。

  国际粮价风云中保证中国粮食安全

  How to Secure China's Food Supply Amid Worldwide Grain Price Hike

  ■2006下半年至今国际粮价暴涨对国内影响有限,国内粮价相对平稳;

  ■中国融入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粮食市场必将受到国际影响;

  ■不能因为国际粮价高企,就大举出口;在国际粮食市场丰收、价格低迷之时,应该抓住机会适量进口补充库存。

  相比国际市场,国内小麦、玉米、稻谷市场相对独立,进出口量很小,供给基本自足;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大,价格受国际供需影响较大。供给上看,连续三年丰收,国内供求基本处于紧平衡状态。小麦播种面积在2006年出现恢复性上涨,产量基本维持稳定;玉米受高价格刺激,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预期产量仍将增加;稻谷2003年后产量逐步恢复,预计稳中有升;大豆受进口大豆冲击和玉米抢夺耕地面积影响,产量逐年下降,进口量逐年上升。

  消费方面,作为口粮,小麦、稻谷消费较为稳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高品质的小麦、稻谷需求增加,同时受玉米价格高企影响,饲料小麦消费增大;大豆受压榨需求不断增长带动,需求稳定增长;受玉米乙醇工业扩张带动,玉米的工业消费迅速增加,需求大幅增长。

  《中国粮油市场供需状况报告》(简称《粮油报告》)2007年3月对2007年中国主粮油作物产量作出相关预计。综合国际市场情况,主要判断如下。

  小麦:产不足需

  ■《粮油报告》预测

  2006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45万公顷,较上年2279万公顷增长66万公顷,增幅2.89%。产量为10384万吨,较上年9745万吨增长640万吨,增幅6.56%。冬小麦产量估计为9868万吨,较上年9143万吨727万吨,增幅7.95%。

  预测 2006/07年度国内制粉小麦消费量为8650万吨,同比减少 50万吨。小麦年度总消费量预计为10152万吨,同比增加118万吨,增幅2%。其中出口量为200万吨,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小麦供给环境改善,出口能力提高。

  预计2007年全年小麦产量为9950万吨,较上年10384万吨减少 434万吨,减幅4.2%。预计2007/08年度小麦总消费量10125万吨,同比较少 27万吨,减幅0.2%。出口量预计150万吨,同比较少 50万吨。

  预计2007/08年度国内产不足需,缺口为115万吨,2006/07年为盈余292万吨。

  ■分析

  国际小麦价格的走强将是对国内价格的有力支撑,国际玉米价格维持高位有利于国内饲料小麦出口。在此推动下,国内麦价仍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除了国际因素以外,国内小麦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不及大豆和玉米那么紧密。短期来看,国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将继续定期进行,且底价调整的可能性很小。如此稳定的小麦供应环境下,面粉厂不会保留过多的小麦库存,价格依然会保持平稳态势。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保持小麦价格在一定水平,若成交价较高,则适当增加销售数量,反之减少。当然,将更多的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出去,以便为下一年度的收购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国家而言也同样重要。由于上年度积累了相当大数量的小麦,按照目前的拍卖情况,基本上没有可能在新麦上市前全部拍卖,甚至完成一半都有很大困难,因此小麦出口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若小麦出口情况好于预期,价格上扬概率较高。中长期来看,冬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新麦上市后国家宏观调控如何实行,将是影响2007年小麦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

  玉米:产需同增

  ■《粮油报告》预测

  估计2006年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712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76万公顷,增幅为2.89%。产量预计为14400万吨,较2005年的13937万吨增长463万吨,增幅为3.3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玉米生育后期天气状况良好,有利于玉米的单产水平提高。

  预计2006/07年度国内玉米饲料消费9500万吨,工业消费3400万吨,比2005/06年度提高650万吨,增幅23.6%,出口400万吨,总消费1.45亿吨,比2005/06年度增加560万吨,增幅4.2%。

  预计2007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为2740万公顷,较2006年增加28万公顷,增幅1.0%。产量1.46亿吨,较2006年增加200万吨,增幅1.4%。

  预计2007/08年国内玉米饲料消费9800万吨,同比提高300万吨,增幅3.2%,工业消费3600万吨,同比提高200万吨,增幅5.9%,总消费预计达到1.48亿吨。

  ■分析

  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必将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但是由于国内的供求关系远没有国际供求关系紧张,国内玉米的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中国2006年度期末库存消费比为23%,世界期末库存消费比为12.12%,这也反映出国内库存相对世界整体水平还比较充裕。

  中国玉米消费的主体是饲用需求,预计2006年饲用玉米需求占总需求的73.05%,而饲料行业利润空间有限,所以价格上涨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会比较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玉米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

  2006中国工业生产消费玉米占总消费量的26.95%,但是其增长速度要快于饲料行业需求的增长,过去5年里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长幅度是 5.5%,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等同于饲料行业。工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将给支持国内玉米价格。

  玉米出口量将是联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纽带。我们认为中国2007年出口玉米的量不应该超过2006年。

  综上所述,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在2007年能过依然保持过去两年来的平稳态势,国内玉米的价格水平将保持在高位,下跌的幅度非常有限。

  稻谷:平衡有余

  ■《粮油报告》预测

  估计2006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10万公顷,较上年增长27万公顷,增幅0.94%。

  稻谷产量为18080万吨,与上年的18059万吨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四川、重庆和湖北等稻谷产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和病虫害,单产水平同比下降,影响了年内稻谷的增产。2006年早籼稻产量为3187万吨,同比持平。

  预计2006/07年度中国稻谷新增供给量为18170万吨,与上年持平;稻谷的食用消费量减少,饲用消费量、工业消费量和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综合评定,年度内稻谷的总消费水平为18000万吨,较上年的18469万吨减少 469万吨,减幅2.41%。预计2006/07年度中国稻谷年内产需盈余170万吨,上年的缺口为305万吨。

  预计2007年全国稻谷的播种面积为2930万公顷,较上年的2910万公顷增长20万公顷,增幅0.7%;稻谷产量将达到18680万吨,较上年的18080万吨增长600万吨,增幅3.4%。

  预计2007/08年度中国稻谷新增供给量为18780万吨,较上年的18170万吨增长610万吨;年度稻谷总消费水平为179005万吨,较上年18000万吨减少 95万吨,减幅0.5%。预计2007/08年度中国稻谷年内产需盈余875万吨,2006/07年度盈余170万吨。

  ■分析

  整体上看,世界稻谷产不足需,中国平衡有余。中国稻谷市场基本独立,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进口大米仅限于对于国内大米品种的调节。国际稻米市场的紧张,稻米价格的高企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但是,一旦国内稻米生产出现问题,国家稻米供不及求,需要大量进口的话,在国际稻米市场如此紧张的背景下,对市场将产 生巨大冲击,国家大量进口稻米的成本将十分巨大。因此,保证国内稻谷生产尤显重中之重。

  大豆:依赖进口

  ■《粮油报告》预测

  估计2006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910万公顷,较上年959万公顷降低49万公顷,降幅5.1%。2月预测大豆产量为1550万吨,较2005年1635万吨减少 85万吨,降幅5.2%。主要原因是黑龙江面积和单产降低。

  2006/07年度,国内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650万吨,其中国产 1550万吨,进口3100万吨。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万吨,较上年增长210万吨,其中包含 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及303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分析

  近1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大豆需求量猛增,产量增长有限,需求逐步从主要由国内市场满足转变为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满足,进口量连年猛增。2006/07年度,预计国内大豆进口量3150万吨,占总使用量的65.83%,压榨量的84%。

  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势对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概括起来,2007年国际大豆价格走势对国内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国际大豆高位运行将使中国花费更高的进口成本和外汇;

  *进口成本增加,国内豆粕、豆油价格也将维持高位,肉禽蛋和食用油价格易涨难跌,老百姓生活成本提高;

  *2004国际大豆价格暴涨暴跌以来,国内压榨行业整合加速。2007年国际大豆价格高位运行、波动加剧、令市场难以把握,压榨企业效益将出现明显分化,这将继续推动行业整合,刺激国内外大型压榨企业的兼并 收购行为;

  *进口大豆价格高企,国产大豆水涨船高,国内大豆种植业的收益将好转。

  应对策略

  国内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玉米、稻谷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近年来进出口都很小。

  2006下半年至今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暴涨对国内影响较为有限,国内粮食价格相对平稳。但中国融入国际化的进程正越来越快,粮食 市场必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应对国内粮食市场可能的变动,和国际市场对中国可能的影响,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立足国内自给,狠抓生产

  尽管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3年丰收,但需求增长迅速,产需仅仅基本维持平衡,刚刚做到不依靠库存来解决当年的粮食供给问题。同时,世界粮食市场每年仅提供2亿吨粮食,而中国每年的需求就接近5亿吨,保障国内粮食供给不能指望从国外进口,必须首先立足于国内自给。人民生活水平正大幅提升,对肉禽蛋奶需求增加将会耗费大量粮食,加之粮食深加工行业的蓬勃发展,粮食需求将会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为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必须狠抓粮食生产,需要把以下几点工作做好:

  *严格保护好耕地,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中国工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城市化全面展开,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确实有效的保护耕地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花大力气开发优质高产粮食种子,提高粮食单产。目前粮食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必须加大在这方面的开发投入,开发出一批品质优良、耐旱抗病的高产粮食种子。

  *做好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工作。

  *充分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收益长期低于其他行业是国内的基本现状,采取措施使粮食生 产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将是长期稳定农业生 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措施。粮价是消费物价中的一大类,粮食价格是否上涨既要由粮食供需关系决定,还要与社会物价总水平一致。

  ■保证相当数量的粮食储备

  全球粮食供需紧张,国际粮食价格高企。全球粮食库存的1/3在中国。一旦中国粮食减产,将很难从国际市场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如果中国大举进口粮食,将推高国际粮食价格进一步暴涨,大幅增加进口成本。因此,必须保证相当数量的粮食储备,以应对不可预期的自然灾害发生。

  ■限制粮食出口

  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和人民正常生活、应对国内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维持稳定的粮食市场价格,在国际粮食市场风起云涌变化之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的进出口政策。保证国内比较充裕的供给至关重要,不能因为国际粮价高企,就大举出口。为保证国内粮食 安全,限制出口是有必要的。另外,国内粮食也仅仅做到紧平衡,在国际粮食市场丰收、价格低迷之时,我们应该抓住机会适量进口补充库存,以应对不时之需。

  ■培育龙头企业,出国拓展粮源

  目前国际粮食供应基本被把持在几大国际粮商手中,难以充分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利益服务。因此,要大力培育中国自己的大型一体化粮食龙头企业,支持它们走出国门,与各主要粮食生 产国开展合作,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直接种地收粮,切入国际粮食市场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保证粮源。

  本文作者

  总策划:费忠海 参写人员:李军、石霁原、韩朝东、卢泸、刘力、张莹、孙瑞、傅强

  总串:傅强

(责任编辑:魏喆)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