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公司新闻 > 商业评论

中国企业外扩冒险:跨国并购并没获取技术和国际品牌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并没有实现获取技术和国际品牌的目标。

  中国对外投资正成为媒体和政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强了国际化战略思维,开始向全球化目标发起冲锋。

不论这是不是宣传得过了头,中国企业大肆收购的行动看上去比预想还是显得谨慎一些。

  时机成熟

  回到2005年的联想并购——这是中国PC机行业领军企业,联想当时花了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很多博学之士将这笔交易看作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浪潮的开端。的确,中国企业最近跨国并购行动十分火爆。据Dealogic 统计,2006年,中国企业完成价值207亿美元的跨国并购交易,而2004年,这个数字只有53宗,价值仅38亿美元。事情看来已经发生戏剧性变化。

  但联想对美国王牌高新技术企业的收购带有很强的变数,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反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一些新兴市场表现并不十分突出,比如中国自己的后院——亚洲。中国企业今年进行的跨国并购交易中,以美元计价排名前十强的案例中,只有两起发生在亚洲。随着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加速和并购交易的增加,很多人预计中国企业在亚洲的投资将迅速增加。“中国企业对新加坡、巴基斯坦、台湾地区企业的并购需求在增加,同时,我们还将看到这种交易在中国和印度之间迅速扩张。” 一家在北京的小型投资银行机构——汉能投资集团CEO陈宏分析说。汉能投资集团的目标主要在美国硅谷,机构在新加坡和香港有分支机构。有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地区市场特别适合大陆商人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并没有实现获取技术和国际品牌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并购方面表现出来的经验值得称道。比如,中国商业领袖们在申请进入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方面与中国相似的亚洲其他国家中表现得能力非凡。今年年初,中国移动用4.6亿收购巴基斯坦移动电信运营商——Paktel,这标志着中国电信巨头成功实施了首次跨国兼并。在并购前,中国移动的客户是Paktel的230倍。分析人士仍然认为,中国移动将继续参股Paktel,以便打进不发达国家市场,向那里收入日益增长的消费者提供昂贵的移动通讯设备。

  激励缺位

  中国企业未来进军亚洲脚步加快的时候,企业很可能会将收入水平和中国差距不大的地区作为目标地区。一些参与并购的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在中等收入的国家收购企业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但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会面临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麻烦。与中国相比,西方企业目标地区的收入水平高一些。汉能投资集团CEO陈宏举例说,以高档品牌为自豪的意大利制衣企业缺乏自己在中国的制造能力和销售力量。中国制衣企业可能趁机强占意大利在中国的服装市场,提高利润水平。但陈宏也认为,一名中国副总经理每年收入不过2万到3万美元,由于管理人员收入差距太大,这样的交易正变得越来越少。“他们会去思考,自己怎样才能与那些年薪10万美元的企业管理人员相媲美。” 陈宏说。这种文化差异在TCL体现最为明显,TCL是一家中国国内的电视制造商,该公司2004年收购了法国Thomson公司,对中国企业来说,这笔买卖可能为TCL带来丰厚的回报。当年的5月,TCL宣告它的欧洲计划已经破产。

  相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可能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更欢迎中国企业,这是中国企业在自己国门附近投资的激励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竞争的警惕感越来越强。很多与中国人有交易的企业知道,自己必须保持良好的业绩才能与中国企业合作。对于那些希望在由中国启动的区域贸易中分享果实的企业来说,这是很大的诱饵。2006年,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表示通过其一个全资子公司以9.6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Singapore Aircraft Leasing),这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在交易发生的时候,中国银行宣布,银行将与中国航空工业密切合作,以提升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的业绩。一位香港银行家认为:“亚洲地区确实需要和中国加强商业来往。”

  突破路障

  中国对外购并策略的分水岭是2005年中海油(CNOOC)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失败这一事件。美国国会议员警告布什政府,这笔交易可能将美国能源安全的钥匙交给中国政府(中海油是中国国有企业),收购行动被迫终止。观察家认为,由于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将不会重蹈失败的覆辙。只有得到收购目标国政府的同意,中国企业才能展开行动。

  美国看上去似乎不大欢迎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在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之前,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交易也被列入美国对外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清单——这是美国政府专门审查敏感性外国投资的部门。正如香港银行家所说的那样,尽管交易包含的“业务在中国已经能够自己制造”,但联想还是没有摆脱被审查的命运。

  美国的这种行为对中美企业联姻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但也有传闻相信,中国企业对于高赢利的美国企业购并的潜在需求仍十分强烈。今年早期,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大陆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与德国克莱斯勒有合作,克莱斯勒的母公司戴姆勒当时正努力寻找合作对象。克莱斯勒最终和美国企业Cerberus合作,持怀疑态度的人从不认为中国企业能在交易中胜出。“你能想象一家中国企业能被允许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设立工厂吗?”一位身在中国的美国律师说。

  胆量与挑战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怀疑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购并经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冒险进入西方国家并获得更大的成功。今年5月中旬,中国政府宣布将向Blackstone集团投入30亿美元——这是美国顶级的投资公司,中国的行动显示,中国人在花钱收购企业上正在大胆和挑战的惯性带动下前行。毫无疑问,人们对Blackstone的交易和联想并购案例的继续发展十分关注,中国能否在对西方国家企业的并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展示在世人面前。随后,亚洲地区将成为中国企业购并活动的沃土。

  出处:《经济学家》 2007年6月4日

  编译:杨政文

  

(责任编辑:雍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宏 | 克莱斯勒 | 尤尼科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