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输血+造血+开发式扶贫 新扶贫模式造福中国

  “输血”+“造血”——双重保证

  在北京农业展览馆“雨露计划”成果展区内,除了展示近年来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丰硕成果外,贫困劳动力供需洽谈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司长刘福合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转移贫困劳动力260万。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扶贫主要实行救济方式,即:中央政府直接通过各基层政府把粮食、衣物或现金等分配给贫困农户,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方式也被称作“输血”式扶贫,主要用于生活救济和财政补贴。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这种“输血”式的救助扶贫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许多脱贫户因为“输血”中断而再度陷入贫困状态。中国政府意识到,“输血”式扶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1986年以后,中国每年拨出144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开发式扶贫,即变“输血”为“造血”,目的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让他们的脱贫努力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刘福合表示:“现在,扶贫不再是简单的一种模式,而是输血+造血的双重保证。比如:在全国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输血方式,但它满足了老弱病残这些无劳动能力人口的最低生活要求;"雨露计划"则能给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开发式扶贫——成果显著

  “造血”和“输血”相辅相成、偏重“开发式扶贫”的扶贫新模式,使得中国的贫困人口到2006年底下降到2100万,贫困率从30.7%下降到2.3%,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来看,“十五”前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23.9%。

  “除了注重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之外,我们还要加大该地区的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该地的煤矿开发了,道路没修好,照样不能脱贫。”刘福合说。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了促进和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三峡库区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宁夏扬黄工程等。今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投入约216亿元,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国的扶贫工作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充分认可。国际舆论认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西部地区扶贫——任重道远

  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中国的扶贫道路还很漫长。全国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6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西南、西北一些地区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有的地区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此外,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文化水平不高,自身发展能力较弱,都大大降低了扶贫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为了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脱贫问题,国家已经易地安置贫困人口几百万。”刘福合说。

  在中西部地区,除了国家每年拨出30亿元专款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外,还需要各地基层政府配合,以使扶贫工作和扶贫政策同步发展。

  国务院扶贫办透露,约14.8万个贫困村集中了全国80%的贫困人口。目前,国家正在这些地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国务院扶贫办还与各地的培训学校联手,每年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去年,国家用于青壮年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资金就达7亿多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扶贫进程将全面提速。到"十一五"期末,“我们的目标是成功转移贫困劳动力500万。”刘福合说。(甘丽娅赵晓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福合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