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中国企业家金融投资理财峰会(北京站) > 现场精彩图文

左晓蕾博士:中国热点投融资领域分析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金融培训中心把握金融市场的强劲脉搏,依靠金融领域的雄厚根基,联合国内外金融界学术与实战专家,于2007年7月份启动“清华金融大讲堂”全国巡讲活动,在众多经济强省重点金融城市(北京、昆明、杭州、山西、深圳、上海六城市)举办系列金融峰会,引领新一轮金融学习热潮,以帮助企业家掌握金融新知识,了解投融资新理念,熟悉理财新产品,跟上金融投资理财大形势。首站于7月28日、2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搜狐财经作为独家门户媒体支持对首站北京峰会进行现场报道。

  下面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博士的精彩发言

  左晓蕾:很高兴有机会跟企业界的精英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刚才听到主持人的最后一句,对我们的文章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我更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认识我。有一个角度中间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一交流机会可能会重新评价这些问题,今天是这样的。我看了大讲堂的整个介绍,他希望企业家在两天的时间内把握经济金融的大形势,可以从中把握到发展机会,从这一角度其实我是挺感动的。企业家们都很忙,在周末时间来讨论这样的大问题,希望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大的前提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握机会。

所以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形势的个人这方面的看法。特别是最近半年的中国经济数字出来之后,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各种各样的分析。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分享一些我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问题实际上就潜藏着机会。

  首先讲一下对经济形式的判断,半年的经济数据,经济增长11.5,CPI是3.2,6月份的CPI是4.4,固定投资等等数据都已经出来了。对评价就有很多,有人说偏热,有人说没有问题是正常的增长。而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从数据中对经济形式的分析判断,我个人看法是短期内套一句官方的话是平稳较快,为什么这么说?数据本生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因为在年初和去年年底时,很多国内外大机构都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他基本上是8-9之间。很多国际性的大机构都是增长8%-9%之间。前半年出现了11.5%,大家认为是超过了预期,这是非常奇怪的。到了一季度公布数据是11.1的属于,数字都有了一些调整,大概数字也就是9-10之间。所以很多机构从这个数字上来说都超过了预期,我为什么说他是平稳较快的态势,他与去年比较,短期内去年调整后的数据是11.1,就差0.4个百分点。所以从平稳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这样比较的,因为较快,中间有一个基础更谁比平稳,更去年比平稳,较快去年11.1是较快,今年11.5当然是更较快。这样的比较会有一个基础,当然很多人都拿他跟“两会”定的8%的目标相比,我觉得是这样,在8%“两会”的标准出来之后,当时有一个自己的解读,为什么定8%。肯定不是一个实际的增长,肯定要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定底线,每个经济体的增长,都有一个基本增长的水平去保证基本就业和基本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低于这一水平之后不能保证正常的增长,不能保证正常的就业,经济肯定衰退,所以80%首先是一个底线。另外还有一个上线,中国的特色是特制性的问题,如果在2005年定的每个人是8%,006年涨到了10%,06年定了10%,07年就要12%。实际上他给出了这样一个指导性的上线,实际上的增长率应该不要跟8%相比,如果跟8%比较他当然会偏热。所以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应该跟这个相比,这样去解读,应该比较合理。

  关键偏热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应该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他,经济偏热不偏热也得有一个标准,不能说涨10%就是偏快,11%就是偏热,这不太有道理的,因为背后的约束条件在短期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说要偏热我个人的观点,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说,我的储蓄等于投资,如果等于就是均衡的状态。如果投资超过了储蓄那就不平衡,可能就不能持续了。现在这一问题,现在的增长是否过热?就看他是不是能够持续的靠这种增加投资来支持高增长,是不是可以做的到,那也就是看投资和储蓄的水平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异、很大的空间去做这个事情,保持高投资、推动高增长。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储蓄差不多是30%多,差不多到40%,根据最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统计。我们的投资不是指投资增长率,是投资的形成,按照统计局的统计也是30%-40%之间,这两个数字是比较接近的,当然还会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总体很接近。从长期来看要想保持这样高投资推动这样的高增长,可能受到我们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宏观的均衡条件的约束,如果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储蓄不可能引用这样的高速增长,因为我们已经增长了20年、30年了,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增长可能支持不了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投资去支持你的激励增长,就没有这样一个支撑力。从这一点来说经济实力增长非常快、非常大,也可以向美国人那样,就低储蓄向全世界人借钱,那也可以,可以突破这样一个宏观约束的条件,能保持高增长。应该承认我们现在还不具有这样的实力,所以我们还要有自己的实力保持高增长。

  从这一点来说不能等多5年、10年以后,通过约束条件我的经济就衰退就放缓,为什么要有5年、10年的保值增长,现在就要做一些调整,使得经济增长和投资能够匹配储蓄约束条件的增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在敢做。从这一意义上说他的投入根据现在的所有信息,他的增长速度用这种大投入的方式去推动的高增长,具有持续性,所以说偏热,太快了。基本的条件很快就接近零结点。做市场调整会有一些变化,感觉我们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像节能环保蚝油量以及技术进步等等,都有可能高增长,像全要素的推动模式,最后也能高增长,可以持续十年、五年等等。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当前大家在讨论各种各样的热门话题跟经济增长的形势怎么认识、怎么把握、怎么应对,这是我第一个想说的事情。

  第二还是想说的11.5的增长,目前从统计数据来看,还是由外需和投资拉动的。这种特征非常明显,首先内需也在增长,内需在成倍的增长,当然这也是非常好的现象。如果去掉了通胀水平,因为GDP是实际增长,通过通胀的增长,人口公布的消费增长是名誉上的增长率。从这一意义来说投资不太一样,投资还是两倍于GDP的增长,因为是20%多,还是两个单位、两个百分点支持一个百点的增长。所以这一拉动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从生产的角度,重工业的生产非常快,18.0%多,一季度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60%的六大工业部门增长的20%。工业是密集型的产业,工业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他的投资是一个固定性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他大量的是在资本密集的行业中,所以这一特征还是应该要看到的,还是投资在拉动,还没有真正达到的增长模式,还需要从这种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要继续向消费增长模式推动,经济的成长才会有真正的需求基础。

  所以需要注意的,从投资来说总量是被调整下来了,但投资结构的调整是需要下很大力气的。包括结构环保以及能量的有效使用等等。这些东西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还是不够的。所以投资的结构性调整在产业中间会进一步地加大力度。在工业和服务业比例上的调整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下一步的调整方向。

  外需的推动也更明显,上半年顺差是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是历史的最高水平。上半年贸易顺差占GDP的增长,对GDP的贡献是达到8%,去年是4%左右增长一倍,外需拉动也特别明显。外需拉动有几个原因:跟国外的大的消费市场或者说大的经济体,主要的贸易伙伴,他的经济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像过去所担心的那样,受到方方面面很大的冲击,放缓的速度很快,消费市场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你卖东西人家买不起,得人家愿意买你才卖的出去,所以跟国外的市场有很大的关系。美国的贸易摩擦方方面面的问题,贸易顺差太大造成的原因,对美国的市场有一些顺差的下降,但对欧洲增长了37%,还有一些新的市场比如说非洲等其他的市场增长30%,所以跟大的经济体的经济,还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和一个新的市场的开发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中国的产品还是有比较优势的,虽然人民币对每年的汇率在不断的上升,但是汇率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老是赋予汇率调整太多的负担,希望他改变这个、改变那个,实际上他只是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机制,不要赋予他太多的很沉重的责任,因为他做不到。汇率调整对于贸易顺差来说,老希望把内需提上去国内收支就平衡了。现在显然是做不到,因为国际贸易跟理论是一个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再出口,为什么你进口内的东西,所以汇率不断的上升,升汇率无非是部分抵消他的优势,如果没有抵消完呢,因为比较优势体现在价格上,如果把比较优势全部抵销光了以后还是照样出口。当然这里边还有其他的问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我们还是要遵行经济的规律的比较优势,外贸顺差的增长,外需拉对经济是第二个原因。

  7月1日再一次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的政策要实施,很多出口企业抢着出口,我想这里边有很大的关系。有了这一原因之后,我们的出口是不是就大幅度的调整,我好像没有这种感觉。

  这两个特征对GDP的增长的贡献是主要的,推动的力量和拉动的力量是非常明显的。假定我们贸易顺差太大,其实这以后是没有标准的,至少是在经济学理论上找不到,一个贸易的顺差,一个GDP占多大的比例是合适的、合理的。至少可以论证的德国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贸易顺差,而且顺差达到了每年差不多2000多亿美元的水平,2000多亿美元的水平占到了德国的GDP差不多是8-10的水平。所以说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的。从标准来说,如果贸易顺差大家感觉到增加了太多的贸易摩擦,我觉得我们应该调整的可能不完全是汇率,汇率的灵活性是需要的,但是一个灵活的方式。可能是我们的出口企业更多的从制度上进行完善,从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劳动成本,从这一角度去改变,去完善,进行制度性的建设。实际上从根本上提升他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肯定也会提升价值会调整我们的贸易顺差。从中提升的升值和价值就会抵消优势了。所以更合适一些。

  对经济形势的基本看法和特点的分析,从中相信企业家们也可以在里头把握到一些机会,因为政策可能有针对性的话,政策会有一些调整。其实可能会带来一些机会。另外想说的,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下一个经济形式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短期内今年或者稍长一些的时间有三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通货膨胀的问题。适度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包括方方面面,但什么叫做适度?这就很界定他。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叫低通胀高增长。为什么不说他经济过热呢?现在的经济过热其实低通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低通胀的意思就是说总需求、总供给均衡在一个非常低的价格水平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一个通胀水平,他的经济增长是健康的,是合理的,是一个均衡状态,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通货膨胀水平一下子上去的话,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过热的。高通胀、高增长是典型的经济过热的表现。近两年多,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通胀水平都是很低的。去年年底因为粮食的价格上去,我们前半年通胀指标就变成了3.2。这个时候当然有很多的讨论,因为猪肉涨价,因为其他的食品涨价,关系到老百姓的贴身体会,反映特别强烈,因此对他们的讨论就比较多了。讨论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否则会忽视对潜在的真正推动通胀上升的预期的因素,可能会带来将来经济增长的问题。现在老在解读猪肉上涨就事论事,因为供给的问题,因为去年的收购价格太低,所以这是一个短期的问题没有关系。其他的价格有很多的分析,价格货运供求,比如说煤电油过去都是瓶颈,现在都得到了缓解。我们应该深入地分析一下,比方说猪肉的价格上涨,他是不是完全是价格供给关系来引起的。或者说由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上涨,会不会摧毁他,把通货膨胀的问题真正的引发成真正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要注意这样一个分析,因为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货币太多了。通货膨胀实际上根本上是一个货币的现象,当你的货币供应总量,经济运行中间的货币总量超过了总需求,这时候就一定表现为一个价格的上涨。比方说猪肉的问题。如果猪肉价格上涨发生在收购环节,那这是问题不大的,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情。经过一个周期最多也是养猪的周期,这一情况就可以解决。问题在这里,这个价格不是涨在收购环节,是流通环节。这就得小心,原来只是一块钱一个单位,因为钱多了,超过总需求,在实际的运行中间是总需求,就得需要2块钱去买,所以纯粹是价格的上涨。这时候非常典型的是货币贬值,那就是通货膨胀。所以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价格上涨还不完全是猪肉,我们还看到一般的食品价格也在上涨,最近的方便就闹的沸沸扬扬。食品属于一般消费品,从多年来都是生产过剩的,他不太可能因为供给的提升突然不够了。我想这一可能性比较小,另外还有一个他是相对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程度比较高的市场,所以不太可能有人去操纵他的价格。因此就得注重一下,他有可能就是钱多了的原因,这一通胀一定是要防范的,如果仅仅是供求关系的问题,去调整三个周期的问题。所以这一情景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统计数据上,在价格上还是收购、还是流通环节。但一般食品价格上涨还有方便面的上涨,会不会把由于某些供求关系的上涨引起了真正流动性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另外,我们老说粮食上涨,因为自然灾害欠收了。我们不能仅仅看中国的粮价,因为中国的粮价受国际的临价影响很大,去年的表现是国际粮价的上涨,完全由于我们欠收。原因是因为去年粮食市场的储备,到接近历史的最低,历史最低是72年的73点,大概15%左右,我们差不多赢了0.4个点。去年的粮价是在72年、73年以后的,因为粮食储备减少,慢慢在73年、74年的时候,国际粮价涨的很高,当时的粮价是1/3,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因为粮食储备下降到粮价大幅度的上涨,有没有可能近期由于储备的降低,粮价是不是会涨到一样高。我们得把他提出来,因为因素影响太大。而且国际上的粮食还不光是吃的问题,生物能源、再生能源等等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粮食消费、工业消费很重要的需求。美国宣布要把种玉米的地从7%增长到15恩%,他就会减少其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其他粮食的种植面积那么粮食也会涨价。等等这样的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的因素,不是能够很快调整回来的。

  特别是像中国,虽然一再强调粮食要自己种,这样比较安全。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我们的耕作面积的问题。大家也都知道还有我们的城镇化,快速的城镇化,有很多的地不得不变成城市的建设用地。基本的18万亿的农田一定要保障,但其是远远不够这种粮食增长的需求。而且从技术上、很多农业生产的方式上,在某种意义上,国际贸易领域上是不具有国际贸易优势。人家是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建设,我们还是比较优秀一点的,说明他没有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可能就需要进口。而且现在的粮食进口是越来越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粮食价格的上阵,对于通胀的影响,我们不可忽视他,要做一些提前应对的考虑。当然还有化费的价格,化费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价格增长,所以造成了农业成本的刚性因素,所以对农业的影响比较大还有劳动力工资,以及各种因素引起的其他工资的上涨,这些都影响到了刚性因素,因为工资上涨可以调回来,工资上涨基本上是永远的。粮食价格老说不是核心通胀,不是核心通胀的原因是什么?粮价的波动就很大,如果是这样的话,粮食波动如果很大的话,对当前的关注还不能说短期的因素或者说季节性的因素去看待,或者说可能成为刚性因素,也不能仅仅从积极性的供求关系去强调,可能还要从流动性过剩,从增进意义上对通货膨胀的改革去分析他。

  第二,资产价格的膨胀。应该这么说,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甚至80年代末,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都是以资产价格为泡沫的特征危机。日本的、东南亚,包括纳斯达克,都是以市场价格泡沫破灭以后引发的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巨大的危机。都是以这为特征的,也不是国际经验所能证明的。特别是过剩的资金更多的流入短期的,高受益的资产市场。或者在短期之内会引发一些导火线,这有很多这样的证据。特别是像我们现在的资产类市场的情况和大的经济环境,特别与当时日本的情况比较相似。他有很多观点我们不能跟他们比,但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具体的情况,包括泰国,也不能跟泰国相比,也不能跟东南亚相比。他们都是在同一环境之下遭受到了同样的结果,都遭受到了经济危机。每个国家确实有他不一样的地方,但我们只能是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您也看到有一些东西我们是需要防止的,有一些东西是相似的,有一些可能是会发生的,跟人家一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防范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跟日本人相似在什么地方?日本人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贸易顺差,跟美国人产生了很大的贸易摩擦,原来美国给他们一定的帮助,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给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元增值,金融市场也面临很大的开放,这是对外。对内来说,他的产业结构,日本的支助产业跟我们一样4-6,他需要调整。当时就没有跟上所谓的信息高科技,不像美国很快进行了科技高速发展。持续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的人均GDP达到近3万美元,日本人跟我们非常相象,不会对贸易趋势产生影响。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我们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这些都是非常相似的,心态都很相似的。经济的大环境、对内、对外的情况这些东西都很相似。在所有的资产下推出了所有的资产价格,当时日本还出现了东京的价格下降,当时的东京价格是三大形式,广州、上海、北京,当时房价走了2.8,股票市场第一年从10000点涨到24000点。日本在这过程中犯了很大的错误,到中间不行的时候,把利率马上提起来,最后就把大龙头把泡沫给吃过来了。

  当年的股票市场地价下降了46%,经济就持续了十年的衰退,甚至说不止十年的衰退。如果日本在80年代中到80年代末之间,如果他关注了资产价格泡沫期所带来的风险,他很可能能够持续他另外十年,甚至更长的如日中天的发展,另外是他犯了错误,所以他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里边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借鉴这一东西,既然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有这样的惨痛的国际教训,我们面对着非常类似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各种各样的矛盾,相似我们为什么不去避免这一问题。包括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大量的外资进来都要持有人民币的资产,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乱翻上涨。所以我觉得是这个问题,中国肯定非常有信心,包括资本市场,中国的经济都应该有一个更持续的增长。但是在增长的过程中间,我们一定要非常小心、非常谨慎的注意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不断遇到的和产生新的问题。如果不去解决或者不去防范产生的新问题,的的都都会成为环境。如果注意发展中间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的发展中间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新的问题,不是说给定现在的条件我们认为是可以发展的。如果不去防范他,不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来的十年、二十年是不会存在的,是这样一个意思,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里边的苦心。不是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信心,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就是为了让他能够保持这种好的增长态势,能够推动更长时间的国泰民安的发展,让中国的老百姓在各方面都能够进入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层次。

  这一问题确实要引起很大的关注,其实跟我们也密切相关,跟我们的这一代人相关,可能也跟我们的下一代人也相关。非常重要,要把握机会,要正确的判断,或者每一步都要非常非常的重要,不是简单的说发展就没有问题,不是这样的。所以说万里场地思欲足下,千年大堤,我们不能让一个蚂蚁洞给弄垮了。经济学家有责任也是有义务来做这样的工作。

  第三,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什么意思?就是钱多了,当然有很多的定义。总量上经济运行中间的货币的总的总量超过了总需求,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传统的表现就是刚才所说的通货膨胀,这是经济学的理论,在很长的时间内理论的结论或者说经济实践的结论都证明了这一点。另外一个是近代的资产价格泡沫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近代资产价格泡沫,在日本、台湾、东南亚,发现近代资产价格泡沫为经济特征的时候,他的通货膨胀都不高。应该说前期的中国经济也这样,在低通胀高增长的时候,大家就忽略了经济带来的影响,那太就表现在了资产上。为什么会出现低通胀的情况,我个人的解释是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他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反映在了商品价格上,在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上,劳动力比较优势被推到了全世界,这又使美国这么多年来他的核心膨胀都上不去。让他的整个经济从2001年的恢复过程保持了低通胀的良好的经济环境。非常大的意义,因为中国商品的低价去满足他的要求,但是又没有他的核心水平上去,这非常重要。包括欧洲跟日本,这是非常大的关系。不能说唯一的关系,一定是唯一非常重要的原因。虽然现在我们有好几年的低通胀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他不表现在通胀上,可是他表现为另外一个问题——资产价格的上涨。

  现在都是在发展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情况出现也不奇怪,钱总得有地方去,大部分是金融资本,而不是投资实业资本。有关流动性的问题需要注意两个现象也是非常重要:

  1、目前的流动性是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当然我们切身感受的流动性对我们不是影响,实际上他是全球性的问题。现象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全球的资产上,从石油开始、黄金,到房地产和全球的股市,包括像中东的股市。中东的股市是穆斯林的股架,石油美元真的太多,油价的上涨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很自然的发展这种金融市场,所以向中东敌稗的市场上涨了500%,还有其他新兴的市场。包括华尔街在涨、伦敦在涨,欧洲的其他市场,亚洲新兴市场,包括中东最新兴的市场都涨。所以这一表现这一现象是非常的明显。钱从哪儿来?应该我也详细的解读过,这里就不在说了。钱肯定是当年美国经济要恢复的时候,在“9·11”之后经济需要恢复,每年要有20几次降息,他的低利率保留了两年的时间,低利率就是要发货币,日本十年的经济低迷,近十年的低迷政策要发货币。央行从2005年之前五年的时间保持了2%的第一名,实际上这些国际货币结算的主体都是以宽松货币的政策,使全球能够流通的货币。这一货币没有全球化可以用,都是在自己的国度中收放自由。为了他们经济的发展都是无可厚非的,他们都是在调整自己的经济增长。这些都没有问题,通过跨国银行和其他的,变成了更大的,有一个创造货币的过程。变成了更大的金融资本的创造,通过对冲基金、股权基金、流动性非常强的金融机构、金融主体,把他推到全世界。应该说是一个货币的原始的,为什么会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说到底钱财多数了要到全球去找机会。因此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规模很大,表现的越明显。

  2、中国的流动性实际上我认为直接跟全国的流动性的输入有关系。中国的流动性比较严重是从04年开始,主要是外汇储备的突然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时外汇的储备是200多亿,200多亿是证券投资,有1020亿是其他的项目流入,所以你可以看到04年开始,这些是突然的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结汇就变成了中国的流动性,所以他不仅仅是外贸顺差,刚开始的时候不是。跟全球的资本市场流入,还有一千多亿也是其他的流入,06年2500亿的外汇储备有1700亿是所谓的外贸顺差,这里边有真真假假,不去追求。当然里边还有800多亿也是其他的类型的资本流入,2001年的第一季度就是1300多亿,中间有700多我亿也是其他的资本流入。从这里边说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很重要的是全球性的输入造成的,通过结汇政策就国际接轨了。所以这一问题比较复杂,要把他放在国际大环境中考虑,不能简单的理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这一意识,但实际上这一个钱是全球都在找机会,因为中国确实是有故事可讲,经济的归路特别的大。这些钱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种名目都会到中国来。所以也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是从04年开始加大的。但对中国来说流动性过剩会造成一些问题,特别是刚才提到的,通货膨胀的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的加大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当然现在我们也有看法,流动性过剩既然已经是这样了,有这样的存在,我们能不能有一些领导,还有很多的企业从微观层面上还是需要资金的,总量上这么大,解决几个总量的问题,是不是能有办法把他引入到需要的问题,当然我觉得需要做这件事情的。做总量的问题,资金融资的问题,债券基金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如何尚用他,作为资本实业还必须要注重资源有效。其实有一个机会企业家要关注一下,现在所谓的股权投资基金,相对来说是3.0的投资,更长。另外他是在做上市之前的活动,不管怎么样,最后肯定要用资本上升的调整。在此之前对于我们的调整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有对资金的支持,另外对管理上也会有改善,他还会参与你的管理,还会想办法提升你的价值。因为将来他要退出,要用价值来提升来赚钱,就会做一些技术上的工作。对于企业家来不凡,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在他前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跟股权基金做一些接触,我相信是会有帮助的。应该说在短期内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在一阶段的发展是需要推动的,我们的银行和股市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辟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这样的格局,改善流动性过剩的前提下同时也给予企业帮助。这方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谢谢!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3。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左晓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