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第二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 > 相关报道

殷剑峰:银行理财市场竞争与产品服务创新

  2007年8月4-5日,第二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峰会在北京举行,搜狐财经对此次活动做了全程报道。

  主持人:

  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博士演讲。


  殷剑峰:

  各位女士,先生们,刚才几位教授都讲了宏观经济,现在我讲一下银行理财市场竞争与产品服务创新。

  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比较关注股票市场。事实上,股票市场更加重要的市场是银行理财市场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注意。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三方面的内容。

  1、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2、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

  3、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景和趋势。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理财产品的分类方法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与标准化产品不一样,与债券产品不一样。种类非常繁多,因为繁多,所以我们分析产品过程中间,分析市场中间要有很多分类,包括理财批发、零售,发行方式,有公募和私募,中国只有私募。

  按结构来分,可以分为普通产品和结构化产品。

  按照本息收益是否和某个基础资产价格挂钩来分,分为挂钩产品和非挂钩产品。

  这里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对市场的特点把握,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分为人民币和外币产品。人民币产品里面也有混合币产品。按连接指数分挂钩产品和非挂钩产品。

  在描述市场特点之前,我们看一下总体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信息非常不透明。我们从2005年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在持续跟踪这个市场,我们发现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是非常非常惊人的。比如说在2005年,人民币产品才228支,外币产品566支,2006年人民币产品增长了一倍,今年7月份全部产品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这是从发行数量来看。

  如果从发行规模来看,去年市场的产品,据估计就已经有4500亿到5000亿的规模。而今年按照产品的数量翻番来看,今年发行规模,很可能在5000亿到1万亿左右。规模非常庞大。我们这些基金的规模要比银行产品规模小的多。

  由于2007年产品数据还没有进行分类汇总,所以只对2006年做总结。2006年外币产品仍然占主导,结合2007年的状况来看,2007年我们预计人民币产品很可能会超过外币产品。

  还有一个特点,在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这种挂钩产品,就是体现银行创新能力的复杂的结构产品数量在大幅增长,尤其是人民币产品。

  从银行特征来看,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其他国内中小银行发行数量显然是最多的。外资银行的数量是最少的。但是这个数量的少,未必反映了银行竞争能力弱。而数量多也未必反映了银行在相应产品设计方面竞争能力比较强。

  期限依然是以短期品种为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外币还是人民币,短期的,一年以内的产品包括一年,占到80%,90%以上。具体来看,人民币产品从04年11月份,一直到去年12月份,人民币非挂钩产品,普通产品变化,就是银行公布的变化不大。因为这种产品事实上就是简单的存款的替代物。银行发行这种产品,就是利用受到管制的存款利率及货币市场利率之中的利差。

  而结构产品挂钩产品变化非常大。从人民币产品来看,06年的特点表现为挂钩产品创新非常频繁,尤其是信用挂钩和股票挂钩产品发行数量非常多。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主要是以信用挂钩和股票挂钩为主。信用挂钩分为几类,与贷款挂钩,与信托挂钩,信托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贷款,然后跟短期融资券,跟企业债券挂钩。上半年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银行跟信托公司发行的股票信托相链接,形成了以往银行投资范围来看,银行除了不能够在中国A股市场跟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什么事都可以干了。今年上半年银行直接跟信托公司发行股票挂钩,银行直接进入了二级市场。这种情形与上个世纪7、80年代美国银行业面临的状况是一样的。

  就去年的情况来看,去年变化非常大,跟04、05年相比:

  创新之一,就是出现了大量信用挂钩产品,联接的基础资产有信托,特定经济主体违约事件等等。

  创新之二,股票挂钩产品发展显著。

  创新之三,在其他挂钩产品中,联接指数多元化。

  创新之四,出现了混合挂钩产品。

  人民币产品特点之二,也是股份制银行发行数量多,创新动力明显强于大型国有银行。按照总数排名来看,排在前六位,只有北京商业银行一家,其他都是股份制银行。按照去年比较火爆的挂钩产品来看,也主要是股份制银行。综合起来来看,股份制银行发行数量多,创新能力动力都强于国内大型银行。

  人民币产品特点之三,在同等条件下,股份制银行意愿支付的收益高于大型国有银行。如果按照单个产品统计,在相同时间发行的相同期限,相同类型的产品来看,股份制银行意愿支付收益远高于大型国有银行。

  外币产品主要是以美元和港币产品为主,尤其是美元。美元产品基本上涵盖了外币产品的主流。我们以美元产品为例,对于普通型的美元非挂钩产品,银行公布的预计最高收益率基准是什么呢?就是6个月大额美元存款利率。

  挂钩产品变化非常大,由于品种、期限变化非常大。

  外币产品特点之一,去年挂钩产品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股票挂钩产品最为突出,这和04、05年截然不同,体现了香港和内容欣欣向荣的现象。

  从联接资产的类型看,增加最多的就是股票挂钩产品,同时以香港股市居多。在挂钩产品中利率挂钩和汇率挂钩产品变化不大,维持了04、05年的状况。2006年发行的41只信用挂钩外币产品清一色是北京银行发行的,违约事件指定得几乎都是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这些银行是否违约。中国这种情况,大小银行违约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伪挂钩产品,实际上还是一个普通挂钩产品,并不能反映本身的创新能力。

  外币产品特点之二,国内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以产品设计取胜。外资银行尽管数量少,但是它发行的挂钩产品数量占了90%。

  在挂钩产品来看,去年受到市场热捧股票产品外资银行占的数量是最多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中资银行跟外资银行相比,在跟踪市场状态,在产品创新及时性和能力方面比较弱。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人民币业务,人民币理财产品现在由中资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肯定会被打破。那时候产品的创新能力肯定会影响到各家银行发行的数量和规模。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

  对于现在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甚至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尤其信息不透明,其中有很多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人们在购买的时候根本无而从把握。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金融所成立的一个专门的小组,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持续的跟踪,今年也得到财政部的资助,成立了金融实验室,继续这个产品。从跟踪结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因为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保本,即使银行没有承诺保本,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也是保本。银行次级结构投资风险非常低,主要体现在收益。银行公布的宣传预计最高收益率,与我们进行评估的理论上预期收益率,我们计算依据是银行资产基本走势和结构化产品进行评估,我们做的预计收益率与银行做的存在差异。

  就普通产品来看,我们统计的预期收益率与银行公布的收益率差别不大。超额收益率是与存款收益率之差,这个产品值不值得买,是买你的银行,还是买其他的银行。这个差异不大,只有0.4%。

  就挂钩产品来看,超额收益率也不高,只有0.5%。

  在挂钩产品当中,股票挂钩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好于其他产品,而汇率和利率挂钩产品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值,就是买这种产品不如把钱直接存在银行。由于现在这个市场信息不透明,投资者买产品一个主要的参考依据,就是银行宣传的预计最高收益率。我们把银行宣传的预计最高收益率,跟我们计算的做一个比较,总体来看差别不大,但是有少部分产品,我们评估的预期收益率甚至比银行公布的预计最高收益率低50%,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是挂钩产品,结构化产品。这些产品中由于我们也是刚开始做评估,才一年多,国内也没有其他机构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需要谨慎的看待这个事,究竟是我们错了,还是银行错了。事实上我们对一些已经发行的产品,以及已经到期的产品,实际计算的时候发现似乎不是我们错。

  从去年来看,去年最具投资价值的产品都是股票挂钩产品,兴业银行奥运分享计划,人民币委托购买境外股票,像中信银行也是股票挂钩产品。

  差别比较大的产品,比如说某银行发行的汇率挂钩产品,这个产品挂钩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欧元兑美元机器汇率,区间挂钩产品。落入收益率是3.8%,没有落入0.5%。说到这个产品,从结构来看,我们非常怀疑这个产品的结构是简单的抄袭了外资银行的产品。因为在以前我们也发现过某家外资银行在05年3月份就发行过一支类型的产品,结构相同,只不过指数不一样。他挂钩的指数是3月美元LIBOR,像这家外资银行设计的产品存在一个问题,05年3月发行的时候,盯住了美元LIBOR,当时美元持续加息5%,而银行设定的区间,第一个季度0到3.75第二个季度,是0到4。所以很明显,不考虑加息的趋势,落入4%也是非常低,区间非常窄。我们的预期与银行预计的最高收益率差了50%以上。所以产品宣传的过度,甚至有欺骗的嫌疑,不仅中资银行有,外资银行也有。

  按照我们评估的产品来看,对于中资银行做了一个排名,前几名预期收益率基本上是股份制银行。

  对于外币产品来看,我们预期收益率无论是挂钩产品和非挂钩产品,差异并不是非常大。挂钩产品来看,还是股票最好。

  进一步比较预期收益率与银行公布的预计最高收益率进行比较,发现部分挂钩产品有夸大收益之嫌。

  去年排名前20位的产品有两个特点。

  1、居于前列的都是股票挂钩产品,与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样。

  2、以外资银行为主,这个跟人民币理财产品不一样。因为外资银行不能介入理财产品。

  同样也有一些问题产品,我们预期收益率和银行公布的预计收益率差异比较大,某银行发行的预期是10%,6个月期限,这也是一个区间挂钩。我们计算后,差异巨大,我们发现实际收益率1.54,略高于我们评估的1.19收益率。

  按照我们的评价产品,对银行进行排名,发现前面都是外资银行,中资银行里面只有少数几家银行进入前十名。所以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还是值得中资银行警惕。

  三、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景和挑战。

  1、前景: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肯定是看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投资渠道非常狭窄,而且只能在两端进行投资,一个是没有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投资,像国债、存款,一个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间,比如说股票,进行选择。这两个之间公开市场上没有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填补中间的空白,并极大的拓宽投资的基础资产类型。

  从供给层面来看,中资银行依然依靠传统纯贷款业务,这是非常明显。从收入来看,非利息收入占比12%左右。我们以工商为例,按照去年工商年报,去年利息收入87%,剩下13%非利息收入中间,又有将近一半是央行支付给工商银行的准备金利息,把这个抛掉,真正意义中间业务只有百分之几。

  未来需要改变这种盈利结构。利率一旦市场化,银行利用息差赚钱的格局肯定会改变。而改变这种格局,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理财产品,理财业务。

  从竞争角度来看,就是银行跟其他机构,信托、证券、保险等等,银行信用是最好的,至少目前是最好的。但是也正在受到侵蚀。然后掌握支付清算系统,网点众多,不需要做广告,八亿银行卡用户,就意味着掌握了八亿人的手机,给八亿人发短信,这个广告效应要比做广告强很多。管理层大力支持。

  从监管方面来看,实行发行备案制,现在对银行监管是多重监管,比银行当局就像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一样,从婆婆管媳妇的角度来看,对银行管理是最松的,管制成本是最低的。其他几个机构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

  2、挑战:

  前景非常好,但是问题也非常多。

  (1)道德风险,现在银行为了竞争,抢客户,大力宣传预计最高收益率,宣传产品设计先进性,但是从系统评估角度来看,预期收益率和预计最高收益率差值比较大的情况比较多,银行要珍惜自己的信誉。

  (2)法律风险: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利用了信用机制,但是由于关于信托的法规,各个银行都回避信托法的规定,这可能会埋下法律风险。

  (3)市场风险:短期关注股票市场的波动,关注经济周期性下滑对信用产品的影响,中长期关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为现在银行里面的产品只是利用了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价差,将来管制利率下滑之后,价差优势马上就没了。

  (4)创新风险:人才最重要,是否能够创造一个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因为主动管理型的产品表现不仅取决于产品挂钩基础资产和结构设计,还取决于管理团队。银行机制肯定比基金差,基金这种管理机制导致很多经理人跳槽,而银行机制没有足够的激励,可能会导致风险。

  (5)内控风险:是否建立了防火墙,是否对营销人员实施了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我相信大多数银行都没有做到。像几年前保险公司的保险员一样,只要卖出保险就拿提成,而没有考虑以后的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等。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殷剑峰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