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初一
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这块地盘上,私募基金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公募基金。近一个月来先后实施的6起面向财务投资者的定向增发中,私募基金1起也没拉下,获配名额总数4倍于公募基金。
据统计,自7月8日以来,共有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其中6起发行对象均为财务投资者。这6起面向财务投资者的定向增发一共提供了46个获配名额,私募基金从全部6家上市公司手中拿到了20个名额,而公募基金只获得了其中2家公司的5个名额。
公募基金向来是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主力军,一年多前苏宁电器的非公开发行对象为清一色的证券投资基金,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是巨大的赚钱效应,引来了嗅觉敏锐的私募基金。在争夺获配名额的博弈中,私募基金能够胜出,则有赖于‘价高者得’这一新的游戏规则。”一位市场人士指出。
现阶段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早期的最大不同,是询价制的推行。对发行价格进行询价,这在去年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并没有相关规定。广泛的询价推高了发行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益输送。
证券投资基金一直对黄山旅游青睐有加,但在该公司刚刚实施的定向增发中,却没能分得一杯羹。公募基金被挤出,申报的认购价格低于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是唯一原因。与公募基金报出的最高申购价17元相比,私募基金报出的最高价20.45元高出了20%多。黄山旅游最终确定的发行价为18.05元,相对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其A股均价8.83元,溢价高达104%。不过,即使询价推高了发行价,黄山旅游昨日28.01元的收盘价,依然让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有高达55%的账面盈利。
获得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私募基金,其名称大多冠以“投资”、“资产管理”字样。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这家注册地和办公地都在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工业园的投资公司,虽然注册资本只有5000万元,但在最近一个月时间里,先后获得了皖维高新、扬农化工和黄山旅游3家公司的定向增发股份,掏出了1.6亿元认购资金。
(来源:上海证券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