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专家建言:稳定生猪价格重在建立期货市场

  今年的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平抑生猪价格上涨,政府“有形之手”频繁出击,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推行生猪政策性保险。可是,生猪保险稳定生猪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生猪保险作为一种农业保险,是为生猪养殖户在从事生猪养殖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生猪保险保护的是生猪养殖者的利益,分散的是生猪养殖户的自然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而本轮生猪价格上涨,受损的是猪肉消费者,生猪养殖户是受益者,赚了不少钞票。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划算一下,只要他认为养猪有利可图,即便政府不推行生猪保险,养殖户也会增加生猪存栏量。随着生猪存栏量增加,生猪和猪肉供给也会不断增加,当猪肉供给超过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生猪价格就会下跌,市场机制使然。当生猪价格下跌到养殖户认为无利可图时,即便政府全面推行生猪保险,养殖户也会减少生猪存栏量。真是这样么?我做个简单分析,大家就能明白了。

  今年8月1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通知》规定“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定为每头1000元,保费为每头6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担48元,保户自负12元。”《通知》还规定“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责任应包括洪水、台风、暴雨、雷击等自然灾害,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口蹄疫等重大病害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建筑物倒塌等意外事故。”这就是说,保险公司保的都是能繁母猪的自然风险和意外伤害,保的是成本,不是收入,对母猪的市场风险作用不大。假如养殖户养猪过多,生猪价格大跌,母猪不值钱了,但是只要这头母猪是健健康康的,保险公司就没有责任。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时,对养殖户来说,这头母猪活着还不如得蓝耳病死了。因为如果这头母猪得蓝耳病死了,保险公司就得赔偿养殖户1000元,养殖户还省了饲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猪保险可以分散和降低生猪养殖的自然风险,却不能有效分散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而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因为,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特点,调节着生猪养殖周期性波动。由于市场供需信息传导不畅,养殖者只能根据局部地区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动安排生产,造成了市场整体供求的不均衡。生猪的生长周期约为10个月,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通常需经过6个月的养殖期,由于补栏的相对滞后性,进一步加大供需的不均衡。一般情况下,生猪当期的价格波动会对其后一年甚至两年的生产造成影响。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养殖户可能会亏损,甚至有可能是严重亏损。

  引起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猪肉价格偏低,国内养猪产业出现萎缩。例如,2005年底,河北许多地区生猪收购价跌到了每市斤2.5元,与2004年同期生猪价格5元相比,下跌了50%。为了减少损失,农民养猪户只能忍痛“割肉”。到2006年6月下旬全国重点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存栏量比2005年同期下降13.6%。两年前的猪肉价格大跌,迫使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量,生猪供给减少是导致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这是“主”。今年养猪饲养成本提高,蓝耳病等发生率提高,使肉类供需缺口加大,对猪肉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是“次”。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能主次不分。

  生猪价格上涨,确实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现在我担心的是在政府各种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不仅会拉升母猪、猪崽的市场价格,还会拉升猪饲料的价格,增加生猪养殖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以排除几个月后生猪供大于求的可能性。而一旦生猪供大于求,生猪价格必然下跌,受损的还是农民。猪贱伤农,生猪价格大跌对养殖户的伤害要比蓝耳病严重得多。所以,从长远看,政府有必要建立促进生猪价格合理波动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促进生猪价格合理波动,采取生猪保险等调控措施是必要的,但还不够,还应发展生猪期货品种,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是转移农业生产市场风险的不二之选。

  如果有生猪期货交易,广大养殖户就可以根据期货价格波动,及时了解生猪的未来价格走势,并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销售决策,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还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先卖后养”规避风险,减少生猪养殖的盲目性,减缓现货价格的不合理波动。发展生猪期货,还可以引导饲养、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套期保值锁定远期价格,有效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促进产业发展。生猪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其用于交易的商品在质量、规格、数量等均进行明确规定,并对不同等级商品明确规定价格升贴水,可以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和科技养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有了生猪期货,还可以为政府调节生猪市场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价格信号,增强了宏观调控的效果。生猪期货上市后,还将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生猪价格,通过高效率的期货机制迅速传导到全球各地,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

  生猪期货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国是否具备发展生猪期货的经济基础呢?我认为这个经济基础是存在的,理由是:

  首先,我国生猪期货交易的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获得很大提高,正向现代产业转变,生猪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家畜产品,其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价格波动频繁,养殖、加工、贸易相关企业及参与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也迫切需要通过健全生猪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机制,引导整个产业链条的生产与消费。

  其次,我国生猪短期价格波动比较频繁,从1996年至今1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只有1999~2003年间是在平稳中度过的,其余时间都在剧烈波动,波动幅度一般在-15%~+15%之间,高时达到45%甚至更高,这为发展生猪期货提供了可能。

  第三,我国生猪现货规模巨大,猪肉年产量近500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贸易居世界第三,生猪的养殖与消费范围广泛,质量标准与检验检疫法规体系健全,品级易于划分,开展生猪期货的现货基础比较好。

  第四,我国猪肉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垄断程度低,除非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政府一般不会干预猪肉价格,发展生猪期货的市场基础比较好。

  第五,生猪产业链条比较长,附加值比较高,双汇、金锣、雨润等大型屠宰加工企业都是响当当的名牌,有可能成为生猪期货的市场主体。

  总之,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生猪期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市场潜力巨大。考虑到生猪期货在合约设计上面临的难题是生猪非传统储藏商品,运送到指定交割库注册成仓单后再进行交割的难度较大,所以建议首先开放冻白条肉等期货产品,因为冻白条肉易于标准化和运输。美国于1966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上市了生猪期货,之后开发了冷冻猪腩等品种,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也曾试点过冻白条肉、冻内销分割肉期货,这为我国开发生猪期货产品积累了经验。另外,我国生猪的养殖还比较分散,规模养殖占比较低,所以有必要出台一些优惠措施,逐步引导生猪养殖户走上新的合作和联合,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生猪养殖户利益的中介组织,提高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带动农民参与生猪期货交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