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 > 最新报道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能源与环境学术论坛(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世界顶级学者共同参与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来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又将开辟一个全新的研讨领域:在“人类的和谐与发展”的永久性主题之下,本届论坛年度主题确定为“能源与环境”。

从太阳能、臭氧层一直到纳米技术,与会的多位在物理学、化学方面建树卓著的科学家将与听众一同分享他们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同时也将为北京全面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添一臂之力。

  本场嘉宾

  美国斯坦福大学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季松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文良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沃尔特·科恩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于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杰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院士符淙斌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托马斯·谢林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于溯源

  (14:02)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今天下午论坛第一位主讲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杰尔教授。下面请看介绍理查德·杰尔教授的短片。

  (14:06)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理查德·杰尔上台就坐。我先介绍一下理查德·杰尔教授的一些事迹,他从事科学研究已经近半个世纪,他一直活跃在化学研究的前沿,是国际上具有崇高声望物理化学的研究学家,他对化学及动力学的研究享誉世界究,由于理查德.杰尔教授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世界上非常崇高的荣誉;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化学教育家,他在美国以及世界上获得很多化学教育的奖,他也是我们中国科学界的老朋友,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对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杰尔教授有很多深入、独到的见解,今天他要为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全球变暖我之所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理查德·杰尔教授为我们演讲。

  (14:08)理查德·杰尔:谢谢杨教授对我的介绍,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就我们面临的非常严峻性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也就是说能源与环境的问题。今天下午跟大家谈一谈我对环境的季候的问题,很多问题,全球是不是在变暖,我们看一下全球变化的情况,这张表是01年到05年以摄氏度计算的地球表面气候异常现象,这里所谈到的是气温,有的地方越来越低,有的地方气温越来越高;这张图表显示的是全球地面和海洋气候变化的情况,它显示的是每年的平均数和五年的平均数,很明显从1980年以后气温有较明显的增长。

  (14:10)理查德·杰尔:这也是另外一张证明全球不断变暖的图片,可以看到几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世界上所有地方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实际上也有一些其它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跟气温的变化也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全球的冰川在不断的融化,大部分全球的冰川自从19世纪初以来在不断的消融,这就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图片,它表现的是在1941年到2004年的对比照片,照片当中的图片是来自于阿拉斯加里格斯的冰川,冰川在过去这些年当中有一些变化,也就是说有610米的冰川在消融。这是在阿根廷(英文)的一张图片,从图片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川现在每年正以十到十五米的速度在消融。

  (14:11)理查德·杰尔:这是在太空当中卫星照的图片,图片显示的是北极冰层的熔化,分别是1979年和2003年照的,很明显可以看到北极的冰层在不断的溶解,过去这些时间当中北极冰层大概消融了22%。

  (14:12)理查德·杰尔:现在全球变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你是一个欧洲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农作物的生长期增加了11天,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是应该看一看处在海平面很近的国家。这是来自于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的一组数据,这个数据是由卫星提供的,卫星数据从图表当中可以明显看到海平面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也就是说海平面在最近几年当中以非常快速的趋势在上升。可以看到以后的一年、十年、一百年会发生什么?

  (14:17)理查德·杰尔:如果我们继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两位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全球气侯敏感度中间值,总之至少温度会增长三度。这一点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在本世纪末有可能使气温增长三度;到底海平面会增长多少呢?当时有很少的极地的冰层,随着西部南极冰面进一步消融,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增长了四到六米,记得在水中浮动这些冰层可能觉得冰不是以这样的速度在溶解,随着温度不断上升,水也在向更广阔的面积扩散,这就意味着平均海平面的反应,气温上升三度就会有25正负十米的反应,也就是说海平面在未来一百年会增长25正负十米的程度。取决于大家住在什么地方决定到底这个现象是不是非常严峻的。

  (14:18)理查德·杰尔:大家在这张图表当中看到的就是来自不同四个地区的水平面以下的一些区域,看一看欧洲、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中国很多沿海地区,比如说印度,特别是靠近孟加拉的地方海平面都是非常低的,我很感谢(英文)他给我提供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图片;我们可以看看在水平面以下的人口,当然了大家会有不同的人口流动,而且还有水利设施维持一定的高度。在水平面25米的时候在美国是4700万人,在印度斯里兰卡如果是25米海平面的增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1亿4千6百万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这些风险?

  (14:20)理查德·杰尔: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张图表当中显示的是排放的有关情况。有各种不同的气体,主要是由油和煤炭燃烧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石油主要是用于交通,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能源,但是有大量化学反应的现象。

  (14:21)理查德·杰尔:我们看看全球变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我们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我觉得现在要做的是把所有可能性以一种逻辑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首先就是要减少地球表面所接收的阳光,当然我们从太阳那里接收了很多的能量。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控制太阳的亮度。另外一个想法是如何控制地球对于这些阳光的反射,看起来好象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进一步想一想并不是不可完成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它利用的是平流层释放二氧化硫的方式,只要把地球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有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可能成本很高,比如说在西雅图的一家公司在考虑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比如说把气球放在平流层让它们释放二氧化硫,这是(英文)这些人所想到的一些想法,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14:22)理查德·杰尔:这是一些其它的缓解全球变暖的战略,比如说在大气层中减少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硫的优势是不可能长时间在空气中停留;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减少能源的消费,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而且取得成效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习分离那些封存炭。

  (14:25)理查德·杰尔:煤炭是现在储藏量最多和最廉价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对于发电来说要一直到技术领域和成本领域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或者是能够使用,比如说有些人提到的炭税收才能在发电领域发挥作用。每天都会听到化石能源即将枯竭,我想给大家说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石油太贵了,我们就会学习如何实现煤的液化使它变成油等等。在美国有相当于超过五百兆瓦燃煤电站,但是它们的产量却不能够满足美国机动车的能源需求,而美国是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国。

  (14:26)理查德·杰尔:中国情况怎么样呢?中国正在建造相当于两座五百兆瓦燃煤电站发电能力的能源机构,这是在美洲建的五百兆瓦的燃煤电站。每一个燃煤电站每年释放2.6吨的铀和2.4吨的土,在煤炭当中还有许多需要净化的东西,比如说水银等等。燃煤电站会产生很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物质和因素。我想跟大家讲一讲为什么会得出下面的结论,并不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应该运用多种的解决办法。

  (14:27)理查德·杰尔:第三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那绝对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我还得出了以下的结论,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捕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不愿意看到的污染物,特别是在燃煤电站源头上就要捕捉这些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污染物,也许一个解决办法就使我们使用更多的混合电动力车。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的利用核电站把放射性废物的产量降到最低,把制造核弹的材料降到最低。

  (14:28)理查德·杰尔:最后还有这样一些想法,我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科学技术来减少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但是到底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政治意愿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觉得这一点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非常感谢。

  (14:30)主持人:刚才理查德·杰尔教授就全球暖化的问题做了非常精采的演讲。并且针对全球暖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提出了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建议,我认为杰尔教授的建议,将对全球暖化的缓解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还有几分钟时间,各位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向杰尔教授提问?

  (14:30)提问:您怎么去上班的,是公共汽车还是开车?

  (14:31)理查德·杰尔:1987年我跟夫人第一次到北京来的时候,感觉那时候北京到处都是自行车,现在变化真的挺大的。在我生活的国家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分出不同的车道,比如说公交车道,有两到四个人乘坐的车道,我觉得这些方法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北京也借用了一些措施。不太好的现象是一个人开着很大的车,或者有的人把车看作是身份的象征。

  (14:31)提问:如何消除全球变暖?

  (14:32)理查德·杰尔:我的演讲当中谈的一些建议,比如说为地球涂上一层防晒霜,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发电,比如说核能、可再生能源。其实在阳光当中有很多的丰厚的能源。节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些荧光灯来节能,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全都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意愿要做。同时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

  (14:33)提问:理查德·杰尔教授下午好,非常感谢您的演讲,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没有化学能源的话,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我们用光了所有能源的储备,这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支持所有我们需求吗?

  (14:33)理查德·杰尔:我觉得你谈的都是极端的问题,这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对于发电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做法,采用不同的渠道,同时我们应该转变一种观念。当我们还都是小孩的时候,记得对于大自然的保护没有那么大的意识,现在我们不愿意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们确实可以做一些事情保护我们的环境,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采取预防性的措施。

  (14:34)主持人: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理查德·杰尔为我们的演讲,谢谢。

  (14:35)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所长王会军):大家下午好,我叫王会军。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所长,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气候的变化和气候的预报问题,特别是我们国家所处的东亚区的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问题,很荣幸由我来主持第二个报告。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报告人符淙斌院士的短片。

  (14:41)主持人:下面有请报告人符淙斌院士上台。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符淙斌院士,符淙斌院士是著名的气候学家,在国际大气科学以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科学贡献,他是目前仍然活跃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著名科学研究家,符淙斌院士由于他杰出的科学成就,曾经出任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的委员,他出任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因为他在气候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07年瑞典哥德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符淙斌院士从早期研究台风变化,到80年代、90年代开始的关于东亚季风年代及变化,我国北方干旱化研究等一系列,他曾经荣获过科学奖等荣誉,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符淙斌院士为我们演讲。

  (14:42)符淙斌:谢谢王会军所长。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们大家都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希望我们有一个洁净的,安全的、富饶的地球。可是不幸的是我们现在地球环境的很多方面正在恶化。其中我们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就是地球环境的变化正在加速!我现在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这个图片刚才你们已经看到了,这是1880年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到有两次快速的增温,其中上一次增温是在上个世纪20到40年代,它增温的幅度是0.3度;第二次是1980年以来的最近的这一次增温,增温幅度达到了0.6度,可以看到增温的速度扩大了一倍,还可以看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的干旱面积也增加了两倍之多。

  (14:43)符淙斌:大气里面有三种主要的物质,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最近十年与前一时期相比增长的速率增加了30%,我们地球表面的森林和草原,特别是热带雨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张图是全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个热带雨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它以每年2.2的速率在递减。这样环境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呢?现在大家的观测的和研究结果证明是我们人类在推动的环境加速的变化;过去一百年世界上的人口增加了大约四倍,谷物的产量只增加了两倍,能源的消耗增加了六倍,工业产值增加了四十倍等等,今天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之广和强度之大,已经足以开始对整个地球气候和生态产生显著的影响。

  (14:46)符淙斌:我们就气候变化为例,这是用数学模型模拟的近百年来地球温度的变化,其中有全球的、有全球陆地的和全球海洋的,黑线是我们观测到的实际近百年来地球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近百年来地球变暖的情况;红色的是考虑了人为和自然两种共同模拟的结果所得出的结果,所以说人类活动在近百年的地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最近五十多年快速变暖中间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速的计算机、地球遥感观测系统、各种各样的卫星,以及各种不同分辨率的数学模型使得的我们人类已经具有这种能力能够完整的来理解地球系统整体的行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第一个叫做人类圈、第二个叫人类纪,他们进一步阐明了人类在地球变化中的突出作用。

  (14:47)符淙斌:这是地球系统的结构图形,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意义上地球系统有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地球人类圈的概念是把人类单独的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这样的人类圈它既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又追寻自然系统的规律,它这样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个是人类纪的概念,这是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文)先生得出的结论;这样一个人类纪的概念确定了人类在全球变化中的核心地位,人类已经成为地球核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不再是被动的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而是主动的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等等,从而把地球未来的运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14:51)符淙斌:下面讲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地球系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所谓季风亚洲区,什么是季风亚洲区呢?季风亚洲就是以季风气候为主要特征的特定的地理单元,这里几乎所有的社会和经济活动都依赖于季风气候和它的变化。季风气候直接影响我们这个地区的水资源、空气质量,以及各种各样的灾害发生,和间接影响农业、工业以及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等。季风亚洲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是目前世界上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这个地区养育着57%以上的世界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这个地区最近几十年以来高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强化农业,使得亚洲成为温室气体,黑炭气熔胶和其他炭物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14:53)符淙斌:我们现在看一些例子,这是从1980年以来不同的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特别突出了美国、中国、印度等主要国家排放量的变化。黑碳排放量的分布,亚洲最大地区可以达到每年十个百万吨的碳,这是土地覆盖状况的变化,这是中国科学家根据卫星遥感信息重建的,在1990年以前和1990年以后的土地和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可以看到几乎80%以上的土地覆盖正在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亚洲地区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污染严重,亚洲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球平均的一半还不到,其中中国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也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二是水的污染,据统计在印度70%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在我们中国54%以上的河流是属于严重污染。

  (14:56)符淙斌:下面来看一看这么严重的人类活动是不是有可能对亚洲的季风系统产生影响呢?第一个例子是污染物对气候的影响,这张图是根据十次观察到的十年的黑炭气溶胶的含量,左边这张图是模拟降水率的变化,右边是近五十年降水趋势,可以看到黑炭气溶胶含量的变化可能跟我们这几十年来所观测到南涝北旱的特征有关系的。

  (14:57)符淙斌:第二个例子是东亚植被的破坏是不是有可能影响季风的气候?这是一张从公元11世纪以来植被的变化,绿颜色的是森林变成农田,蓝颜色的是草原变成沙漠或者半沙漠,黄颜色的是把沙漠变沙漠;我们中国科学家对11世纪农业作物面积不断扩大,自然植被不断破坏和我们卫星所观察的结果所得出的结果,左边有偏北的现象,右边也是偏北的现象,冬季风增强,东亚气候干冷。

  (14:58)符淙斌: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之下我们提出了一个所谓广义季风系统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发现了季风亚洲区域性研究的科学计划,计划的核心是把季风系统不是单纯看成传统气象学的物理学,在考虑了人类影响情况下季风系统应该是一个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过程的耦合系统,这样一个科学思想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计划的目标是加深对季风区域人类和自然过程中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地球系统连续的认识,为战略方针制订提供科学基础。要回答的问题是到底亚洲季风系统在人类引起的土地、水和空气变化的状况下能不能适应下去?季风系统的变化是否将会是的亚洲社会变得更加的脆弱?季风亚洲的变化将对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5:00)符淙斌:我这里要想强调的是在季风亚洲地区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地带,一个是海岸带,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地区,同时又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再有亚洲的海岸带处于多种形式的强烈的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之下,因此我们要关注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在全球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哪些是影响海岸带陆地和海洋资源快速变化的决定因素,人类社会应当如何应对?第二个是山地带,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高山带,对全球气候有重要的影响,第二高山带又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现在已经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有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15:02)符淙斌:半干旱带对自然和人为的干扰非常敏感,这个地区又是严重的缺乏水资源,另外它又是沙尘暴最主要的一个源地之一,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是未来这个地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后一个是城市带,城市带是亚洲地区具有非常特色的地带,因为据估计到了2005年全球有27座一千万以上的人口,其中15座是在亚洲,而城市带是大多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城市化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它的推动力。我们关注的科学问题是城市景观的变化和污染物的排放对气候、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5:04)符淙斌:为了开展季风亚洲区域的研究,我们关注的两个重要内容,一个要在关键区多科学协同强化观测,第二是要发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型,这是我们正在筹建中的包括四大三角州的强化观测系统和干旱带的观测系统以及青藏高原的重点观测系统。这是我们正在发展中的亚洲区域地球系统模型框架,这个模型跟过去所有的气候模型不同的是包含了社会和经济模块。我们要把社会经济的因素考虑在季风系统的发展之中。

  (15:04)符淙斌:最后我想用这句话结束我的发言,今天我们地球环境的变化正在加速,并且把地球系统推进到一种新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地球的历史上是找不到相似型的,这正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谢谢大家。

  (15:04)主持人:刚才符院士精采报告当中重点谈到了全球变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以亚洲季风区为例来讨论了亚洲季风区的全球变化问题和环球问题。他重点谈到比如讲亚洲季风区的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环境的巨大压力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环境变化问题,非常精采,时间关系可以提一个非常简短的问题。

  (15:05)提问:在中国南边比较涝,北方比较旱,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问题还是由季风引起的呢?

  (15:05)符淙斌:这两个问题可能是有联系的,季风系统本身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像黑炭气溶胶以及土地覆盖,全球增暖环境下季风系统变化也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全球变暖和季风系统的变化对于我们所观测到的南涝北旱都是有联系的,它不是孤立的。

  (15:05)主持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符院士的精采报告。

  (15:17)主持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于溯源):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下午好,我是于溯源,来自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该院的教授和副院长,很高兴今天有幸向大家在这里介绍美国马里兰大学托马斯·谢林教授。下面让我们有请托马斯·谢林教授上台。

  (15:24)主持人:正如刚才短片当中所介绍的,托马斯·谢林教授1944年毕业于伯克利加州大学,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3到1957年在耶鲁大学执教,1990年2005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系和公共政策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81年到1983年托马斯·谢林教授担任了美国科学院二氧化碳评估委员会委员,托马斯·谢林教授被选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院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 ;2005年他与罗伯特·奥曼共同获得了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讲的题目是《应对温室气体》。

  (15:25)托马斯·谢林:我来北京特别高兴,我特别愿意到中国来,但是我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不打算讲这个题目了。在我的国家人们对于气候变化有很多的关注,金星和火星可以说明温室气体对生命存在可能性有多大或多小的影响,地球上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使得我们的气温允许水以液态存在,而且二氧化碳有时候被称作一种污染源,二氧化碳是植物所消耗的一种消化品,如果没有二氧化碳的话就不会有植物,没有植物的话就不会有动物,因此二氧化碳对于生命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和其它的一些气体可能拦截红外线等辐射。有太阳的时候地球会更暖和,夜晚的时候这些热量会重新散发到太空中去,所以我们的大气层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气体的实验室。

  (15:26)托马斯·谢林:二氧化碳是这个气体中的最后一道“过滤”,于是更多红外线辐射进来,更少的红外线散发出去,这样一个事实过去几百年我们都是了解的,这是一个确定的因素。因此由温室气体带来气温上升的科学是已知的,有哪些是未知的,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一倍会引起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多少?大气的气温会上升多少?这是未知,三十年前人们的预测是1.5到4.5度之间,这种预测到现在也没有多少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15:27)托马斯·谢林:其实有三个不确定的,一个平均来讲气温会变化多少?第二个不确定是全球气温的变暖对于大气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些地区会变得更冷,有些地区会有更多的阳光,这是一个气候变化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过去二十到二十五年没有解决这些不肯定的因素呢?因为在这个期间我们投入了无数的钱,这比以前研究的投入要大得多。

  (15:28)托马斯·谢林: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最初进入这样一个领域的时候,这是28年前,大家认为海洋是一个可以变冷的水库,它可以使气温降低,因为海洋热容量是非常大的,它可以吸收气体中的热量,现在人们把海洋看作是非常活跃的一个因素,它是积极的参与了气候的形成,它是全球传输热量的一个活跃分子。我最初研究这个议题的时候,人们觉得云没有什么重要性,但是现在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他是一个反射源或者是吸收热量。这是要根据云层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大小来决定的,现在看来这个议题比三十年前想象的更为复杂。有几个科学的领域,包括研究大脑的,研究基因的科学都证明了这个议题比以前想象的更为复杂。

  (15:30)托马斯·谢林:在过去二十五到三十年间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也更为发展了,另外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大家还不太重视,我一直在关注这一点气候变化,说的不是明天的事,不是十年后的事,而是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年以后所产生的气候变化。那时候气候变化会变得很严重,要问的问题就是那时候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我们的文化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经济会是什么样?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我们怎么娱乐、怎么生活,六七十年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15:31)托马斯·谢林:如果这样问,1930年的时候人们说二十一世纪气候变化会很严重;如果一个1930年出生的农夫,你问他在过去七十七年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会说马没有了,种的作物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种的是大米、大豆和杂交玉米,我们现在穿的衣服不一样了。他可能没有完全注意到气候的变化,他可能会说冬天下雪少了,夏天下雨少了,如果这个可以作为一个教训的话,我们会意识到现在的行为对于今后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5:32)托马斯·谢林:我们的孩子、孙子辈可能会意识到这些的不同。现在很难想象他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气候变化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如果我说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美国)的影响会非常小,这样说是不准确的。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制造业会受到,采矿业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医疗比如说开胸手术会受到气候的影响,电子通讯、电视、电话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银行、金融、保险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美国、也包括加拿大和西欧的农业可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也就是说一个发达国家经济所有的组成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15:33)托马斯·谢林:再看看中国这样的国家以及全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他们往往有一半的人口都还是农业人口,他们最主要的生产是农业生产,这些国家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很直接的。比如说健康,大家都会很担心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健康,这是有道理的。比如说热带的疾病可能会向北向南传播;那么应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有利的武器就是经济和健康,这就取决于我们今后几十年发展的怎么样。

  (15:34)托马斯·谢林: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每年有一百万儿童死于麻疹,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没有人会因为麻疹死亡,那时候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人不会受到这种传染病的困扰;在世界上有一百万儿童会因为麻疹死亡是他们营养不良,在今后五十年如果消除营养不良状况,如果能给大家喝洁净的水,改善卫生,像麻疹这样的疾病,即使一个人得了病也是很轻的病,不可能要了命的。

  (15:36)托马斯·谢林:在国际上我们要应对气候变化,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要认真对待世界上所有那些还没有重视气候变化的国家,这就包括我自己的国家,他是最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国家。十年前我们一个副总统很重视气候变化,但是在2000年他没有赢得大选。那些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都认真对待了,我好想并没有看到他们多么认真,有些国家可能还是认真对待了,只有三个国家,包括英国。

  (15:36)托马斯·谢林:当时《京都议定书》签订时候是以90年的数据为基础的;俄罗斯从90年开始经济大衰退,他的经济活动大大降低,对能源的需求也降低了;德国90年之前是一个现代的先进的西德,后来吸收了在经济上比较落后的东德;德国、俄罗斯和英国由于他们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有可能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所以我觉得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时候要做得第一件事情是各国政府要非常认真的对待。

  (15:38)托马斯·谢林:我的第二个意见也很重要,这就是排放指标。《京都议定书》对于每一个签约国都确定了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的排放指标,指标并不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来应对气候变化,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于任何国际条约来说,它不可能确定温室气体最终浓度应该是多少?大家都在谈每百万是450、550或者650帕;所以在过去二十五年间就没有确定危险线,所以我觉得不可能最终确定各国排放的指标,这在今后的六七十年都不可能。我觉得即使是采取了这种指标,也不可能执行。

  (15:39)托马斯·谢林:《京都议定书》甚至没有规定任何的机制,以任何形式处罚那些没有达标的国家。我觉得这种指标不会奏效是有很多原因的,因为如果对美国、中国、法国、危地马拉等定了配额的话,怎么惩罚他们呢?外交手段、经济手段还是军事入侵?这方面如果要建立一个国际的机制执行这种指标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无论是通过军事的手段、外交的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京都议定书》的方式并不是很有效的方式。

  (15:42)托马斯·谢林: 我觉得需要有一种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有三个方面:一个不能够要求192个国家都参与,只能是吸收一些很重视的,能够认真对待的一部分国家。第二发展国家(现在我当然是在中国),大家必须能够承认发展中国家是很脆弱的,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发展才能够降低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中国、印度、巴西、尼日利亚以及其他发展中的大国,绝对不能因为气候变化而牺牲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新加坡和马来利亚他们之间只有一公里这么长的海峡,新加坡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小,但马来西亚就很脆弱;如果马来西亚在今后的四十年能够达到新加坡在过去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那马来西亚就会像新加坡一样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小。

  (15:45)托马斯·谢林:我指的不受影响既包括市场经济,也包括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的舒适度,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应该牺牲自己的发展来减缓气候变化;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够获得对气候变化的免疫力。大家可能会问我,如果我觉得《京都议定书》不行,如果我觉得全球192个国家都参与不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因此而影响他们的经济发展,我觉得什么样的 机制才能够应对这样的局面呢?一个答案,只有和平时期大家认真参与的国际的机构才可以,这样一个机制中国人可能不看中。我们不需要假装这些配额是可以奏效的,我们可以依赖那些自尊的国家做出认真的承诺,我指的承诺并不是要做出硬性的承诺,而是承诺他们要做。他们可以增加税收,加大投入,加强科研。

  (15:47)托马斯·谢林:我们经济上来讲最可行的就是捕捉碳,从烧煤的火电站捕捉碳,把它存储在地球的深处。中国的煤炭储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对今后的气候将是很大的改善。这样就可以不把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去,我想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项目,就是开发碳捕捉和存储的技术,特别是从这种烧煤的火电厂捕捉碳,把它深埋地下,使它不会露出来,我觉得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资金上都应该给予帮助,不仅仅是捕捉碳的存储,而是地质上进行研究,来看中国、俄罗斯、德国、美国他们都有哪些地方从地质上讲是可以安全存储碳的,使碳能够不存在于地面中,这对于富国来说是出的起价钱来探索这些的。

  (15:47)主持人:托马斯·谢林教授阐述了温室气体在目前气候变化当中所面临的问题,温室气体是如何使地球变暖的,这些变化对农业、对健康、以及对舒适度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在如何应对温室气体。他同时还指出目前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开发和探索新的经济型能源。作为每个人都有义务,也有可能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重要的贡献。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让掌声感谢托马斯·谢林教授的精采演讲。

  (15:49)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于渌):各位下午好,我的名字叫于渌。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我自己研究的课题跟这次讨论的主题没有关系,叫我来做主持人的原因是我跟今天主讲人是多年的朋友,非常容幸介绍沃尔特·科恩教授,下面先看沃尔特·科恩教授的短片。现在我们欢迎沃尔特·科恩教授出场。

  (15:54)主持人:现在我们欢迎沃尔特·科恩教授出场。借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下沃尔特·科恩教授,他应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923年他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犹太家庭里面,他的父母双双都被法西斯残害了,小时候他穿黑色的西装,袖子底下写着一个大牌子,牌子写着一问三不知的科恩教授,他一直到中学以后才发现了自己对科学的爱好;二次大战以后他在加拿大参加了军队,开始先念大学一年级,由于战争中断,两年以后就到哈佛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科恩教授在科研上有非常多重要的成就,他在物理学界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1979年美国国家基金会建立了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他被任命为这个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他当所长接待的第一个国外代表团就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的人。科恩教授非常关心能源问题,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推进太阳能的利用,他作为发行人制作了一个影片叫做《太阳的威力》,这个影片正在被翻译成很多种文字;今年他84岁高龄,仍充满了精力,现在我们就热烈的欢迎科恩教授给我们做讲演。

  (15:56)沃尔特·科恩: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想特别感谢北京论坛的主办方,非常感谢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这也是我第三次参加北京论坛了,感谢他们能够邀请我,我认为这次的论坛选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源与环境”。我认为这个主题对于我来说是在近期我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物理学,我曾经在化学理论领域进行过研究,对能源环境产生了兴趣,这些兴趣使我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太阳能研究方面。就像刚才介绍人所谈到的,我协助制作了一个有关关注太阳能的纪录片,并且已经翻译成了中文,相信这一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的科技频道会很快播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5:58)沃尔特·科恩: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有关煤和铀的,为什么我今天要把演讲的重点放在这两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上呢?那是因为在与主办方的交流当中,他们鼓励我来探讨一些对中国非常务实且息息相关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煤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你们对于煤的了解比我还要多。它很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重要的一种能源来源,而且在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6:02)沃尔特·科恩:当然燃烧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在本月或者下个月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对全球变暖造成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也就是说他很可能会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牢记一点,在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比美国低得多,因为中国经济的规模,特别是中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才使中国成为全球气候变暖一个重要的因素。

  (16:02)沃尔特·科恩:在今天早些演讲人的报告当中,他们谈到了核能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第二个主题。在学校受教育的时候我就曾经研究过核能物理,我对于最近几年核能和核武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感到非常关切,还很清楚的记得当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枚原子弹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造成了20万人死亡,大部分都是无辜的平民,因此我对核能和核武器之间的关系非常关切。看到对于伊朗、对于朝鲜,特别是最近几年当中这些趋势越来越明显。

  (16:04)沃尔特·科恩:现在全球来说有450个核电站,平均来说每个国家有两个核电站;如果要想在全球范围内使核能能够替代油气资源,现在的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的。也许到了本世纪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万甚至到两万核反应堆;平均每个国家将从两个核反应堆增长到十倍或者二十倍的核反应堆之多。有序人类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处理这样一种星球,也就是说在星球当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这么多核反应堆,也许有了这么多的反应堆他们就有野心制造核武器;有些人认为核能是解决能源全球短缺的一个绝佳的方案,说实在的我本人的看法并不尽如此,有一些国家,像中国确实是需要发展核能,发展核能可以作为未来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核能发展的一个桥梁。在此之后我希望大部分可再生的能源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继续的发展,并且能够替代核能的位置。

  (16:08)沃尔特·科恩:首先我想指出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大概在2050年会达到一个顶峰,同时当油气产量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它开始下降的时候。对于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的能源需求还会继续上涨。现在还一个问题,除非我们做好准备,那就是2050年就会发生能源供应的危机。

  (16:11)沃尔特·科恩:第二个问题,大气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急剧增加,主要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它会导致全球性变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我会对煤和铀所发挥的重要决策做出一个分析,特别是近期和中期,一直到这两种能源彻底消耗,我们应该无时无刻不记得这一点,那就是三个时间阶段,近期、中期和长期。

  (16:12)沃尔特·科恩:这是全球对能源的一个看法,希望大家特别关注这两个物质煤和铀,全球的一次性能源的消费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图表,根据能源的不同来划分,现在目前石油大概是占据最大的部分,然后是煤炭,然后是核,核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重,电力的情况几乎是差不多的。缓解煤炭负面效应应该怎么做呢?大家刚才听到了封存二氧化碳。我认为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式,现在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封存,才能够防止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当中,否则你们可能会带来全球变暖带来的负面效应,会使整个地球陷入不稳定的一种状况。二氧化碳的捕捉是最重要和最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办法?现在成本是比较高的,它会大量增加使用煤的成本;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这是煤使用时候带来的一些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造成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我们看到在过程当中还出现了几千吨不希望出现的气体,比如二氧化氮等等,同时不良的负面或者附加的物质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16:14)沃尔特·科恩:这张幻灯是有关核反应堆角度看问题的,这也是我演讲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当然它不会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它也比较廉价。使用核能方面,法国有很成功的先例。地表之下有大量铀矿的储备,如果大量的使用核能的话,这些铀储备是不能够永远存在的,大概可以持续二百年左右;核反应堆成了恐怖主义分子非常容易袭击的目标,随着核反应堆数量的不断增加,核反应堆出现泄露和其它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核废物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运行核反应堆的成本会使我们不得不减少使用或者探索使用其他替代能源的成本以及人力、物力资源。

  (16:17)沃尔特·科恩:比如在巴基斯坦汉博士(音)就开发了一个地下网络,他自己曾经设计构造了整个核武器基础设施网络来提供核武器材料给利比亚、伊朗和朝鲜,汉博士是很受人尊敬的,巴基斯坦总统赦免了他,如果想到这一点的话事情就很危险了,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铀带来的双重的效果呢?我想核反应堆跟核武器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些人会谈到很有名的《核武器不扩散条约》,但是这个条约一再造成国家的违法,我们必须转变这种情况,不然我们就会进一步走向核战争。另外还有一种这个领域的进程,是(英文)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有一些发起国,主要的目的是让前苏联核武器能够退出历史的舞台,并且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核反应堆和核电站,有一些例子,比如说利比亚就自动放弃了核武器,也可以提到一些其它的例子。这些例子并没有完全成为现实,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中东的无核化。

  (16:17)沃尔特·科恩:总结,煤和油都是重要但是危险的能源,煤造成污染和全球变暖,铀可能造成核的扩散,为恐怖主义分子提供目标。因此迫切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研发工作,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可能是核能(核剧变变成的能量),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想中国以及世界上其它主要的大国,应该共同努力找到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谢谢!

  (16:18)主持人:沃尔特·科恩提出具体的建议,如何减低这两个危险能源所造成的伤害,我们请大家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沃尔特·科恩教授给我们做出的精采的报告。

  (16:19)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吴文良):各位听众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吴文良,今天能够主持吴季松教授的演讲非常高兴,也非常容幸。下面我们首先请看介绍吴季松教授的电视短片。下面有请吴季松教授上场!

  (16:23)主持人: 短片很短,我想稍微再做一点详尽的介绍,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是学数学的,但是通过刚才短片的介绍,可以看到他广泛涉入了环境、能源等领域,他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奥组委奥运总体影响项目顾问、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他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访问学者,到欧洲原子能研究机构研究工作,后来他写了知识经济英文专著,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另外他也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的副代表,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环境部门的顾问,总体上他的背景还是非常丰富的,也在政府部门工作过,曾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下面有请吴季松教授演讲。

  (16:25)吴季松:谢谢主席先生,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奥运促进北京温室气体减排》,1999年我参与北京申奥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环境问题。同时我也开始了大气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到现在已经半年了;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以奥运为契机,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北京将为减排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化,以科学发展经济学创新做出贡献,使奥运为北京留下遗产。

  (16:26)吴季松:下面想分四个问题讲:一个是对气候变化的分析;二个是奥运以来北京取得的成绩;第三个是减排的长效机制,示范作用和奥运遗产。最后是结论。

  (16:28)吴季松:第一个问题:气候变化的现状分析。数学观点来看地球是一个非平衡态超复杂系统,自然界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定的,地球也不是恒温室,统计规律来看二十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摄氏度,据预测本世纪上升2到2.4度,如果这样的话全球气候将变暖,但有待证实。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天灾还是人祸?现在看人祸的成分越来越明显。气候变暖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16:30)吴季松:下面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做一个分析,仅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例,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90%左右,第一个是历史积累少,要从历史看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工业化造成的,工业化以前也有,但是积累量很少。尽管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的经济大国,而且人口众多,但是中国当时是农业生产,和自然比较协调。因此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历史积累并不多,下面有一个统计表,自工业化以后的积累,美国占30%,俄罗斯占8.6%,中国占8.1%,德国占7.2%,如果要按人口平均那中国就更低了。

  (16:30)吴季松:第二是人均水平低,现在世界都在讲人权,人权的基本概念是人有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考虑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和工业化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排放都处于低水平。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要继续增加排放,而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努力降低排放,经济发展和排放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正在处于传统工业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排放显然是大的,历史积累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在目前和处于同一阶段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排放量也是不高的,但是从科学发展角度中国仍在努力降低排放。

  (16:31)吴季松:第四还存在转移排放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了世界总量的10%以上,还在增加,这些产品降低了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提高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加快了中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但是也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显然这个排放量包括了外部向中国转移的成份。全球气候变暖应该说最受害的中国首当其冲,尽管有上述客观原因,但是中国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在增加的,04年每人达到了3.65吨,尽管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87%,OECT国家33%,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差,生态系统脆弱,受害最大的是中国自己,因此中国和政府和人民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16:31)吴季松:这就是我当年主持的水资源规划,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恢复了绿洲,109岁维吾尔族老农又回到了他本来已经荒漠的家园。

  (16:32)吴季松:第二申奥以来北京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和成效。尽管北京减排总量对世界气候都不构成大量的影响,但是北京在这方面将成为中国的榜样,大大促进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进程,同时也说明大家对北京奥运会大气质量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北京的减排主要是科学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节能减排中起到了一个指导得作用。这是一个新的经济理论,这几天已经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了一些交流,主要思想是改变仅仅追求GDP增长的单一发展目标,变成为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的多目标函数的发展方式,或者叫科学的发展方式。

  (16:34)吴季松:我写了一本新循环经济学,就对这些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意大利埃菲尔出版社还把它译成英文。这里有几个思想,就把联合国环境属三二扩大为五二新经济学思想,第一个是再思考,除了传统产品、经济产品的生产以外,要承认生态系统是第二财富,经济学不仅要研究资本循环和劳动循环,也要研究自然资源的循环;第二个减量化,以前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需求就是天然合理的,这是建筑在资源充裕的基础上的;现在提出一个合理需求的市场经济的新理念 ,最大的减量化在我们的心里,在企业和人的科学适度的消费,同时要降低20%高收入人的消费,促进世界和谐。第三个是再利用,最大的再利用是利用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还有热核剧变能,这些新能源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的碳氢能源,这就是人类减排的前途。

  (16:37)吴季松:最后对三二增加了一个再修复,修复生态系统应该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包括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人与自然和谐,而且要建立绿色GDP的统计指标体系,科学计算生态工程的价值,改变传统工业化的统计理念。 五二的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清洁生产三二的基础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16:38)吴季松:谈一下申奥以来北京减排的成效,经济快速发展,单位GDP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第一个根据刚才讲的理论减排,减排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大家都知道第一产业的排放是很少的;第二产业是很多的,第三产业相对也是较少的,北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的减排。第二发展节能减排的技术,比如清洁煤等等的技术,现在很多工业锅炉都已经应用了,据预测01年到06年北京生产系统耗能减少量为2073万吨标准煤;第二个是少用,就是我们少用碳氢,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能源循环高效利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比如地热能的利用,生物质能的利用现在在北京都在大力的开展。第三方面是吸收;森林和湿地是主要的汇碳渠道,近五年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增量达到了312万吨。

  (16:41)吴季松:第三奥运场馆建设中节能减排措施的示范作用,北京的减排实际上对全球气候变化构不成什么影响,奥运场馆的影响更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这种新的理念,建设理念、管理理念,能量理念是一个样板,是一个范式,会大大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奥运建筑完全是本着这种理念来建的,隔热保温,可再生能源利用,比如现在最大的国家体育馆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场馆;同时奥林匹克公园也在不断增加北京城区的森林和水面,净化北京的空气,北京森林覆盖率是很多的,但大都在郊区,通过奥运大大提高了城区森林和水面的面积,对于减排和吸收起了重大的作用。

  (16:45)吴季松:节能减排,高技术的示范,场馆建设中用了多种这样的技术。这不但对于减排起了具体的作用,而且将成为奥运的遗产。比如奥运的照明系统统统都是太阳能。减排鼓励发展服务业、加快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企业的退出和改造。北京无论从技术力量和财力在中国是居于前列的,要通过环保标准和税收不断提高高耗能行业或者高排放行业在北京的准入门槛。

  (16:48)吴季松:以高科技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加大科学技术再生产函数中的作用,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达到260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的4%,这当然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但是对于北京具体情况来说已经大大提高了。吸收、加大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力度,01年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31.5%提高到37%,湿地要扩大到8万公顷。利用:北京将利用高技术的优势,大力发展利用温室气体的高技术,促进产业化。我的手机是1999年的,所以这是每个人对于减排做得贡献。

  (16:50)吴季松:北京是06年中国唯一完成节能减排计划的省市,当然现在别的省市以北京为榜样;到2020年如果说中国全国都达到北京节能减排水平,也就是说三个五年计划,外延GDP能耗分别减少20%、15%、10%,这样中国就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北京06年的水平;如果到时候中国的GDP为40亿元人民币,现在看来这是完全可能的,可能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北京真起到示范作用,那中国减排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刚才我说的标准大家可以去算,可以去查,这是一个比现在欧盟和美国所有减排计划都高得多的标准。

  (16:52)吴季松:结论:科学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讲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讲的是三个大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科学发展经济学讲的什么叫以人为本。为谁生产?就是要人为的合理生产,换句话说不合理的需求就不一定生产,生产什么就是要以全面协调的观点,生产什么要受资源和生态的制约,受社会和文化的制约,受科学和技术的制约,这就是一个全面的观点,而且是一个协调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市场。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怎么生产?这样就能形成长效机制,确定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的道路,留下奥运的遗产。

  (16:54)吴季松:我写了一本《我爱北京》不但介绍了北京的人文古迹,而且介绍了北京的这种思想,有中文版和英文版,是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做的序。最后结论,中国现在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高度重视,做出了巨大切实的努力,北京以准备奥运会为契机,对中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我们也认为要以科学发展经济学来认识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义务,科学认识温室气体减排必须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从历史、责任、人权、经济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状况,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和可发展的人类共识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其中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有着同一个梦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温室气体减排,才能对世界67亿居民都真正有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共建的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正在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也很不够,还在进行,希望能够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支持和指导,谢谢大家。

  (16:54)主持人:感谢吴季松教授的精采演讲。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再一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吴季松教授的精采演讲表示感谢。

  (16:54)吴季松:谢谢大家花时间听我讲话,谢谢。

  (16:56)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大家下午好,我叫王玉鹏,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今天下午我们最后一位演讲者是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请大家首先观看短片。

  (16:58)主持人: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上台。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小镇,他1967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72年在康奈尔获得博士学位,他在1972年康奈尔毕业以后到美国实验室工作了十五年,十五年他继续从事液体物理的研究;从1987年开始至今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任荣誉教授,曾经两次出任物理系系主任,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曾经得到过很多荣誉,除去1996年诺贝尔奖以外,他现在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两院院士。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17:00)道格拉斯·奥谢罗夫: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感谢这次论坛的组织者能够把我们聚在一起讨论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必须承认我不打算谈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我要谈的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要谈的是我对中国的建议,科学上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

  (17:01)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大家可以看看图片上的人也在早上论坛中发言了,他在96年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自然科学基金会就邀请了这些得奖者到美国首都华盛顿来支持他们做基础研究,那时候(英文)不断的讲两件事,那就是碳纳米管是非常有用的,另外一个不断讲的就是我们要加强对太阳能的研究。我觉得在做基础研究的时候,你的确不知道自己会发现什么?如果在研究中有目的那是应用型的研究,而不是基础型的研究。所以我一直在考虑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在这次演讲中就是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从这样一个出发点所产生的一些想法。

  (17:01)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有三个主题或者说是三个议题:一般来说我得花一个半小时讲,现在我把它压缩到二十分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想利用有限的时间跟大家谈谈我的想法。

  (17:04)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第一点、这些自然科学的发现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但这些发现是不可预测的。我还想谈一下既然不可预测,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会增加我们发现的机会呢?现在这幻灯片是日落时的大峡谷,我想分析一下做出发现的链条,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就是奥乃斯他和德瓦尔(音)进行一场比赛,最终奥乃斯还是获得了氦气,而且他把这个氦气变成了液体,这是1980年;然后他借用了德瓦尔的工作方法来看看液体氦能否凝固;在氦变成蒸汽的时候它的冷却是14K,两年之后人们把记录降到了1.04K的记录,我本人曾经将氦凝固到0.0001K,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没有施加足够的压力,所以奥乃斯不知道为什么失败了?一个学派认为如果对非常纯的金属冷却,可以消除驱散电阻振动。

  (17:07)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在三年之后(英文)获得了物理学的诺贝尔奖,我敢说在那之后全球的人都在研究超导性,但是在之后的十五年如果你想研究超导的话,就必须去(英文)的莱顿大学,因为在那个地方他才可以有仪器把液态氦冷却到2.17K以下,我提到的2.17K是因为这样一个变为超流体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一个成就,(英文)曾经在自己实验笔记上记录过。我们看一看发现超导性研究方法是什么?首先尽可能使用最好的仪器,在奥乃斯成功以后杜瓦给他写的一封信。对于研究生来说以及所有科学学生来说,失败可能是邀请你尝试新的事物;奥乃斯用了两年的时间希望液态氦凝固,但是他没有成功。

  (17:10)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对于所有做实验的科学家来说,都要注意非常微妙的特点,而不要轻易放过。奥乃斯其实是可以发现这个超流体的。没有因为发现液态氦而获得诺贝尔奖。(英文)在1937年一天证明在2.17K以下液态氦是小于一纳米,他后来在1978年和两个不太可能获得奖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英文)当时是实验室的主任,他是我老板的老板的老板,贝尔的实验室曾经参与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实验,在实验结束之后,他们就把当时做实验用的一个微波接手器给(英文)和(英文)使用,当时有一个非常灵敏的天线,其实这个天线并不是很重要,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微波放大器,这个放大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和他的研究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17:11)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英文)后来在53年的时候也发明了微波激射器;后来(英文)和(英文)就利用微波接收器来观测温度降到4.2K,但是他们借用了这个接收器,可是他们对这个接收器做了一个关键的改造,他们把天线接收的噪音和黑体辐射的信号进行了比较,这样他们就可以调天线的声音了,得出的结论好象有三度额外的噪音,总是从天线接收器传过来,而噪音的来源一直不知道,后来发现天线里面鸽子在那里做了窝,最后又把天线装好,还是没有消除噪音;最终(英文)给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打电话的时候,教授建议他给(英文)打电话,(英文)正在用传统的接收器在检测噪音,他的噪音幅度是2000K,所以使他们很难能够检测到这样的辐射。这个噪音是大爆炸的时候所留下来的微弱信号,在宇宙爆炸过程中温度都逐渐降了下来。

  (17:11)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我们最近得到的数据发现辐射温度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是由于宇宙密度的变化。差异性第一个证据是由(英文)和(英文)来发现的,他们在06年的时候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物理奖。如果我们看看最近大家所采用的研究的方式,仍然是要使用最好的技术,当然他们用了这个设备以后,还对他进行了技术改造,不要重复发明,尽可能用新的眼光探索,不要放过任何微妙点,要解决任何的疑问,因为他们很可能就忽略了微弱的噪音,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17:14)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我要讲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二部分,大家看一下幻灯片,科学的进步通常都是直接受益于人类的发明及技术的出现,但是不可能知道可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进展来自何方?即使在科学上取得进展之后,举一个例子:“核磁共振”是由(英文)和(英文)在46年发明的,他们俩之所以发明这个,是为了了解磁场中赫兹运动频率的问题,六年之后他们获得了物理学奖,他们得奖的速度比别人要快。当时人们问他“核磁共振”有什么用处呢?(英文)说这是基础研究,非常少;(英文)可能思维更成熟一些,他说大家可以用“核磁共振”来校准磁场。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后来的情况,几年之后大家就制作了磁场。事实上这就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这个发现很快就成为全球化学实验室中重要的工具。

  (17:15)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英文)他开发出了高分辨率的傅里叶转换多铺学(音),他和(英文)共同发展了二纬“核磁共振”科普学,就使人们可以有效的测量分子链的长度,在1991年(英文)就获得了诺贝尔的化学奖。到70年代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如果利用“核磁”辐射的话,这种频率的变化就可以检测到样品中的波动,如果是用三维的手段是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的,这是医学上的一个很健康的一种工具,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

  (17:16)道格拉斯·奥谢罗夫:(英文)和(英文)在其后的一年又获得了03年度的医学诺贝尔奖,这是“核磁共振”第四次获诺贝尔奖。我觉得他可能还会再获一次奖,那就是贝尔实验室有一位科学家他认识到功能性的“磁共振”方面的成效开发还是有潜力的,这就使得他能够对人脑进行成像,这是在一秒钟之内就可以做到的,这就改变了我们对心理学的了解,他变成了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社会科学,我觉得真有可能再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使“核磁共振”第五次获诺贝尔奖。不是因为这种大脑成像我们才发明“核磁共振”的。

  (17:19)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在我发现固体氦的时候,我不知道它是液态的还是固态的,所以我就和(英文)讨论,我考虑了他的意见就做了一个静态的磁场,用了一个单的(英文)频率,希望能够把这一层降低,这样来确定细胞内的结构,这当然是第一次“核磁共振”的应用,他只是一维的,当时我们不知道它有任何的应用。我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当时我知道有一些同行会读我的论文,这时我看到的一些现状。在76年晚上我就记下来,这种液态氦的研究非常有意思,很多人都做出了贡献,无论是技术还是他们的观念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没有他们任何一个人我都不可能做出这种发现。

  (17:20)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可以公平的说诺贝尔奖应该被看作是对科学的一种庆祝,而不是对发现者的一种奖励。我们当然是聪明人,但是有很多的聪明人他们也都应该获奖,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科学的发现往往不是孤立做研究的个人所发现的,他应该是科学界的共同成就。一个人要想进步的快,必须做广泛的研究,科学家之间要相互的交流;科学家他们应该花一些时间满足自己的好奇感,科学的进步就是这样获得的。谢谢!

  (17:21)主持人: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就科学是如何被推进的做了一个非常精采的报告。实际上他在很深的层次上阐述了基础科学跟技术的关系,他用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些问题。比如说他的第一个例子是制冷技术的发现直接导致的超导的发现,制冷技术实际上是在热力学里面所产生出来的。刚才在台下他说感到非常紧张,第一我这个题目好像跟今天主题关系不是很大,其实关系是非常大的。在证实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对我们能源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他是在更高层次上考虑这些问题,让我们再次谢谢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的报告,谢谢大家!

  (17:22)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理查德 | 杨学明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