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基金赚钱不灭的神话? 超高收益能不能持续?

   近期,基金业绩的爆发性增长征服了备受题材股伤害的投资者,股民转基民的热潮迅速升温,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如火箭般蹿升。然而,盛世中的中国基金业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投资者的不成熟和基金公司一些缺陷,提醒我们谨记“盛世思危”这句古语。

   股民争相变身基民

  “5?30”的一场大跌,彻底敲碎了小吴的炒股还房贷计划,但真正下定决心由股民变身基民,却是8月的事情了。

  “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靠股市把我这40多万的房贷还上。”为此,小吴年初狠下心来将父母支援的20万全部投入股市,“翻一番就撤。”靠着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消息,上半年小吴小有斩获,资产也接近了30万。

  但“5?30”一次调整就让他的收益化为乌有,“没办法,拿的都是题材股,本来以为调整一下还能回去,中途也换了几次股,但结果越换越惨。”坚持了两个月的小吴眼瞅着账户里的钱贬值到了21万,终于认输出局,乖乖地把钱买了基金。

  “我这儿屡战屡败,基金净值却连创新高,真是不服不行。”小吴现在把赚钱梦全都寄托在了基金上,每天盯净值不说,还经常到网上和“基友”切磋,成了忠实的基民。“我8月初买的荷银精选,一个多月净值就从4块5涨到了5块5,照这速度翻番很有希望。”

  “很多股民都是‘5?30’跌怕了才转到基金上来。”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永谙评价道。“5?30”之后的调整中,监管层有意识地引导市场转向价值投资,蓝筹股重新成为市场主流。

  在诱人的财富效应下,基金开户数直线上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8月份基金开户数达到512万户,超过同期378万户的A股开户数。截至9月10日,基金开户数已经达到了1995万户。

  与此对应的是基金发行的再度火暴,排队买基金的盛况又一次出现。泰达荷银市值优选、中邮核心成长、华安策略优选等几只百亿规模的新基金均在短时间内募集完毕。本月以来发行的唯一一只新基金华夏复兴基金最终配售比例仅9.7%,更是创下基金采取比例配售以来的历史新低。一些绩优老基金同样受到投资者热捧,如泰达荷银行业精选近期一直处于净申购。

  “散户的涌入虽然逼着基金高位建仓,吹起了所谓的蓝筹泡泡。但负利率背景下的牛市太有吸引力了,储蓄搬家是肯定的。与其让散户自己冒风险,通过基金进场毕竟更稳妥一些。吹蓝筹泡泡总比吹题材股泡泡更好吧?”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超高收益不能持续

  “在单边市场里,国内基金基本还是靠天吃饭,熊市时也亏过钱。”中证投资分析师徐辉说。

  但对于很多刚入市的基民来说,买基金是和赚钱甚至翻番划等号的。“我去年买的成长先锋,现在都3块多钱了。”“我比你强,赶在停止申购前买的华夏大盘,现在赚翻啦,真后悔才买了3万块。”在不少网上论坛里,“晒”基金收益的贴子屡见不鲜。

  基金的赚钱效应的确诱人:2006年股票方向基金整体净值翻番,而今年刚过了9个月,很多基金的业绩已经赶超去年全年。在很多基民眼里,基金只有一种??股票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是只赚不赔的。以至于不少投资者将买房、结婚的钱用来买基金,希望短时间内就能翻番,甚至个别投资者将看病的钱都投到基金里“滚一圈”。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投资国内开放式基金获取10%的收益,或者超越银行定期存款三倍以上的收益是较为合理的预期。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自1976年以来的30年间,其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为12.23%。事实上,国内开放式基金诞生之初即遭遇熊市,2001年、2002年基金收益率分别为-14.92%和-10.49%,2003年扭亏为盈后2004年收益再度为负,2005年也只是勉强为投资者奉献了个位数的收益,直到去年才咸鱼翻身,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熊市环境是造成当时基金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基金也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但国内基金的历史说明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和市场状况高度相关,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并非稳赚不赔。

  相应地,股票型基金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想捞一把就走的基民若无法承受股票型基金的波动,高位追进、低位赎回,就会产生实际损失。“投向股票基金的钱应该是闲钱,或者说这部分钱即使损失掉了也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经理王筱苓对此表示。

  对于基金投资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最好的基金,只有最合适的基金。“诱惑能使鬼推磨。”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近日在一次基金投资者巡讲会上说,“很多人一开始可能还认识到投资是有风险的,可是在市场诱惑下,尤其是看到亲朋好友一两个月就赚到高收益后就跟着买基金了。这个时候你或许应该进去,但是不要忘了,在你进场的时候,你作为投资者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每个人的财务状况、资产结构、年龄、工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基金产品适合于所有的投资者。”

  风险控制待加强

  在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转债门”事件先给基金公司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在基金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眼。

  由于所持有的上电转债在被上市公司赎回前未能及时卖出或转股,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只基金造成了逾千万元的损失,这块损失将由所在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弥补。

  “犯这种错误太小儿科了,发生在以风险管理为本职工作的基金公司简直是个笑话。”一位业内人士皱着眉头评价道。“转债忘记转股的事一般发生在普通投资者身上,基金公司也犯这种错误,只能反映出公司在风控制度上有很大的漏洞。”

  工银瑞信投资副总监文鸣介绍,风控严格的基金公司一般会派专人每天跟踪所投资上市公司的公告,然后通知相应的基金经理,另外风控部门也会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

  “转债门事件是被媒体披露出来的,或许还有更多的漏洞没被披露出来。更让人费解的是,即使转债门事件被披露出来,有些业内人士还不以为然,觉得是小事情,足见风险意识的薄弱。”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

  在散户大量涌入基金,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一些基金公司只顾着“跑马圈地”,风险控制方面的意识和制度并没有跟上管理规模扩张的速度。“基金公司要是出事就会出在风控上,我只祈祷别先发生在我们公司。”一位基金公司高管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记者了解到,监管层早在去年底即向基金公司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造成基金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良莠不齐。

  与此同时,基金业的有识之士也已经对股票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心生警惕。2006年货币市场基金因大规模赎回已经暴露过一次流动性风险,为此一些基金公司甚至自掏腰包补上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导致的损失。

  “高估值市场上的抱团取暖和熊市时的抱团取暖还不一样,一旦发生大规模赎回,基金如何应对挑战值得关注。”中证投资的徐辉表示。

  以擅长思考闻名业内的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则表示,如果股市信心发生动摇,股票出现流动性风险,就有可能卖不出去。“比如要准备5亿的赎回,减到3亿卖不掉了,那不管价格不价格,业绩不业绩,能卖多少就卖多少了。打到跌停板没人买,想卖都卖不掉,那2亿的缺口怎么办?”高良玉问道。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吴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徐辉 | 银瑞信 | 高良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