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超级蓝筹回归成热点 股市做多能量为何如此充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超级大盘蓝筹股的回归成为股市的热点,建设银行吸引了2万多亿申购资金,下周的神华能源看来还会打破这个纪录,后面还有中石油……这些回归A股市场的大蓝筹将与工行、中行、中石化、平保、人寿一起成为内地股市的“定海神针”,夯实股市的基石,让我们的股市健康、稳定地发展。


  虚势迎新 夯实大盘

  每月一次围绕着CPI指标的周期性震荡终于在上周末告一段落,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大盘还是按照以前的惯性创出新高。在这几周中,市场的热点向两个巨无霸将登陆股市转移,多空双方围绕着5400点进行激烈的争夺,这种虚势迎新的走势对于夯实股价基础很有好处。

  建设银行和神华能源的发行和上市是这几周行情的一大看点,建行IPO创下580亿筹资的新高,仅仅过了一周,这个新高即将被神华能源所取代,780亿IPO筹资又会刷新新高。这两只股票的发行正值央行今年第五次加息的推出和第七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出台之后,市场申购资金不但没有减少,云集在一级市场的资金反而创下了2.3万亿的新高,与此同时上证指数也创下了新高,这样的市场格局真是令人感叹。

  上述屡创新高的现象证明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只不过现在巨资扎堆在一级市场而已。接下来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是这两个巨无霸股票的上市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效应,笔者认为,下列市场因素值得关注:

  其一、指数的稳定性将更好。像建设银行和神华能源这种巨无霸的个股上市后很难有疯狂的炒作,价位基本上会一步到位,这种股票跌也跌不下去,就像目前市场上的工行和中行那样成了上证指数的守护神。原先市场的守护神只有少数几个,现在巨无霸的建行和神华能源来了,它们在指数中占的权重更大,市场有这几个巨无霸站在那儿,日后股指波动的区间就会大大缩小,这市场就更稳定了。

  其二、建设银行和神华能源上市后意味着日后巨无霸大盘股的上市已接近尾声,现在还没上市的几个大家伙无非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等这些超级大盘股上齐之后,市场将出现结构性调整,一级市场的中心可能向中小盘股转移,而二级市场的个股行情也将更加活跃,而指数则越来越稳定了。

  其三、在两只超级大盘股上市之后,云集在一级市场的巨资将寻求方向。2.3万亿的巨资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这批资金在一级市场处于低潮时,它们的出路值得关注,二级市场是否会再度热闹,可以拭目以待。

  其四、在这两个巨无霸上市之时,银行股板块和能源股板块能否再度掀起行情值得关注,由于这两个板块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很大,一旦再度拉起,这两只超级大盘股上市之时就是股市再创新高之时,这种市场格局放在那儿,市场想冷却都难。

  虚势迎新是近期市场的主基调,在5000点位置上盘得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夯实股价的基础。建设银行和神华能源的上市对中国内地股市而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虚势迎新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应健中)

  做多能量为何如此充沛

  为了抑制股指过快上涨,近期调控政策相当密集———如加息、上调存款保证金率、大盘股扩容加速……但自7月25日至今的两个月中,股指连创新高已成常态,即便“9·11”出现240多点的“人工大阴线”,多方也从容淡定,举重若轻地将股指轻轻拉起,再创新高。

  人们不禁要问:市场的做多能量为何如此充沛?

  1、人民币升值为牛市装上“发动机”。从去年年底突破历史高点2245点以后,空头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市盈率估值”和“泡沫”两大武器阻挡多头行情,但一次次地失败了。诚然,大家都从未见过5000多点上方屡创新高的行情,但我们同样也未曾遇到过人民币升值这一新事物,不懂它助涨股市的推力有多大。遗憾的是,许多人只记住了上世纪日本、中国台湾本币升值后股市泡沫破裂的教训,却忘记了它们的股市先前上涨了19倍和17.84倍的事实。尽管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股市也会有震荡、调整和波折,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牛市的发动机,只要升值不止,股市的上涨趋势就不息。

  2、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日益觉醒。在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温和通胀并且是负利率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拥有资产是抵抗通胀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买股票、买基金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据央行最新调查,这类人已占到居民总数的44.3%。虽然他们知道自己跑不过刘翔,但自信投资股票和基金一年回报率定能跑得过CPI。从国际经验看,温和通胀时期股市都是持续上涨的。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仅5000多万股民,占总人口的3—4%,远低于中国香港、台湾的70%和美国的50%,潜力巨大。在“人民战争”像汪洋大海一样的沪深股市,做多无疑比做空更明智,不买股票的风险比买股票的风险更大。

  3、按“超限战”的眼光,中国股市的估值并不高。用国际资本主义股市的估值标准看,中国股市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都已经很高了。但是,用超限战的眼光评价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的估值,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GDP高达11%以上,为世界之最。二,中国有13亿人口,有充沛的后续投资资源。三,人民币升值将加速。四,股改导致上市公司的潜力显露,表外利润开始回流。五,80%的上市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大集团,只要注入优质资产,动态市盈率便会迅速降低。六,中国上市公司若按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法进行价值重估,净资产将有较大的提升。七,两税合并后上市公司业绩将提高20%。八,中国股市绝大多数是中小盘股,股本扩张潜力大,估值应比大盘股高。正是这个“超限战”激发并率领市场做多能量。中国船舶、包头铝业和上电股份、江南重工、上实发展等均由“丑小鸭”变成高价黑马,提升了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具有强烈的做多示范效应。

  4、H股、红筹股回归后更有利于个股行情。不少人担忧H股和红筹股回归对大盘的冲击,却没有想过扩容从来不会成为牛市的杀手。尤其是建行、神华乃至中石油上市后,它们将与工行、中行、中石化、平保、人寿一起成为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届时,只要它们价格稳定,哪怕其他股票涨跌幅再大,指数也涨不动、跌不动。而这种情况最有利于投资者对注资、重组、整体上市概念股进行中长期做多,最有利于个股行情的火爆,并可避免因股指上涨过快而引发政策的干预。这也是近期市场明知估值偏高却提前预演“轻指数重个股”行情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林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调整的教育

  十年前,亚洲股市处于全球金融风暴的核心,但近期亚洲股市克服动荡、恢复失地的表现却远远胜于发达国家的股市。

  我国A股市场也同样如此,每次调整总会迅速地收复失地,再创新高。

  以沪市为例,攻占4000点一带之后,7月20日开始上扬,至今曾出现几次幅度较大的调整,8月1日开盘几乎就是最低点,当天高低波幅达218点,大跌了近200点。翌日迅速止跌反弹,8月3日便一举收复了4500点并创出新高,耗时仅两天!8月15日兵临5000点城下,大盘再度出现调整,连跌三天,从4916点回到4646点,落差达250点,但8月20日仅用一天就收复了失地并创出收盘新高。

  9月6日大盘到达新高5412点,中间夹杂着暴跌的“9·11”,用了五个交易日回落到5025点,落差几近400点。这次下跌了五天,但也仅用四天便再度重回高点,创出新高。

  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市况,回过头看似乎并没什么,但作为一路走来的投资者却感到五味俱全。作为坚定做多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是胜者、强者,因为他们战胜了自己,承担了亏损的心理压力。作为风险厌恶类投资者而言,可能从中悟出了风险,规避了这些调整,但面临踏空行情、丧失赚钱机会的“危险”。当然,最没有压力的应该是那些短线操作者,在既未踏空又回避了风险之际,充分享受到“交易的乐趣”。

  再回到亚洲股市,8月份亚洲股市在18个交易日中回落了18.6%,但仅用23个交易日就收复了失地。相比过去20年亚洲股市的多次调整,恢复前期高点的平均时间需60个交易日。

  但笔者在整理上述数据时也不得不承认,事实上,在相同时间段内,我们的A股市场承担着太多的压力,在人们的犹豫中上升,但还没有出现大的调整,这是我们在研究回调就做多策略时须警惕的。

  我们在市场中学会的方法如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用一句经典的话来概括———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当然,这句话可相应改为回调教育了股民,股民赢得了回调。更重要的是,战争会结束,而股市永无尽头。(文兴杰兴投资总经理)

  规范重组是为了推动重组

  资产重组一直是证券市场上广为关注的话题,特别是现在,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不低,如果仅仅是依靠上市公司的常规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化解来自估值方面的压力。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市场各方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寄予很大的关注,希望通过注资、收购等外延发展的形式让企业迅速地做大做强,实现业绩的飞跃,由此从根本上解决估值过高的问题。时下,资产重组已经成为市场上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

  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产重组是一件大事,并不是很轻易就可以进行操作的,其涉及面广、程序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对于二级市场的股价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就曾经出现过资本玩家利用重组过程中的信息优势操纵市场价格,更有甚者是制造虚假的重组信息误导、诱骗市场,以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因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特别是维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确保“三公原则”的落实,的确是资产重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管理层历来重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对资产重组进行规范。6年之后,根据股改后出现的新情况以及修改后的《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内容,集中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6个重要文件。就这些文件的原则精神来说,是为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构建一个法规体系,对于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标准、程序予以明确,对以发行股份作为支付方式购买资产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并且明确了重组后所涉及到的融资等问题。应该说,这些管理办法实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实施公司资产重组的成本,对市场上的投机性重组概念的炒作行情形成抑制,同时有助于提高重组的真实性与含金量,客观上鼓励了长期投资性的重组活动。有人担心以往因缺乏规范与制约,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在操作上较容易进行,流程相对也简单。而现在有了很严格的规定,这方面的操作空间被压缩,会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重组的积极性。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在规范不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重组案例的确很多,但事后证明大部分是质量很差的,并没能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益,其中不少还成为资本玩家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现在已退市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都有过重大资产重组的经历,结果却是失败的,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对重组进行规范,目的是为了推动重组高质量地进行。因此,时下出台这样的文件,从本质上来说顺应了资产重组加速进行的潮流,属于一种长期的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一个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资本玩家借机在市场上大肆炒作,非法谋利。一些上市公司股价波动频繁,没等正规信息公布,股价已经大涨,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成为市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在新推出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相关各方的行为,其中很多条例还相当细致,可操作性相当强。这对于维护“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桂浩明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牛市捂股 黄铜变金

  近来屡屡听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在捂盘,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暴利,这种投机现象人为地加剧了楼市的紧张,遭到了社会各方的谴责。其实,捂盘的做法借鉴的是股市中的捂股,而捂股往往是牛市中的最佳的操作策略之一。当然,股市中的捂股不存在人为制造股市供求紧张的道德问题。

  最近应邀赴一个此轮牛市中一些成功操作者的饭局,和那些声称自己如何如何抓黑马者不同,这些成功者的炒股秘诀竟然是捂股,其中的一位去年4月份听了我的推荐,以3.5元左右买了3万股鹏博士一直捂着不动。今年“五一”前,该股已涨到26元多,复权价已达36元多,最初投入的10多万元已经飚升至100多万元。对此,笔者曾在去年4月29日的本栏文章《牛市中要贪婪》一文中作过介绍。未料到不知是受到文章的感染还是捂股捂出了甜头,这位仁兄手中的鹏博士居然至今一股未抛!按目前10转增10后26元的价格,市值飚升至210多万元。

  为什么这些捂股者能够在大盘的多次震荡中不轻易出局呢?答案居然也是出奇地简单:每一次调整时,股评家不是都说长期看好不变吗?既然牛市没有逆转,稍微跌掉点又何妨。此话不由让同桌的几位股评人士汗颜,真可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纵观此轮牛市,股指从998点上涨以来,先是在1300点几上几下,后又在1750点一带长时间震荡,至于3000点、4000点的惊心动魄以及目前5000多点的多空分歧,几乎每一次震荡都会让不少投资者出局。最可惜的是吃足了大熊市的苦头、大盘刚刚冲到1300点就清仓出局、随后则以“观众”的角色为主者。

  其实回过头来看,虽然998点到5400点一路坎坷,但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从技术面看,大盘的大趋势始终是向上的。从理论上说“牛市不息,做多不止”,虽然战术上有时因为短线调整可以做空,但战略上应该始终做多。这些长期捂股不抛者虽然放弃了战术上做空的差价机会,但紧紧抓住了战略做多的大方向。环顾市场,看起来似乎高手不少,或是天天追黑马,或是动不动就预测大盘何日何时将下跌,但有多少人的盈利能和他们媲美呢。差距在哪里?笔者认为差距在于看大势者赚大钱,做短线者赚小钱。大盘从998点涨到目前的5400点,从理论上说,最初介入者的盈利应该是4.4倍,但真正达到此比例者却不多。上述几位盈利20倍者之所以能在一次次的大幅震荡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说到底是真正把握了牛市的操作真谛。(王利敏知名分析师)

  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涌动

  近阶段大盘走势有些疲软,投资者有些晕乎。就行情本身看,尽管大盘指数波澜不惊,行情中透视出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有暗流涌动之感。

  一、如果说“5·30”之前是散户“传花击股”并互相讲故事的行情,5000点之上的行情也已出现了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们“传花击股”并互相讲故事的特征,只不过散户与机构各自青睐的股票不同而已。可不是吗,新基金、各种理财产品一直在发,新基金接老基金的盘,大基金接小基金的盘,甲基金接乙基金的盘,在净值比拼的压力下,丙基金又去接甲基金盘的现象比比皆是,以往传说中的机构博弈真正开演了。此外,在行情打破理性估值边界之后,各类机构调研报告“讲故事”的现象十分盛行。“5·30”之前散户“传花击股”的行情击出了个大暴跌,机构们“传花击股”能传到什么时候?最终能“击”出什么结果?目前还难以评判,也不敢想象。

  二、有色金属、航空、金融、钢铁、煤炭……机构重仓股一个月翻一番,两个月翻两番,三个月翻三番的行情有点像最近3个月的房价走势———三个月前去上海市中心某新开楼盘问价,15000元/平方米随便买;两个月前去问,18000元/平方米但全卖完了;最近再去问,房子还在,但价格是32000元/平方米,还告诉你还得涨,你爱买不买。这两者之间共同的关系是:1,机构重仓股和上海市中心楼盘都是市场中的“资源股”,且这些资源都已集中在机构(开发商)的手上,他们具备了利益驱动下“随意调剂价格”的条件;2,尽管现在看估值有些高,价格走势有些陡峭,但这些股票(房子)几年后就值这个价,赚钱当然要赶早;3,即使后面市场形势有什么变化,现在已拔高了的价格与走势使将来的行情有了从容的退出空间;4,相比房产,机构重仓股还有一个工具,股指期货早晚要推出来的,现在做做高,到时候可以运用股指期货做对冲来锁定利润。显然,对于这些股价高高在上的机构重仓股,普通投资者看得有些“头晕”,但机构们却心中有数得很。

  三、现在市场都知道目前的行情是资金推动的,行情的起落、股票的涨跌全由资金说了算。目前市场上的资金不可谓不充裕,但问题是,投身于二级市场的社会资金在向基金等机构集中,基金的资金在向200至300只重点股票集中,这是大盘过了5000点但大多数股票还没回到“5·30”之前高点的原因所在。如果资金流动的格局不改变,个股分化再分化的趋势必然会继续加剧。未来即使大盘涨上了10000点甚至更高,照样有不少普通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这才是投资者后市面临的真正难题所在。(陆水旗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投资有风险,请慎重入市,分析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