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金融时报-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 > 嘉宾精彩发言

汤敏:如何解决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的贷款问题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于2007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作为本次论坛的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精彩报道如下:

  汤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前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此做一个发言,在座很多都是我的老朋友,我原来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也经常到下面省里面去,和银监会的同志和其它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同志有所接触。

今天我谈谈如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农民贷款的问题。

  几年前我们一直在推动小额贷款农村金融改革,今天再讲应该说这个领域已经天翻地覆了,几年前我们大家觉得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一一推广,比如村镇银行,两个多月前我到四川专门去考察他们做的信用社,由村民做的扶贫社,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有关部门决定向全国推广,而且在全国试点,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我们一直在这个领域里面学习和推动感到非常高兴,作为学者往往比市场多走一步,这部分做得很好的时候,下一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我今天这个题目是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贷款问题,很可能是下一步大的农村金融大体上得到一些解决以后,未来几年这个问题又可能是比较前沿性的问题。

  三年前跟吴晓灵到贵州贫困地区做调研的时候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当然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是能够解决大面上中国农村的金融问题和农民的贷款问题,但是毕竟在一些更贫困的或者说哪怕是富裕地区或者中等收入地区总有一部分贫困农民,完全靠商业化的机构或者商业化的运作不一定在短时期能惠及到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讲几个问题。

  第一,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贷款更难。

  第二,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可能不能大规模解决这个特殊人群的问题。

  第三,全世界的经验和过去十多年来在中国小额贷款的经验也都证明了即使是特殊的人群也有市场,也能贷好款,也能用好款,而且还能还好款。它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它是一个特殊的市场,需要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解决。最后我们想举出一些建议来。

  中国扶贫问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不要忘记中国现在还是有相当规模的贫困问题。按照国家贫困线目前还有两千多万农民,按照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的贫困标准1美元/天的标准,我们现在还有1亿农民是属于贫困。按照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现在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亚洲开发银行的定义是900美元/人均,现在我们已经两千多美元了,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中等收入国家,现在逐渐向高的中等收入国家来迈进,在中等收入国家的时候贫困线是怎么定的?国际上一般说来是2美元/天作为贫困标准,如果用2美元/天作为贫困标准的话,那么中国农村目前还有三亿四千万人民是属于2美元/天的。水涨船高,整个国家收入增加了,贫困线也得提高,三亿农民或者一亿农民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刚才臧主任也说了,目前为止还有将近三千个乡镇没有金融服务或者说金融服务撤出来了,尽管相对比较小的市场,但是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说中国贷款难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在这些地区这些人群贷款就更难,各位在工作第一线我想是非常清楚的。一些统计说明在贫困线只有15%的农民得到贷款,而真正在贫困户里面又在15%里面的才有6%拿到贷款,靠政策性的贷款行不行?我们是有扶贫贷款,国家每年拨150亿扶贫贷款这种政策性贷款,大家很清楚真正到了农民手里面还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小企业基础设施。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纯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积极性的,成本非常高,起码要高出正常贷款20%以上,这个往往是低估了的。有人做过计算,这些贷款的收益如果由农村信用社去做的话,大概每百元有3点几的利润,其它全部正常贷款有11点几收入,赔钱生意没人做,我们纯商业的机构做这种工作是有困难的。一般常识性的问题,市场能解决相当多的问题,但是在一个社会里面一定会有一些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这才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调节。

  商业银行做不了,人群又那么多,怎么办?首先我们就得问,这个人群有没有机会,这些人是不是能够是金融服务的对象,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人们都不认为贫困人群、贫困地区是金融工作的对象,但是这个迷已经被尤纳斯教授打破了,他用了小额贷款的方式解决了贫困人群贫困地区也可以有好的贷款回报。

  我们从机构的角度来看,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一个纯商业机构吗?不完全是。如果它是完全纯商业机构的话,它不一定去做这个事情。我在孟加拉工作差不多三年多,尽管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人均GDP400多美元,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如果是一个商业机构的话,不会去到最穷的地方去。乡村银行在一个村子里面只贷给最穷的贫困人口,如果你们家是茅草房就给你贷款,如果是铁皮房、瓦房就不给你贷款。如果是一个纯商业机构的话,它不会这样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它又是用商业的方式来操作,也就是说它能赚出钱来,它能够按照商业方式来做越滚越大,现在有50多亿美元的资产。这个机构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但是它运用的是市场性的方式来做。这个跟我们一般的商业机构有点不一样,跟我们农信社不一样,跟我们现在做的村镇银行也不一样。因为村镇银行、农信社都是真正的商业机构,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我们的主要目的,当然我们还有其它的目的,但是利润首先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而像乡村银行和世界上很多成功的我们不排除也有很多纯商业的小额贷款也非常成功,但是要记住,也有一部分不是纯商业的小额贷款机构也很成功,而且它的特点可以对贫困人群瞄准得更好一些。因为一开始这个机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瞄准性更好一些,服务也会更好一些。而这样的机构同样是遵循商业原则,至少要成本回收,一般说来还有盈利,它往往是我们大的商业机构的一种补充。

  在我们国家刚才臧主任、易纲行长、杜晓山先生都说到这个,我们国家过去做了三百个试点,其中主要是民间的非营利性的小额贷款项目,目前为止有1.6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于各种捐款、国际组织等,我个人也参加了在山西吕梁地区非常贫困的地区和茅于轼教授一起做的项目,我们自己做了十几年,一直在做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跟农信社还是有一些不同,从机构来说不同,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各种各样包括妇联包括共青团,包括像杜晓山所在的社科院,包括我们完全是民间的,资金来源不同。而且代表的方向也不同,主要是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分发。要保持民间非营利性但是又不断拓展采取商业化的方式来操作的小额贷款,它的特点也是跟刚才易纲先生所说的那样,一定要有较高的能力。这样的小额贷款做得好的,我们刚才说了三百个大部分夭折了,他们的利率一定也是跟商业化的小额贷款利率差不多,这样才能自我滚动。为什么在农村包括我们现在农信社,我做很多报告的时候说农信社是农村金融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这个一定不成功,有了这个还不一定成功,必要条件是一定要较高的利率,不管做商业性的小额贷款还是非商业性的小额贷款,一定要比一般性的商业贷款要高。为什么高?因为成本高。不做金融的,坐在办公室里面想象的那些人想不清楚这个道理,成本高了我们理解,但是贫困农民凭什么能够付你高利息呢?这点是没有真正到农村去没有真正看小额贷款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们国家贵州一个小额贷款的例子,贷两千块钱调查了八千多个农户,看他们年收益多少,57%的年收益在一千到两千人民币之间,也就是说资金收益率是50%—100%。其中15%的是500—1000之间,只有很少的2%点多的农民在500元以下,500元对于2000元来说也是30%的回报,有95%、97%的回报都是超越50%的回报,为什么在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能得到这么高的投资回报?在城市里面得到10%几、20%的回报就了不得了,这是为什么?这个就是小额贷款成功的秘密所在。小额贷款高利率做得好,才有钱往下做,高回报农民才能付给你钱。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农民没有把自己的加班实际工资算进去,他们所谓两千块钱到年底变成四千块钱,指的是他买了种子买了小猪做了大棚,最后做出来能卖出多少钱来,可能再减去化肥的钱,但是没有把自己的加班工资算进去,把加班费都算进去可能没有那么多回报,可能回报是负的。但是对于相当多的农民不是借了小额贷款就把其它事不做了就只做这一件事情,往往是多养活几头猪,多做了一个蔬菜大棚,那些时间不去借两千块钱做出来,那些时间也浪费了也晒太阳去了。对于农民来说,这个投资是划得来的,所以他愿意付出15%、18%的利息,如果他的回报有25%以上或者50%—100%的话,那么他愿意去付出那15%的利息。但是如果我们的贷款能贷出15%的利息那么很多的资金可能就愿意流到农村去,这个道理不仅一般的小额贷款,包括非营利的小额贷款一定要有比较高的利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非营利小额贷款的实践也证明,如果做好的话,还款率是非常高的,包括我们在山西做的,到现在已经十四五年了,还款率都是95%、98%,他们承受比较高的利率,而且还可以做信用产品的多元化,应该来说扩展了农村金融的边缘,能够跟我们目前正规的农村金融不一定完全是一个竞争关系,很多的小额贷款地区正规金融都已经撤出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民间的非营利性的小额金融成为有过三百多个,现在还剩十几个、二十个,为什么?其中有几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宏观政策还不利于小额贷款的发展,首先是一个准入问题,所有的小额贷款没有真正正规的批准,所以都做不了。

  第二,这些小额贷款机构最知名的问题是产权不明确,这个产权到底属于谁的,属于商务部的还是属于执行机构的,产权非常不清楚。一开始到一定时间就乱了,大家都做不下去了。当然同样致命的问题,职业能力比较差。所有这些问题里面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如果没有大环境允许来投的话,那么它必然会出现后面的问题,现在要解决这个准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推动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之外,我们非常高兴听到小额贷款公司这种只贷不存的模式,用这种模式来做民间的非营利小额贷款,这个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刚才杜教授所说的,对于社会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是拿你自己的钱去贷,跟吸储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可以做一些试点。

  在试点里面我们一定要强调进去的是产权清晰有比较好的治理结构,要不然不清晰进去到最后一定也会消亡。另外允许有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由谁愿意投又非营利还到贫困地区去,有谁愿意来投这个?我们的社会很大,什么人都有,投的人肯定不像投股票市场那么多,也不像投村镇银行这么多,但是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愿意拿出自己一定的资金拿出一部分钱做这些,说是公益性也行,慈善性也行,跟慈善性不同是可以自我滚动。为什么一定强调这种商业化的方式来做,人们投了一笔钱能够自己滚动越做越大而不是慈善性的无穷每天每年往里投钱。如果一旦人们认为有了这样的自我滚动方式一次性、两次性投入可以做大真正能够帮助贫困人员,那么我们的社会有一批企业家特别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我们接触很多包括上千万的捐款给我们做这个事情,如果我们有更好的名分的话,更多的企业家愿意来做。包括很多房地产商,他们都愿意来做这种社会公益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很大损失。到哪儿去?到比较贫困的地区去,到撤出金融服务的地区去,以小额贷款公司的方式是比较好的。希望未来的农村金融除了以农村信用社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之外,我们应该有农村互助社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有村镇银行的社区银行,也有非营利性的小额贷款组织,对于特别贫困农民的机构。所有这些单靠他们自己没有一点政策支持也不可能,当他们做好以后前段时间我在《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农村缺的就是一种微型金融或者为血管”,如果把下面做好了,我们的这些政策性的银行国开行、农发行或者农业银行等等能形成一种批发,给做得好的进行批发,我们下面是毛细血管,给上面的大血管批发,如果再有一个《社区投资法》,像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社区投资法》,泰国、印度规定银行里面百分之多少的贷款贷到农村去,你不贷罚你的款。如果有《社区投资法》或者《农村投资法》,不管它叫什么,有这么一个法的配合,我想农村金融应该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更健全。

  谢谢!

(责任编辑:丁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