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借力奥运——“中国制造”新舞台 > 中国制造 独家专访

黄鸣:“中国制造”是这样炼成的

  黄鸣:中国制造是这样炼成的

——搜狐财经专访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

搜狐财经专访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
搜狐财经专访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

  企业家要学会忍受孤独

  在大多数人看来企业家的生活都是让人艳羡,他们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然而企业家的真实生活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在12月8日的中国制造业论坛上,再次的见到黄鸣董事长,依旧风尘仆仆。算上这次采访已经是第三次对他进行专访了,他身上散发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坚强干练,还有一种朴实和让人很舒服的亲切感。

  黄鸣不喜欢坐飞机,如果时间允许,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坐火车,他也很少坐自己的车去较远的地方参加活动,虽然这样很方便,但是很浪费,他说:“从德州到北京一趟汽车就是一千多块,坐公交的话即使是软卧也不到三百,除非四个人。

”身为董事长的他选择坐火车出门,其他高管们自然也不好意思开车出门,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在交通费用上就节省了好大一笔。黄鸣认为,做太阳能产业向世人传达的就是节约理念,在其他方面也要身体力行。

  在电视和电影上看到的大老板通常是出入高级酒店,海上豪华游艇休闲,但真实的走近这些企业家才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毕竟高于生活,开玩笑的问黄鸣是否体验过这样的生活,他说:“影视剧中宣传的这种生活对年轻人是一种误导,它没有真实反应企业家群体的的生存状态,我不是这种生活,我碰到很多大老板也不是这种生活。一次我跟李东生说,我们经常开会到凌晨四五点,他说,他们虽然不用起早了,但是开会到四五点钟很正常,紧急会议,拉不开栓是正常的。”

  经常面对采访、对话、演讲、镜头,大家已经习惯的看到黄鸣意气风发的一面,但是正像七匹狼的一则广告那样,男人有很多面,他们有坚强的一面、成功的一面,他们也有疲惫的一面、孤独的一面。在一般人看来很普通的生活愿望,对企业家而言却显得很奢侈。和黄鸣谈话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社会应该对企业家给于更多的关怀和理解,虽然,他们必须坚强,并学会忍受孤独。

  2007年,是中国谈论全球化、国际化最多的一年。也是“中国制造”遭到西方媒体质疑和诟病最多的一年。在背负太多沉重与不公的同时,中国制造仍在顽强的成长。与黄鸣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让我了解到中国制造背后艰辛的成长历程。

  日本企业当初是在内外隔绝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在没有大规模的生产线和技术引进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艰苦创新、艰苦奋斗发展起来。比较之下,中国企业享受开放的环境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但是反过来看,中国大规模引进带了的是技术的高度同质化以及激烈的竞争。企业为引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却并未获得最高端、最核心的技术,反而由于引进的同质化导致了惨烈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企业死去了,走过来的都是都是浴血奋战的战士。黄鸣感慨道:“引进的永远不是最核心的,因此永远被人挤压,永远是红海。要改变这种困境,就要有自己的东西,就得艰苦、就得创新,就得跟别人不一样,这样才能有蓝海。”

  对于蓝海,黄鸣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说:“蓝海是一种寂寞,蓝海是一种耐力,蓝海是一种坚强,蓝海一种风险,蓝海比谁到最后一个,一百个死了九十九个剩下你一个,你就是蓝海。”在黄鸣的带领下,皇明集团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蓝海之路。

  十几年走过别人几十年的路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压力非常大,真正的利润水平很低,在全球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与国际品牌竞争,惨烈的竞争之后就要成本胜出,这就需要不停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

  然而,做太阳能产业比做其他产业更辛苦。因为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技术可以引进,没有标准可以遵循,一切都是摸着势头过河。家电、汽车、软件业务、硬件业务、计算机、IT等行业的运作模式,虽然有很多创新,但是毕竟跟世界同步,但是太阳能外面是一片荒芜,没有工业体系、没有设备、没有工装、没有标准,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在荒漠上。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今年9月皇明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条太阳能真空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宣告着整个太阳能行业从此进入了规模化工业生产发展阶段。这是让人振奋人心的大事,但是在这背后有着皇明人十几年艰辛的故事。从软硬件制造,到实验室的产品、技术、模具、工艺、工装、设备,包括软件、电子控制系统,一系列都是皇明人自己做的。然而比辛苦更难以忍受的是各方的质疑。在很多人看来,黄鸣走的每一步都是险棋、狂棋,从公司外部到公司内部的管理层,都有人在怀疑,走的路对不对?投入这么大能不能成功?这些声音从没有间断过。对此,黄鸣表示理解,他说:“不怪大家怀疑,一投几个亿,十几个亿,大家根本看不到希望,因为没有参照,大家最怕没有参照了”。

  黄鸣依旧坚持,而每一次黄鸣的成功,都让人们大跌眼镜。黄鸣说:“我并非盲目的坚持,我走的也并非险棋。太阳能产业没模式、没路径,是没错,但是汽车有没有?空调、冰箱有没有?彩电有没有?有啊,我走它的路就行了。”

  “说实在的,在刚刚下海的时候我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因为我是研究员,做石油设备的研究,我知道我的石油设备产业为什么能够成功,虽然没有考察过,但是我参与过很多设备的引进,知道他们的发展史,我有意的研究他们的发展史。刚下海之前就参观过很多的家电厂,都是引进的设备,我研究了海尔当初引进那套设备,包括 SOP、标准作业程序、自动生产线等等我都研究过,所以我心里很清楚,虽然我的设备和技术跟他都不一样,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路径是一样的,他们能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只不过他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历程,我要把它浓缩,浓缩成12年,应该说某种程度上太阳能大框架跟家电、跟空调、跟汽车差不多了,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我们十几年走过他们几十年的路。为什么这么走?因为这是捷径。”

  谁说太阳能不能登“大雅之堂”

  95年的时候,在整个社会还没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时候,黄鸣就喊出了“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的口号。

  96年黄鸣又喊出“谁说太阳能不登大雅之堂,我们敢和名牌家电同台竞争”他将在仓库里锁了几年的几百台手工产品拆掉。没有像张瑞敏那样用锤子把冰箱砸烂,黄鸣舍不得,但是他知道这种简陋的手工产品必须改良,于是他把它们拆开来卖了废铁和废塑料。从此,皇明的产品告别手工化,开始走向机械化生产。皇明的产品也不再出现在水暖电里与暖气炉为伍,而是出现在干净整洁带有科普气息的皇明专营店中。

  2000年的时候迫于成本提高的压力,皇明的热水器价格提高了一倍,但是一直坚持品质和售后服务,皇明得到了市场的信赖,虽然价格提高,但性能和品质也在大幅提高。因此销量也提高了十几倍。黄鸣的原则是,热水器不同于普通产品,一定要保证安全和好用,严格把好质量关,绝不能为了价格优势,而偷工减料。 “实际我很清楚老百姓要什么,不是价格,一堆破烂货白给他也不要,好东西他觉得值。我们虽然价格不断的翻番,但是性能不断的提升,性价格比是提高的。”黄鸣如是说。值得欣慰的是,每一次价格的提高,销量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黄鸣追求的是产品节能回收期的不断的缩短,以及在外观、性能、服务上的不断提高。这是黄鸣走出的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制造的道路。皇明集团,也给全世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产业树立了一个样板,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希望。

  黄鸣经常到国外去介绍皇明太阳能的产业化、工业化、商业化的模式,这也让他拥有了一批粉丝,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粉丝。每次黄鸣发表完演讲,常常有一些黑人、印度人递上名片,表明他们对皇明国际化的信心,并邀请他去讲课。

  在国际化问题上黄鸣认为:中国的产品走出去,不能靠价格低廉、不能建立在环境损害的基础上,不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应该是带着自己的品牌、带着自己的技术、带着自己的文化、带着自己的产业特色。而在国际化之前,首页要练好内功,做好国内市场。

  然而市场留给黄鸣的时间很紧迫。几十年前,不管是汽车还是家电,在产品性能、功能、稳定性、服务、商业网络、终端网络方面都比较低,那时的消费者也不懂得知情权和索赔权,如今经历过很多安全事件,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大大提高。这时候尽管行业刚刚起步,也要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上立足。黄鸣给了个形象的说法:“汽车都已经4S、5S了,太阳能只有1S,那是不行的。”

  然而比起其他行业,太阳能的工业水平、制造水平,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家电当中最复杂的就是空调,他的复杂性就在于在墙上穿一个孔,在建筑的外面挂一个支架。但是太阳能热水器,除了安装、加固,从抗自然条件,包括抗风吹、抗雨淋、抗日晒、甚至抗酸雨腐蚀等方面的要求都比空调高得多。产品的质量品质,安装的规范性和复杂性也要高很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结果都很严重,搞不好火烧联营、搞不好水淹七军,一单元,五六家房子都会跟着一起遭殃。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安全好用,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并不简单。

  和谐的商业链才能持久

  考验不仅限于此,中国的制造业比国外的制造业承担了更多的东西。国外的分工很强,它在商业、安装体系、服务业,跟制造业一样强,甚至更加占主导地位。而在中国,终端的安装、服务全部是制造业来承担。中国是商弱厂强,厂包揽了商的一切东西。而中国的商家很少思考如何加大商业终端服务的水平,从而减轻制造业负担,反而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挤压制造业的利润上,这是中国制造业最苦的一件事。中国的制造业受两头压榨,一头是老外,上游产业链资源、技术、设备、工艺,一头是商业终端。

  某国内大型连锁商曾要求皇明的产品降价,被黄鸣愤然拒绝,他说:“第一,决不降价,我的产品降价你会后悔。第二,我退出了以后,你在太阳能产品上就没有影响力了,老百姓就不会到你那儿去,因为我是你的大客户。”当问他为何坚决不妥协时,他解释说:“我这样公然叫板,道理很简单,降价30%我们的厂就要垮掉了,就没人提供服务了。如果降价我不垮是什么原因?那就是我偷工减料,这样的话,几年以后我一样会垮掉。”好在皇明的自营店和卖场各占半壁江山,销售终端没有完全被卖场把握。

  在黄鸣看来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可持续的赢利模式,要有一个和谐的商业链、产业链。如果将整个产业比作是一个西瓜,如果没人去浇水、施肥,大家都去抢它,就算抢了整个西瓜,也是又涩又酸的生瓜。反过来,如果大家都培土、浇地,把这些西瓜种大种熟,即使只切一小块也是甜的,这就是黄鸣的种西瓜理论。可是在中国整个产业链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看到家电制造业被挤到这种程度,黄鸣感到很心痛。

  用做卫星的精神做热水器

  很多家电厂商先后的进入了太阳能产业,但是皇明走的这条制造之路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十几家家电大品牌在太阳能领域的销售额总和只是皇明的一个零头。拥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皇明人对产品品质的不对提高,对技术的不端突破,对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满足,对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

  在产品质量方面,整个生产系统的运作遵循木桶原理,包括设备、工装、管理、厂房、物流,这其中任何一块板短了,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为了把好质量关,皇明采取远远高于行业的质量标准。

  国际上,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标准是42簿,而皇明自己的标准是三百几十簿。国际上,把太阳能热水器当作科技产品看待,并不是当成工业品看待,这就是使得国际标准仅仅是检验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而对于产品的寿命、性能衰减、水箱和部件抗腐蚀性等都没有要求,但是作为工业产品,这些必须考虑。为了消费者能长期安全的使用产品,皇明拿出了做卫星的精神来做热水器。为此,集团建了16个实验室,塑料、橡胶,只要是产品上能用到的都要通过检验,电子元器件、安全锁、阀门、管道、保温、电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都不放过,哪怕是一个线头。黄鸣说:“千万别小看那个线头,如果接不好,长期发热一烧,最后就会火烧联营。”

  但纵观整个太阳能产业,还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公认的行业标准,也没有技术上的强制认证,市场上的产品可谓鱼龙混杂。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企业有几千家,但真正通过通过3C认证的没有几家。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辨识,产品经常出现问题,消费者投诉屡见不鲜。但是黄鸣要求,皇明的热水器必须保证安全、稳定、好用,要在阴天下雨也能洗澡,要在冬天里也能使用,即使在连续几天缺少辐射的情况下仍然能正常使用,这对产品的热性能、保温效能等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在成熟的产业,比如汽车、家电,整个产业链已经细分的很彻底,制造商不需要每一样都自己生产,完全可以采购到质量可以保证的部件。而在太阳能产业,从部件到成品,一切琐碎的环节都由厂商完成。否则质量就没有保证。

  质量故事1:传感器

  黄鸣讲了个传感器的例子。早期生产的太阳能传感器经常坏,因为在室外,常常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甚至还有雷击、静电。比如一块云从空中飘过,对地产生的高电压很容易将传感器击穿,所以太阳能传感器要防静电。后来皇明找到了当时世界500强做传感器最有名的公司摩托罗拉和汉密尔。他们的产品的确很高科技,刚开始使用都不错,但是两三年以后,因为高温、水垢传感器常常因为被堵上而坏掉,返修率一塌糊涂。最后对方说没办法解决,黄鸣只好自己摸索研发生产。现在皇明集团使用的热钠传感器,是自己发明的。黄鸣骄傲的说:“我感觉比摩托摩拉强,我们现在的返修率很低很低,万分之一,或者几十万分之一。”

  虽然很多时候技术创新是迫于形势,但是技术创新也给企业带来了长久的竞争力,虽然这个过程有些辛苦。在创新方面,黄鸣有一个理念。他说:“当我们为一个问题困扰许久的时候,创新的机会就快到了,因为你困扰别人也困扰,你受到阻碍别人也受到阻碍。蓝海是什么?海蓝就是最困难的东西你突破了,你就得到了蓝海。”

  别小看传感器,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坏了,后果有时会很严重。有时候传感器自动上水,自动关电,如果控制不了传感器,到时候往外漾水,在东北会造成大冰佗子,把房子压塌,甚至把楼下的汽车砸坏,把人砸伤。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皇明从上游到下游都要自己搞,黄鸣自己也感觉体系过于臃肿,但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无奈,至少是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如此。

  这期间还涉及利益博弈,比如电加热,一个电加热好的要60块钱,不好的十几块钱,如果厂家以次充好,中间就可以赚很多。马克思说过,如果有了这种几倍的高额利润,人就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而这种以次充好在某些检测人员那里往往能安全通过。某些质检员如果家里换了电话号码,第一时间知道的往往不是单位,而是供应商。但是这种产品出了问题,最后埋单的还是生产厂商。因为这类事,黄鸣曾经和某些经销商翻脸。

  质量故事2:阀门

  再比如阀门,皇明要求阀门的使用寿命不低于七八年,集团有一个超大的阀门实验室,阀门开合几十万次,检验抗高压、低压、高温、低温性能。这样的阀门要16元一个,而街边随便买到的可能只有3元钱,表面看着没什么差异,但是这种廉价货,铜是杂铜,铜里面不仅有杂志,还含有铅,如果铅超标,在饮用水中对人危害是很大的。但是在利益面前,经销商会以次充好,一亿的销售额下来就会多挣几千万,可是这样就把品牌害了。

  后来皇明集团采取强制检测措施,亲自把关,甚至强制性要求使用某一品牌的阀门,厂商矛盾极具恶化,有人和黄鸣争论、有人骂皇明是“黑心贼“,甚至有人威胁黄鸣,但在质量问题上黄鸣决不让步。

  为这,黄鸣也拍起了桌子,他说:“我跟一些人就是不同戴天,为什么不同戴天?我的天是谁?我的天是消费者,他们的利益就是我的天,他们的满意就是我的天。我把名字都卖了,上千万消费者,一人一口唾沫就把我淹死,我还有什么活路啊。我要是质量上出了问题,最后会既倾家荡产,又身败名裂,可是你们呢?你们不要说跟我干了多少年,不要说为皇明卖了多少年力,你们就是为了自己干,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当地自己的社会关系、父老乡亲也行,可是你们根本不顾,卖一年算一年,捞一年算一年。你们的天是什么?你们的天是既得利益、短期利益,赚一点蝇头小利,不顾伤天害理,最后怎么样?你们干完了赚了一把钱拍拍屁股一扔,全是厂家的事,我向谁诉苦去,你少来,少跟我套近乎,我和你们不同戴天。”

  这些年皇明集团为过去的错误没少埋单,以前一年要埋单一百多万,虽然有些错误是经销商范的。因此,没有人比黄鸣更了解质量的重要性,企业要立的住,首先把好产品的质量关。

  质量故事3:太阳能

  除了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皇明集团也生产太阳能的光电、太阳能的采暖、制冷等产品,皇明走的是相关多元化道路,黄鸣说:“现在我们成了设备制造商,将来我们还可以出口设备,就像海尔买力泊海尔的生产线、阿里斯顿的生产线一样。”

  太阳能领域很多东西都有可挖掘的潜力,但是推广起来确实很有难度。黄鸣举了一个太阳能灯的例子。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在工程采购方面,不看品质,只看价格,这让黄鸣很气愤,也很无奈。如果综合考虑品质、功能和价格,皇明的产品无疑最有优势,但是地方政府不这么考虑。有时候是愚昧的只看价格;有时候是基于内部经济关系直接指定供应厂家,如直接指定控制仪、传感器和灯具的生产厂家;有时为了商业利益暗箱操作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直接指定质量根本不过关的产品,如果黄鸣要承接项目,就必须采购这个厂家的产品。这种胡来的做法使得黄鸣几次愤然退出竞标。黄鸣并不介意丢几个工程,他知道干太阳能不能着急,但是他着急的是,一旦出了问题,最后来收拾残局的还是自己。而那时,地方政府已经花了很多钱,预算已经不再够用。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为此黄鸣很苦恼,对于政府采购黄鸣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

  找到理想与消费者利益的契合点

  为了太阳能黄鸣奔波了大半辈子,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名誉、地位和金钱。当问他,有没有想过放下一切,享受生活,他摇了摇头。他说:“很多人羡慕企业家的生活,但是这些人并不知道,真正的企业家的生活是什么。他们的情怀、他们的胸怀、他们的感情、他们希望是什么。信息的不对称让整个社会对于企业家群体产生很多误解。我想我能代表很多很多的企业家,我们真正的需求不再是什么名望、光环和财富,这些仅仅是个人的东西,没有意思。继续苦奔都是出于一种理想,一种使命感,这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谈到企业的发展,黄鸣说:“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上市而上市,为占有率而占有率,为做大而做大,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做企业为什么?做企业不是为了国际化,做企业不是为了做大,也不是为了做强,也不是为了商业,做企业真正的是把一个人的理想、一群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找契合点。”

  黄鸣认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的需要、消费者的需求和各方利益的和谐发展。论语上教导人要“吾日三省吾身”,企业家也要经常反思:“你投资了,你想发展、你想赚钱,不错,但是这个社会需要你吗?消费者满意你吗?能不能持续的满意你呢?你的生产链的运营是不是能够保证各方利益?是不是能够不侵害环境?是不是能够不侵害别人的利益,不侵害国家、社会的安定?”黄鸣认为,这些就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并非是简单的捐赠,并非是做慈善事业,这些做好了,再去考虑公益慈善,否则,就会变成作秀。

(责任编辑:魏喆)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黄鸣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