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 行业研究_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大亚木业:靠思想创新占居同行业制高点


  ■陈进文

  
  创新,不单纯是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思想创新,意识的创新。大亚木业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从一个“旁观者”跻身于中国木业龙头行列,并雄居中国木业第一,正是得益于思想和意识的创新。

  
  2006年5月28日上午,位于福建省三明市金沙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年产45万M3刨花板生产线正式投产。
这条亚洲规模第一、世界第三的生产线,连破了两项世界纪录:技术水平之高世界第一,建设周期之短世界第一。

  
  消息传开,不少人为之瞠目:大亚人破了世界纪录?!从哪里冒出来的大亚?

  
  总部设在江苏丹阳、后迁至上海陆家嘴大亚科技集团,2002年进入木业时,很少有人知晓。转眼四年过去,“大亚木业”已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木业龙头老大,规模雄踞亚洲第一,多项经济、技术、工艺指标创造了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经济界、理论界有人这样评论:“大亚木业”的发展简直就是神话。

  
  当人们乐道这一神话时,也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大亚木业为何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木业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思想者得天下,意识领先方能占领高端。大亚成功关键在于始终把思想创新、意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思想创新:基于科学决策

  
  以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为首的一批核心领导骨干,不少人原来都是江苏丹阳的干部。改革大潮兴起,乡镇企业崛起,使这些有文化、有追求、有管理能力、头脑灵活的青年汇聚到了一起。从1978年到1992年的15年间,他们从印刷、包装业起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实现了经营额从零到1亿元的跨越。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大亚集团其间有了不小的进步,资金实力也颇为雄厚,为卷烟配套的铝箔、印刷及烟用丙纤丝束做到全国第一。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让大亚很难发展壮大,经营规模始终没有突破10亿元大关。发展是硬道理。可大亚的发展之路又在哪里?

  
  从1996年起,大亚尝试进军制药业,合作意向书也签署,可突然国有股转让叫停,大亚的尝试无疾而终。接着又试着进军食品业,近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已打到了对方帐上,可对方任意挪用注册资金的不规范行为又使合作戛然而止。

  
  1997年,大亚集团开始运作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地方政府要求将有5万M3人造板产能、而经营陷入困境的一家人造板厂与大亚捆绑在一起上市,可转眼之间这家企业竟奇迹般恢复了活力,原因是欧元大幅升值使国内从欧洲进口地板的成本大幅增加,这导致国内人造板企业活力突增。这件事使得大亚的决策层开始关注起人造板市场。

  
  大亚进军木业最重要的动因在于陈兴康上个世纪末考察欧洲时,对发达国家人造板企业对木材充分利用、综合利用的深刻认识及引发的冲动,以及随之对中国人造板市场的冷静思考。放眼欧洲,到处是山清水秀,满目苍松,其森林覆盖率令人叹为观止,更使人惊奇的是欧洲人对人造板尤其是刨花板的偏爱。

  
  陈兴康发现,原来人造板能以森林采伐剩余物(树枝、树杈、树根)、制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等为原料,刨花板还能以城市废弃木料为原料,所以全欧洲的木材综合利用率能达到80%。人造板在欧洲所以能迅猛发展,因为它的易加工性、易装饰性、各方面性能的相同性、抗弯曲性、吸水膨胀性都比天然木材好,以至欧洲发达国家人造板的人均使用量已达2.5M3,被广泛应用于地板、家具、橱柜、室内装饰装潢,甚至钢琴、船舶、汽车……

  
  纵观中国的木材加工业,陈兴康似有扼腕之痛。由于上游森林的过度采伐,中国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其泥沙俱下也接近黄河了。在木材加工中,森林采伐时抛弃枝、桠、梢、根,利用率剩下70%;粗加工又废弃30%;深加工再损耗30%,如此,木材的实际利用率往往仅30%-36%。陈兴康曾多次去过山区考察,他发现守着青山的农民兄弟很多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只是一个棚子而已,过的远不是现代人的生活。

  
  1999年,“大亚科技”成功上市后,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陈兴康带领几名领导骨干花了几个月辗转几万公里连续考察了安徽、江苏、浙江近20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当走进一些中小工厂车间,因为低档溶剂的刺激,眼泪直流,两眼难睁。可这些设施极其简陋的企业却生产火爆,生意兴隆。原因是中国蓬蓬勃勃的房地产业使许多家庭对人造板的需求越来越大。陈兴康感慨地说:“人造板企业装备水平不高,说明我们搞大工业有很大空间;人造板市场产销两旺,说明市场前景看好。”

  
  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考察的结论与陈兴康的预测不谋而合。陈兴康心动了:“欧洲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明天。大亚介入木业,就要上高科技、现代化的人造板项目,一要振兴中国木业,二要带动山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既兴国又兴民的事何乐而不为。”

  
  为了把陈兴康董事长的创新思想和超前意识变为科学决策,大亚向欧美多家著名咨询公司发出邀请,最后由德国罗兰贝格公司受聘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

  
  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透露的信息颇为诱人??

  
  至21世纪初,全世界的人造板总产量约1.75亿M3,其中除胶合板由于大径圆木供应趋紧而萎缩外,中、高密度板(纤维板)稳步发展,约占人造板总产量的50%;刨花板发展势头迅猛,1950年全世界仅产2万M3,至2000年时已达7500万M3,约占人造板总产量的43%。全世界超过70%的人造板生产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其中刨花板占世界人造板产量的67%。从世界范围看,人造板的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的现实差距甚远,中国的林产工业急需壮大:

  
  中国在21世纪初的原木年进口量已突破2000万立方米,有关部门估计至2015年中国木材缺口将达6000万立方米。这种面对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不仅使世界市场难以承受,而且各国日益加强对森林保护的措施将使中国的进口需求不断受到遏制……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造板生产线的最佳规模应在年产20万M3以上。目前,中国2000多家企业平均产量仅在1万M3,这是造成市场竞争无序、低劣产品充斥、消费者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

  
  从加强环境保护,使中国森林资源进入有序、永续利用看,亟需发展大型人造板企业……

  
  从引导农民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看,从落实中国最高领导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看,亟须发展大型人造板企业……

  
  罗兰贝格有理有据的建议和翔实的分析报告受到了大亚集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分析,大亚进军木业的步伐就这么坚定地迈开了。

  
  意识创新:携手巨人同行

  
  按照常规思维,一家大企业要介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调整产业方向时,其步骤往往是调研?决策?建厂?生产?市场?销售?打造名牌。按照惯例,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由知名度到认知度再到忠诚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最少要5年,运作成本最少要5亿元。

  
  大亚人摈弃了亦步亦趋的习惯思维,靠创新投资理念和经营模式,他们采取了“携手巨人同行”的全新战略,通过“品牌切入、市场拉动、实业主持、跳跃发展”战术步骤,由此揭开了演绎“大亚神话”的序幕。

  
  何谓“携手巨人同行”?大亚人答:纵观国内外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历史,最终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其中一方即使得逞于一时,但最终也会倒台。因此,最佳的竞争策略就是与巨人合作,携手巨人,与巨人同行,共同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拓展新的空间,最终获得双赢。

  
  2002年8月,大亚与国内强化复合地板第一品牌“圣象”携手,在新设立的“圣象集团”中持有60%的股权。新“圣象”凭借资金实力和特色经营,营销渠道和品牌资产迅速壮大,遍布全国的专卖店由700多家飙升至2000家,销售规模3年翻了5倍,2005年实现销售17亿元,销售业绩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占领中国市场份额10%以上,连续两年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名列中国建材类第一,品牌价值升至38亿元。

  
  由此,大亚大大缩短了人造板进入市场、自我提高、滚动发展的时间,以跳跃式替代渐进式。

  
  “圣象”与大亚合作,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其品牌、通道和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张和提升,构成“圣象地板”在国内地板市场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它不仅对国内地板市场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也为进入世界地板业增添了综合实力。

  
  正由于此,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在著文中这样评价:“江苏大亚的产业资本与圣象销售网络的整合是中国林木产业成功的典型个案。”可以这样说,这个典型个案完全可以进入商学院的MBA教材。

  
  2004年,大亚集团、圣象集团与全球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巨人??瑞典“康树”经过两年艰苦的谈判,成功组建战略联盟。“康树”始建于1857年,专业品牌全球第一,在世界各地设有7家工厂,年销量达1700万M2,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7%以上。在“康树”眼里,“大亚”和“圣象”也已经是“巨人”。

  
  大亚、“圣象”与“康树”一经携手,“康树”的专家立即进入大亚的生产企业,生产成本迅速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迅速提升,很快打入国际市场。按目前发展趋势估计,丹阳工厂未来10年内的产销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倍,达到1500万M2,年销售额可达3亿美元。

  
  行动创新:高科技现代化

  
  进入近代,为了生存以至竭泽而渔地砍伐森林的人类,遭遇了大自然空前的报复。首先觉醒的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在保护环境、保护森林方面作出了重大发明,人造板就是其中一大成果。人造板中的纤维板(中、高密度板)、尤其是刨花板,不仅可以采用森林加工过程中的“三剩物”材、乃至人工育林中间伐下来的小径火薪材,还能利用城市废弃木材(如旧门窗、旧家具等)。

  
  然而,我们不能不关注前进大潮中个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漩涡以至逆流。在全国2000多家人造板企业中,绝大部分产能都在1万M3以下,年产5万M3的生产线屈指可数。除此之外,无数地下作坊生产的“豆腐渣板”、“桃酥板”、“糟糠板”等劣质板材,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宝贵资源,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以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人造板市场的健康发育,给中国林产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正由于此,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斩钉截铁地强调:“大亚介入中国木业,一定要起点高、规模大,一定要搞高科技、现代化,否则大亚人就愧对了祖宗,辜负了后代。”

  
  2003年7月31日,位于江苏丹阳的年产20万M3高密度板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条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生产线,具有当代国际最高技术水平。它的主机连续热压生产线,由占全球市场60%份额的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提供;由比利时温克公司提供的综合热能中心,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废弃木片、边角料、木屑、砂光粉等废料转换成热能,实现了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奥地利安德里茨公司提供的木片输送、切削及纤维热磨系统,可以将木片成功还原为木纤维,从而优化了纤维的质量;瑞士史丹利蒙公司提供的重型砂光系统,可供产品砂光后满足客户不同的使用要求;整个系统的全自动化程控系统,由当今世界工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西门子提供。同时,为了实现粘合树脂的国产化,大亚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关合作,研制并批量生产对人体无害的脲醛树脂,符合欧洲E1标准,进而符合E0标准,乃至超E0标准,从而为大亚人造板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的专家在提供超产咨询并在丹阳回访时说:“辛北尔康普生产线在全世界应用、消化得最好的,就数中国的大亚。”

  
  从2004年12月8日至今,经过大亚建设者的刻苦努力,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的金沙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一座占地450亩、总投资8个多亿的现代化企业拔地而起,它就是被人誉为“中国刨花板新里程碑”的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简称大亚三明)的45万M3刨花板生产线。

  
  生产线主设备供应商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副总裁科拉森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大亚三明的这条生产线为辛北尔康普公司第八代产品中的第一套设备,其技术水平世界第一。我们不仅为此而骄傲,更令我们敬佩的是大亚人“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精神,只用世界先进企业三分之二时间,就使生产线投入正式使用,他们的超人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辛北尔康普的回答激起了笔者的考察兴趣。进入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个像小山一样的枝桠材和碎木片堆场。陪同人员介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工厂开工建设相同步,大亚人通过上山示范采集森林采伐的剩余枝桠材、育林间伐的小径材,再定点收购并加工成碎片运回工厂,很快替农民找到了生财之道。现在,以工厂为中心、直径达200公里的林区内,农民正源源不断地为工厂找材、送材。随着森林废弃物的减少,也相应减少了森林的火灾隐患。

  
  高矗的圆筒型装备和一个直径六七米,长达二十来米并缓缓转动着的卧式滚筒,由一些巨大的管道相连而成的庞然大物巍然屹立。这就是蔚为壮观的亚洲最大的热能中心和干燥鼓。热能中心向整个生产线供应高温热风、蒸气和热油,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全部成为燃料在这里被燃烧。各种形状的原材料,一旦进入工厂,除去生产所用的以外,一切废弃物,包括砂光粉、锯屑和撒落物都在这里被转换成热能服务于生产过程。什么叫综合利用?什么叫循环经济?由此可见一斑。

  
  从开始的削片机到最后的裁切包装,所有的设备长度展开足有一公里多。这些作业全部在中央控制室的工业电脑控制下完成,日产量达1500M3。它的精确、科学、严密,绝不亚于现代钢铁厂的全自动轧钢生产线。

  
  大亚建设45万M3刨花板生产线在中国木业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在于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林产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也不仅在于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带动意义,而且还在于这种高端产品对改变我国刨花板产品质量低劣和市场形象低下、结束无序混乱的恶性竞争、引领我国林产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创新跳跃:奋力夯实基础

  
  大亚集团在2002年做出进军木业的战略决策的同时,把夯实基础??加大对林业资源的投资力度作为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并当即决定投资2.5个亿。这种战略眼光和采取的战略措施,在中国企业界似乎没有先例。

  
  在投资项目的区位选择上,大亚极为明智和审慎。大亚现已建成的6条生产线几乎都在安徽、江西、福建、广东这些林业资源的丰沛地。45万M3生产线位于三明市沙县,虽然位置十分偏僻,离福州机场走高速公路约3个小时,运输成本、管理成本较高,但他们考虑到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1.52%,居全国第一;而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6.8%,又居福建第一,拥有大量抚育间伐材、林区“三剩材”和“次小薪材”,所以最终决定把项目落在三明。

  
  为了帮助和带动贫困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当然同时也为了自身事业得以持续发展,大亚还开创了“大亚+公司+农户”和“大亚+农户”的林材经营模式。大亚每在一地收购木材原料,都要派出小分队为当地农民作采集废弃枝桠林材的示范;与此同时,他们还帮助当地有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组建林木切片、收购公司,充分发挥他们在大亚与农户间的桥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大亚在五个省除创造了4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外,还在供材区域内创造了5万多个供材、种植、运输的从业机会,许多山区贫困农户由此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短短四年,弹指一挥间。“大亚木业”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一跃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的木业巨人。就在这四年间,“大亚木业”的建成真正体现了良性循环经济的完整的产业链,它的终端产品由强化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拓展到实木家具、办公家具、厨用家具、欧式家具、现代板式家具;它的六个人造板工厂由中、高密度纤维板和高端均质刨花板的生产,进而又向上游的营林伸展,甚至在解决“三农”问题、引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建树。“大亚木业”配套成龙的产业化建设的运营模式值得我国大型企业借鉴。

  
  至2005年,大亚集团在“大亚木业”的实际投资已达50亿元,由此带动大亚集团结束了经营规模将近10年在10个亿左右的徘徊,而在启动大亚木业的第一年就突破15个亿,第二年实现28亿元,第三年达到46亿元,2005年达到60亿元,大亚人预计2006年可望接近80个亿。

  
  用大亚集团执行总裁陈建华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出大亚人成功的奥秘:我们大亚人有个特点,要做就做第一,要么就不做;谁拥有创新思想谁就拥有未来,谁拥有越超前创新意识谁就会拥有世界。

  
  大亚人以“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和“奋斗+责任制”的企业精神,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了“圆满”的结局。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