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家华深圳报道
停牌三个月之久的
沙河股份(000014)今日终于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潜在重组方深业集团洽谈无果,重组事宜因条件不成熟而宣告暂时“流产”。同时,公司还承诺在未来三月内不进行重大重组、股权转让和定向增发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前一个交易日,沙河股份股票上午开盘不到20分钟便封住涨停,对于当时听闻消息的投资者而言,此次公布重组失败的消息无疑将是“晴天霹雳”。
对于重组失败的原因,公司有关负责人婉拒了记者的询问,不过,记者获悉,重组失败消息早在1月20日便稍露端倪,深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深圳控股(0604.HK)首席营运官张化桥当日在公开场合透露,因目前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愿意降价,或者进行被兼并收购,集团仍然没找到合适的收购对象,此番表态,当时被外界解读为与沙河重组未取得进展。
事实上,自去年底,多家上市公司重组计划均宣告“流产”,自11月份以来,
九发股份(600180)、*
ST宝龙(600988)、*
ST丹化(600498)、*ST
啤酒花(600090)和
东盛科技(600711)等多只个股发布了重组“流产”的消息,复牌后公司股价无一例外的出现下跌。
除了股票重组失败造成股票下跌之外,这些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前,都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进入推高公司股价。因此分析人士表示,一味听从消息,盲目投资有重组概念的股票并不意味着能挣钱,相反还有可能遭遇更大的损失。
分析人士还表示,在投资重组概念个股时,要注意选择投资对象和投入时机,不要盲目相信消息,应选择具有明确预期的公司进行投资;此外,在投资中还注意对各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既要关心重组能否成功,更要关注这种重组能不能带来投资价值的提升?尤其是对那些已经严重亏损、面临退市的公司的重组信息更要加倍警惕。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