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个股点评

价值凸显!机构强烈推荐买入3只龙头股

  钢铁行业:低估值的二线公司 推荐1只股

  投资要点:

  伴随着最近一段时间大盘指数大幅下降,钢铁板块也出现了一段大幅调整,根据申万钢铁指数,从1月16日-1月23日钢铁行业指数累计下跌幅度达14.9%,大于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的,我们认为经过这轮大幅调整之后,许多钢铁板块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回归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投资价值凸显。


  龙头公司-武钢股份

  由于武钢股份二冷轧项目调试完毕,目前生产顺利,利润率上升,使得公司08年利润水平将大幅增厚。另外公司的1580热轧、三冷轧、三硅钢、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等项目,预计08年将陆续建成投产,2008年产能将达1800万吨。预计08年1季度EPS能达到0.35以上,08年EPS约1.30元,鉴于公司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武钢股份"推荐"的评级。

  高增长、低估值的二线钢铁企业

  经过这轮调整之后很多高增长的二线钢铁企业的估值水平较低,其投资价值凸显,以安阳钢铁,南京钢铁、莱钢股份、韶钢松山为代表,按08年EPS计算,动态市盈率都在13倍左右,应给予高度关注。其中莱钢股份、南京钢铁还存在集团资产注入的强烈预期。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我认为钢铁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内,目前估值水平与其他行业相对较低,钢铁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下游需求依然旺盛,维持行业"推荐"评级。(民生证券王喆)

  煤电行业:联动预期增强 关注2只龙头股

  共 9 页 1 末页

   煤电行业:联动预期增强 关注2只龙头股

  事项:

  近日,由于雨雪冰冻的原因,全国共有17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达到统调电力负荷的10%。

  主要观点:

  雪灾以外的体制因素加重了缺电程度

  本次大范围的缺电,很大程度上是冰雪灾害导致输电线路损坏,以及煤炭运输受阻造成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在雪灾之前,就有地区由于缺煤导致火电机组停机,雪灾的出现,更进一步加重并扩大了缺电的范围。雪灾作为自然灾害,属于人为不可控的因素,我们需要探求的,应是自然因素之外的体制因素。输电线路的受损,可以归结为纯粹的天气因素,但缺煤停机,却不完全是这样,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缺煤停机的很重要因素。

  放开的煤炭VS管制的电力

  2005年以来,煤炭价格逐步得到放开,2007年的煤炭订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向相关企业通报07年煤炭供需衔接政策,标志着延续五十多年的由政府集中组织召开的煤炭订货会被取消。至此,煤炭基本上算是放开了,合同电煤与市场煤的差价也进一步的缩小,在煤、电的博弈中,煤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电力在承受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却处于完全被管制的状态下。2004年12月,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建立了煤电联动机制,《通知》规定,以6个月作为计量周期,煤炭价格涨幅超过5%,电价联动,电力企业要消化30%的煤价上涨影响。煤电联动政策出台后,连续执行了两次,为缓解煤价上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7年由于CPI涨幅过大,本该执行的煤电联动,没有执行。导致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而2008年初以来煤价的飞涨,让电力企业对08年的经营更加悲观。

  我们认为放开的煤价和管制的电价,在2007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在煤炭一方,由于可以不断提价,产能的控制已经成为大型煤炭企业的共识,加上关停小煤矿的影响,煤炭供应一直偏紧。而电力一方,由于没有明确的电价调整预期,企业对煤炭涨价无可奈何,在煤价飚升的时候,储煤不积极,是导致电厂存煤普遍较低的原因之一。南方电网的领导就曾经明确表示,在南方电网超过1000万千瓦的停机中,有一定的煤价因素。我们认为,以一个完全放开的煤炭市场,和一个完全管制的电力市场相接轨,必然产生不协调,甚至是矛盾,即使没有雪灾,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体制上的建设不到位,对整个能源产业的长期发展是有所制约的。

  "电荒"增强了电价调整预期,但短期负面

  由于发电量受到影响,发电企业在电荒中无疑将遭受损失,加重了电力板块一季度面临的负面因素。现在来看,华中、华东、南方的电力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华北、东北和西北电力企业受影响较小。本次电荒的出现,将增强电价调整预期,我们认为,只要CPI涨幅有所回落,电价调整会即刻出台,以输导2007年以来累积的煤、电价格矛盾。个股方面,近期看好地处东北的吉电股份(000875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和金山股份(600396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预计上述公司一季度业绩受冲击不大,并有长期增长的空间。

  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部的测算,如果电价上调3%-5

  %对CPI的直接影响:保守估计,CPI上升0.07-0.11个百分点;对CPI的间接影响:假设工业用电成本全部转嫁给直接消费品,将间接导致CPI上升0.12-0.20个百分点。

  而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部门研究认为,在紧缩政策下,下半年CPI涨幅会回落至4%以下,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CPI涨幅回落到4%,电价调整影响不过0.2-0.3个百分点,联动必然出台。(平安证券)

  纺织行业:品牌差异化成为主流 关注3只股

  共 9 页首页 2 末页

   纺织行业:品牌差异化成为主流 关注3只股

  1.事件

  1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杂志社、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纺圆桌论坛"第三次年会,业内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就2008年纺织行业出口形势、原料走势、节能减排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本报告就主要问题和观点进行简要归纳:

  对2008年纺织行业出口形势的判断:2008年纺织行业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滑,受新兴市场发展及需求的带动,在未出现严重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仍将维持两位数增速;与此相对应,国内市场成为主要拉动力。影响2008年纺织出口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国次级债的潜在影响:一方面次债影响美国消费增速,从而使纺织品服装进口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次债可能会引起的经济衰退,使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趋势再度盛行,从而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

  影响2008年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受国内棉花丰收的影响,2007年棉花价格长期维持在12000/吨-14000/吨的历史低位,2008年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但通过混纺,棉纺企业可以有效的进行消化;羊毛价格受澳大利亚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2006年底以来一直处于高位;影响2008年劳动力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节能减排标准的提高,也将使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提高。

  企业间分化加剧:受国家调控政策以及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纺织行业内部企业间分化趋势加剧,其中,2007年1-11月份,行业内31.48%的企业平均利润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达到8.43%,其利润占到了全行业的81.19%,剩余68.52%的企业平均利润只有0.73%。2007年行业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的差距,受奥运场馆建设、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因素影响,家纺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前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增长22%。

  科技和品牌成为2008年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出路:2008年如何在人民币升值、退税率下调、要素成本上升的格局中进一步发展,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依靠科技和创新,发展差异化品牌,力争塑造名牌。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我们认为,从长期看,中国的纺织工业仍然维持向上的发展趋势,主要理由是全球纤维消费增速依然进一步增长,而中国的人均纤维消费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内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升值、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将会加剧行业内企业间的洗牌,中小企业的关门将会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对于优势企业而言,应给予更多的期待。

  3.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2008年纺织行业年度策略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建议重点关注面向终端消费、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如雅戈尔、七匹狼、报喜鸟等;同时建议关注最先开始洗牌的细分行业中的优势企业,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减排标准的提高以及实际落实,最先开始调整的很可能是印染行业。(银河证券马莉)

  保险业:投资收益增速 强烈推荐3只龙头股

  共 9 页首页 3 末页

   保险业:投资收益增速 强烈推荐3只龙头股

  再融资传闻成为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被打压的原因之一,但是行业基本面未发生变化,我们对寿险行业和信托行业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对财产险行业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受除平安外其他金融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传闻影响,保险、信托行业上市公司28日全线跌停。

  点评:

  行业基本面未发生变化,再融资传闻成为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被打压的原因之一。我们对寿险行业和信托行业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对财产险行业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受益于行业的快速成长,我国寿险行业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期。我们仍维持行业未来20年2倍于GDP增速的判断。在此成长性下,国外寿险公司的相对估值水平对国内寿险上市公司现阶段估值没有借鉴作用。寿险公司在成长初期由于较高的前期费用投入,造成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不配比的现象。在以内含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价值法下,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会改变我们对长期收益的预期。

  财产险08年受投资收益增速趋缓、自然灾害增加、三责险可能下调费率等因素影响较大。①最近我国的雪灾对财产险赔付率将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的数据,截至28日14时,1月10日以来的雨雪天气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20.9亿元,但是由于家庭财产险投保率不足10%,中小企业企财综合险投保率偏低,将减弱雪灾对财产险公司业绩的影响。②投资收益波动影响财产险利润的增长,我们在盈利预测时已经考虑到这一因素。

  此外,我们坚决看好信托行业的展期发展。①信托新规颁布标志着我国信托业已进入第六次整顿期。信托新规中明确了信托公司综合经营的性质,信托牌照价值因综合经营平台而大幅提高。同时而整顿期内市场准入的限制进一步提升了信托牌照的价值。②理财需求的重构使信托业面临爆发式的增长机遇。经济增长、劳动力价值重估和富裕人群增长是拉动我国居民理财需求的三驾马车。从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信托业的发展状况看,如平滑经济波动性的影响,一般人均GDP每增长1000美元,信托资产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左右。③供给不足将促使信托业在创新中实现成长。08年宏观调控对集合信托产品继续产生较大影响,产品创新是信托业规模增速提高的途径。预计今后行业复合增长率为15.7%。④关注具有投资渠道和客户优势的信托公司,如具有金融控股背景的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

  维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强烈推荐"、"推荐"和"观望"的投资评级,并建议关注安信信托增发完成后的投资机会。(兴业证券田辉)

  航天业:产品垄断性高 关注3只龙头股

  共 9 页首页 4 末页

   航天业:产品垄断性高 关注3只龙头股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召开了2008年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7年的工作,针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航天科工集团是我国两大航天集团之一,主要产品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航天科技集团主要生产卫星、火箭和飞船等航天器)。2007年,航天科工集团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收入500亿元,增长14.5%,利润增长164%;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其中"9409工程"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唯一的特等奖。

  自2007年中期,航天科工集团领导换届后,我们一直关注新任总经理许达哲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以及对集团资本运作的思考。在本次会议中,许总做了《坚定信心、不辱使命、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全面开创集团公司工作新局面》,首次系统阐述了对集团未来发展和定位,和对集团下一步资本运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很有借鉴意义。

  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会议明确指出航天科工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到2010年,航天科工集团要实现三大目标:一、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跨入央企A类行列;二、经济保持18%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到2010年确保850亿,力争达到1000亿;三形成完善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研生产体系,基本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对集团发展的战略意义。许总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在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把上市公司提高到骨干院(基地)的同一重要性,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骨干院(基地)的军工优势和上市公司平台作用,构建骨干院(基地)的军工优势和上市公司互动的发展模式,形成骨干院(基地)为军民结合产业的研发主体,以上市公司为产业化发展主体的整体格局。

  加大资本运营和结构调整。科工集团将以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为契机,全面统筹实施股份制改造,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军品科研按照"两头在手、关键在内"的原则,民品产业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资源整合"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和股份制改造。

  构建三大业务板块。集团将以航天防务、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三大主业板块,以军民结合、互动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明确现有上市公司的主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上市公司发展两个军民结合板块,即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

  科工集团的上述规划和部署,将在2008年将对旗下6家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按其投资价值,我们强烈看好航天信息、航天通信,建议重点关注航天电器、航天科技、航天晨光和航天长峰。

  航天信息:集团信息产业整合的重要平台,产品垄断性高,公司业绩好,安全边际高。

  航天通信:少数几家具有保军资质和完整武器系统的上市公司,一旦增发完成后,公司的军品研发生产能力将得到巨大提高,成为资本市场首屈一指的武器生产商。

  航天科技:在2006年亏损后,科工集团在2007年对公司支持力度很大,确保了公司的盈利,公司未来有望获得集团更大力度的扶持。

  航天长峰:股改明确承诺注入优质资产。(东方证券 陈刚)

  水泥行业:价格维持高位 推荐3只龙头股

  共 9 页首页 5 末页

   水泥行业:价格维持高位 推荐3只龙头股

  水泥产品供应偏紧的因素分析

  水泥价格维持高位

  水泥行业景气度继续回升

  报告摘要:

  三因素造成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偏紧:1、2007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全行业完成了淘汰50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的指标。国家发改委公布2007年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企业名单以及《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虽然水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增长,但水泥产能的净增长速度并不快。2、南方多数省市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将对水泥的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水泥企业产能不能够完全释放,并进而对水泥供应产生影响。3、进入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多数省市出现了持续的强降雪天气,水泥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以及产品的运输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需求进入阶段性淡季:一季度通常是水泥需求的淡季。由于2月份春节放假,实际上2月份是全年水泥需求量最低的月份。自1月中下旬开始水泥行业进入阶段性淡季。我们认为,考虑到天气因素导致的工程停工以及电力供应短缺的影响,水泥产量的增长将低于预期,水泥企业将更多地利用需求淡季进行设备检修。

  水泥价格环比回落,但仍维持高位:由于水泥需求进入淡季,水泥价格环比将出现正常性回调。但考虑到南方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偏紧的因素,这些地区的水泥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他地区则受制于煤炭涨价的成本压力,水泥价格同比有一定上涨。

  煤炭涨价压力较大,行业盈利再创新高:一季度,煤炭价格继续上涨。由于水泥供需矛盾缓解,水泥企业通过涨价消化煤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从水泥行业盈利来看,我们预计2007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今年行业盈利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并购整合再现高潮,行业格局雏形凸现:2008年伊始,冀东水泥花落中材集团,中国建材则继续在浙江和湖南省的收购,水泥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雏形凸现。在未来2-3年,水泥行业的并购重组仍是重要的主题,直至区域寡头垄断格局的形成。

  行业景气度继续向好,维持"领先大市-B"评级:由于水泥产品供需矛盾持续改善,我们认为行业景气度将继续向好,我们维持对水泥行业"领先大市-B"的投资评级。大型水泥企业明显受益于落后水泥产能的淘汰,我们仍然看好冀东水泥、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由于存在明确的资产注入和重组预期,并且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st同力、四川双马和祁连山也是今年值得关注的投资品种。

  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出现偏紧

  进入四季度,南方多数地区的水泥涨价如期而至。我们认为,除了季节性的需求旺盛的影响外,华南和西南地区多数省市的水泥供应偏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认为,造成供应偏紧的局面主要有三个原因,并将在2008年一季度对水泥的供应继续造成影响:

  淘汰落后产能效果显著

  2007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家发改委共出台了三个相关水泥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的政策(详细分析参见2008年建材行业投资策略),从各方面统计数据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去年全行业完成了淘汰50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的指标。

  东部地区淘汰力度相对较大,全国产量第一的山东省共拆除水泥立窑生产线102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400多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较低的广东省则淘汰落后产能882万吨。山东省和广东省今年分别计划淘汰落后产能1185万吨和1000万吨,如果顺利实现目标,将超额完成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07-2008年淘汰计划。

  今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2007年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企业名单,共涉及全国1066户水泥企业(企业户数占比约20%),生产线1474条,这充分显示了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和政策执行力度(详细评述参加1月7日行业研究快报)。

  此外,今年6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新标准中取消了32.5和32.5R两个标号。低标号水泥的取消将加速落后水泥产能淘汰的速度。由于节能降耗、环保考核压力的加大,我们认为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效果将更加显著,发改委预定的目标可以超量实现。

  再从新增产能投放的角度来看,2007年水泥行业投资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去年前11个月,我国水泥投资达到了570.83亿元,同比增长35.20%(参见图1)。我们对新增产能投放对水泥供给的影响持乐观态度。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原则,水泥行业实行等量淘汰,理想状态下水泥产能的增量为零。但实际上水泥产能扩产的速度快于淘汰的速度,但反映到水泥产能的净增长还是比较低的。再考虑新增产能释放需要一定的周期,去年四季度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较低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就出现了由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导致的供应偏紧。

  电力短缺抑制产能释放

  去年以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四川、湖南等省缺电形势非常严峻,南方电网区域最大电力缺口623万千瓦,由于煤炭供应偏紧,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日益突出并有蔓延之势。拉闸限电将对水泥的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水泥企业产能不能够完全释放,并进而对水泥供应产生影响。由于二月份是水泥需求的淡季,我们认为电力短缺的影响并不大。

  水泥运输受制天气影响

  进入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多数省市出现了持续的强降雪天气,对交通运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样,熟料和水泥的运输也受制于天气因素的影响。水泥生产的原材料、燃料运输压力加大,水泥的供给受到抑制。

  水泥价格维持高位

  由于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需求下降影响,并综合对水泥供给和煤炭涨价的判断,我们认为,2月份水泥价格会稳中有降,但将维持在高位。

  需求进入阶段性淡季

  2007年11月,我国生产水泥1.255亿吨,同比增长10.1%;前11个月我国共生产水泥12.32亿吨,同比增长13.8%(参见图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4.8%,水泥需求增长的驱动力依然很强。由于四季度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力度较大,我们认为全年水泥产量将接近我们预测的14亿吨水平。

  一季度通常是水泥需求的淡季。由于2月份春节放假,实际上2月份是全年水泥需求量最低的月份。自1月中下旬开始水泥行业进入阶段性淡季。我们认为,考虑到天气因素导致的工程停工以及电力供应短缺的影响,水泥产量的增长将低于预期,水泥企业将更多地利用需求淡季进行设备检修。

  水泥价格环比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去年四季度,南方多数地区的水泥涨价如期而至。由于水泥需求进入全年最旺的季节以及前述供应偏紧的原因,华南和西南多数城市水泥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分别参见图3和图4),涨价幅度超过了20%。华东地区水泥价格相比较为平淡,涨价情况低于预期,主要与部分出口水泥回流造成供应量增加以及上海市水泥需求量偏弱有较大关系。

  由于水泥需求进入淡季,我们认为,水泥价格环比将出现正常性回调。但考虑到南方部分地区水泥供应偏紧的因素,这些地区的水泥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他地区则受制于煤炭涨价的成本压力,水泥价格同比有一定上涨。

  煤价上涨压力日益突出

  就水泥企业盈利层面而言,目前最大的负面因素还是煤炭价格的上涨。一季度通常是煤炭需求的旺季,今年的情况更加严峻。进入2008年之后,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急速上涨。据统计,到2008年1月中旬,山西大同地区发热量5800大卡/千克动力煤的上站价格已经达到了380-400元/吨(不含税),比2007年底上涨了50-60元/吨;秦皇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的平仓价格也升至575元吨以上,比2007年底上涨了55元/吨以上。我们认为,对水泥企业而言,煤价上涨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价格转移,而从目前行业供需状况而言完全具备这种能力。此外就是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降低电力成本来平抑煤价的上涨压力。水泥企业建设余热发电的进度值得关注(策略报告中有数据分析)。

  行业盈利再创新高

  从水泥行业日益改善的供求关系可以判断,水泥行业仍处于景气上升周期。去年1~11月份,水泥行业利润总额突破206亿元,预计全年全年利润总额达到230亿,同比增长53%,创出历史新高。随着落后水泥产能的淘汰,我们预计今年水泥行业的盈利继续向好,有望突破300亿元。但是,由于一季度水泥需求量下降以及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北方多数地区水泥企业可能出现亏损。

  出口增长继续回落

  水泥产品的出口继续回落。去年前11个月,我国水泥产品出口3115.08万吨(参见图6),同比下降7.07%,占全国水泥产量的比例达到2.53%,继续保持回落。由于水泥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海运费上涨以及我国国内水泥需求旺盛,我们预计今年水泥产品出口量将继续回落。

  并购整合再现高潮,行业格局雏形凸现

  2008年伊始,水泥行业的并购整合再现高潮。冀东水泥发布公告中材集团将控股冀东水泥集团。同时,中材集团计划2008-2010年分三年投入不少于130亿,使冀东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打造成国内最大、世界前五名的水泥企业集团。1月16日,冀东水泥发布公告拟投资14亿元开拓湖南水泥市场。中国建材集团则专注东南经济区域水泥市场的整合。中国建材收购了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除三狮集团外的两家股东持有的共60%的股权,并在1月12日与湖南兆山新星集团、长沙坪塘水泥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认为,随着冀东水泥花落中材,我国水泥行业的未来格局雏形凸现。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大规模的并购及投资建线使得行业竞争格局与2006年发生重大变化。

  中材集团与冀东水泥的合作实现双赢,中材集团将来依赖冀东水泥团队整合水泥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其在北方市场将具有主导地位。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分别占据东南经济区域和华东、华南区域。我们预计,未来2-3年,水泥行业的并购重组仍将是重要主题,直至区域寡头垄断的形成。

  行业评级与投资策略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到,水泥产品的供需矛盾仍在缓解,虽然今年一季度是行业淡季,但是行业景气度仍在好转。考虑到煤价的上涨,我们维持行业"领先大市-B"的投资评级。落后水泥产能淘汰、行业景气度回升都使得大型水泥企业明显收益。冀东水泥由于中材集团的收购而存在较高的预期,我们对其盈利前景看好并调升其目标价至30元。海螺水泥则是水泥股长期投资的首选,增发完成后公司将步入新一轮高增长的平台,华新水泥增发的完成也成为其加速发展的契机(参见策略报告中的公司快步)。由于存在明确的资产注入和重组预期,并且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我们认为,st同力、四川双马和祁连山也是今年值得关注的公司。(安信证券石磊)

  橡胶制品:环保意识的加强 关注3只龙头股

  共 9 页首页 6 末页

   橡胶制品:环保意识的加强 关注3只龙头股

  投资要点:

  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不断进步,橡胶工业也不例外。而且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对橡胶材料及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强劲,使得汽车橡胶制品从橡胶工业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了一支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制品子行业。

  虽然目前国内汽车用橡胶制品业的发展还极不平衡,无论是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还是产品质量都还无法完全与国际巨头进行抗衡,但是伴随着诸如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佳通等世界主要汽车橡胶制品制造商的进入,国内汽车橡胶制品业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必将在竞争中得到持续提升,不但满足国内汽车的配套需求,同时还能进入国际市场。

  汽车橡胶制品业虽然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资本市场而言,目前涉及橡胶材料及制品的企业还不很多,投资者可以关注轮胎股,如:风神股份(600469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双钱轮胎(600623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黔轮胎A(000589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以及尚未进行股改的S佳通(600182行情,资料,评论,搜索),此外对于中小板的轮胎磨具专业制造商巨轮股份(002031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也可予以关注。

  1.橡胶材料随汽车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过去的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保持了适度快速的发展态势,整车产量达到8882456辆,同比增长22.02%。另据公安部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777589辆,其中,汽车56967765辆,摩托车87096613辆,挂车869124辆。

  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不断进步,橡胶工业也不例外。而且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对橡胶材料及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强劲,使得汽车橡胶制品从橡胶工业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了一支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制品子行业。

  橡胶作为一种轻质材料,具有弹性高、硬度低、伸长率大、柔软性好、气密性强、耐屈搅性优、耐磨耐碱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汽车在内的各个领域。汽车橡胶制品主要包括:轮胎、各种胶管、传动带(V带、同步带)、密封件(油封、水封、密封条、垫圈等)、减震橡胶及安全制品等。汽车橡胶制品约占汽车总成本的6%,占汽车用材料总重的约5%。汽车橡胶制品已成为汽车零部件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橡胶制品的原料主要是生胶(又称天然橡胶)和合成胶(又称人工橡胶)以及各种添加剂等。全球每年消耗的生胶,70%以上是用于汽车工业的,其中60%用于轮胎,40%用于其它汽车橡胶制品,平均每辆汽车需要的橡胶零部件达一二百种,数量更是有数百个之多。

  生胶的主要特点是:

  1、具有较高的门尼粘度(胶料在模腔内对粘度计转子转动所产生的剪切阻力),在存放过程中增硬,低温存放时容易结晶,在零下70℃左右时变成脆性物质;2、无一定熔点,加热到130-140℃完全软化,200℃左右开始分解;3、具有高弹性,弹性模量约为3-6MPa,弹性伸长率可达1000%;4、加工性能好,易于同填料及配合剂混合,可与多数合成橡胶并用;5、为非极性橡胶,在非极性溶剂中膨胀,故耐油、耐非极性溶剂性差;6、因含大量不饱和双键,化学活性高,易于交联和氧化,耐老化性差。由于生胶的上述特点,因此一般均需对生胶进行再处理,通过添加各种不同的添加剂等来取得满足不同需求的专用胶品种。

  随着环保、汽车多样化、橡胶可再生利用、材料耐热性等要求的提高,进一步降低成本已经成为汽车用橡胶制品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型弹性体材料,如热塑弹性体、高饱和丁腈橡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汽车上的用量已经占汽车用橡胶总量的20%-50%(轮胎除外);氟胶、硅胶、丙烯酸酯橡胶等高档胶和耐热弹性体仍是我国汽车用橡胶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依据目前对我国汽车发展的预测,2008年汽车产量若达1000万辆,相对应的,汽车橡胶制品的耗胶量将从2005年的27万吨增加到45万吨,其中:骨架油封约4.15亿件,密封条6.1亿米,同步带、多楔带各1800万条,皮膜、隔膜、皮碗等约2亿件,汽车胶管约2.7亿米,减震制品约2.6亿件。

  2.汽车橡胶制品及所用材料向高性能化转变

  2.1.汽车轮胎

  随着轮胎使用条件的提高,冬季防滑轮胎、超低滚动阻力轮胎、安全轮胎、双胎面花纹轮胎等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向节能、高速、稳定、轻量化、耐久性方向演进。为了节能,橡胶材料应具有滚动阻力小的特征,即高反弹性,然而轮胎的高速稳定性却要求材料具有高耐磨蠕变,即低反弹性。近来开发的末端改性的S-SBR材料就可以满足上述相互矛盾的性能要求。一般来说,轮胎胎面可使用E-SBR、S-SBR、NR、IR等胶,胎体可使用NR、BR、IR等胶。另外,节能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硅橡胶与S-SBR较配合的轮胎材料也将得到应用。

  2.2.汽车门窗密封条

  密封制品占汽车用橡胶件重量的25%-28%(除轮胎)。近来具有耐臭氧、耐气候老化性能的EPDM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门窗密封条中,并逐步取代传统的NR和CR胶。每辆车可使用10-15米长的各种密封条。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外形美观,国外厂商已用TPE材料来制造汽车门窗密封条。

  2.3.油封

  油封材料多用丁腈、氢化丁腈、丙烯酸酯橡胶等耐油材料。由于耐热性能的提高,对特殊橡胶(如氟橡胶)用量和品种需求日益扩大。

  2.4.车用空气软管

  根据其装配使用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如耐油性、耐弯曲性、减震性能以及耐热性能等,因此其材料种类也较多,如CR、NBR/PVC、EPDM、ECO、CSM、ACM等橡胶。最近,为降低成本和轻量化,开始使用TPO和TPEE,而且在形状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其制品的减震特性。

  2.5.水系统用软管

  包括散热器软管、加热器软管等,大多使用SBR、EPDM胶。随着发动机室环境温度的提高,开始使用过氧化物硫化EPDM橡胶。

  2.6.制动软管

  一般使用SBR橡胶,近来为了满足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要求,开始推广使用EPDM或EPDM/IIR橡胶。

  2.7.润滑系统用软管

  润滑油在使用时,随着周边环境温度越来越高,抗氧剂等各种添加剂加入量也在增加。NBR橡胶虽然具有优异的耐油性,但加入抗氧剂后会发生变硬,因此现在开始使用具有耐各种添加剂性能好的ACM橡胶,以及具有耐热和耐油性的FKM橡胶。

  2.8.动力转向软管

  一般情况下,动力转向管内皮用NBR,外皮用CR,但随温度和添加剂的变化,开始使用HNBR/CSM材料制造软管。

  2.9.燃油管

  一般使用NBR橡胶,随着电子喷射装置的应用以及含氧元素燃料的增加,开始使用FKM、HNBR、CSM等橡胶。内、外皮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外皮可用EPDM、TPO等材料。

  2.10.空调用软管

  随着空调介质有CFC-12转换成HFC-134a,而压缩机润滑油也由矿物油转为PAG润滑油,空调软管也从NBR橡胶转换成PA/EPDM共混改性材料。为了耐PAG润滑油,软管做成4层复合管,从内到外分别是PA/IIR/聚酯/EPDM,其中IIR材料耐水渗透性好。

  2.11.减震制品

  缓冲块、胶垫、胶板等减震制品一般为NR和SBR材料。随着耐热性要求的提高,部分产品使用了EPDM,但EPDM动态特性和耐久性不及NR,因此仍以NR为主。

  在更理想的缓冲块材料还没有找到的情况下,目前开始使用封入硅油的减震块,基本上能够满足现代汽车的减震要求。

  2.12.防尘罩

  最重要的是要求材料耐候性好(在自然环境下材料究竟能使用多久将其统称为耐候性),而且根据使用的不同部位需具有耐曲折、耐油、耐磨等性能。等速万向节一般用耐候CR材料,但随耐热性要求的提高,欧美和日本部分车上开始使用TPEE。

  TPEE材料能够满足耐候、耐油、耐热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的目的。

  2.13.胶带

  V型传动带、齿型带材料要求强力高、模量大、热稳定性好。传统的材料是CR橡胶,但因其耐热性界限为110℃,因此近来开始使用耐热、耐久的HNBR橡胶取代。

  HNBR的耐热性比CR高40℃,寿命也比CR橡胶长2倍。

  总之,随着汽车业的持续发展,虽然目前国内汽车用橡胶制品业的发展还极不平衡,无论是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还是产品质量都还无法完全与国际巨头进行抗衡,但是伴随着诸如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佳通等世界主要汽车橡胶制品制造商的进入,国内汽车橡胶制品业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必将在竞争中得到持续提升,不但满足国内汽车的配套需求,同时还能进入国际市场。

  3.汽车橡胶制品业风险与机遇并存

  汽车橡胶制品业虽然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汽车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橡胶消费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橡胶消耗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3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2004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已达180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耗量的21.5%。目前包括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佳通等世界大轮胎厂商纷纷到中国合资设厂,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橡胶资源的消耗量。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三省。据统计2004年我国天然橡胶投产面积为630万亩,年产干胶56万吨。即便这三大主产区实现资源最大开发,天然橡胶最终产量也只有70万吨左右,年缺口在110-150万吨。因此我国天然橡胶资源有限且难有大的发展。结果导致近年来随着需求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断下降,1999年自给率为60%,2004年下降30%,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20%以下。

  从全球角度看,世界天然橡胶主要产地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产量占世界总产的70%左右。近年来,泰国、印尼、马亚西亚等东南亚主要产胶国积极推进工业化,自身橡胶消费量大幅增加,因而纷纷出台措施,限制天然橡胶出口。

  世界最大产胶和出口国泰国,目前国内消费橡胶已超过10%。泰国政府2002年就提出改革橡胶发展体系的十项战略,其中提到将橡胶产业发展成为国家基础工业的理念和梦想,橡胶消费要提高到30%以上。另一个橡胶再生产国马来西亚目前也已由橡胶生产和出口大国变为进口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近年来也纷纷加强对天然橡胶出口的限制,不再是天然橡胶出口国。2002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成立了国际橡胶合作集团(ITRCO),越南、印度也已加入,该组织采取实施供应管理计划、减少出口、建立联合公司来管理天然橡胶市场,将天然橡胶价格稳定在对生产者有利的价位,形成了国际价格同盟,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不过目前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和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依托雄厚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实力联合研发的稀土异戊橡胶获得成功,为解决我国天然橡胶的短缺开辟了新胶种,未来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将大大提升我国的合成橡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于缓解生胶原料的供应紧张具有积极意义。稀土异戊橡胶是生产异戊橡胶的原料,而异戊橡胶因其分子结构及性能与天然橡胶最为接近,又称"合成天然橡胶",是合成橡胶中能够替代天然橡胶综合性能最好的胶种,可广泛应用于轮胎、胶带、胶管等橡胶加工领域。

  2、汽车橡胶制品所用原材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合成橡胶,如CR、SBR、NBR、HNBR、CM、ACM、ECO、VMQ、FKM等。近年来,特种橡胶在汽车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如氟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醇橡胶、硅橡胶等。汽车橡胶制品需要的橡胶原料虽然国内均可生产,但是大多数人不能满足性能要求,因此进口量依然很大。而且伴随着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合成橡胶制造的成本也日益提升,对汽车橡胶制品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3、由于汽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所用介质的性能要求苛刻,因此汽车橡胶制品业面临不断解决新课题,满足新要求的压力。如汽车的紧凑化设计,导致散热不畅,发动机罩下的温度越来越高;新型润滑油的不断推出;汽车空调无氟化;新型合成制动液的应用,等等。这些都对汽车橡胶制品的耐热性、耐油性、耐介质性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予以彻底的解决。

  4、环保意识的加强,新的排放法规的推出,导致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燃烧效率不断提高,进而导致相关橡胶制品在更高的强度下工作,传统的橡胶制品已经难以承受。

  禁止使用含铅硫化助剂后,替代助剂大多是新型助剂,要求使用强度更高的胶管,结果大大增加了橡胶制品的制造成本。

  5、由于汽车橡胶材料及制品业属于汽车零部件范畴,目前外商不断涌入,且趋于独资设厂,使得国内汽车橡胶材料及制品市场的竞争呈白热化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影响的非轮胎汽车橡胶制品外资已经达到70多家,其中来自美、日、欧等国的外资近40家,港澳台资企业30多家,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企业,品种涵盖汽车橡胶制品的各个领域。

  就资本市场而言,目前涉及橡胶材料及制品的企业还不很多,投资者可以关注轮胎股,如:风神股份(600469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双钱轮胎(600623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黔轮胎A(000589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以及尚未进行股改的S佳通(600182行情,资料,评论,搜索),此外对于中小板的轮胎磨具专业制造商巨轮股份(002031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也可予以关注。(国泰君安张欣)

  汽车行业:商用车阶段性配置 推荐3只股

  共 9 页首页 7 末页

   汽车行业:商用车阶段性配置 推荐3只股

  要点:

  行业影响因素决定行业长短期走势我们认为人均GDP、汽车价格、油价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将影响汽车行业长短期走势。从长期看,在人均GDP不断提高,汽车价格逐步降低的背景下,汽车将最终走进家庭;而从油价持续攀升、国家近期对汽车的产业政策而言,短期内我国汽车行业面临风险和波动,预计08年行业增速约为18%,将有所放缓。

  轿车增长出现分化,轿车股短期谨慎2007年1-11月,全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75.86万辆和566.21万辆,同比增长约为22%。在产销面良好的背景下,行业毛利率及利润率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场新增增量基本由合作企业所得,广大自主品牌企业陷入"增量不增利"的竞争怪圈,合资与自主在07年开始出现增长分化,且这种趋势短期无法得到改变,08年应对自主品牌保持谨慎,考虑到目前轿车股上市公司都涵盖自主品牌业务,故我们认为08年投资轿车股应谨慎。

  重卡阶段性配置,客车长期持有尽管08年重卡增速将短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其长期增长不变,我们认为长期增长将部分化解短期波动风险,预计08年重卡市场的销量将呈现"M"走势,重卡市场的投资机会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悲观,行业龙头还是值得阶段性配置。客车行业将通过海外出口打开成长空间,我们认为通过加大海外出口,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将会逐渐弱化,龙头企业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故对客车股的投资应为长期持有。

  投资策略轿车股08年看点在整体上市,但上市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投资者可适当关注;重卡行业龙头08年值得阶段性配置,而客车股的投资应长期持有,我们重点推荐:潍柴动力、金龙汽车和宇通客车。

  投资要点

  关键假设:

  宏观经济在国家政策调控下08年实现"软着路",GDP保持10%以上增长主要观点市场普遍观点:

  1、汽车行业在07年实现高速增长之后,即使08年受到宏观调控、行业竞争加剧、油价上涨以及燃油税出台的影响,仍将保持07年增长态势,08年同比增长约20%以上;

  2、受居民收入提高以及消费升级而带来轿车换代的影响,08年轿车市场仍将如07年一样出现20%以上的增速,理应超配轿车股;

  3、重卡市场07年增速过高,计重收费政策以及欧III排放标准这两大07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08年作用消失,08年重卡市场将失去投资机会我们与众不同的观点:

  我们与众不同的观点: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受长期和短期因素的互相影响,汽车市场也不例外。在看到中国汽车长期增长的趋势下,我们也不能忽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油价、整个实体经济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居民消费能力短暂下降等多种短期因素影响而带来的08年行业增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我们预计08年整个汽车行业增速应为18%左右;

  2、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确实能够保证轿车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且按以往日本韩国经验当R值(R值=车价/人均GDP)为2-3时,轿车将逐渐走进家庭,从传统的高端消费品变为大众消费品。但需要指出的是轿车市场每年的新增增量基本都被合资品牌瓜分,而随着上汽、江淮、长丰等企业大规模进入自主品牌领域加大了自主品牌内部的竞争;同时合资品牌从07年开始逐渐进入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领域,迫使自主品牌纷纷进入战略调整期,再考虑到整个轿车价格体系的逐渐下移将加大自主品牌的盈利难度,故08年我们对自主品牌保持谨慎的态度,由于目前A股的轿车股上市公司基本都涉及到自主品牌领域,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轿车股时理应保持谨慎,建议低配轿车股;

  3、我们承认08年重卡市场无法复制07年的增速,由于计重收费实施已处于中期阶段且考虑到08年欧III实施后对欧II重卡的突击性消费将消失,其08年增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回落。但正如对前文所述,在分析任何事物时都应考虑长期和短期的因素,我国目前还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来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加,而在国家开发西部的背景下将带来大量的新增增量,这三大因素将保持重卡市场的长期增长。我们认为长期增长因素将部分化解短期波动风险,估计08年重卡市场的销量将呈现M状走势,故重卡市场的投资机会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悲观,行业龙头还是值得阶段性配置。

  投资策略

  轿车股--由于自主品牌竞争加剧,08年应短期回避,整个轿车股08年的看点在整体上市,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一汽轿车(000800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和一汽夏利(000927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商用车--08年虽然将略受宏观调控影响,但行业龙头可通过出口来化解宏观调控和周期性波动风险,而二线个股投资风险将加大,推荐潍柴动力(000338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金龙汽车(600686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和宇通客车(600066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风险提示

  1、宏观调控力度超出预期,整个实体经济"硬着路"本报告版权归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金融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3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报告内容完全基于公开信息,虽然力求其准确完整但并不对此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有关联的任何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由于国外法规或购买力下降的影响,商用车的出口低于我们的预期而带来整个商用车板块投资机会的降低

  1.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开篇从行业影响因素着手分析,是为了让投资者能够通过引导,对行业的各种影响因素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宏观性把握,了解行业的长期增长性和短期波动性,明确行业投资和规避时的触发点。

  1.1人均GDP逐年提高

  汽车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其发展速度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推动的主要因素为人均GDP的增加而带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能力的升级。参照以往亚洲主要汽车市场日本和韩国的历史,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当达到R值为3时,轿车开始走进家庭,整个市场迎来高速增长。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相似的时期,故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是可以确定的。

  同时尽管08年国家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根据世界各大机构预测,我国明年经济仍将保持稳定运行,GDP增速为10.5%左右。

  根据我们的统计,从1997年至2005年,我们人均GDP年均增长10.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而我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长17.6%,高于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处于高弹性增长状态。只要GDP增速可以确保,汽车市场增长即可确定。

  1.2汽车降价是长期趋势

  目前国内广大汽车生产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以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和销量而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同时由于数目众多无法形成比较牢靠的价格联盟,必然导致了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价格中枢每年下移。据网上车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CAPI)下滑趋势高于往年,尤其是细分市场中的小型车和中级车降幅明显,说明这两个细分市场已经成为乘用车领域企业的主战场,也符合我们判断,这与今年大量新车型在小型车和中级车市场集中上市以及消费者对此类汽车的购买追捧而带来的竞争加剧有关。

  由于我国汽车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极为敏感,故价格成为广大厂商扩大销量的唯一"利器",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企业也只能依靠降价来打开产品的销路,当然这与我国汽车价格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较高有一定关系,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价格"这个厂商以往屡试不爽的"利器"的作用必然会逐渐降低,企业以后会依靠信贷优惠、客户关怀、保修延长等行为来进行产品的销售,而不单纯是依靠价格。我们可喜的发现目前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企业已经开始逐渐转变其销售理念。当然以后我国车市的价格还会不断降低,这是因为汽车尤其是轿车这种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价格下降的幅度有望趋缓,行业整体呈现"量增价跌"的状态。

  1.3油价上涨不可避免

  1.3.1国际市场油价--供需矛盾长期存在

  从07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飙升,其中纽约市场油价不断屡创新高,预计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有望08年冲破,在若干年前看似不可实现的油价"神话"如今现于眼前。诚然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原因比较复杂,存在着地缘政治、国际局势以及国际对冲基金炒作等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全世界原油可开采量有限;二是供需矛盾的存在。

  根据美国能源部估计,2007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为8570万桶,而全球原油日均产量为8464万桶,两者间的差距至少有100万桶,同时随着中国、印度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与日俱增,故供需矛盾的差距在08年有进一步加大的差距。

  1.3.2国内油价判断--上涨不可避免,预计08年将小幅上调一次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经济对石油需求量大增,在产量增长有限的背景下,2007年1-11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达到46.25%,较06年同期提升3.02%。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必然导致进口量的进一步加大,在国际油价高企的情况下,国内也无法独善其身,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一路攀升。从1999年至今,国内93#汽车已经从2.38元上涨至5.34元,年均复合增长10.6%,值得注意的是,05-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96%,已经略高于GDP的增长率。我们对08年油价的判断是:上涨不可避免,根据前期分析我们预计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存在上涨可能,或将于3-5月份小幅上调一次,但整体价格会保持稳定,不会大起大落。

  1.3.3对轿车行业影响--短期或将影响销量

  根据我们前面大段分析,可以预计广大汽车消费者将成为最终的高油价买单者,在轿车使用成本模型中,我们发现油费在轿车年均使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开始加大,而这一比例随着油价的逐年递增将继续提高,故我们判断油价的高企和上涨预计将在短期内对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轿车销量和带来行业短期波动。

  从图6中可以发现从05年以来,历次油价的提升都对轿车销量短期带来了负面影响,而07年以来93#汽油提高0.44元至5.34元,提高8.81%,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油价提高且上涨预计的存在或将降低轿车销量。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油价的高企将对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前几年我国通货膨胀不明显,大部分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随着最近价格上涨已从食品领域向整个实体经济领域蔓延,我们认为原来很多隐性不利因素或将集中爆发,而谈到对汽车行业的长期影响,我们认为油价的高企或将降低整个汽车行业的长期景气度。

  1.3.4燃油税出台或将改变消费结构

  在油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无论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对燃油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08年全国养路费已开始征收,故其是否会在08年出台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我们认为若08年燃油税历经10多年的研究最终出台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征收幅度不同其影响幅度也不尽相同。

  我们假设测算模型中的车辆年行驶20000公里,用93#汽车,油价为5.34元/L,养路费每年为2640元。若燃油税实施后,养路费被取消,油价提升幅度的不同,各种排量车型增加的成本不同。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判断若征收燃油税,其一次性提升比例不会过大,其过程将会是渐进式提升;若提升30%,对小排量车型是利好,但影响有限,而小排量汽车的推广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消费理念的引导。

  1.4国家政策不可忽视

  在分析汽车行业时,我们不能不考虑国家政策对宏观和行业的长短期影响。我们认为对汽车行业既要考虑到国家关于鼓励消费、鼓励提高自主品牌比重、鼓励出口等利好方面的长期因素,还要充分意识到国家08年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汽车"十一五"规划中的控制产能政策以及燃油税和排放税政策对行业发展短期利空的影响。我们认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行业的一系列短期利空政策是对行业的规范和指导,对行业发展长期是利好。

  1.5多重因素影响汽车销量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人均GDP、车价、油价以及国家政策是影响汽车销量的四大重要因素,实际上还有很多因素也影响着汽车的销量,正是由于种种长期和短期、利好和利空的因素的存在,才会带来行业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我们认为08年我国的汽车行业或将在确定性的长期增长中出现众多不确定性的短期波动。

  2.2007年行业运行回顾

  2.1 07年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1-11月,全国汽车产量为805.94万辆,同比增长22.25%,销量为795.12万辆,同比增长23.19%,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75.86万辆和566.21万辆,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30.08万辆和228.91万辆,整个汽车行业维持景气运行。07年整个市场的明星为SUV和半挂牵引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6.22%、55.56%和110%98.81%。我们预计07年全年行业有望实现产销87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虽然08年增速将有所下滑,但未来几年预计同比增长约为15%-18%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汽车销售国,未来几年将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进军。(长城证券吕磊)

  机械行业:景气度仍处高位 关注龙头股

  共 9 页首页 8 末页

   机械行业:景气度仍处高位 关注龙头股

  本文从固定投资、进出口、收入增长及毛利率变化等四个方面分析,我们认为机械设备制造业景气仍处于高位,收入增长率未现下降迹象,但毛利率有所降低,短期盈利能力回落。

  装备制造业景气度仍处高位。根据中经网前三季度的统计,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处于高位,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有所下降,而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则仍处于上升通道中,三季度景气指数较二季度上升2.7个点,达到156.9的高位。

  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速季节性回落。机电产品的月度出口增速在2004年初达到高点,之后一直走下行通道。2007年是出口表现向好的一年,月度出口增速在年初出现大幅上升,但到年底时开始回归25%左右的正常水平。机械及设备月度出口额增速也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达到高点,之后增速开始一路下行;虽在2007年上半年表现出回暖迹象,但进入下半年后增速继续下行。

  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毛利率下降明显。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业毛利率比上个季度下降4.3个百分点,在机械设备行业中下降最为明显;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业前11个月的毛利率比8月份低0.76%,但仍处在小幅波动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轴承制造业的毛利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前11个月的毛利率为14%,相对前8个月降低0.47%,处于相对低位。

  船舶业:景气仍将延续。2007年1-11月,散货船成交数量达到1513艘,同比增长了168%;集装箱船市场平稳,前十一个月基本与去年持平,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成交量大幅增加;油船市场出现明显回落,成交量较2006年同比下降46%,LNG船和LPG船行情低迷,成交量也有所萎缩。

  工程机械行业:内需与出口齐走高。截至11月底,2007年我国挖掘机市场累计销售60945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8.52%;出口累计销售4732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88%;2007年10月,共销售装载机12368台,同比增长37.9%;出口904台,占当月总销量的7.3%,比去年同期增长122.7%;2007年11月,我国叉车产量为13099台,同比上升34.61%;累计产量133670台,同比上升38.3%。

  机床行业:2007年11月,我国金切机床产量为5.23万台,同比增长8.96%;数控机床11017台,同比增长39.60%,大大高于普通机床增速,表明我国数控化率正在加速提高。

  轴承业:2007年11月份,我国轴承月度产量首度突破10亿套,达到10.1亿套,同比增长38.65%;2007年1-11月,轴承产量95.16亿套,同比增长32.76%。

  一、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二、机械行业景气度仍处高位

  1.机械行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根据中经网前三季度的统计,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处于高位,虽然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略微下降2.3点,但仍处于144的高位,且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三季度为140,比二季度下降8.3点,但仍比一季度高出0.1个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处于上升通道中,三季度景气指数较二季度上升2.7个点,达到156.9的高位。

  2007年11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5.4,较10份上升2.2点,与06年11月份相比大致持平。根据两年来的统计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通常在春节后3-4月份达到高点,下半年季节性回落。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未因信贷紧缩而回落

  (1)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高增速

  虽然对房地产的调控频繁出台,但是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未出现明显回落,11月的同比增速达到41.9%。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之前的缺口很大,宏观调控仅仅抑制了投机性购房,并未使实际的居住需求有所降低。而且,调控还有利于促进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因此房地产的投资并不会明显放缓。

  (2)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高增速

  2007年11月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661.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2.75%,延续了10月份的升势;截至到11月底,2007年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1152亿元,同比增加37.2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其中,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制造业的整体水平。2007年11月份,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43.33亿元,同比增长64.25%;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为212.84亿元,同比增加102.12%。2007年1-11月份,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为2079.28亿元,同比增长54.37%;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35.09亿元,同比增加63.68%。

  3.出口增速渐露下降迹象

  进口增速稳中有落:内需旺盛,进口替代效应显现

  机电产品进口在2002至2004年上半年明显偏高,之后开始回归20%左右的平均水平。

  2007年1-11月份,机电产品进口额4519.7亿美元,同比增加16.6%,其中,机械及设备进口1121.4亿美元,同比增加13.4%。从11月份的单月的数据来看,机电产品进口479亿美元,同比增加18.2%,比上月回落0.86个百分点,机械及设备进口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0%,比10月份降低5.1个百分点。

  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速季节性回落

  2007年1-1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63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7.7%,机械及设备出口额2069.8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从11月份的单月的数据来看,机电产品出口7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8%;机械及设备出口2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比10月份降低6个百分点,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回落仍在波动范围之内。

  4.行业盈利短期出现回落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波动比较大,销售增速在2005年上半年的几个月里为连续为负值,之后增长率持续扩大,在2007年达到48%左右的相对高点后企稳。受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前11个月的毛利率相比前8个月降低4.3个百分点,行业盈利水平出现这么大的波动,虽然有可能是短期的数据失真,但无疑成本压力加大。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业的收入增速相对比较平稳,增速基本稳定在40%以上。毛利率在2005-2007年8月保持在15.3%的水平,前11月的毛利率比前8月低0.76%,但仍处在小幅波动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轴承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处于上升通道,平均增速约为25%。轴承制造业的毛利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前11个月的毛利率为14%,相对前8个月的毛利率降低0.47%,已达相对低位。

  三、船舶--景气度尚未见顶

  2007年散货船异军突起。克拉克松数据显示,前十一个月,散货船成交数量达到1513艘,同比增长了168%。集装箱船市场平稳,前十一个月基本与去年持平,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成交量大幅增加;油船市场出现明显回落,成交量较2006年同比下降46%,LNG船和LPG船行情低迷,成交量也有所萎缩。

  新船价格指数再创出历史新高。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已达180点,比2007年初增长12个点。虽然2007年油船、LPG、LNG船型的成交量出现下滑,但全部船型的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好望角型散货船、VLCC型油船新船价格2008年1月底分别报出9600万美元和14500万美元,比2007年年初增长41%和9%。

  油船市场

  冬季是油轮运输的传统旺季,但是与以往周期不同的,波罗的海国际油轮运价指数(BITR)的原油综合指数刚进入冬季即创出自2004年以来的冬季最低,正当市场对冬季"旺季不旺"担忧时,11月开始VLCC、苏伊士和阿芙拉型的主要航线运价均有上扬,极其火爆,主要原因是2007年12月7日的漏油事故引发对淘汰单壳船的预期。

  四、工程机械行业生产、销售及进出口统计

  1.挖掘机

  2007年11月份,我国挖掘机市场销量达到5743台,同比增长76.06%;出口401台,同比增长12.64%。截至11月底,2007年我国挖掘机市场累计销售60945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8.52%;出口累计销售4732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88%。

  2007年1-11月,6吨以下挖掘机销售17186台,占全部挖掘机销量61010的28%;6吨以下挖掘机出口2020台,占全部挖掘机出口量的42.85%,其中1-4.5吨出口占比最大,出口1808台,占全部挖掘机出口量的38.35%。

  从2007年1-11月的区域销售占比来看,长江中游已成为销量最大的地区,其次是西南地区,中西部地区已成为液压挖掘机最大的市场,占全国销量的56.7%;从销量增速来看,中西部也是最具活力的市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是成长最快的地区,增长率分别达到64.5%和52.2%,东北地区和长江中游紧随其后,均为49.3%。

  2007年1-11月份,上市公司中,江苏现代产量最大(4340台),产品主要集中在20-24.9吨,占总销量的83.2%;山河智能产量第二(2325台),产品全部集中在小挖方面,1-4.5吨是主导产品,11月份产量下降明显;柳工的挖掘机(1872台)主要集中在20-24.9吨,占总销量的76%;三一重工在挖掘机市场的销量不大(1638台),但下半年销量稳步走高,产品也是主要集中在20-24.9吨,占总销量的87%。2.装载机

  2007年10月,共销售装载机12368台,同比增长37.9%;出口904台,占当月总销量的7.3%,比去年同比增长122.7%。2007年前10月,装载机累计销量为130592台,同比增长29.9%;累计出口7617台,同比增长160.8%。

  ZL50仍是主流产品。2007年1-10月,ZL50销售74448台,占全部装载机销量的64.57%,ZL30销售34255台,占全部销量的29.71%,ZL40和ZL15销量仅占5.73%。

  ZL50也是出口装载机产品中占比最大的产品系列。2007年1-10月,累计出口装载机7617台,其中ZL50出口3972台,占装载机出口总量的52.15%。

  从装载机的区域销售情况来看,中西部省份的销量位居前列。2007年1-10月累计销量前五名地区只有山东是东部沿海省份,其他四家全部是中西部省份。而且销售增速方面,山东省的最低,而中西部省份的增速较快。

  3.叉车

  根据中经网的统计,2007年11月,我国叉车产量为13099台,同比上升34.61%;累计产量133670台,同比上升38.3%。销量方面,2007年10月销售叉车11381台,同比增长27.16%;截止到10月底,2007年叉车销售114827台,同比增加33.04%。

  公司方面,2007年1-10月安徽合力集团的销量增长28.05%,略低于行业水平;杭州叉车集团的销量同比增长43.2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连叉车集团销量同比增长8.0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推土机

  2007年10月,推土机销量为564台,其中湿地型为491台,占比87%,标准型为73台,占比13%;出口191台,占总销量的33.87%,出口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65.3%。

  截止到10月底,推土机销量为6068台,同比增长18%;累计出口1698台,占总销量的28%,同比增长105%,远远高于销量增长率,表明出口对销量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160-179马力是销量最多的产品,占全部销量的36%,其次为220-319马力和140-159马力,分别为21%和13%。

  在参加统计的12家企业中,山推2007年1-10月的销量为2916台,占全部销量的48%,是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其次是宣工和天建,销量占所有12家企业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18%和9%。

  5.压路机

  自2001年起,受投资规模扩大的影响,国内交通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压路机销量随之出现"井喷"之势,并在2003年达到历史高峰,全国压路机销量11114台。随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及公路建设的增长放缓,国内压路机的销量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回落,并在2005年到达谷底。2006年开始,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实施,施工项目增多,压路机销量也出现大幅回升。

  2007年1-10月,全国压路机销量6118台,同比增长16.62%,其中10月份单月销量678台,同比增长44%。

  五、机床工具业生产、销售及进出口统计

  机床行业数控化率明显提高。2007年11月,我国金切机床产量为5.23万台,同比增长8.96%;数控机床11017台,同比增长39.60%。数控化率为21%,比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65个百分点,数控化有加速提升的趋势。

  我国机床行业进口替代正在加速进行。2007年11月,我国机床出口金额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84%;进口金额为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75%;逆差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截至到2007年11月底,累计进口63.42亿美元,同比减少3.52%;累计出口14.88亿美元,同比增加40.53%;机床贸易逆差48.54亿美元,同比降低11.97%。

  六、轴承业生产、销售及进出口统计

  2007年11月份,我国轴承月度产量首度突破10亿套,达到10.1亿套,同比增长38.65%;2007年1-11月,轴承产量95.16亿套,同比增长32.76%。

  出口轴承均价提高。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轴承行业出口数量24.35亿套,同比增长16.39%,出口创汇15.34亿元,同比增长25.87%。三季度轴承出口均价为0.66美元/个,比二季度提高7%,轴承出口均价稳步提升。

  进口均价明显高于出口轴承均价。进口数量11.69亿套,同比减少9.04%,用汇15.62亿美元,同比增加26.02%。我国轴承进口出现量减价增的现象,轴承进口均价快速增加,这说明在重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向中高端和重型化方向发展,轴承需求也向高精度方向转向,因此国内大型精密轴承需求旺盛,价格上涨明显。(招商证券刘荣)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