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会 > 现场嘉宾发言

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动关系 促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

  2008年1月31日,2007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分析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07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展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议。以下是搜狐财经在现场的报道:

  黄孟复(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各位来宾,大家好!

  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4%,GDP达到24.6万亿元,这是第五年超过10%。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又即将迎来奥运盛会,新年伊始,回顾2007年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展望2008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谈谈去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二是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作一些分析;三是谈一下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的看法。

  首先,请允许我对2007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作一个基本判断,四个字“又好又快”。

  1、中国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民营经济增长情况

  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538.7万户,比2006年底增长8.2%;注册资金总额为8.8万亿元,增长16.5%;从业人员为7058.6万人,增长9.8%;投资者人数1362.1万人,增长7.1%。

  截至2007年11月,城镇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5%;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其中出口总额为223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民营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情况

  私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利润总额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50.9%。

  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1.5亿元,同比增长36.5%;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484.2亿元,同比增长24.2%。

  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增大。据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统计,到2007年6月,由民营企业参加的光彩事业累计投资项目达16244个,同比增加815个;累计到位资金1337.8亿元,同比增长90.8亿元;累计安置就业人员492.9万人,同比增加13.1万人;累计帮助脱贫787.6万人,同比增加17.8万人。截至2007年6月底,民营企业向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财物金额为1180亿元。

  (3)民营企业素质不断提高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不断优化。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户数有所提高,已经成为大多数私营企业首选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增长尤为迅速。

  党建与工会建设进一步发展。目前有党员的上规模民营企业大多数均已建立了党组织。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企业工会88.4万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工会71.5万个,占80.9%。

  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我们2007年对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调查,2006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前500家的入围标准营业收入总额由2005年的13.36亿元提高到18.27亿元,与同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标准的差距由4.5倍缩小到3倍。

  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从2004-2006年三年的情况来看,在大中型私营工业企业中,发明专利的拥有量从11%增长到15%。说明私营工业企业比过去更重视专利成果。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上市加快。目前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有564家,大多集中在中小板市场,且多为小市值的上市公司。

  2、宏观经济与制度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当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2007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二是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相继出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与政策环境。《物权法》平等保护物权,让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反垄断法》为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企业所得税法》的公平税负使内外资企业站到同一条起跑线,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型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非公经济36条”主要配套措施相继出台。截止到目前为止,“非公经济36条”的配套文件已出台了35个,31个省市累计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性文件210多件。到2007年10月底,全国共清理出与“非公经济36条”精神不符的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6000多件。

  四是十七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新政策新要求。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新的科学总结,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依然面临新问题新困难

  一是“非公经济36条”及其配套措施实际执行还不太理想。主要表现为歧视观念依然存在,一些政策要真正落实到位,仍有较大难度;一些部门和地区存在政策执行不力,透明度不高等现象。

  二是金融税收环境仍不宽松。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影响企业做强做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

  三是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仍然有许多障碍,“玻璃门”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是成本上升和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企业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出口退税取消或降低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专业结构单一,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新型劳动关系,也是四个字“基本和谐”。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是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空前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种既不同于西方私营企业、也不同于传统公有制企业的新型劳动关系正在中国民营企业中逐步建立。2007年全国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作了调查,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调查结果。

  1、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状况是基本和谐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过各方努力,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总体上基本和谐。主要表现在: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执行情况改善。据全国总工会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68.8%;其中私营个体企业为47.3%,比2003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

  二是劳动者工资收入明显增长,拖欠现象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得到不断提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6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比2005年平均提高30%左右。

  三是企业工会组建率上升,作用日益扩大。总工会抽样调查显示,61.5%的员工所在单位建立了工会,认为工会发挥了作用或重要作用的员工占63%。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关系进一步稳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6年末全国民营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约4500万人,比上年新增近610万人,其中农民工1417万人。

  五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广泛建立,劳动争议矛盾日益缓和。目前绝大多数省级、市地和县都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多数地区已向区和乡镇、街道延伸。不少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2、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普遍做得比较好,劳动关系问题存在比较少,但在中小企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建立集体劳动合同制度的较少,合同执行情况不太好。

  二是部分企业仍然未真正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欠薪问题仍然困扰着一些农民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大,尚未形成普通劳动者工资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

  三是大约一半私营企业未建立工会,许多工会有名无实。

  四是企业员工参保比例仍不高,中小企业普遍感觉缴费负担较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困难。

  五是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处理难度增大。

  这些问题多发生在小企业、新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如此,是由民营经济发展成熟程度决定的。我国私营经济总体发展尚不成熟,大多为新建企业和小企业,且多数企业经营变化频繁,平均寿命不足5年,经营波动性和员工流动性比较大。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每天新建2000多家,消亡700~800家。

  因此,对于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一定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必须看到这种状况的产生和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一定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民营企业存在的大量问题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化解;一定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必须采取实事求是、分门别类、宽严相济、循序渐进的办法加以解决。

  3、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民企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这里我们提出九条建议,来更好地推进民营企业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一是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应转向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国家在劳动关系宏观管理上,应转变传统管理思维和方式,及时适应和正确把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二是完善劳动政策、改进劳动监管要立足于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推动企业扩大就业。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中强资本、弱劳工状况的客观存在,国家在制定劳动政策、加强劳动监管时突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同时考虑保护企业的灵活用工机制,考虑众多小企业和个体户的人力成本压力,考虑如何鼓励他们不断增加就业岗位。

  三是按企业类型特点分类、有序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民营大中型企业少,小型企业多,要根据不同企业类型特点分类、有序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四是稳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逐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五是在小企业和个体户中推行弹性参保政策。要充分考虑小企业和季节性临时性雇工的客观情况,在缴费的基数、费率和方式上都要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参保门槛,可实行“低进低保”的弹性参保政策。

  六是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自主性。在民营企业中推行工会制度,提高企业建会率,注重发挥工会作用。

  七是要坚持预防、协调和规范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八是要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三方机制中的工会代表劳方、劳动部门代表官方,代表性、规范性和执行力都比较强,但中企联作为企业雇主方的唯一代表很不全面。目前,有的地方实行了三方四家(或五、六家)协调机制,把中企联、工商联、外企协会和个私协会共同作为企业方代表,效果普遍较好。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助手,目前已有200多万会员,其中企业会员80多万,应当将其正式纳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之中。同时注重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协调同行业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九是正确引导舆论。今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等三部重要法律相继实施,各方面应当对其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全面、正确阐释条款内容,减少歧义,消除某些误解,正确引导舆论,营造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后我再谈一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新格局的问题,四个字“形成发展”。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30年来,中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最新表述,是一个新观念、新理论,它内涵深刻、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回顾30年改革开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的形成过程。

  怎样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我们认为,“新格局”的最主要、影响最深远的“新”,就是彻底改变了过去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观念、政策和法律,进而彻底改变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命运。这个“新格局”有几个重要方面:

  1、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观念新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推进国有与集体等公有制经济改革改制和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观念不断变化与发展,理论不断更新。从过去的彻底否认和完全消灭私有制,到承认将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并长期共同发展,再到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终到十七大明确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新观念。

  2、制定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法律新政策

  随着党关于所有制的新观念新理论形成、发展和完善,国家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办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发展到修宪明确“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出台“非公经济36条”, 制定《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可以说,党和国家已经形成一整套改革国有、集体经济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政策。

  3、确立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地位新作用

  党和国家关于促进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与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最大的企业群体和生产经营资本的重要主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成为提供税收的重要来源和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

  4、赋予各种所有制经济以新形式新内涵

  随着所有制经济观念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变化,现在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与过去人们理解的公有制和私有制有很大区别,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也表现出不同的实现形式。

  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实行了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并推行了股份制改革,企业产权已经多元化,并有大量的私人、外商和其它社会资本进入。目前相当部分的国有经济已经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而农村和城镇集体企业,过去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目前大都已经改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对于我国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投资者为自然人的小的私营企业,与传统意义的企业内涵没有多大区别。但大中型私营企业,已经成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已经多元化,有的甚至有国有、集体参与,与传统私营企业有很大甚至根本的区别,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成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国的外资经济,除外商独资企业外,外商合资与合作企业中的中方合资合作人,或为国有,或为集体,或为私人,或为社会机构,或为多种成份混合,也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出现了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基金公司、投资机构投资举办或参与组建经营的企业公司和社会组织。这类经济社会组织既非国有、集体,也非私营、外资,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这类经济社会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公众经济。

  5、展望未来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发展趋势

  从200多年来各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形成的演变趋势看,从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趋势看,中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将进一步形成、发展和完善。

  人们将逐步树立以新型国有经济、新型合作经济、混合所有经济、社会公众经济等类型经济为主的新型公有制理念。国家将逐步以至完全取消区别所有制的政策法律,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实行统一的、公开的、公平的政策法律。

  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和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但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在更多的竞争领域将逐步退出。个体经济、中小私营企业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将发展成为私营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前述混合所有经济和社会公众经济中的重要主体。中国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将在它们各自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形成的程度和状况,是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讲,新格局完全形成之时,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之时,反之亦然。推进新格局形成,就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上演讲的内容,供各位来宾、专家和企业家参考。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