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大学生从"精英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 面九难题

本文系新华社高管信息供新华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新华网长春1月17日电(记者马扬)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近日,吉林省部分高校负责学生毕业工作的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完成了从"精英就业"到"大众化就业"的转换,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困扰着大学生就业,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大学生就业现"拐点":从"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

  2003年第一次就业高峰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增加体现出快增速、高增幅、大增量的特点,高校就业工作一年比一年繁重和艰巨。
吉林省部分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认为,2007年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拐点",这主要是因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了两个"新高":一是毕业生总量达到495万,首次超过了城镇新增900万个就业岗位的半数,达到55%,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二是按照国家公布的70%的就业率计算,未就业毕业生总量达到150万。他们认为,以两个新高为标志的"拐点"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完成了从"精英就业"到"大众化就业"的转换,更多的毕业生在更为大众化的较低的岗位就业,出现了就业岗位层面扩大、下移和分化的现象。

  他们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带来的必然的、阶段性变化,即毕业生总量和未就业毕业生总量同步增加,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相应下降。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九方面问题

  吉林省部分高校负责学生毕业工作的教师认为,与大学生就业出现"拐点"不相适应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就业遭遇的九个方面问题,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是"凡进必考"政策的普遍实施,使新的路径性矛盾凸显。2006以来,事业单位用人普遍落实招考制度,由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各地进行考试的时间不固定,形式不统一,标准不确定,拉长了求职时间,增加了求职中的变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路径性障碍。

  二是"编制核定"基本结束,超编运行普遍存在。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由于当前全国小学和初中的生源急剧减少,高中的扩建基本结束,这一轮编制核定,中小学师生比降到1:13(高中)、1:16(初中)、1:20(小学),教师编制缩减使中小学校普遍超编。应届毕业生面临"有岗无编"的困境,入编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量级砝码,一些学生还不能迅速适应和认可"人事代理"等做法,在观望彷徨中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三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人才本土化倾向严重。一些省市出台政策,以解决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为己任,提高外地生源毕业生的准入资格,严重排斥外地生源毕业生。一些地方的教育局承担了民政局的义务,迫于压力,以多吸纳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的方式为地方社会稳定做贡献。

  四是经济发达地区出台户口限制政策,使一些学校原有的高端就业市场严重萎缩。上海目前实行打分制度,非"985"高校的本科生,积分不足规定要求的71分无法进入上海,只有研究生才能获得准入资格。

  五是就业市场严重买方化。用人单位坐收天下才,一般不需外出招聘即可实现招聘目标,一般不参加校园招聘会,把用人单位请进校园的难度越来越大。毕业生就业需"送货上门",必须先实习,然后才有机会就业。

  六是用人单位普遍提高用人门槛,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本科能做的却要硕士,能要硕士的却要博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下移,挤占本科生就业空间,"本科生考试,研究生考核"成为用人的潜规则。

  七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严重。学生把目光主要投向经济发达地区,对正在崛起的较为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不是很了解,客观上造成就业区域狭小,就业机会偏少。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非高薪不去、非大企业不选,非省会城市不进。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加剧了就业困难的程度,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的任务很重。

  八是"阶梯式"就业挑战学生心理承受底线。用人单位普遍青睐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人士,这些成熟的高端人才在人才猎头的推动下,流动速度加快,抢占了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高端就业岗位,"阶梯式"就业成为大学生尤其是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势。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和技能,很多人要先在层次待遇较低的工作岗位就业,有些工作岗位的社会层次和薪金水平已经突破了毕业生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

  九是毕业生"走出去"的意识淡薄,在家"看等靠"的情况仍较普遍。多数毕业生只关注就业中心请来的用人单位,"谁来就和谁谈,谁要就和谁签",走出去自主开拓就业市场的意识较弱,不能适应就业市场"整体倒流"的大形势。

  --策略:"两条战线"同开战 实现高校与社会接轨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新问题,高校就业工作应该有新的思路和对策,其中,实施"两种责任"共担当、"两条战线"同开战,实现高校与社会接轨,就是很好的思路。

  "两种责任"共担当,就业培养相互促进。一种责任是高校要勇担就业服务的责任。以"职业化、专业化"为标准组建高校就业工作团队,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工作服务,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另一种责任是抓培养,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严格把关本科生课程教学。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克服摩擦性失业,并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两个市场"一起抓。一手抓"有形市场"建设,组织大规模的市场实地走访;一手抓"无形市场"建设,建设网上无形市场。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应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使就业市场中的信息充分、及时、对等,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两条战线"同开战,牵动供需对接。高校应对外进行全面的市场开拓,通过各种方式做到一部分市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内确立"发展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咨询体系,在个性化能力提升、个性化资源分享、个性化生涯规划、个性化就业援助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