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猪年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了典型的震荡中重心快速上移的态势,但由于周边市场在春节长假期间持续宽幅震荡,以及美国次贷冲击波仍未平息等诸多因素的存在,鼠年伊始的A股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而这将势必影响A股投资者的操作。
不过,历史经验显示,大盘不确定并不代表没有投资机会,那些具有相对确定成长预期的品种有望反复震荡走强,成为市场中的明星股。
成长股三大生产线
对于成长股来说,顾名思义,主要在于其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企业经营的经验可知,企业净利润增长有三大路径:
一是行业景气,这在两年多来的超级牛市行情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说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造船行业出现持续高景气的特征,因此,诞生了
中国船舶、
广船国际等超级牛股;而得益于全球化学原料药价格的持续上涨,
鑫富药业、
广济药业乃至
浙江医药、
新和成、
天药股份等品种也均有上佳表现。所以,行业景气度往往是寻找高成长股的主线索。
二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优质企业通过市场化竞争逐渐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利用行业整合的契机成为市场中的高成长股。比如说家电行业,尤其是空调行业,近两年来市场占有率持续向行业内的优质企业集中,从而使得
格力电器、
美的电器等品种脱颖而出。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我国空调行业先驱的*
ST春兰则在行业竞争中出现不进则退的态势,目前沦落到或将暂停上市的边缘。类似行业还有白酒、小家电、葡萄酒、乳业、服装等诸多充分竞争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优质企业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成为高成长股。
三是通过产能释放、并购等方式产生高成长股。当然,这只是企业净利润快速增长的一个充分条件,因为如果企业产能释放,但下游需求不旺盛,那么未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净利润规模的增长。但如果下游需求旺盛,导致企业的产能出现瓶颈制约,此时产能释放就可以带来企业净利润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样对于并购也是如此,如果并购后,内部整合不成功,并购不仅仅没有带来“1+1>2”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有产生内耗的可能。但如果并购后整合顺利,那么,并购就会增厚企业的净利润,达到高成长的并购预期。
国电电力就是典型,公司通过不停的收购集团公司优质资产而获得了持续成长的动能。
三大角度寻找成长股
由此可见,在市场趋势相对不确定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在上述三大成长股的生产线中寻找到成长相对确定的品种,那么,就可以达到以相对确定的高成长品种对抗大盘相对不确定走势的目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成长股路径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产能释放、并购方式就需要得到相关因素的配合,产能释放需要下游行业需求旺盛等因素的配合。
故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从以下三大角度寻找未来成长相对确定的品种。一是行业发展趋势逐渐有利的品种。比如说前期南方气候异常,将促使未来电网投资向高性能合成绝缘子、负载能力更强的钢芯铝合金导线、电力保护设备方向发展,所以,对
长园新材、
思源电气、
智光电气等公司将形成新的产业需求,有利于此类个股的业绩持续高成长。再比如说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将使得印染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内的产业整合提速,从而使得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受益匪浅,故
浙江龙盛、
英力特、
皖维高新等品种的成长趋势相对明朗。再比如说环保行业的前景无疑是最为乐观的,从而为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行业发展空间,尤其是电力环保设备类企业更是如此,因为火电脱硫行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特许经营业务模式将赋予
菲达环保、
九龙电力等品种新的投资机会。
二是下游需求旺盛且产能释放能力较强的品种。下游需求旺盛保证了释放的产能能够迅速转变为业绩增长的动力,从而赋予相关公司业绩快速成长的能力。这在中小板的相关上市公司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中小板相关上市公司的主导产品大多为当前行业发展之前沿品种,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少中小板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将在近期集中投产,而这些募集资金项目将显著释放产能。比如说
巨轮股份,公司在近两年将处于高速成长的态势中,因为轮胎行业的全球化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作为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我国,无疑将迅速受益,所以,轮胎模具需求旺盛,因此,IPO项目已在07年投产、可转债项目将在08年投产的巨轮股份的成长曲线无疑是相对确定的。再比如说
华锐铸钢、
万丰奥威、
东力传动、
宏达新材、
广电运通等个股也是如此。
三是具有整合能力的企业的并购所带来的高成长品种。近两年来,笔者发现优质企业的并购行为日益增多,不仅仅局限于并购竞争对手,而且也开始并购上下游企业,前者获得了市场占有率,对产品价格的话语权提升;后者提升了盈利能力,高成长的预期相对确定。前者的代表有鑫富药业,后者代表有
中泰化学、
德美化工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把并购重点放在了那些优质企业身上,这在创业板即将推出、中小板扩容提速的背景下更具有股权重估的潜在价值,故德美化工、
莱宝高科、
顺络电子等品种可低吸持有。(渤海投资研究所秦洪)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