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可持续性消费将引领中国经济走强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强,是我们多年来宏观调控所企盼的目标,也是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达到的效果。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生效、奥运经济刺激等因素影响,200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将更加明显。

尤其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趋缓,投资增长可能回落,出口受世界经济的多重影响很可能下滑的大趋势下,消费将会逐渐充当引领经济的主角,其驱动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梁达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能力的提升、价格上涨以及前期雨雪天气带来的消费能力积累,今年春节市场购销两旺,格外红火。鼠年春节国内市场商品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食品、家电、金银珠宝受追捧,御寒用品热销。餐饮业生意兴隆,年夜饭继续成为亮点。据商务部最新市场监测,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2月6日至2月12日),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0 亿元,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6%左右,其中餐饮业增长18%。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功不可没,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计,在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6%、37.7%和23.7%,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衡量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加快3.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7%,减缓26.3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的贡献连续6年超过消费。而去年发生的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强,是我们多年来宏观调控所企盼的目标,也是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达到的效果。

  在出口和投资可能出现双双降温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最可能或有效的办法是拉动消费增长。这样既可以避免经济的衰退,同时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启动居民消费,需要保持居民的消费信心,目前来说就是要使居民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这不仅取决于居民稳定的工薪收入,资本市场的稳定也相当重要,所以应当维护资本市场的相对稳定,尤其是要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避免证券市场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

  一、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始终把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还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的作用增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加快由供给转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

  初步测算,在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要实现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需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政府要围绕居民住、行消费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

  1、消费需求与GDP增长。通过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我国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促进消费增长1.7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就拉动经济增长0.21个百分点。但改革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一直相对不足,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目前,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几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一决策的背景是投资和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不协调,也就是投资所占比例过高,消费所占比例过低。

  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和立足之本。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非一日之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这是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必须想方设法使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与投资、出口一起跑得更快更好。

  相对于投资需求而言,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仍然十分可观;相对于政府消费而言,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消费需求与投资。与投资相比,消费的增速一直滞后于投资的增长。1979-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两者的增幅差距相差7.6个百分点。2001-2006年两者的年均增速仍相差9.2个百分点。从长远来看,消费的增长速度应该接近于投资的速度,但与投资相比仍会有一定差距。

  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与投资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则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6年的50%,年均消费率为57.4%,其中年均居民消费率为42.8%,有11年的消费率低于60%。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1979-2006年消费贡献率为56.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高于投资。但是,随着投资占经济总量比重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增强。近年来,投资贡献率已超过消费贡献率。

  与各国比较,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1978-2005年,我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8.9%,不论与发达国家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比,都明显偏高。从消费率来看,我国的年均消费率为58.5%,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目前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0%左右,这说明各国的投资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

  从投资与消费的贡献率看,我国目前的投资贡献率高于国外,消费贡献率低于国外。1979-2005年,全球的投资贡献率为23.5%,消费贡献率为77.4%;与之相比,我国的投资贡献率为35%,消费贡献率为57.4%,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大于其他各国,而消费的贡献明显小于其他国家。

  我国经济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产能闲置、产品积压、效益下降,最终肯定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降投资过热,另一方面要扩大消费,而扩大消费的着力点是要培育和巩固消费热点。

  二、消费驱动力仍然具有可持续性

  从总体看,消费贡献超过投资,实际上是中央扩大消费内需政策的结果。通过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带动了消费的增长。2008年“三驾马车”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消费有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投资增长将面临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限制,对外贸易顺差增速将明显下降,消费将继续发挥强大的推动力。2008年,消费驱动力仍然具有可持续性,消费实际增速将保持12%以上,与2007年基本持平,处于偏旺状态。

  支撑市场长期向好,消费保持旺盛,驱动力具有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

  1、扩大消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鼓励消费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实现较大转变,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十一五”规划和各项经济工作安排反复强调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来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和高质量增长,这一政策导向在今后几年将进一步强化,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最高原则。

  2、主导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基础条件已逐步形成。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正是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非常显著的时期。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处于以发展性消费为主的阶段,发展空间相当大。消费升级加快将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旺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程度提高,高收入群体的扩大,将会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并带来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使一些具有拉动经济增长功能的商品尽快成为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旅游、高档(汽车、住宅)和高技术消费品以及信息产品将迅速增长。消费升级将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消费及城乡消费差距的空间都将成为消费行业发展的动力。人口的自然增长必然将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必然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新的增长空间。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有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到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4、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我国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带来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将使一些具有拉动经济增长功能的商品尽快成为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旅游、高档和高技术消费品以及信息产品将迅速增长。

  5、人民币升值将提升居民的购买力。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明显地提高国内金融资产的相对市场价格,使国内居民获得更大的财富效应,提升购买力,进而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地下降,出境旅游等变得相对地便宜,这些都会直接地增加国民的消费福利水平。

  6、农村市场可望得到较快增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继续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从而带动农村市场的加速发展。

  三、可持续消费仍需调整收入分配等政策支持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进一步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即国民收入蛋糕怎样才能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切得更合理。

  首先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提高劳动者报酬,使居民分得的蛋糕份额更多一点。尽管工资应由市场定价,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增长指导线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其次,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时,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要少投资、多消费;在政府消费中,少自身消费、多向百姓转移消费。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第三,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将生产财富效应,从而刺激居民消费、减少企业投资。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由于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庞大,消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将有利于刺激和扩大我国的消费增长。应考虑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能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这是在扩大消费,创建和谐社会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要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扩大农村消费力度。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要拓展农村的消费力度。尤其是要将适合于农村消费的产品送到农村,以此来有效地刺激和扩大农民的潜在消费欲望,并提升农民的即时消费水平。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 份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贡献率 拉 动 贡献率 拉 动 贡献率 拉 动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1978 39.4 4.6 66 7.7 -5.4 -0.6
1980 71.8 5.6 26.4 2.1 1.8 0.1
1985 85.5 11.5 80.9 10.9 -66.4 -8.9
1990 47.8 1.8 1.8 0.1 50.4 1.9
1995 44.7 4.9 55 6 0.3  
2000 63.8 5.4 21.7 1.8 14.5 1.2
2001 50 4.1 50.1 4.2 -0.1  
2002 43.6 4 48.8 4.4 7.6 0.7
2003 35.3 3.5 63.7 6.4 1 0.1
2004 38.7 3.9 55.3 5.6 6 0.6
2005 38.2 4 37.7 3.9 24.1 2.5
2006 38.9 4.2 40.7 4.3 20.4 2.2
 2007  38.6  4.4  37.7  4.3  23.7  2.7

  注:1.三大需求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构成项目, 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3.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4、资料来源:《2007中国统计年鉴》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