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了多项行政性价格干预措施和外部经济风险加剧的背景之下,估计央行短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货币政策可能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包括央票对冲以及上调准备金率等。
但也有部分经济学家预期,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人民币加快升值都有可能成为控制通胀的有效手段。
本报讯中国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再度创下逾11年来单月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6.1%的涨幅亦创下3年来的新高。而数据显示,中国物价上涨仍然呈现“结构性上涨”的特征,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5%。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称,“我们建议先观察一下,短期不宜加息,主因今年雪灾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下滑,加之1~2月份因春节因素,一些经济指标可能失真。”
有关部门认为,1月份的物价上涨受到了雪灾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面貌。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上周表示,雪灾肯定会对中国的食品价格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例如,雪灾中一些猪被冻死,猪肉价格今后会在目前的价位上保持高位运行,可能略有上涨。
中原证券宏观分析师何卫江认为,“由于当前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央行加息的空间受到抑制,加上去年以来的持续加息措施并没有收到理想效果,预计管理层会继续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以及价格的行政管制等方式来控制通膨压力。”为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中国政府已启动对粮食等重要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包括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
天相投资首席分析师石磊认为,由于价格干预措施将会继续发挥作用,央行的政策目标可以少关注一些通胀水平,而是注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可能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包括央票对冲以及上调准备金率等。
多管齐下抑制通胀
又讯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的经济学家均认同,由于风雪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中国经济将面临着严重的短期通货膨胀威胁。经济学家同时预期,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人民币加快升值都有可能成为控制通胀的有效手段。
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了1月CPI指数创下11年来新高。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表示,季节性和寒冷天气影响下,猪肉、牛肉价格仍较高,油菜耔和蔬菜作物受灾情况严重,虽然鸡蛋价格由于迅速的供应反应而稳定了下来,但前景并不乐观。经济学家预期在短期内中国物价还将受此影响而继续承受较大上涨压力。
王志浩表示,尽管外界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由于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美国利率也随之低走,中美利差倒挂,将决定中国加息脚步放慢,但他并不这样认为。而且,他继续坚持认为,人民银行会在第二到第三季度之间上调基准利率四次,并且会有更多的提高存款准备金动作,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他说,“如果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低于零,那么民间资金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并把钱借给他们,涌入的资金流入非正规金融系统将破坏目前贷款管制。”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虽然没有详细指出可见未来的加息次数,但他认为,为了遏止国内的通货膨胀,人民币从去年11月开始已经开始加速升值。
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16关口,以7.1574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至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三个交易日连破三关,人民币再现加速升值迹象。
按19日中间价计算,2008年以来的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472个基点,升值幅度已超过2%。
作者:孔华 广州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