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今天,无论是国外的热钱还是国内的资金都在寻找出路,除了二级市场以外,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或将成为吸引资金的一个洼地。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PE)将获得更迅速的发展。
从私募股权基金的财富效应上看,投资私募股权市场充满了传奇的财富故事,“黑石”、“凯雷”这些私募股权基金创造的故事日益精彩,而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今天,越来越多企业爆发式增长奇迹的背后闪动着私募股权投资的身影。
私募股权投资的平均收益水平相比其他投资方式要高。根据鼎晖基金合伙人王树估算,目前在国内活跃的私募股权基金平均内部收益率达到35%?60%,更不用说单个项目达几十倍的回报率了。
相对而言,全球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日渐加大,资金收益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而在扣除通货膨胀率以外,美国的政府债券、国内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实际利率为负。在资金追求收益和安全性的今天,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获取超过30%的平均收益,无疑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投资渠道。
换个角度看,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掣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一篇文章统计,截至2007年前11个月,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央行合计回收流动性约4万多亿元。
但就在对冲流动性的同时,国内流动性却仍然通过外贸顺差、FDI、商业银行信贷等渠道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样的局面使得央行不得不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这样的“从紧”水平还能有多紧,十余次上调准备金率、不断地窗口指导、发行特别国债、接连加息……似乎从紧的空间并不大了。因此,疏导这些流动性或许将成为政策的另一个指向。如果把这些资金导入二级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无疑将造成难以控制的泡沫;而如果把这些资金导入国际资本市场,那又将不得不支付新的学习成本。该向什么方向疏导呢?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多次强调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或许暗示着决策层已将私募股权基金作为这些流动性的新去处。
再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并购重组加速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根据风险匹配的原则,这些领域一般不确定性较大,并不适合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提供的债务市场,资金更应在权益市场上加以解决。这个市场或许正是私募股权市场大展拳脚的地方。据统计,2007年全年中国并购市场上,创投和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并购事件达到30起,总金额达6.73亿美元,这与全年187亿美元的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相比仅占很小的一个部分。从这个角度看,私募股权基金大有可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