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东林
美元贬值、全球通胀大幕之下的商品神话仍在延续。昨日盘中,纽约黄金和原油期价双双创出新高,前者写下每盎司978.5美元的纪录,后者则攀至103.05美元/桶的巅峰。在黄金、“黑金”的引领之下,商品市场涨势汹汹,一片火热。
一段时期以来,上涨成为了商品市场的主旋律。从油脂到大豆、玉米,从铜到铅锌锡镍,从棉花到白糖,在发起一波又一波集团冲锋的同时,也在向世人宣示着投资市场“商品为王”的新理念。那么,是什么力量托起他们的新一轮涨势呢?
如果把近期商品市场波澜壮阔的行情比喻成一场引人关注的大戏,那么,无论黄金、原油还是金属或
农产品中的任何品种,都只不过是台前表演的演员,后边的导演,俨然就是以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胀为突出特征的货币性因素。正是这一无形而有力的手,从背后掀起了商品市场上涨的滔天大浪。
在欧美以及日本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得到强力推升,并带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快速上涨,最终从成本一方增大了CPI上涨的推动压力。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当前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通胀上升,除了自身经济增长等原因外,与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流动性过剩、热钱流入密不可分。在当前美元长期下跌趋势没有任何扭转信号和国际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长期牛市的过程中,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去年9月美联储为挽救经济下滑开始大幅减息以来,中美利差开始变正并逐渐拉大,同时由于人民币存在强烈的长期升值预期,热钱开始加速流入中国。只要美联储降息举措得以延续,未来热钱流入国内的压力还将增加。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