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成思危:要加快本土VC的发展

  中国VC/PE十年

  ?编者按?

  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十年,也足以磨一剑。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以下简称VC),从1998年“中国也有风险投资?”这样的疑问中走过了10年,如今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VC大国。
根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境内有360家VC投资机构,拥有超过660亿元的投资规模。

  这还仅仅式一个开始,也不会是一个顿号。

  随着相关的政策的放开,创业板的推出,资本市场多层次的建设,以及中国经济的利好发展势头,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下一个十年,将是风险投资的“黄金十年”,依然有挑战,也依然会有磨躏,也会有起落,但三味真火之后,炼出的才是真金。

  为此,站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将陆续推出“风投十年”系列报道,记录、见证、反思和展望中国风投业的原生态。

  本报记者 杨杨 北京报道

  从私募股权投资的本质意义上来说,VC的作用就是要找到鸡蛋把它们孵成小鸡,而PE的功用则是把小鸡孵化成大鸡。如果大家都不去孵化小鸡,又哪里来的大鸡?

  1998年,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向政协提交的《关于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列为当年“两会”的“一号提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评价:这个提案把VC投资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催生成为如今的一项事业,而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也被业界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时间走过10年,最初成思危提出的VC在中国发展要采取三步走的战略。“按照目前来看,当初预计10年完成这个大三步走的战略,目前也能基本实现了。”2月29日下午,在回顾当年的“一号提案”时,欣慰地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探索和尝试了近10年后,中国的创业板终于有望在今年内推出。

  一直以来,成思危都评价自己是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整体上是乐观的,但是行动上则要非常谨慎。“VC投资目前在中国的急剧发展、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出、创业板的设立、股指期货的开始,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成思危指出,比如中国VC投资现在的主流思想是“摘快熟的桃子”,而不愿意“把鸡蛋孵成小鸡”。

  创业板时机恰当

  《21世纪》:1998年您代表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认为将风险投资的理念撒遍了神州大地。现在回想,您是否有预想到当年的这份提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毕竟站在当时的时间点上,风险投资实际上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5年。促使这份提案发挥这么大作用的内外部因素是什么?

  成思危:有些事情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去做,就会事倍功半。1998年的提案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反响,从目前来看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和条件成熟有关。

  其实,自1985年起中国就有VC投资的实践,但在1998年以前一直发展缓慢。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条件不成熟。直至1997年,国内还有许多人甚至认为VC投资是教唆人非法融资,而从实际操作层面,大部分人也是把VC投资当作常规投资手段的一种,是对回报率有要求的。

  1998年前后,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内部而言,当时国内科技界和大学里有大量科技成果需要转化,全国一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却仅有20%转化成产品,建厂生产的不足5%。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在外部,美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海外VC机构也有一部分正在寻找进入中国做投资的机会。加之1997年,在当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的主持下,国内首次对国外创业投资发展问题做了一个系统性的研究,确切地给出了风险(创业)投资的概念,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

  《21世纪》:每一项新理念的提出都不可能是顺风顺水的。当时社会上就没有对中国是否要发展VC投资有所质疑?

  成思危:事实上,当时社会上对此有很大的争论,分歧主要体现在VC投资的特点和重点两方面。

  现在很多人都明白了,VC投资是有风险的,是长期的,是组合式的、专业化的投资。但在当时很多人甚至连VC投资的风险与回报是对称的这一点都不赞成;更有人不能接受VC投资3-7年的投资回报周期;也无法理解VC投资作为权益类投资,追求的不是短期效益而是长期效益这一点;更不能理解VC投资需要用自己专业知识帮助创新型企业达到成功。

  其次则是对投资重点也有异议。VC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在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上,这是中国创造自己的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所必需的。在美国也一样,他们的VC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IT、医药健康以及绿色技术的投资上。

  《21世纪》:当年您提出中国风险投资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当时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战略呢?从目前看,您当初的设想是否如期变成了现实?

  成思危:1998年我就提出中国VC发展要走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海内外投资者评估并推荐风险投资项目,并受投资者的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第二步成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则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VC投资提供出路。

  当初设想,用3到5年走完第二步,用5到10年走完第三步。之前我有过一个说法,认为当初的预期过于乐观了,谁也没有预想到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会破灭,因此带动全球的VC投资都走入了严冬。尽管这对中国的影响不是那么大,但从2001年到2005年,VC投资在中国也相应地进入了调整期。但目前看来,这个预期也能如期实现了。

  当时提出这样一个大三步走的战略,是因为我认为,中国的VC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当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1999年很多人都呼吁要开创业板,我就不同意,那个时候开创业板,风险太大了。那等于是把VC应该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广大的投资者。因此我在当时曾经给国务院写过一个报告,提出二板市场的设立也应该循序渐进,走小三步:先设立一个供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板块,主体遵循主板的上市条件,然后逐步扩大范围,在此基础上再成立独立的创业板。

  VC要孵小鸡而不是摘桃子

  《21世纪》: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为下一个阶段促进VC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在完善已有的政策、法规基础上,您认为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成思危:VC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推动其发展需要完善和改善多方面的环境。

  此前,包括《证券法》、《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的修改都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民建中央和我一直在努力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推动专门的《风险投资促进法》的制定,现在对VC投资的优惠还分散在各个法律中,如果能整合起来势必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创造好的文化氛围。为什么在美国的硅谷、128公路会成为美国创新的中心呢?很大程度上就是那里有好的文化氛围。VC投资在这些地方成功很平常,失败也很普遍,人们也认为这种成功或者失败对于VC投资而言也是正常事。但在中国很多人还不能容忍VC投资失败,这是个需要扭转的思想。比如在集中了中国80%以上VC投资的北京、深圳、上海,是否能提倡这样一种文化?

  还有需要建立一个支撑体系。民建中央除了在参政议政的层面呼吁推动VC在中国的发展外,这些年一直都在举办风险投资论坛,作为中国VC宣传和沟通的平台,同时还成立了风险投资研究院,出版风险投资年鉴以及风险投资杂志,并且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风险投资的硕士、博士点。目前我认为没有做踏实的,就是这个行业还缺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

  我一直都说中国VC领域的首要问题是人才问题。中国是否能改变环境,吸引有魄力、真正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到国内开展相关业务,这仍是个问题。

  《21世纪》:站在2008年的时间点上,对中国VC投资的发展,尽管中国的VC投资发展速度非常快,是否也存在让您担忧的地方?

  成思危:VC投资是一个组合型的投资创新工具,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自然也就意味着肯定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中国的VC投资已经是第二位了,但从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外资VC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中资VC的增长。2001年,外资在中国整体VC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大概是在15%左右,而到今天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30%。在活跃的VC机构中,外资所占的比重恐怕更高。我一直呼吁要发展本地的VC投资力量。

  其次,很多VC机构的人说,树上的桃子,要摘那些快熟的桃子而不是青的桃子。但这是从金融、从回报的层面上说的。从私募股权投资的本质意义上来说,VC的作用就是要找到鸡蛋把它们孵成小鸡,而PE的功用则是把小鸡孵化成大鸡。如果大家都不去孵化小鸡,又哪里来的大鸡?

  比如,去年有很多VC机构都在搞连锁型的经济酒店,因为看中了奥运会的机会。从回报上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商业机会,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不能搞,但这和推动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VC投资应该服从国家目标,支持创新型的企业进行创业。尽管每家私募股权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后端肯定都会放一点,但仍要将注意力放在前期的高风险项目上。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成思危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